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密植早期丰产试验研究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60.56 KB
- 文档页数:5
红杏的研究报告1. 引言红杏(学名:Prunus armeniaca)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属于蔷薇科杏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红杏的果实饱满多汁,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本研究旨在探究红杏的种植方法、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及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期为红杏种植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2. 红杏的种植方法红杏的种植方法对于果树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红杏的种植方法的主要内容:2.1 土壤选择红杏喜欢温暖湿润的土壤,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是红杏的理想种植土壤。
2.2 栽培方式红杏的栽培方式主要有移栽苗木和嫁接。
移栽苗木是将幼树移植到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培养成树苗。
嫁接是将上等品种的果树枝条与红杏幼树的枝梢相连接,以获得良好的果实品质。
2.3 施肥和浇水红杏需要适量的施肥和定期的浇水,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常见的施肥方法有基肥和追肥,浇水时要注意避免积水。
3. 红杏的营养成分红杏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表列出了红杏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以每100克鲜果计):营养成分含量蛋白质0.49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2克纤维 2.2克维生素C 10毫克维生素E 0.89毫克钙11毫克镁10毫克钾266毫克铁0.4毫克锰0.05毫克锌0.1毫克磷53毫克卡路里53大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红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多种矿物质,这些成分对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和促进骨骼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4. 红杏的药用价值红杏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红杏具有以下药用效果:4.1 补肺止咳红杏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常将其用于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等病症。
4.2 润肠通便红杏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对于缓解肠道不适、排除体内废物有一定的帮助。
杏树调研报告杏树调研报告一、引言杏树,是一种果树,所结杏子可供人们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杏树因其耐寒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杏树的种植、管理和市场情况,为推动杏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及方法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杏树的种植和管理情况,以及市场对杏子的需求情况。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具有杏树种植经验的农户进行,实地调研则主要参观了几个主要杏树种植基地。
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三、调研结果1. 杏树种植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杏树种植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北方地区,如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因其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质量好,较适合杏树的生长。
调研结果显示,参与种植杏树的农户占比较高,表明种植杏树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2. 杏树管理情况针对杏树的管理情况,调研显示农民普遍采用了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其中,施肥被广泛认可为提高杏树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约75%的农户会在适当季节施肥。
而修剪操作则主要用于控制树形和促进营养的平衡,仅30%的农户会积极进行修剪。
针对病虫害防治,农民们普遍使用农药进行防治,相对比较重视。
3. 杏子市场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杏子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且稳定。
约70%的受访农户认为自己所产的杏子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有一定的销售渠道。
其中,部分农户选择把杏子卖给当地的果品批发市场,另外一部分农户则选择自行加工,生产杏脯、杏酒等杏子制品,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生产技术落后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农户在杏树的种植和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技术,并应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2. 品种单一目前种植的杏树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以早熟、大果型为主。
建议引进更多不同产期、不同品质的杏树品种,提供消费者更多选择。
良种杏树早期丰产栽培经验
张广泰
【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我县从1982年开始发展杏生产,查清了全县的杏树资源。
从中选出红金榛、平顶榛、大拳杏等7个优良品种,经鉴定被认为是生食、加工、仁用的优良品种,可在全县因地制宜的推广种植。
到1988年新栽良种杏园面积11000亩,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良种杏树生产示范基地”。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张广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204
【相关文献】
1.莱山蜜桃早期丰产栽培经验总结 [J], 焦伶之
2.旱薄山地核桃早期丰产栽培经验 [J], 崔潇;蔚瑞华
3.保护地杏树改接良种早期丰产技术研究 [J], 乔永兴;李乃光;王新芳;甄好先;纪伟利
4.旱薄山地核桃早期丰产栽培经验 [J], 崔潇;蔚瑞华
5.长富2苹果幼园早期丰产优质栽培经验 [J], 王以胜;安广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杏密植早期丰产栽培
张维峰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1990(000)011
【摘要】为了探索杏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85年对八个杏栽培品种进行了不同密度栽培实验。
现将实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985年春,于院上镇大里村果园内定植杏12.6亩,共栽982株,设有株行距为3×2、3×3、3×4、4×4m四个栽植密度。
【总页数】1页(P28)
【作者】张维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204.7
【相关文献】
1.黄桃密植和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J], 王红磊;王世艳;王伟
2.金太阳杏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J], 董金刚;王炳胜
3.早红蜜杏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J], 张宇龙
4.内乡县浅山丘陵区核桃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J], 丁凤刚;丁立军;翟文九;司照旭;翟文斌
5.金太阳杏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J], 明广增;李淑荣;梁海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杏幼树保护地栽培优质丰产技术总结杏是落叶果树的重要树种之一,果实色艳味美,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露天条件下栽培,杏一般在5月底至7月中下旬成熟上市,加之不耐贮运,一年中只有2个月可吃到鲜果。
为使杏果提早成熟上市、拓长鲜果供应期,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1997年开始在平度等地进行杏幼树保护地栽培试验,探索杏保护地栽培优质丰产技术,获得成功。
现将杏幼树保护地栽培优质丰产技术总结如下。
?栽培技术措施、1定植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0-40cm土层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43.3×10-6(ppm)、6.83×10-6?、117?6×10-6?,有机质含量0.68%,pH值7.14。
3月上、中旬定植,采用玛瑙杏、凯特杏1年生速成苗,按规划的日光温室尺寸整地,对粘性或砂性较强的土壤掺沙或掺粘土改良。
棚施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2~3m?3。
挖定植沟,沟上起垄,将苗定植于垄上,南北行向,株行距0.9m×1.5~2m。
?肥水管理新梢长到15cm左右时,开始施速效肥料,地下追肥与叶面喷肥交替进行。
通常地下追肥每株约50g尿素,叶面喷施0.3%尿素、0.4%~0.5%磷酸二氢钾,每10~15天1次,连续3~4次。
8月份以后以磷钾肥为主,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9月底至10月初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每棚施鸡粪500kg,硫酸钾复合肥75kg。
扣棚后,萌芽前每株施约100g尿素,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1次硫酸钾复合肥100g,10~15天喷施0.3%尿素和0.3%~0.4%磷酸二氢钾,此外可同时喷500倍增产菌和1200倍快膨大。
苗木定植后浇一遍透水,此后视具体情况确定浇水量和浇水时间。
扣棚前浇一遍透水并覆膜,可以直到谢花后揭地膜时再浇水。
果实膨大期和硬核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量灌溉。
?1.3整形修剪?5月底6月初定干定梢,选留角度较好的7~12个梢(芽),其余抹掉。
新梢长至40cm时选2~4个重点培养,进行“V”字形或开心形整枝,对其余新梢摘心促发2次梢,背上直立梢反复摘心,过多过密枝抹掉。
杏树种植调研报告杏树种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杏树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1. 杏树种植面积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杏树种植面积逐年呈现增长趋势,目前已经达到X万亩。
2. 杏树种植区域分布杏树主要种植在北方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
其中,河北省的杏树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
3. 杏树品种经过调研发现,目前主要种植的杏树品种有早红、重阳、红杏等。
其中,早红品种具有果大、口感好、产量高等特点,是农民们主要种植的品种之一。
4. 杏树种植技术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杏树种植主要采用的是无土栽培和有机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和果实质量。
5. 市场需求据调研了解,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对杏树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杏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市场欢迎。
6. 发展前景从调研结果来看,杏树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杏树作为优质水果之一,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杏树适应性广泛,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给种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四、建议1. 引导农民合理选择杏树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2. 支持农民使用先进的杏树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加强市场培育和品牌建设,提高杏子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4. 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改善杏树品种,提高果实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杏树种植的面积有所增加,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杏树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科研的推动才能更好地发展。
希望相关的部门和决策者能够根据本调研报告的结果,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杏树种植产业的发展。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4年1月刊36科 研 试 验栽植密度对银杏生长量及叶产量的影响毛晓波(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人民政府林业站,四川 绵阳 622150)摘要:为探究栽植密度对银杏生长量及叶片产量的影响,2018—2022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进行了田间试验,了解栽植密度对“开江皇1号”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银杏树株高、地径、侧枝数量、单株叶片数量、单株叶片鲜质量、单位面积叶片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株行距为70 cm×100 cm 时银杏树生长良好,是当地较适宜的栽植密度。
关键词: 栽植密度;银杏;生长量;叶产量;影响;田间试验毛晓波. 栽植密度对银杏生长量及叶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技术,2024,44(1):36~37.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孑遗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树种[1]。
银杏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可控制糖尿病病情、抑制老年痴呆、防治心脑血管疾病[2~3]。
近年来,随着银杏叶提取物在医药行业因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生产及利用银杏叶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
种植密度是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影响因素[4],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探究农业生产中栽植密度的影响。
罗步高等[5]以江西本地2年生杜仲栽培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平地、丘陵地设置不同栽植密度,发现在平地种植稀疏的杜仲单株叶产量较低,但绿原酸积累有所增加,0.5 m×0.5 m 为杜仲叶用林在平地的较佳种植密度。
孙燕玲等[6]研究了不同密度下的紫苏产量,发现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分别按每亩9400、4700、3800、3500、2800、2300株栽培,每亩紫苏叶产量分别为235.33、190.62、173.75、164.62、116.10 kg,考虑农事操作方便和栽种效率,紫苏较佳种植密度为每亩4700株。
本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叶用银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银杏生长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当地叶用银杏生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玫香’杏不同密度早实丰产栽培试验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传统栽培管理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利用本单位自主培育的大果、甜仁、早熟的杏新品种‘玫香’杏(图1)开展了早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
试验采用不同密度、不同修剪方式。
高密度栽培、主干形修剪模式,达到了当年栽树,第2年见花,亩产300千克的效果。
3~4年进入盛果期,第3年亩产1500千克,第4年亩产在2000千克以上,果实品质和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可以实现早果丰产。
现将几年来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杏试验园进行。
当地年平均气温14.3℃,7月最热,平均27.3℃;1月最冷,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pH值7.1,土壤有机质含量1.01%,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排水沟渠设施。
供试品种为‘玫香’杏,土壤为沙质壤土。
2010年定植1年生速生苗,砧木为杏砧。
采用开大沟、施基肥的标准化定植方式,进行常规的水、肥管理。
1.2试验方法1.2.1栽植密度试验设置6个处理,株行距分别为(1)2米x2.5米,(2)2米×3米,(3)2米×4米,(4)2.5米×3.5米,(5)2.5米×4米,(6)3米×4米,(7)对照3米x5米。
2013年12月在试验园内采取“z”形取样方式取点10处,记录树体高度、冠径、侧枝数量、侧枝花芽数量。
2013年6月2――5日不同密度采取“z”形采样方式随机抽样10株,统计坐果数,并称果重计算单株产量和亩产量。
1.2.2修剪方式2.2不同的修剪方式对玫香杏产量的影响3种不同的修剪方式试验表明: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采用主干形修剪方式亩产量和优质果率最高,采用开心形修剪方式每亩产量和优质果率最低,采用自由纺锤形修剪方式亩产量和优质果率居中(表2)。
榆林地区仁用杏引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杏(Prunus armeniaca L.)是我国传统的果树之一,榆林地区是该果树的主要产区之一。
榆林地区杏树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曾被誉为“敦煌之杏,胡杨之乡”,因此,加强榆林地区杏树的引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对于丰富该地区的果树品种、提高杏树的产量和品质,加强农民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选取榆林地区的仁用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引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使仁用杏在榆林地区得到良好的生长和高产,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仁用杏的引种研究,确定适宜榆林地区栽培的仁用杏品种。
2. 仁用杏的栽培技术研究,包括选址、育苗、植株数量、修剪、授粉、浇水、施肥等技术。
3. 对仁用杏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探讨最佳的防治方法和手段。
4. 对仁用杏的果实品质和产量进行研究,了解榆林地区仁用杏的市场需求,提高果实的养分含量和口感品质,保证仁用杏果实的良好销售。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课题将采取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步骤如下:1. 实地考察榆林地区适宜引种的仁用杏品种,并进行种子筛选和培养。
2. 选取适宜的种植地块,在试验田里进行不同引种品种的种植和栽培管理,记录乔木生长情况和果实产量。
3. 对仁用杏的育苗、植株数量、修剪、授粉、浇水、施肥等方面进行实验和观察,总结出适宜榆林地区栽培的仁用杏的栽培技术方法。
4. 对繁殖在试验田种植的仁用杏进行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措施研究,分析病虫害的成因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5. 对试验田的仁用杏果实进行质量分析,研究其营养成分和口感品质,确定榆林地区市场需求和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技术方案。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确定适宜榆林地区引种和栽培的仁用杏品种。
2. 确立适宜榆林地区的仁用杏栽培技术方法,详细记录不同的栽培方法及其优缺点。
山杏的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山杏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果实,因其独特的口感而备受欢迎。
它们也有明显的营养价值,包括维生素C,钙,镁,铁,钾,纤维素等等。
由于这些原因,山杏的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已经开始。
本次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是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暂时结合了多种栽培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
试验首先收集了在山杏栽培中所用到的土壤,种子,供试植物和其他物质,分析它们的营养状况,以及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接着开展了土壤调整,播种,灌溉,施肥,微生物并调控和植物保护等技术和栽培条件的改良,以满足山杏的生长发育和耐寒性要求。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我们还使用了一些新方法,如叶片蒸发,植物温度监测,环境控制,植物性能评估,风险分析和疾病防治等,来优化山杏的栽培环境,使其能够在最佳环境中长期良好地生长发育。
在技术和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我们对山杏栽培丰产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山杏的栽培丰产主要与植物施肥,土壤改良,植物营养状况和栽培环境状况有关,它们都会影响山杏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为了使山杏栽培丰产,我们还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如提高山杏耐病性,减少山杏的病虫害,采取适当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定期浇水和施肥,减少植物病害,减少农药使用等,以提高山杏的产量和品质。
经过多次试验,本次山杏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经过一年的持续测试,山杏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50斤,而且质量也非常优良。
同时,我们也确定了山杏栽培丰产的关键技术要素,并准确规定了各个技术措施的实施规模和实施方式,以供今后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本次山杏的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内容的介绍。
通过这一次试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山杏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对山杏的生长和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山杏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优质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杏一、品种选择由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品种时我们建议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固形物高口味甜,不裂果的品种。
②选择自花结实力强的品种。
③选择早熟或特早熟品种,充分利用“南方春早”,同为露地栽培比北方地区可提早20~30天上市的优势。
④选择需冷量少的品种,可使杏在南方充分休眠,花芽分化良好,减少败育花比率。
⑤选择树势中庸的品种,南方地区高温多湿,杏生长期长,生长快,若选择生长旺的品种(如凯特杏),不易成花,产量低。
经我们多年试验,南方栽培杏可选用:金太阳、试管红光、试管早丰、大棚王杏、秦王杏、水晶杏等。
二、建园1. 园地选择杏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也不严,山地、丘陵、平地、沙地均可,且耐盐碱。
但仍以排水良好疏松且以pH值在6.5~8的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为最适宜。
2. 定植杏在南方地区每年9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但以10~11月定植为最佳。
据观察,经过1年生长后,10~11月定植的苗木比次年2~3月定植的苗木树冠要大近1倍,第二年产量高2倍多。
为了达到早结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应按3×1米定植为宜,平地按南北方向定植,山地则按等高定植。
定植前一个月按定植行挖深宽60~80厘米壕沟或挖大穴定植(穴内或沟内分层压入杂草,磷肥等),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树盘。
另外,定植苗木时,由于在南方地区,杏不完全花比例高,为了提高坐果率,即便是自花结实的品种,也必须多品种混栽或配植授粉树,在定植时主栽品种与配套品种可按2:1隔行配植,若两个品种经济效益相当,则按1:1配植效果更好。
三、土壤管理1. 施肥1.1 幼树(1~2年)施肥定植第一年采用勤施薄施的原则,以迅速扩大树冠并形成一定数量的花芽。
在定植后发芽2~3厘米时施第一次肥,以后每15~20天追肥1次,株施尿素5~10克,过磷酸钙5~10克,并结合猪粪水施用。
至7月初停止追肥,并控制水分,以利成花。
10月初施基肥,株施过磷酸钙300克,猪粪水15千克。
杏树直播建园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杏树是适宜山区丘陵栽植的重要经济树种,但由于山区资金短缺,水源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杏树的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1998年我们在东平镇王村的东山坡上进行了直播建园速生丰产栽培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试验园的基本情况试验园建于东平镇王村的东山坡上,总面积30hm2,选其中3hm2作为实验基地。
建园前,该地是杂草丛生的荒山坡,土壤瘠薄,自然土层厚度20―30cm,土内碎石块占20%―30%。
海拔高度100―196m,坡度8―12度,,无水浇条件。
1997年6―8月进行整地,1998年春进行直播建园,同年8月进行嫁接,翌年发芽前剪砧。
试验园主栽品种有红荷包、麦黄杏、玉杏,因山坡地势高低不平,没有固定株行距,一般每667m2栽33―55株。
二、效果及经济效益1、投资少。
直播建园,操作简便,用水量少,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减少购苗所需的大量资金。
据核算,直播杏核,包括种子款、播种用工、嫁接用工及其它费用,平均每667m2投资仅为25元左右;如植苗建园,每667m2需投资90元左右(主要包括购苗、栽植用工等费用)。
这样,每建667m2杏园,可节约资金65元。
2、成活率高,生长快。
由于苗木不经移栽,无缓苗期,根系生长旺盛,因此,成活率高,生长快。
1999年10月调查,成活率达96%;嫁接后第1年,平均树高1.64m,冠径1.82m;2001年10月调查,平均树高3.46m,冠径2.98m。
3、见效早。
直播建园,由于生长旺盛,剪砧后当年就能形成花芽;第2年就能开花结果;第3年每667m2结果386.4kg,按4.00元/kg汁算,收入1545.60元;第4年,每667m2结果756kg,按4.00元/kg计算,收入3024元;第5年,每667m2结果992kg,按4.00元/kg计算,收入3968元。
经济效益显著。
三、主要技术措施l、整地建园。
建园前一年雨季来临之前,沿等高线整地,开挖树穴或鱼鳞坑,使穴内活土层达到60―80cm,捡出大的石块,穴外坡用石块砌垒牢固,穴面外高里低,以利蓄水保墒。
山杏的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山杏,又名仙贝,是中国传统的果树。
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带有淡淡的甜味,具有抗衰老、抗病毒、促进新陈代谢、补血、健脾等功效。
近年来,山杏因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而备受欢迎,成为中国果园新宠。
由于山杏栽培技术的缺乏,农民对山杏的栽培和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发展山杏业,改善农民就业和提高收入,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更高效的山杏栽培技术。
研究表明,山杏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采取最适合的栽培技术。
在技术研发方面,研究人员首先对山杏的土壤深度、施肥量、湿度、光照条件、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了认真的监测和研究,并最终建立了一套适合各类山杏栽培的技术体系。
其中,提供施肥调控、土壤改良、水肥管理、植物保护等技术服务;实施早、中、晚期山杏栽培技术要求,以及提高山杏品质和生长效率的充分评估。
与此同时,植物保护技术也有所发展,合理的植物保护技术能够有效地抵御杂草、病害和害虫的侵害,从而提高山杏的生长效果。
另外,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也是影响山杏种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的灌溉时机和灌溉量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硬度,提高种植区域的湿润度,从而大大提高山杏的生长效果。
此外,山杏的存储也是重要的一环,以便更有效地保存果实的新鲜性和美味。
准备山杏的存储材料,保持室内的适当温度和湿度,及时定期的拆箱观察和熏蒸,以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合适,从而确保果实的新鲜度、营养价值和风味。
通过上述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地增加山杏种植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改善农民的就业和收入。
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探索山杏的种植技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创造更大的商机。
综上所述,研发山杏的丰产栽培技术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它不仅能够改善农民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能够提高山杏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让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去改善农业发展。
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山杏栽培技术研发的投入,促进山杏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真核香白杏密植早丰栽培试验
温桂华;鲁德彬;娄进群;汤建华;王贺玲
【期刊名称】《中国果树》
【年(卷),期】1996()2
【摘要】真核香白杏密植早丰栽培试验温桂华,鲁德彬,娄进群,汤建华,王贺玲(河北省遵化市林业局,064200)(遵化市科委)(遵化市第二中学)真核香白杏(甜仁)是冀东地区杏的主要栽培品种。
该品种果实大,品质优良,1990年曾被河北省林业厅评为水果优质产品,并引...
【总页数】2页(P28-29)
【关键词】杏;真核香白杏;密植早丰;栽培
【作者】温桂华;鲁德彬;娄进群;汤建华;王贺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林业局,遵化市科委,遵化市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204
【相关文献】
1.真核香白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J], 宋长如;唐桂萍
2.优良杏品种—真核香白 [J], 宋庆奎;汤建华
3.香白杏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J], 丁宝堂;尹秀云
4.优良杏品种——真核香白杏 [J], 汤建华;温桂华
5.银香白杏及其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J], 安广池;范静;赵华勇;赵莉;自晓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凯特杏大棚早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摘要: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进行了凯特杏冬暖式塑料大棚栽培试验,效果较好。
果实成熟期提早至5月1日,坐果株率100%,平均单株结果36个,株产5.13kg,大棚产杏1385kg,折合666.7m2产量1770kg,按16元/kg计算,产值2.83万元。
主要栽培技术是采用纺锤树形整形修剪,应用多效唑控冠促花.花期放蜂,配方施肥,调控好温度、湿度和光照。
进行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凯特杏;大棚;丰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910(2010)03―0031-04凯特杏具有白花结实,早果,丰产性强,适应范围广,成熟期较早的特性,是适于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莱芜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进行了凯特杏冬暖式塑料大棚栽培试验,取得了早熟丰产的良好效果。
果实成熟期提早到5月1日,坐果株率100%,平均单株结果36个,株产5.13kg,大棚产杏1385kg,折合666.7m2产量1770kg,产值可达2.83万元。
1试验点概况试验地位于莱芜市莱城区凤城办事处官厂村,园地为砂壤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0.9%,pH值6.5~7.0。
简易冬暖式塑料大棚,东西走向,长58m,宽9m,脊高3.2m。
后墙用土筑成,厚0.8m,高2.2m,棚面后坡铺秫秸稻草泥。
2006年3月栽植凯特杏一年生优质壮苗,根系发达,有5条以上侧根。
南北行向,株行距1m×1.5m,共栽植270株。
栽时每株施有机肥20kg,栽后浇透水,整好树盘,覆盖地膜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2007年11月下旬覆膜以适应扣棚后的升温,12月20日扣棚。
2主要栽培技术与效果分析采用纺锤树形。
栽植后不定干,萌芽后选方向适宜的新梢作主枝,其余萌芽根据需要留作辅养枝或疏除。
主枝新梢长30~40cm时摘心或轻短截,对摘心后萌发的二次枝、竞争枝进行扭梢。
对直立的主枝、旺长枝拉枝或撑枝至70~90°,削弱顶端优势,保证内膛良好的光照条件。
杏树早产丰产栽培技术作者:梁合停王义华来源:《果农之友》2012年第05期杏是北方的重要水果之一,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长期以来,由于品种杂乱,果园管理粗放,产量较低,品质较差,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要使杏树早产、丰产,提高果品质量和果园的经济效益,需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1 直播建园也就是播种建园。
该法投资少,见效快,操作方便,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播种建园仅苗木一项平均每亩可节约资金700元左右。
且成活率高。
杏苗木不经移植,根系不受损伤,无缓苗期,生长茁壮。
成园快,能早结果,早丰产。
具体方法是:秋冬季节,在选好的园区内,按合适密度挖1米见方的播种穴。
每穴用40千克厩肥和表土混合填入。
第2年春天播种前再浇1次水,中耕后进行播种,每穴内播沙藏过的种子3粒,播种深度5厘米,当年秋季进行带木质芽接,第2年春季剪砧,苗高1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生长健壮、有分枝的苗木一株,对于缺株的用预备苗补植。
2 建园密度土地瘠薄的可采取密植,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可适当稀植。
目前应采用计划密植方式建园。
以提高前期产量。
密植的株行距为1~2.5米×3~4米。
并有计划的间伐或移植加密株,以解决果园郁闭,保证果园后期产量和果品质量。
3 品种选择主栽品种和配植品种可按2∶1的比例栽植。
当前栽植的主要品种有金太阳、红丰、玛瑙杏、凯特、早春香、新世纪等。
4 整形修剪根据杏树的生长特性,多采用自然开心形,这种树形没有中心干,树高3米左右。
干高50厘米,它的主干上着生3~4个均匀错开的主枝,水平方向互为120°,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
其上着生结果枝和结果枝组。
自然开心形树体较小,主枝开张,通风透光性好,结果早,易整形,高产稳产。
结果枝牢固而充实,树体寿命长,果品品质好。
方便管理和果实采收。
这种树形适合于密植鲜食杏园。
杏树春季剪砧后,苗高100厘米定干。
在整形带选留3~4个主枝,各主枝间上下间距10~20厘米,主枝的基角开张为60°~70°。
杏树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杏树的种植情况、病虫害防治措施、产量以及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
通过调研,希望为农民提供种植杏树的指导和决策依据,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为了对杏树种植户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我们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对种植户进行了调查。
2. 现场观察:考察了多个杏树种植基地,记录了树木状态、土壤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等观察结果。
3. 文献资料查阅: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广泛查阅了相关的科研文献,以了解杏树的生长特点、病虫害防治措施和市场情况。
调研结果种植情况我们调查了10个杏树种植户,发现他们普遍拥有10亩到50亩不等的杏树种植基地。
他们种植的主要杏树品种有河山杏、川啃杏和红杏等。
在栽种杏树前,他们通常会选择适宜的土壤,并进行肥料施用和开垦工作。
种植户还普遍采用了大田间隔栽培模式,保证了杏树的生长空间。
病虫害防治措施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种植户主要采取了以下病虫害防治措施:1. 杏树病虫害监测:种植户会定期巡视杏树,观察并记录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 杀虫剂喷施:在病虫害发生时,种植户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杀虫剂,并定期喷施,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3. 如意水:一些种植户使用如意水进行防治,如意水是一种绿色无公害防治产品,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产量情况我们通过计算样本种植户的年产量平均值得出结论:杏树的年产量普遍在1500-2000公斤之间。
而年产量最高的种植户可以达到2500公斤以上。
种植户通常在杏树结果前对树木进行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提高产量。
市场需求调研显示,目前杏树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鲜杏、杏干和杏仁等产品上。
鲜杏作为熟食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杏干在干果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占有率,而杏仁则被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加工等领域。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杏树的种植情况、病虫害防治措施、产量以及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种植杏树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并进行肥料施用和开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