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_复印文件朱墨时序的综合检验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433.00 KB
- 文档页数:3
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检验方法综述作者:夏振中张太平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15期摘要激光打印文件的文字色料与印文色料形成先后顺序的检验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
除了从传统的显微检验法来判断激光打印文件的朱墨时序,还可以从定影转印法、测量笔画增宽带检验法、微痕迹色差分析系统检验法、拉曼光谱法、显微分光光度法、扫描电镜检验法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检验法等新检验方法进行判断。
在实际检验中,应遵循先无损后有损原则,系统进行检验。
关键词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先朱后墨先墨后朱检验方法作者简介:夏振中、张太平,安徽安庆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科员,研究方向:文件检验。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84-02文件朱墨时序的判断是文件检验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疑难部分,传统的朱墨时序检验是对印泥印文与文件上手写的字迹形成先后顺序的检验鉴别,由于各种字迹和印泥的色料种类、色料浓淡、书写工具等差异,在不同时序的交叠部位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而伴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激光打印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办公用品已被广泛运用,打印逐渐替代手写。
并且随着印油印文、原子印章印文、光敏印章印文的出现,在实际办案中,激光打印文件的打印色料字迹笔画与各种印文交叉部位朱墨时序检验的案件层出不穷。
由于激光打印字迹色痕没有手写字迹那样明显的笔迹沟痕,使得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判断更加困难。
本文从传统检验方法和新检验方法相结合来全面研究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问题。
一、无损检验(一)显微检验法1.体视显微镜检验法:体视显微镜可以放大观察到物体的立体图像。
常规的体视显微镜放大倍率在5~300倍左右。
先朱后墨,印文色料完整,文字色料出现变细、中断或残缺不全等现象;墨迹表面无印文色料覆盖;印文笔画两侧的墨粉弥散点多于空白处;对印油量较大的印文,有时会出现印文色料被拖带、抑压痕迹。
先墨后朱,文字色料完整;墨迹表面存在条状或块状的红色印文色料堆积物。
科技资讯2017 NO.12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229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人民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大大增加,很多经济纠纷都涉及到文书的纠纷,而在文书的纠纷中,又经常涉及到文书朱墨时序的纠纷——即文字与印文形成的先后顺序的纠纷。
正常的情况下,在交叉处的形成顺序应该是:先在纸张上书写或者打印复印文字,再在文字上进行盖章。
但实际中存在造假的情况,也就是形成顺序发生改变:先在纸张上进行盖章,再在印文上书写或者打印复印文字。
形成的顺序不同,在交叉处的形态特征也会不同,这为朱墨时序的鉴定提供了条件。
但是朱墨时序的鉴定有着较大的难度,这是因为朱墨时序的鉴定中涉及印文、文字、纸张三大元素。
1 朱墨时序的特征不同的形成方式及形成条件都会有不同的朱墨时序特征,该实验采用同一品种橡胶章、A4纸、签字笔和钢笔书写所得文字与由印油印泥盖章所得印文的朱墨时序特征。
1.1 印泥盖印,钢笔书写的朱墨时序特征钢笔墨水为水溶性物质,而印泥为油溶性物质。
两者不相溶,朱墨时序特征较易观察。
1.1.1 先字后章的特征(1)整体色彩通常较淡,交叉部位通常可明显观察到印文的形态,交叉部位颜色不同于笔画其余部位,交叉部位边缘轮廓明显。
(2)先字后章的情况下,墨水的浓度较大,墨迹通常较密。
(3)交叉部位通常全部有印泥的痕迹(白色部位出现红色,黑色部位颜色改变)。
1.1.2 先章后字的特征(1)整体通常较先字后章更有光泽。
(2)先章后字的情况下,墨水的浓度小,黑色较稀疏,甚至出现笔画中断的现象,这是因为钢笔墨水遇到印泥印文时,油水相拒。
(3)在交叉部位,有黑色墨水的部位,印泥痕迹通常不明显,但白色部位(没有墨水的部位)印泥痕迹通常较明显。
1.2 印油盖印,签字笔书写的朱墨时序特征因为印油为水溶性物质,其性质与印泥有所差异,故交叉部位的特征与印泥所盖印文有所不同。
朱墨时序的应用及检验方法作者:张乐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4期摘要朱墨时序的检验在文件检验领域中较为常见。
本文主要是在许多文献的基础上以及本人从事文检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经验,对现如今经常使用的解决朱墨时序问题的几方法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朱墨时序文件检验检验方法作者简介:张乐,兰州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254-02在近几年中,由于各种刑事、民事以及知识产权纠纷案等案件的出现和增加,使得在进行法律诉讼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纸质等证据材料,对于这些纸质的材料就需要对其真伪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以保障最终评判的正确公正性。
目前在我国只有加盖了印章的正式文书才可以拥有法律效应,依据正常的顺序,我们应当在写好了相关的文字之后进行审核,经过审核的合格的文件就可以用印了,也就是应该先墨后朱。
字迹与印文在纸张之上形成文件之后,理论上就会有一层先形成的色层在交叉重叠处存在,但是由于朱墨之间有一定的渗透性以及互溶性存在,使得一层覆盖一层的情况在真是中并不存在,而是以一种混合色料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正确的分析,本文就主要围绕朱墨时序的各种检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一)三维立体显微镜检验法以眼睛可以形成立体空间图像为依据,把存在于显微镜中的左右两组中的不同角度的光学影像依次传送给我们的左右眼睛,从而使双目形成色差,使图像信息的深度在大脑中得到提升,将影像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三维立体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
立体加层痕迹往往会在朱墨的交叉点出现,通过对重叠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物质,进而可以对朱墨时序进行准确的判定。
表面的色泽差异是在三维立体显微镜的视野中要进行观察的,在当书写的色料的种类以及极性与印文存在不同的时候,就会在交叉点的地方表现出朱墨时序关系的表现特征上出现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在检验的时候进行区别对待了。
激光打印文件检验分析作者:徐修雷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01期摘要激光打印文件系采用“静电照相”技术,将打印内容转变为硒鼓上以像素点为单位的点阵位图图像,并热压固定形成激光打印文件,在打印过程中,使用纸张(掉粉掉毛)、纸张放置位置不好等原因,会在感光鼓上留下脏点,给以后的打印留下瑕疵,检验鉴定人员通过分析痕迹产生的原因,对其特定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进而判定打印文件与激光打印机的关系。
关键词激光打印文件;检验鉴定;痕迹特征;特定性;稳定性1 激光打印文件形成原理1.1 形成原理采用“静电照相”技术,将打印内容转变为硒鼓上以像素点为单位的点阵位图图像,再转印到打印纸上。
1.2 激光打印机的成像转印经历七个主要过程(1)主充电:表面涂有光敏(光导)材料的感光鼓被充电,使其带有相当数量的负电荷。
(2)激光曝光:根据计算机描述的页面图文信息,由激光调制成二进制点阵表示的形式,并由激光束扫描感光鼓,在鼓面上产生静电潜像;(3)显影:相当于印刷中产生印版,暗盒(硒鼓)中带负电荷的墨粉被感光鼓面上的曝光部分吸附,变为着墨区域,其他区域不着墨。
(4)图文转印:吸附在感光鼓面上的墨粉粒子由带正电荷加热装置的定影辊加热,墨粉被纸张吸附,墨粉中的树脂被熔化并牢牢地黏结到纸张上,形成要求打印的字符和图像。
若是彩色打印,该步骤完成后进行下一颜色的成像过程,然后再进行下面过程。
(5)擦除纸张静电:图文转移完成后,纸张反面尚带有相当数量的正电荷,为此需用擦除装置清除,以消除纸张的静电效应,使得打印纸张不会因为静电效应而相互黏结。
(6)预充电:感光鼓表面的光导材料由预充电装置充一定数量的负电荷,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好准备。
(7)清理感光鼓表面:清除感光鼓表面的墨粉粒子,这是因为图文转移完成后感光鼓表面还残留一些墨粉粒子[1]。
2 激光打印文件的检验特征(1)吸附在感光鼓面上的墨粉粒子由带正电荷加热装置的定影辊加热,墨粉被纸张吸附,墨粉中的树脂被熔化并黏结到纸张上,形成由细小墨粉颗粒堆积而成的图文印迹。
朱墨时序鉴定规范司 法 鉴 定 技 术 规 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 法 鉴 定 管 理 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印字交叉部位的显微特征 (2)5 检验步骤和方法 (2)6 鉴定结论 (4)前 言本规范是《文件鉴定通用规范》的第8部分,旨在确立我国文件鉴定实验室进行印字形成先后鉴定所必须遵循的通用鉴定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行业的规范和有序运行。
本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旭、施少培、凌敬昆、钱煌贵、徐彻、卞新伟、孙维龙、奚建华、陈晓红。
朱墨时序鉴定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印字先后顺序鉴定中进行显微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文件鉴定中印字先后顺序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SF/Z JD0201001-2010 文书鉴定通用规范SF/Z JD0201004-2010 印刷文件鉴定规范SF/Z JD0201008-2010 文件材料鉴定规范3 术语和定义SF/Z JD0201001-2010 文书鉴定通用规范第1部分文件鉴定通用术语、SF/Z JD0201003-2010 印章印文鉴定规范第1部分印文特征的分类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部分。
3.1 朱墨时序: 又称印字先后顺序。
指文件系统要素中印迹(通常指印章印文和指印等)与文字(通常指各种书写工具形成的手写文字和打印、复印工具形成的印制文字等)之间形成的先后次序。
3.2 印字交叉部位: 指文件系统要素中印迹(通常指印章印文和指印等)与文字(通常指各种书写工具形成的手写文字和打印、复印工具形成的印制文字)之间形成交叉、重叠的部分。
刑侦技术\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检验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的研究朱明新李梦婕许润杰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摘要:在文件检验中,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检验一直是文检界的难题之一,研究利用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研究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与印文交叉部位色料的荧光特性变化规律来判定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
实验使用VSC8000文件检验工作站的自动红外荧光扫描功能,自动确定激光打印文字与交叉部位红外荧光反差最大的激发和截止滤光片组合,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两种时序下的荧光现象。
实验结果是先朱后墨,印文笔画荧光不完整,交叉部位笔画出现点状弱荧光;先墨后朱,印文笔画荧光连续,交叉部位笔画易出现片状强荧光。
结论为利用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判定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与荧光特性强的印文时序,为快速准确鉴别此类可疑文件朱墨时序找到新路径。
关键词:耳般激归T印極时序自她像光剧苗文件蹲引言朱墨时序的鉴别是文件检验鉴定中常见的鉴定项目,同时也是一大难点。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办公设备普及,打印文件在文件检验实践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急需发现一种快捷准确判定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方法。
本研究通过实验,利用VSC8000文件检验工作站的自动红外荧光扫描功能,自动确定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与交叉部位红外荧光反差最大的激发和截止滤光片组合,观察、分析、匕诲和归纳两种时序下的荧光规律,为判定此类文件朱墨时序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_、实验原理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检验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的核心原理就是荧光检验朱墨时序原理。
TS印文色料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而激光打印字迹墨粉不具备荧光特性。
基于印文色料与激光打印字迹有发光和不发光的区别,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光光源和截止滤光片,观察分析各种印文色料与激光打印字迹交叉部位荧光的变化规律来判定文件朱墨时序。
众所周知,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在荧光检验中会出现印文笔画荧光通过碳粉漏孔漏上来,因此本文研究的是碳I癥为致密的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
紫外荧光法检验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王少仿【摘要】目的:研究如何运用紫外荧光检验激光打印文字与盖印印文的形成时序,为鉴别此类案件提供新的、无损、快速、可靠的检验方法。
方法使用 VSC5000文件检验工作站,采用不同紫外光对72份实验样本进行照射和透射检验,并调整滤色片、对比度、亮度等参数,观察“先朱后墨”和“先墨后朱”两种时序条件下的荧光反映。
结果两种时序条件下,打印文字与盖印文字交叉处的荧光反映存在较大差别。
在先墨后朱时序下,打印文字在交叉处笔画颜色变深、宽度增加,但能保持相对完整;在先朱后墨时序下,打印文字在交叉处笔画颜色、宽度没有变化,但部分笔画可能存在中断或不完整现象。
结论运用荧光法能准确判定激光打印文字与盖印印文的形成时序,该方法可应用于实践案件鉴定工作。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a new, non-destructive, quick and reliable way for determining crossing sequence of laser printed text and stamped seal impression using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Methods A Video Spectral Comparator (VSC5000) was applied. 72 document samples, prepared with6 brands of laser printer and 3 types of inkpad, were examined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djustment of parameters including color filter, contrast, brightness and others. Then fluorescence reflection on overlapping region of seal impression and printed tex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great difference at two crossing sequences, that is, printed text over seal impression and seal impression over printed text. In the crossing region of seal impression over printed text, the text was darker and wider, but the strokes maintained continuous and complete. Inthe crossing region of printed text over seal impression, the text kept the same color and width with those separated from the stamp impression,but some of them were interrupted or incomplete. Conclusions The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method is a very effective and attractiv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sequence of laser printed text and stamped seal impression. Some challenging samples such as year-long documents, unclear stamps, and those not covered yet here, can be detected in further study.【期刊名称】《刑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291-295)【关键词】文件检验;时序;激光打印;印文;荧光【作者】王少仿【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430073; 湖北警官学院,武汉 43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4.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种合同、契约、协议等文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文件是利用激光打印机打印主体内容,再盖印负责人或公司印章形成的。
基于荧光检验的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文时序系统分析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4)1.3 文献综述 (5)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6)2. 基于荧光检验的理论基础 (7)2.1 激光打印技术 (9)2.2 荧光检验原理 (9)2.3 印文特征分析 (10)3. 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文的时序系统分析 (12)3.1 字迹时序特性 (13)3.2 印文时序特性 (14)3.3 时序数据分析方法 (15)4. 实验设计与研究平台 (16)4.1 实验设备与材料 (17)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8)4.3 分析平台构建 (19)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5.1 字迹时序系统的分析结果 (22)5.2 印文时序系统的分析结果 (23)5.3 实验结果讨论 (24)6. 结论与展望 (25)6.1 研究成果总结 (26)6.2 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27)6.3 未来的研究方向 (29)1. 内容简述本系统研究基于荧光检验的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文时序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分析激光打印的荧光特征识别字迹和印文时序,从而实现对文档的更精确、更可靠的分析。
系统原理基于激光打印过程中产生的荧光物质及其发光特性的差异。
通过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激光打印文字和印文,然后收集其发射的光谱信息,我们可以识别不同时间打印的特征差异并建立对应的时序关系。
该方法应用于刑事技术、证据识别、文物鉴别等领域,可以有效地揭示文档的形成过程,为案件真相调查提供有力证据。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该技术原理、系统构建以及相关实验验证和应用案例。
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快速流通的社会背景下,文档和印刷材料的笔迹与印文分析技术在法医学、刑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领域依赖于精确、可靠的字符和图章时序分析,以确定文档的生成顺序和相关事件的先后关系。
通过这些分析,司法机关能够更好地辨识伪造、欺骗或侵犯版权等犯罪行为。
朱墨时序鉴定规范司 法 鉴 定 技 术 规 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 法 鉴 定 管 理 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印字交叉部位的显微特征 (2)5 检验步骤和方法 (2)6 鉴定结论 (4)前 言本规范是《文件鉴定通用规范》的第8部分,旨在确立我国文件鉴定实验室进行印字形成先后鉴定所必须遵循的通用鉴定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行业的规范和有序运行。
本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旭、施少培、凌敬昆、钱煌贵、徐彻、卞新伟、孙维龙、奚建华、陈晓红。
朱墨时序鉴定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印字先后顺序鉴定中进行显微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文件鉴定中印字先后顺序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SF/Z JD0201001-2010 文书鉴定通用规范SF/Z JD0201004-2010 印刷文件鉴定规范SF/Z JD0201008-2010 文件材料鉴定规范3 术语和定义SF/Z JD0201001-2010 文书鉴定通用规范第1部分文件鉴定通用术语、SF/Z JD0201003-2010 印章印文鉴定规范第1部分印文特征的分类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部分。
3.1 朱墨时序: 又称印字先后顺序。
指文件系统要素中印迹(通常指印章印文和指印等)与文字(通常指各种书写工具形成的手写文字和打印、复印工具形成的印制文字等)之间形成的先后次序。
3.2 印字交叉部位: 指文件系统要素中印迹(通常指印章印文和指印等)与文字(通常指各种书写工具形成的手写文字和打印、复印工具形成的印制文字)之间形成交叉、重叠的部分。
显微镜下的朱墨时序检验实践作者:邹龙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07期朱墨时序原指朱与墨的先后顺序,即笔墨痕迹与印油/印泥墨迹的先后顺序,后经时代发展,打印字迹亦归纳其中,无论是何种墨迹在先或是在后,其印文或墨迹交叉处的重合附着特点均有其必有的特征,本文主要浅述常见的朱墨时序三大类的显微检验方法:1.黑色墨水签字笔与印油盖印的显微特点;2.激光打印字迹与印油盖印的显微特点;3.激光打印字迹与黑色墨水签字笔的显微特点。
检验朱墨时序是文书鉴定中比较难的课题,无论何种课题,总会需要有人去做的,现今科学仪器设备越发先进,对其检验鉴定的硬件条件也是愈发的好,可无论借助怎样的设备,最终的核心仍是检验人的经验与学识。
在鉴定朱墨时序时,有多种方法,总体分为有损检验和无损检验,有损检验的较为常用的方法为减层剥离法,即用尖锐器具,将其朱墨交叉处局部刮掉部分,看何种色泽在下,来判断印字的先后顺序;无损检验为显微检验法,不需要破坏检材,通过印字的显微特征来判断朱墨的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无论何种方法,都会有适应检材条件,不同的检材条件,需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以下主要是针对显微镜检验法的检验观察,对其朱墨交叉处的形态、色泽、进行研究分析,在进行检验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各个墨迹的成分,属性,其墨迹与纸张接触后的属性特征,了解两者物质融合后的最终本质,对其检验朱墨时序有很大的帮助。
一、签字笔的特性目前市面上的签字笔可分为含碳类黑色墨水颜料型签字笔和非含碳类染料型各色签字笔,笔芯均为滚珠,当与纸张接触后受力道大小其墨迹的释放为向下渗透,之后向外蔓延,当笔尖划向纸张拖动滚珠,带出墨水后,显微镜下可见其笔槽、笔道,经光源反射可见金色反光。
含碳的多少及笔尖的粗细与写字时的出墨量有关,含碳多的签字笔书写时易产生堵笔,笔痕空道多,含碳少的或非含碳的签字笔书写时不易堵墨,形成的笔画实道多。
二、印油的特性印油按溶剂体系来分油性印油,醇型印油、水性印油,每种印油与盖印纸张后都会有不同的着墨特点,如快干型印油,盖出的印文细密,油性印油盖出的印文粗糙,麻点多,但就以显微镜检验法去观察对朱墨时序鉴定倒是影响有限,经光源反射无明显色泽变化。
偏振光显微镜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实验初探魏松;刘烁;陈维娜;吕俊岗;张逸;郭凯;申梦桐【摘要】目的朱墨时序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鉴定领域的疑难课题,研究偏振光显微镜在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问题中的应用.方法使用LEICA DM12000 M显微镜,对实验样本的朱墨交叉部位进行检验,分析比较普通检验模式和偏振光检验模式下的样本观察效果,探讨偏振光检验模式下印泥与印油的先墨后朱和先朱后墨两种时序样本的显微特征.结果偏振光显微镜检验法对普通显微镜检验中难以观察到的印文色料形态分布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检验效果;先墨后朱和先朱后墨两种时序样本的偏振光显微观察特征有明显不同.结论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是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问题的一种无损、有效的新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司法鉴定》【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偏振光显微镜;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作者】魏松;刘烁;陈维娜;吕俊岗;张逸;郭凯;申梦桐【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2623;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北京10004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2623;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北京100041;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4.2印章印文是文件真实、有效性的重要凭证,印文与字迹之间形成的先后顺序(文件检验领域通常称之为“朱墨时序”)是鉴别文件真伪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文书司法鉴定实践中研究的热点和疑难问题。
在文件检验领域,对于朱墨时序的鉴定方法主要是显微观察检验、光谱检验和剥离减层检验三大类方法,而显微观察方法主要是应用体式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检验,参考文献[1][2][3][4]对显微观察检验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应用都有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2019年3 月 辽 宁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Mar. 2019 第2期(总第114期)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No.2(Ser. No. 114)6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鉴别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崔连义1,窦 志2,张 晶2,于 波2,张健华1(1.辽宁警察学院 刑事技术系, 辽宁 大连 116036; 2.大连市公安局 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辽宁 大连 116092)摘 要:为提高朱墨时序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 )对10台激光打印机打印字迹与30种印油和印泥印文的朱墨时序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先朱后墨和先墨后朱的实验现象,考察了朱墨形成时间间隔、印泥和印油量及品牌、打印机品牌及墨粉量等因素的影响。
朱与墨形成在先的,其量的多少影响现象的明显程度,水性印油和日产橙色印油量较少、墨粉稀疏分散至彼此不连接时,朱墨时序难以判断,其余均可准确判断。
关键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打印机;印文;朱墨时序中图分类号:D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727(2019)02 -0068-06收稿日期:2018-07-21作者简介:崔连义(1977-),女,辽宁朝阳人,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文件检验、理化检验。
窦 志(1986-),男,辽宁大连人,工程师,学士。
研究方向:文件检验。
张 晶(1980-),女,辽宁盖州人,高级工程师,硕士。
研究方向:文件检验。
于 波(1971-),女,辽宁庄河人,高级工程师,学士。
研究方向:文件检验。
张健华(1997-),男,山东荣成人,2015级学生。
研究方向:文件检验。
基金项目:刑事检验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YB01);2017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1432017)。
朱墨时序的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随着自动化办公设备的发展,激光打印机作为光、电、机一体化的输出设备取代各种书写文件,涉及激光打印文件与印文朱墨时序的检验越来越多。
偏振光显微镜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实验初探魏松1,刘烁2,陈维娜1,吕俊岗2,张逸3,郭凯3,申梦桐3(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2623;2.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北京100041;3.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摘要:目的朱墨时序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鉴定领域的疑难课题,研究偏振光显微镜在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问题中的应用。
方法使用LEICA DM12000M 显微镜,对实验样本的朱墨交叉部位进行检验,分析比较普通检验模式和偏振光检验模式下的样本观察效果,探讨偏振光检验模式下印泥与印油的先墨后朱和先朱后墨两种时序样本的显微特征。
结果偏振光显微镜检验法对普通显微镜检验中难以观察到的印文色料形态分布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检验效果;先墨后朱和先朱后墨两种时序样本的偏振光显微观察特征有明显不同。
结论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是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问题的一种无损、有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偏振光显微镜;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中图分类号:DF794.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2072.2018.04.012文章编号:1671-2072-(2018)04-0060-04Sequencing of the Crossed Stamp Impression and Printed Text by Polarized MicroscopeWEI Song 1,LIU Shuo 2,CHEN Wei-na 1,LV Jun-gang 2,ZHANG Yi 3,GUO Kai 3,SHEN Meng-tong 3(1.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 102623,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Prosecutorial Technology andInformation,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Beijing 100041,China;3.School of Evidence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equence of crossed stamp impression and printed text is always a difficulttask in questioned document examination.This study aims at sequencing the crossed stamp impression and text printed by laser printer with polarized microscope.Method Using a LEICA DM12000M microscope,the samples were observed by the normal and polarized light.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s of two different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Results The polarized microscope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n observing the morphological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of seal ink's pigments,which is hard to observe with ordinary microscopes.There were apparent differencesin th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wo kinds of samples.Conclusion The polarized microscope observation is a non-destructiv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equence of crossed stamp impression and laser-printed text.Keywords:polarized microscope;laser printed document;sequence of crossed stamp impression and text鉴定科学Forensic Science收稿日期:2018-05-24基金项目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基本科研课题项目(JBKY20150601)作者简介:魏松(199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件检验研究。
蓝色印文与印刷文件朱墨时序的检验案例启示作者:王小怡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在司法鉴定的工作实践中,蓝色印文的检验并不多见,蓝色印文与印刷文件的朱墨时序检验则更少,数量的稀少增加了其朱墨时序的检验难度。
举一反三,本文从办公机具文件入手,收集了静电印刷方式、喷墨打印方式的部分样本,使用三维立体显微镜和材料显微镜的检验方法,总结了蓝色印文与印刷文件朱墨时序检验的一些规律,希望对同行的检验鉴定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蓝色印文紫红色光泽油膜(本文中特指油墨的聚集形态)朱墨时序,是指印文与书写、打印或复写字迹形成的先后顺序,顺序的先后直接反映了文件要素的形成时序,是判断文件真伪的重要方面。
朱墨时序鉴定是文件检验的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有着很大的鉴定需求。
而蓝色印文,也称档案印文,采用蓝色的印油或印泥,多用于存档的文件,也有用于合同、名章的证明,但不多见。
尤其是涉及到蓝色印文与印刷文件文字的朱墨时序鉴定问题,在实践界更是少之又少。
2009年3月,某事业单位送来一份档案文件,要求鉴定该档案文件的真伪。
系统检验后发现,文件上的“副本”蓝色印文和真实的“副本”蓝色印文在概貌特征和细节特征上形成符合,印文是真实的。
蓝色印文与文件末页印刷文字存在交叉点,那么该印文与文件的形成次序是否正常?和委托方进行深入交谈后,发现单位的“副本”蓝色印文保管松散,进出单位的人都有机会盖到该蓝色印文。
档案文件的印刷方式是喷墨打印机打印,蓝色印文材质是光敏印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交叉点处的印文笔画和印刷文字均完整。
为此我们要求委托方提供标称时间接近的档案文件样本和真实的“副本”印章,并用该印章制作了部分样本,结果发现先字后章情形下会有明亮的紫红色光泽出现。
2011年10月,某建筑公司委托律师事务所送来一份造价合同书,要求该造价合同书的真假。
该造价合同书的数额争议较大,建筑公司对这份造价合同没有印象,而工程师本人也不记得盖印过这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