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下册8.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word教案(7)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第八课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懂得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明确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具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能够列举出党和政府近年来发展先进文化采取的重大举措。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识,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的图片。
教师: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共同举办。
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受到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社会反响非常好,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那么,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要讲的内容。
多媒体显示: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讲授新课]多媒体显示:一组反映现实生活中不文明行为的照片和漫画(乱扔垃圾、践踏草坪、在网上肆意谩骂他人、买票不排队、违反交通规则、搞封建迷信活动等)。
教师:请同学们指出这些画面中的行为的不文明之处,并说一说为了减少这些行为我们应加强哪方面的建设?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文化建设。
教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重视文化建设。
同时也必须重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把四项建设都搞好。
多媒体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一、学习目标: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2、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4、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5、感悟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6、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7、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体会“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二、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是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学习难点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课前预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涵义社会主义是、和相辅相成、的社会。
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和,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3、发展先进文化的涵义及前进方向(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面向、面向,社会主义文化。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建立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相协调、与中华民族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精神,坚持以为核心、以为原则、以为重点,自觉履行“、明理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6、发展教育和科学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四、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A三者互不相干B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C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精神文明D精神文明无足轻重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就是()A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B培育“四有”新人C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发展体育、卫生事业和其他文化事业4、先进文化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A发展教育和科学B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C物质文明建设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集体主义D国际主义8. 【2012云南】以下名句,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中“敬业奉献”相关的是(D)A.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B.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C.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D.俯首甘为孺子牛9. 【2012宁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0. 【2012浙江杭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A)①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②以人为本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④统筹城乡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不定项选择题1,【2012黑龙江绥化】(多选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大方面内容有(AD)A.思想道德建设B.社区文化建设C.党的组织建设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 【2012黑龙江鸡西】雷锋,一座永恒的道德丰碑,一个永远的光辉榜样,永久召唤着人们的心灵。
九年级思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了解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2.能力目标:具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具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教法设计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板书、视频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积极性。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请说说这个图片反映了当前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教师:(肯定性表扬)20XX年1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这场五十年未遇的雪冻灾害给部分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及百姓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中国政府迅速启动抗灾应急计划,积极调配国家资源,满足上亿受灾民众的需求。
在整个抗击雪灾的过程中,举国上下,形成了全民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
为什么能够形成全民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产生的凝聚力。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表现。
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这种先进文化有什么意义,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节课学习(二)师生互动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板书)(1)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活动之一:观看电视剧《亮剑》片段。
(主要场景:李云龙独立团的骑兵连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被日军重兵包围。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8.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新人教版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学习目标:1.增强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识,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知道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懂得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明确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二、主要内容。
3.具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能够列举出党和政府近年来发展先进文化采取的重大举措。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学法指导:首先,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划重点句、关键词并标示知识点。
其次,围绕导学案,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四、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完成填空,并在课本的相应处划线表示)1.什么是先进文化?2.为什么必须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是什么?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6.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有什么意义?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二)合作探究: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间题的诀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近10年,我国文化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许多地方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扩大就业空间、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201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
年突破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东坡中学陈雁芸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了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地位。
2、能力目标:具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具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争做“四有”公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案四、教学课时:1五、教学过程:1、导入模拟升旗仪式:全体起立奏国歌(播放MV《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升国旗礼毕全体坐下师说:刚才,聆听着慷慨激昂的国歌,目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们肯定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吧!我也是,一首歌,历经七十多年风雨洗礼,仍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感动和极大的心灵震撼,这是什么的力量呢?(停顿)这就是先进文化、精神文明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精神文明之旅,共享先进文化的饕餮盛宴。
2、全班齐读学习目标师说:人因目标而伟大,目标因努力而实现,你们能做到吗?(生答)2、新授课前预习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评)小组互助学习(分组完成分配任务教师巡视指导)(播放MP3《滚滚长江东逝水》)问题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事业?(生答)师结:现阶段,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大提高了,但是:多媒体展示图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师问:这些现象反应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生答)师结:我们在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同时,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如何把握这一方向;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感受中体会到,先进文化建设的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感悟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自觉做文明公民。
【教学重点】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教学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及如何把握这一方向。
【教学方法和手段】①既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又要从理论上进行提升;②用几个具有关联性的典型材料把一堂课的内容贯通起来。
【课前准备】①让学生搜集有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材料;②教师还可以从教育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等方面让学生搜集生动活泼的材料,进行形式多样的探究,教师搜集学生平时闪光的语言感人的事迹、所在地区典型的人和事。
【教学活动设计】导入:回顾第六课、第七课标题,我们既要参与政治生活,关注经济发展,也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㈠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多媒体显示教材p101的活动材料)〖思考〗: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自己、对他人的生活和情绪有何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结论〗: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地区,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也不能贫穷。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板书)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板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板书)——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一、目标在心中1、通过举例说明和材料分析,知道:“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走进生活,分析为什么“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2、共同关注世博会会徽、亚运会会徽等,从中总结出先进文化的特点。
3、回顾历史,找出我们能从衰弱走向富强的原因。
4、通过典型例题训练,得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活导入(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活动二: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一副对联:“万木逢春,小家富带动大家富;一心向上,口袋丰还需脑袋丰”,这副对联后半句形象地说明了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必须相辅相成 。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三:我来分析 从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开始评选以来,连续七届榜单上河南人的名字都熠熠生辉:张荣锁、任长霞、魏青刚、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李灵,还有16界亚运会李新杰、刘莎莎、王楠等、、、、、、哪一个不是掷地有声、哪一个不是气贯长虹!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河南人的优秀品质。
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1) 请你谈谈河南人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至少四个方面)(2)为什么“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两点即可)活动四:共同关注在新时期,我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奥运奖牌、福娃的设计,亚运会徽标的设计、世博会会徽的设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说明了我们在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
大家能从中总结出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特点吗?活动五:“思想道德大家谈”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荣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河南人物是:乡村女教师李灵请问:①“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基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创设情境,以情境式导入,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探究,引领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学习、感悟学习、享受学习,积淀学科素养,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根本目标(2)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建设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即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四有、素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1)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基础、先导、全局)、发展措施。
(2)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事业措施。
(3)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措施。
(1)发展先进文化的本质:立足实践的文化创造和文明创建的过程。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2)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以及意义。
(3)青年成才的必然选择。
(投身实践、传播者和建设者)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本框题有三目。
第一目“根本目标:培养‘四有’公民”,主要揭示了两个层面的知识。
一是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是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第二目“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主要强调两点:必须把教育和科学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目“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则揭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二是当代青年应当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认识到应当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八课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案1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了解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2.能力目标具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具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教学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教学方法】谈话法、图表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每组学生对本组所选的优秀歌曲进行排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播放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生死不离(片段)提问:(1)前两首歌曲是什么时候的歌曲?它们表达了人们的一种什么情感?在当时具有什么重要意义?(2)第三首歌曲是什么时候的歌曲?它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情感?它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古往今来,人们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歌曲来表达自己或民众的某种情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爱国、卫国、建国。
而歌曲仅仅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五千年来,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中华儿女的重要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渗透又有抵御。
面对这样的形势,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同浇灌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
导入新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法二:(备选)(1)出示图片: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2)资料:外国人看中国游客美国人:反感中国游客随地吐痰美国人每每谈起中国人,除了钦佩中国人手头阔绰,动不动就买三四块劳力士以外,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
这嘴上功夫第一是乱吐痰,第二就是大嗓门。
一个饭店或者一个会议场所,只要来了一群中国人,那里必定会热闹得像集贸市场一样。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以及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及地位。
能力目标:培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能力和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文化的诱惑,引起思想上的困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多元化、思想文化日趋多样化,正确引导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本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广东小悦悦事2、播放视频女子在银行被扎死众人围观无一人帮忙失血过多致亡,问:众目睽睽,凶手却安然逃离,原因何在?答:围观者的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宁做看客,也不愿伸出援助之手。
问:你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冷漠和看客的社会中吗?生答:不愿意。
师:谁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冷漠的社会,为此,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思考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解答下列问题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建设?它们之间的关系?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指的是什么?3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和做法。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有什么重要性?5.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是什么?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6、发展教育和科学的地位是什么?有何重要性?四、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本框内容(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活动一:请指出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学生举例后,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素材,充实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问:看了上述的不文明现象,你有什么感想?答: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设计政教08级4班罗斯月彭可唐晓红我们这节课旳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书上100页到102页的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辅以幻灯片P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二部分是课本103页的内容,该部分主要是关于如何构建和谐文化的相关内容。
下面,就请大家利用2分钟的时间迅速的浏览一下课本书上100页到103页的黑体字内容。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辅以幻灯片P4,并板书问题)通常回答“为什么” 的问题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其必要性,二是考虑其意义。
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是什么?①请知道的同学举手起来说说。
②若学生不知道其必要性是什么,教师点击幻灯片,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填其关键词。
说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里给同学们简要阐述一下它们三者的关系(辅以幻灯片P5)。
首先,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它们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相成。
刚才我们回答了其必要性,那么意义是什么呢?我同学们刚才浏览了课本,不知在书上有没有找到,请C同学起来说说吧。
好,请坐,看来你浏览课本的时候挺认真的。
其意义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会有什么好处,另一方面,如果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又会有怎样的影响……接下来,请同学忙看着书上100页下面那道材料题,请大家看完材料后,思考讨论下面提岀的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完后,老师总结:像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富二代在澳门豪赌,一夜之间输掉15亿致倾家荡产、还有……这些事例启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为物质文明的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指导方向,因此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案设计九年级政治教案[课标要求]知道“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目标]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重点]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课时安排]一课时板书设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2.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二、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要求3.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学过程]情感熏陶,歌声导入录音机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0的内容,引入新课。
板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活动一:分析几种学生所熟悉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1的插图内容,思考: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答案见教材p101下。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1下的“相关链接”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三个文明”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活动二:讨论影视剧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