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表
- 格式:docx
- 大小:21.97 KB
- 文档页数:5
有关土的经验参数一、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3-28。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17二、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注:①平均比重采取:砂——2.66;粘砂土——2.70;砂粘土——2.71;粘土——2.74;②粗砂和中砂的E 0值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 u = = 3者,当C u >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 。
C u为中间值时E 0 值按内插法确定;③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人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1060d d 32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见表3-3-3-。
注: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四、粘性土剪强度参考值粘性土抗剪强度参考值,见表3-3-31。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五、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注:粘土I p>17;粉质粘土10<I p≤17;I p≤10五、变形模量于压缩模量的关系变形模量E0是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其中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因此,变形模量较弹性模量E小,通常在土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中用变形模量E。
变形模量一般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些地方通过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与变形模量建立了经验公式。
压缩模量Es是在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
两者的关系:对于软土E0近似等于Es;较硬土层,E0=βEs,β=2~8,土愈坚硬,倍数愈大。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表工程名称:所街片区地下步行系统及配套设施工程层号①填土第1页说明:1.指标范围值及指标个数是指人工舍弃无代表性数据后的值。
范围值指用戈罗贝斯方法舍弃数据后的最小值~最大值。
用戈罗贝斯(Grubbs)方法(α=0.05)舍弃数据。
2.回归修正系数ψf应根据土类选用(粉土e、w 粘性土e、IL 淤泥和淤泥质土W 红粘土αw、Ir 素填土ES1-2),适合地方规范。
当ψf<0.75时应分析变异系数过大的原因。
3.αw=W/WL Ir=WL/WP 液隙比=WL/e。
c、φ标准值按GB 50007-2002附录E计算。
Es、qu标准值=平均值μ×(1-(1.704/√n+4.678/n^2)×δ)。
当n<6时,统计结果仅供参考。
4.c、Φ标准值=平均值μ×(1-(1.704/√n+4.678/n^2)×δ)。
当n<6时,统计结果仅供参考。
制表:校核: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表工程名称: 所街片区地下步行系统及配套设施工程层号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第2页说明:1.指标范围值及指标个数是指人工舍弃无代表性数据后的值。
范围值指用戈罗贝斯方法舍弃数据后的最小值~最大值。
用戈罗贝斯(Grubbs)方法(α=0.05)舍弃数据。
2.回归修正系数ψf应根据土类选用(粉土e、w 粘性土e、IL 淤泥和淤泥质土W 红粘土αw、Ir 素填土ES1-2),适合地方规范。
当ψf<0.75时应分析变异系数过大的原因。
3.αw=W/WL Ir=WL/WP 液隙比=WL/e。
c、φ标准值按GB 50007-2002附录E计算。
Es、qu标准值=平均值μ×(1-(1.704/√n+4.678/n^2)×δ)。
当n<6时,统计结果仅供参考。
4.c、Φ标准值=平均值μ×(1-(1.704/√n+4.678/n^2)×δ)。
有关土的经验参数一、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3-28。
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表3-3-28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 7<I p≤17二、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指标表3-3-29注:①平均比重采取:砂——;粘砂土——;砂粘土——;粘土——;②粗砂和中砂的E 0值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 u = = 3者,当C u >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 。
C u为中间值时E 0 值按内插法确定;③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人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见表3-3-3-。
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 表3-3-30注:砂粘土7<I p ≤7;粘土I p >17四、粘性土剪强度参考值1060d d 32粘性土抗剪强度参考值,见表3-3-31。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五、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表3-3-32注:粘土I p>17;粉质粘土10<I p≤17;I p≤10五、变形模量于压缩模量的关系变形模量E0是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其中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因此,变形模量较弹性模量E小,通常在土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中用变形模量E。
变形模量一般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些地方通过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与变形模量建立了经验公式。
压缩模量Es是在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
两者的关系:对于软土E0近似等于Es;较硬土层,E0=βEs,β=2~8,土愈坚硬,倍数愈大。
粉质粘土、灰岩描述①粉质粘土(Q4al):黄褐;硬塑;以粘粒及粉粒为主,含少量高岭土,稍有光泽,层理特征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该层分布整个场区,层厚5.0~6.5m,层底标高:80.35~86.44m。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16~24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
②粘土(Q4al):黄褐;硬塑~可塑;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粒及高岭土,稍有光泽,层理特征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高;其中北岸粘土层中含约10~40%的角砾,呈棱角状,粒径约3~12mm,角砾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其中局部含约10%碎石,呈棱角状,粒径约3~5cm,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
该层分布整个场区。
层厚13.20~18.10m,层底标高64.55~73.24m。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4~26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
③1硅质灰岩(C3):灰黑色,很湿~饱和,强风化,细晶-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盐矿物为主,见大量燧石团块,燧石团块为黑色、呈扁球状、球状。
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宽约10-20mm,局部见溶隙、溶孔,主要发育2组裂隙,与钻机轴向夹角分别为0°~10°、30°~40°,裂面较平直~微弯,陈旧,见溶蚀痕迹,局部以方解石、石英晶体及黑色炭质充填,岩芯破碎~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一般为5-20cm,最长约30cm,RQD值一般为35-80%,顶部与覆盖层接触面附近岩芯破碎,溶蚀现象严重,RQD值小于35%。
该层在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层厚2.50~9.90m,层底标高57.17~66.74m。
属硬岩~极硬岩,岩土工程分级为Ⅷ级。
③2硅质灰岩(C3):中等风化,灰黑色,饱和,细晶~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矿物为主,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大部宽约0.5~10mm,与钻机轴向夹角0-10°及30-40°为主,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状~短长柱状,节长一般为10~20cm,最长达40cm,岩芯锤击声较脆,RQD值一般以50~95%为主,局部受溶蚀影响,岩芯破碎,呈碎块状,RQD值小于50%。
粉质粘土灰岩描述粉质粘土、灰岩描述①粉质粘土(Q4al):黄褐;硬塑;以粘粒及粉粒为主,含少量高岭土,稍有光泽,层理特征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该层分布整个场区,层厚5.0~6.5m,层底标高:80.35~86.44m。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16~24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
②粘土(Q4al):黄褐;硬塑~可塑;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粒及高岭土,稍有光泽,层理特征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高;其中北岸粘土层中含约10~40%的角砾,呈棱角状,粒径约3~12mm,角砾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其中局部含约10%碎石,呈棱角状,粒径约3~5cm,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
该层分布整个场区。
层厚13.20~18.10m,层底标高64.55~73.24m。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4~26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
③1硅质灰岩(C3):灰黑色,很湿~饱和,强风化,细晶-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盐矿物为主,见大量燧石团块,燧石团块为黑色、呈扁球状、球状。
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宽约10-20mm,局部见溶隙、溶孔,主要发育2组裂隙,与钻机轴向夹角分别为0°~10°、30°~40°,裂面较平直~微弯,陈旧,见溶蚀痕迹,局部以方解石、石英晶体及黑色炭质充填,岩芯破碎~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一般为5-20cm,最长约30cm,RQD 值一般为35-80%,顶部与覆盖层接触面附近岩芯破碎,溶蚀现象严重,RQD值小于35%。
该层在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层厚2.50~9.90m,层底标高57.17~66.74m。
属硬岩~极硬岩,岩土工程分级为Ⅷ级。
③2硅质灰岩(C3):中等风化,灰黑色,饱和,细晶~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矿物为主,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大部宽约0.5~10mm,与钻机轴向夹角0-10°及30-40°为主,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状~短长柱状,节长一般为10~20cm,最长达40cm,岩芯锤击声较脆,RQD值一般以50~95%为主,局部受溶蚀影响,岩芯破碎,呈碎块状,RQD值小于50%。
粉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可研)表4-4
粉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初设)表4-4
场地粉土属冲积成因,属低液限粉土,平均压缩系数0.37MPa-1,属中压缩性土。
粘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表4-5
场地粘土属冲积成因,属低液限粘土,压缩系数0.51MPa-1,属高压缩性土。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可研)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初设)
场地粉质粘土属冲积成因,属低液限粉质粘土,平均压缩系数0.39 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
4.2.2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工程场地基岩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其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见表4-7~表4-9。
表4-7砂质泥岩试验成果统计表
砂岩物理力学成果统计表
表4-8
泥质粉砂岩物理力学成果统计表表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