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6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2016.05)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736.99 KB
- 文档页数: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23i -(i 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A .2-B .2C .3i -D .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根据复数的概念可知,复数23i -(i 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3-,故选D.考点:复数的概念. 2.已知集合1{1,10,}10A =,{lg ,}B y y x x A ==∈,则A B = ( ) A .110⎧⎫⎨⎬⎩⎭B .{}10C .{}1D .∅【答案】C考点:集合的运算.3.已知幂函数ay x =图像的一部分如下图,且过点(2,4)P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 A .163 B .83 C .43D .2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因为幂函数a y x =图像过点(2,4)P ,所以42α=,解得2α=,所以幂函数2y x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320018|33S x dx x ===⎰,故选B. 考点:幂函数的解析式;定积分的应用.4.设向量5(cos ,sin ),(cos ,1)4sin a b αααα==-,且a b ⊥ ,则锐角α为( )A .015 B .030 C .045 D .060 【答案】B考点:向量的运算及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直线l 与圆22240x y x y a ++-+=(3a <)交于,A B 两点,且弦AB 的中点为(0,1),则直线l 的方程是( )A .21y x =-+B .21y x =+C .1y x =-+D .1y x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圆22240x y x y a ++-+=化为标准方程为22(1)(2)5x y a ++-=-,圆心坐标为(1,2)C -,因为弦AB 的中点(0,1)D ,所以1CD k =-,直线l 的斜率为1,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故选B. 考点:直线方程的求解.6.如图,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A .12B .132C .1320D .11880【答案】C考点:程序框图.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4π+D .(86π+【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设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有一个半圆锥和一个四棱锥的组合而成的组合体,其中半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它们的高均为11(4)32V π=⋅+=D.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由题设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有一个半圆锥和一个四棱锥的组合而成的组合体,即可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求解几何体的体积.8.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1)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0,1)N ,若(1)P p ξ>=,则1(10)2P p ξ-<<=-; (2)在区间[0,]π上随机取一个数,则事件“1tan cos 2x x ≥”发生的概率为56; (3)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越接近1; (4)()sin cos f x x x =+,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π.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答案】B考点:命题的真假判定.9.若双曲线22221x y a b-=(0,0)a b >>与直线y 无交点,则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A .(1,2)B .(1,2]C .D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双曲线22221x y a b -=与直线y 无交点,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by x a =±,满足ba≤b ,即223b a ≤,所以2222234c a a c a -≤⇒≤,即224c a≤,所以24e ≤,所以(1,2]e ∈,故选B. 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10.在二项式n的展开式中只有第五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把展开式中所有的项重新排成一列,则有理项都互不相邻的概率为( ) A .16 B .14 C .13D .512【答案】D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排列、组合及概率的计算.11.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090ABC BAD ∠=∠=,2BC AD =,PAB ∆和PAD∆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异面直线CD 和PB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090 B .075 C .060 D .045【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设1AD =,则2BC =,过A 作//AE CD ,则AD CE =,过E 作/EF PB ,则AEF ∠即为为所求,如图所示,过F 作//FG CD ,连接AG ,则四边形AEFG 是梯形,其中//FG AE ,11,222EF PF AG AE FG ===>,过G 作//GH EF ,则G H A A E F∠=∠,在GHA ∆中,1,,222GH EF AH AE FG AG ===-===,则222AG GH AH =+,所以90AEF ∠=,故选A.考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空间中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其中根据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把空间中异面直线CD 和PB 所成角转化为平面角AEF ∠,放置在三角形,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和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试题属于基础题. 12.已知函数1,0,()ln ,0.kx x f x x x +≤⎧=⎨>⎩则关于函数[()]1y f f x =+的零点个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当0k >时,有3个零点;当0k <时,有2个零点;B .当0k >时,有4个零点;当0k <时,有1个零点;C .无论k 为何值,均有2个零点;D .无论k 为何值,均有4个零点. 【答案】B 【解析】则0k >时,即0y =可得11kx e+=此时有一个零点,若0k <时,则0kx >,此时没有零点.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的判定;函数图象的应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零点、根的存在性与跟的个数的判定,其中分四种情况讨论确定函数(())1y f f x =+的解析式,得到各种情形下函数的零点的个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及转化与化归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命题“存在01x >,使得20020160x x -+>”的否定是_________.【答案】02016,12≤+->∀x x x考点:命题的否定.14.假设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牛奶进行检验,利用随机数表抽样时,先将800袋牛奶按000,001,…,799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7列开始向右读,请你写出抽取检测的第5袋牛奶的编号_________.(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第7行 至第9行)8442 1753 3157 2455 0688 7704 7447 6721 7633 5025 8392 1206 76 6301 6378 5916 9556 6719 9810 5071 7512 8673 5807 4439 5238 79 3321 1234 2978 6456 0782 5242 0744 3815 5100 1342 9966 0279 54 【答案】175 【解析】试题分析:找到第8行第7列的数列,开始右读,符合条件的是785,667,199,507,175. 考点:随机数表.15.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0y x y x y ≤⎧⎪+≥⎨⎪--≤⎩,则24x yz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答案】32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以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是的平面区域等知识的应用,其中正确作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试题,本题的解答中,根据目标函数的特征,可先求出函数2t x y =+的最大值,再求解目标函数2242x y x y z +=⋅=的最值,即可得到结果.16.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cos cos CA =,若6B π=,BC边上中线AM =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得,cos cos cos cos C CA A ==,整理得cos 2A =,则6A π=,又6B π=,则2()3C A B ππ=-+=,所以ABC ∆为等腰三角形,在AM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120AM AC MC AC MC =+-⋅,即2217()2()2222b b b b b =+-⨯⨯⨯-⇒=,所以ABC∆的面积为2211sin 222S b C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其中根据正弦定理,求解cos 2A =,得6A π=,进而得到ABC ∆为等腰三角形,再根据余弦定理,列出方程,求得2b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公式的灵活应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22n n S a =-(*n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令(1)n n b n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答案】(1)2n n a =;(2)()122n n T n +=-4+.考点:数列的递推关系;数列的求和.18.(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分别有1100人、1000人,为了解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全体学生在该地区三模考试的数学成绩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两个学校一共抽取了10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作出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规定考试成绩在[120,150]内为优秀.甲校:乙校:(1)计算,x y的值;(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若按是否优秀来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3)若将频率视为概率,从乙校高三学年任取三名学生的三模数学成绩,其中优秀的人数为X ,求X 的 分布列和期望. 参考数据: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答案】(1)7,6==y x ;(2)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3)分布列见解析,65. 【解析】期望.试题解析:(1)7,6==y x ;…2分(2)024.5109.62>≈K ,…7分(3))52,3(~B X ,分12 (5)6=EX 考点:独立性检验;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底面三角形ABC 为正三角形,侧棱1AA ⊥底面ABC ,12,4AB AA ==,E 为1AA 的中点,F 为BC 中点. (1)求证:直线//AF 平面1BEC ;BEC和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求平面1【答案】(1)证明见解析;(2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证明;空间二面角的求解.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2:2C y px =(0)p >,过焦点F 作动直线交C 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作圆 22:()12p D x y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P Q ,若AB 垂直于x 轴时,114sin sin PAF QBF+=∠∠.(1)求抛物线方程;(2)若点H 也在曲线C 上,O 为坐标原点,且OA OB tOH +=,8HA HB -<,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答案】(1)24y x =;(2)20,3⎛⎫ ⎪⎝⎭. 【解析】考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其中把直线的方程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借助韦达定理和判别式,运算、化简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学生的推理与运算能力及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同时助于向量的运算与化简,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难题.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2()(1)ln(1)f x a x x bx =+++(1)x >-,曲线()y f x =过点2(1,1)e e e --+,且在点(0,0)处的 切线方程为0y =. (1)求,a b 的值;(2)证明:当0x ≥时,2()f x x ≥;(3)若当0x ≥时,2()f x m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a =,1-=b ;(2)证明见解析;(3)23≤m . 【解析】考点:利用导数求解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最值.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求解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最值等知识的应用,其中在第2、3问中,根据题意,构造新函数22()(1)ln(1)=++--,利用导数求解出导函数h x x x x mx=++--和22g x x x x x()(1)ln(1)()()'',判定出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最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g x h x,想及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解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F 是O 上的两点,OC AB ⊥,过点F 作O 的切线FD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连接CF 交AB 于点E . 求证:2DE DB DA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22x t y =--⎧⎪⎨=-⎪⎩(t 为参数)直线l 与曲线22:(2)1C y x --=交于,A B 两点. (1)求AB 的长;(2)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点P的极坐标为3)4π,求点P 到线段AB 中点M 的距离.【答案】(1);(2)2||=PM .考点:直线的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f x x a a R =-∈.(1)当5a =时,解不等式()3f x ≤;(2)当1a =时,若存在x R ∈,使得不等式(1)(2)12f x f x m -+≤-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8,2;(2)14m ≤-. 【解析】试题分析:(1)将5a =代入解析式,然后解绝对值不是,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解答求解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不是的解答去掉绝对值号,然后利用分段函数研究函数的最小值,使得3122m ≤-,即可求解实数m 的取值范围.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
第六中学校2016届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1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i:28 Na:23 S:32 Fe:56 Cu:64 Ca:40 Al: 27 Cl:35.5 Mg:24 F:1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在“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75%的酒精洗去解离液B.“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并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D.拜尔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弯曲生长的原因 2.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②若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则N点将会向右移动③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④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⑤Q 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3.下列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C.人类遗传病都是由基因引起的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4.如图表示在一个5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地理:1—11 A D C D C B D A C D B36. (22分)(1)乙地降水量少于甲地(2分);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于甲地(2分);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2分);甲地地势较高,地形雨更丰富(2分)。
(乙地纬度较低,受副高影响大;地形相对平坦,地形雨不明显)(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德国宽容的难民政策;发达的经济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环境(答对2点得4分)。
(3)原因:入海口水域面积狭小;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位于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线交汇处(答对2点得4分)。
措施:拓宽基尔运河;向周边港口分流货船;加强货物装卸和船舶通航管理((答对2点得4分)。
37.(24分)(1)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热浪侵袭。
(每点2分,答3点即可得6分)(2)北坡。
(2分)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6分)(3)地处西风的迎风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水,大气降水是湖泊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受天山山脉的阻挡,伊犁河谷是大西洋的水汽所能到达最东区域。
(4分)(4)赛里木湖水域面积大、水深、低温;光照充足,多浮游生物,饵料相对丰富;湖区封闭,人工引入的“食物链”敌害少,对高白鲑压力小;其生长速度、成活率高,种群形成快,商业周期短;冷水鱼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6分)42.(10分)特殊优势:旅游目的地的选择、(2分)到达与停留时间、(2分)食宿安排等都有很大的自主性。
(2分)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注意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2分)空气稀薄,注意防范高原反应;(2分)注意防止紫外线的晒伤。
(2分)(任答2点即可)43.(10分)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言腐败语言腐败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或者是语言行为做不正当的事,从而产生大家所关注的腐败现象,这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健康出了问题。
有腐败现象,必然就会反映在语言使用中,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
民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搞腐败的人必然会利用语言来混淆黑白。
“口是心非”、“口蜜腹剑”是语言腐败最突出的表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说一套,做一套”。
口头上说“打黑”,实际上做的是“黑打”,口头上说的是“打假”,实际上做的是“假打”。
正如有的顺口溜所说:“心里想一套,开会讲一套,做的又一套。
”委婉语和语言暴力是语言腐败表现的两个极端、两个软硬兼施的手法、一个矛盾统一体。
前者以羞答答的姿态为自己的丑恶行径辩解,后者则是以攻击性的语言对无辜者进行辱骂或攻击。
用委婉语来遮羞,往往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说话人心里往往有理亏的感觉。
用恶毒言语侮辱无辜民众,实施语言暴力者往往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真理也在自己一边,骂起人来觉得天经地义。
殊不知把自己推到民众的对立面,不能不说也是语言腐败的一种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暴力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危害远比遮羞的语言大。
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在“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75%的酒精洗去解离液B.“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并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2制D.拜尔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弯曲生长的原因【答案】B【解析】在“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蒸馏水洗去解离液,A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获得性遗传”属于拉马克的观点,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B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传物质,C错误;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D错误。
【考点定位】常见实验分析2.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②若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则N 点将会向右移动③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④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⑤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A【解析】M点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①错误;适当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也下降,无法判定N的移动方向,②错误;O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③错误;P点时,补充光照绿光效果最差,色素吸收的绿光最少,④错误;Q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⑤正确。
故选A。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名师点睛】多因子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分析(1)曲线分析P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As-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中的细胞骨架由纤维素组成B.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D.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分布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B. 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3.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自水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4. 下列物质中,不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有氧呼吸酶B.抗体C.递质D.Na+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C.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是因为①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自由组合③配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④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生殖细胞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7.生活中下列物质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作净水剂B.硅胶作干燥剂C.铁粉作脱氧剂D.活性炭作吸附剂8.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SO3-的水解离子方程:HSO3-+H2O H3O++SO3B.以银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离子方程式:Cu2++2H2O = 2Cu+4H+ +O2↑(电解条件)C.向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2Fe2++2Cl2 +2I-= 2Fe3++4Cl-+I2 D.乙烯的燃烧热是aJ/mol,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3O2(g) =2CO2(g)+2H2O(l) △H=-aJ/mol9.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0.多巴胺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料甲与苯酚互为同系物B.中间产物乙、丙和多巴胺都具有两性C.多巴胺不可能存在氨基酸类的同分异构体D.1mol 甲最多可以和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11.利用图1和图2中的信息,按图3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不含离子键B.2NO2N2O4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图3向H2O2中加入Fe2(SO4)3后,B中颜色变浅D.H2O2分解反应中Fe2(SO4)3作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H减小12.已知反应:2Fe3+ + 2I-2Fe2+ + I2,用I溶液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7-13 BAACA CB26.(15分)(1)①(2分);+11.3 kJ•mol-1(2分,未写单位扣1分)。
②NH2Cl+H2O NH3+HClO(2分,未写可逆符号扣1分,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写NH2Cl+2H2O NH3•H2O+HClO也得分)。
(2)①放热(2分);②0.003 mol•L-1•min-1(2分,未写单位扣1分)。
(3)①=(1分)②A(2分,写小写a给0分)③2 (2分)27.(14分)(1)干燥剂(1分)催化剂(1分)O=C=O (1分)(2)SiO2+2C 高温Si+2CO (1分)(3)过滤(1分)蒸发结晶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1分)玻璃棒(1分)(4)防止镁离子水解(1分)(5)Na2SiO3+2HCl =2NaCl+H2SiO3↓(2分)(6)2Cl-+2H2O电解2OH-+H2↑+Cl2↑(2分)2Cl- -2e -=Cl2↑(2分)28.(14分)(各2分)(2)B(1分)球形冷凝管(1分)(3)甲醇沸点低,损失大;甲醇过量可以提高苯甲酸的利用率(2分)(4)除去苯甲酸甲酯中的杂质苯甲酸,溶解甲醇,降低苯甲酸甲酯溶解度(1分)分液(1分)(5)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液体,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静置,若液体分层,则有机层在下层,若液体不分层,则有机层在上层(2分)(6)61.0%(2分)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1)O2CO2(或氮气)(2分)(2)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任写两种)(2分)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聚沉,达到净化目的(2分)(3)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2分)(4)10(2分)(5)740 (2分)1484 (3分)37.(15分)(1)3︰4(2分)异硫氰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2分)(2)RbCl (2分) (3)p (各1分) (4)ABC (2分)(5) 4 (2分) (6)原子(1分) (7) ZnS (2分)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1)NaOH (或Na 2CO 3))(1分) C1CH 2CH=CH 2 ( 1分) 氯原子、碳碳双键(2分)(2)氧化反应(1分) (1分)(3)C 16H 21O2N ( 1分) 1 (1分) (4)8 (2分) (5)(2分)(2分)硝基对苯二甲酸(或2-硝基-1,4-苯二甲酸) (1分)H —C —C —O —O —H H H O。
二、选择题14、如图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上的行李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B、b上的行李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C、b上的行李箱受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a上的行李箱受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B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区别,它们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5、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16kgm=,22kgm=,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开始时10F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当拉力12F 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要相对运动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答案】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问题,关键找出临界状态,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16、用水平力F 拉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t 时刻撤去拉力F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2t 时刻停止,其速度—时刻图象如图所示,且αβ>,若拉力F 做的功为1W ,平均功率为1P ;物体克服摩擦阻力f F 做的功为2W ,平均功率为2P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1W >2W ,2f F F =B 、1W =2W ,2f F F >C 、1W =2W ,12P P <D 、12P P >,2f F F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运动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120W W W =-=,故12W W =;由图象可以看出,加速过程加速度1a 大于减速过程的加速度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f F F ma -=,2f F ma =,由于,12a a >,故,f f F F F ->,即2f F F >,设物体的最大速度为v ,由平均功率公式 P v F =,得到12P F v =,22f P F v⋅=,由于2f F F >,故122P P >,故选项B 正确。
四.选考题:下面有三个物理模块,选做其中一个模块.【物理-选修3-3】13.ABE14.解:设初态压强为0p ,膨胀后A ,B B 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000p V 1.2p (2V A 07V V 6A 部分气体满足000A 0Ap V 1.2p V T T A 0T 1.4T答:气缸A 中气体的体积A 07V V 6温度A 0T 1.4T【物理-选修3-4】15.BCE16.解:①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 上的点E ,E 点到亮区中心G 的距离r 就是所求最大半径.设紫光临界角为C ,由全反射的知识:1sin C n由几何知识可知: R AB R sin C n. 2n 1OB R cosC R n2RBF ABtan C n n 12nR GF D (OB BF)D n 1又GE GF AB FB 所以有:2m GF r GE AB D n 1nR FB, 代入数据得:m r 1m .②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 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紫色.因为当平行光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所以首先发生全反射,因此出射光线与屏幕的交点最远.故圆形亮区的最外侧是紫光.答:①圆形亮区的最大半径为1m .②屏幕S 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最外侧是紫光.【物理-选修3-5】17.AC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16年四月份高考模拟卷物理试卷解析二、选择题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根据速度的关系分析甲乙之间距离的变化,由“面积”表示位移求最小距离.【解答】解:A.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甲的加速度沿负向,乙的加速度沿正向,两者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B.根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B错误.C.如果0时刻乙在甲前方0.6m处,0﹣1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两者间距减小.1﹣3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小,两者间距增大,则t=1s时刻,两者间距最小,最小间距为S min=0.6m﹣m=0.1m,故C正确.D.由图线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故D错误.故选:C2.【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根据分析合力做功大小和末速度大小关系,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小球的时间大小关系.【解答】解:根据天体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设水平位移为x,竖直位移为y,根据几何关系有得∝,即小球抛出到落在B点所用时间大于小球从抛出到落在A点所用时间,故C正确.小球的位移∝t所以,故A错误;合力做的功等于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小球m相同,相同的初速度,相同的斜面θ相同,故D错误.根据动能定理,由上述分析知,相同,相同,所以落到斜面速度大小相等,故B错误.故选:C3.【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分析】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假设将带电量为2q的球面放在O处在M、N点所产生的电场和半球面在M点的场强对比求解.【解答】解:若将带电量为2q的球面的球心放在O处,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则在M、N点所产生的电场为E==,由题知当半球面如图所示产生的场强为E′,则N点的场强为E′=﹣E,故选:A.4.【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楞次定律.【分析】根据左手定则,结合安培力与磁场方向,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再由右手定则可知,磁场是如何变化的,最后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安培力的综合表达式,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安培力的方向向右,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由B到A,再由右手定则可知,当垂直向外的磁场在增加时,会产生由B到A的感应电流,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则安培力的表达式F=,因安培力的大小不变,则B是定值,若磁场B增大,则减小,若磁场B减小,则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5.【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原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B所受的重力与细绳的拉力相等,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支持力是否变化.当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物体B时,B受力动态平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判断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设斜面的倾角为θ.AD.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左图所示.则有F=mgtanθ,T=可知,在物体B缓慢拉高的过程中,θ增大,则水平力F随之变大.绳子的张力T也随之增大.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右图.由平衡条件得: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F,则f增大支持力大小N=Mg+mg,不变,故A.D正确.BC.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得知,斜面对A的支持力N=m A gcosθ,不变.A原来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零,也可能沿斜面向下,也可能沿斜面向上,当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物体B,绳的拉力T增大,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根据力的合成可知,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即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作用力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B.C错误;故选:AD6.【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从B向A运动过程,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当平衡时速度最大,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和内能之和守恒.【解答】解:A.在O点速度最大,可得重力下滑分量等于滑动摩擦力.B到A过程中,重力下滑分量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且相等,方向相反,故这两个力合力为零,相当于只受弹力作用,O点时弹簧自然长度,即O点为平衡位置,则OA和OB长度相等.故A正确;B.上滑时,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则平衡位置在0点下方,所以上滑时最大速度在O点下方,故B错误;C.在O点时,最大静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相等,在O点上方,弹簧对物块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下,若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必定小于弹力和重力沿斜面分量之和,则物体不能静止在O点上方,只可能静止在O点下方的某一位置.故C正确;D.小物块Q从B点开始沿斜面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产生的内能,因为A位置的弹性势能等于B位置的弹性势能,所以从B到A的过程中,则系统增加的内能等于小物块Q减少的重力势能,故D正确;故选:ACD.7.【考点】电功、电功率.【分析】电机不启动时电源电压直接加在灯泡两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灯泡的电阻,当电机启动时,电动机与灯泡并连接在电源两端,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灯泡的电流,从而求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电动机的电功率P=U L I M,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等于总功率减去内阻消耗的功率.【解答】解:A.电动机启动后,路端电压U L=E﹣Ir=12.5﹣0.05×58=9.6V,故A正确;B.电机不启动时电源电压直接加在灯泡两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解得:R L=1.2Ω,电动机启动后,根据欧姆定律得通过灯泡的电流=,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M=I﹣I L=58﹣8=50A,故B错误;C.电动机的电功率P=U L I M=9.6×50=480W,故C错误;D.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W,故D正确.故选:AD8.【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分析】粒子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和向下的电场力,二力平衡时粒子沿直线运动,当二力不平衡时,粒子做曲线运动,由公式qv0B=qE,电量与电性不会影响粒子的运动性质,只有当运动方向相反时,才不会做直线运动,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某带电粒子平行与极板从左端中点O点以初速度v0射入板间,沿水平虚线在O′处离开磁场,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若粒子受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二力平衡,应该有:qv0B=qE,即v0B=E,A.根据磁场方向,若是正电荷,由左手定则可知,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上,那么电场力向下,则上极带正电,若是负电荷,则洛伦兹力向下,电场力向上,上极仍带正电,故A正确.B.若粒子在O点由静止释放,只受到电场力向下,不会从O′处离开磁场,故B错误.C.若只增加粒子带电量,根据平衡条件得:qv0B=qE,即v0B=E,该等式与离子的电荷量无关,所以粒子仍沿直线运动,故C错误.D.若只增加粒子的速度,由f=qv0B>qE,电场力做负功,则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9.【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以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2)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然后由动能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实验数据应用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图示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解答】解:(1)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表出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打第5个点时的速度为:v5===2.4m/s;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动能的增加量为:△E k=mv52﹣0=×(0.100+0.300)×2.42≈1.15J;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E P=m2gh﹣m1gh=(0.300﹣0.100)×9.8×(0.3840+0.2160)≈1.18J;由此可知动能的增加量和势能的减小量基本相等,因此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则:v2=gh,v2﹣h图象的斜率:k=g==5.76m/s2.故答案为:(1)2.4;(2)1.15;1.18;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5.76.10.【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析】(1)根据电表的改装原理可求出应并联的电阻;(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对应的表达式,结合图象进行分析,由图象的性质可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3)根据电源的输出功率的性质可明确对应的图象.【解答】解:(1)根据改装原理可知,R1=.00Ω;(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I(R0+r),其中I=则可知,短路电流I1=0.54A,当电压为U2=2.00V时,电流I2=0.15A;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I1r;E=U2+I2r联立解得:r=5.12Ω,E=2.80V;(3)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其示数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而增大;而当内阻和外阻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此时输出电压为电动势的一半.外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此时输出功率为零;故符合条件的图象应为C.故选:C故答案为:(1)1.00;(2)2.80;5.12;(3)C11.【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1)乙球先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到刚进入水面时的速度,在水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2)当两球都达到收尾速度的时候,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由平衡条件和题中信息求出收尾速度,再由匀速运动的规律求最大间距.(3)乙球恰好追上甲球,说明追上时,乙球的速度达到收尾速度.对乙球,根据动能定理求克服水的阻力做的功.【解答】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则乙球刚进入水面时速度为:v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乙球:mg﹣F﹣k=ma,则a=g﹣.(2)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当二者都达到收尾速度的时候,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故:mg﹣F﹣kv=0,则:v=故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距离△x=vt=t.(3)根据题意,乙球恰好追上甲球,说明追上时,乙球的速度达到收尾速度v=则对乙球根据动能定理:mg(h+H)﹣FH﹣W f=整理可以得到乙球克服水的阻力为:W f=FH﹣mg(h+H)﹣答:(1)乙球刚进入水面时的加速度是g﹣;(2)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距离是t.(3)该过程乙球克服水的阻力做的功是FH﹣mg(h+H)﹣.12.【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分析】(1)由几何关系确定粒子转过的圆心角,再由周期公式可求得所用时间;(2)离子进入磁场后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求出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最大的轨道半径r m,画出轨迹如下左图所示,由几何关系求出离子打到荧光屏上的范围.(3)分析与x轴成60°方向入射的离子的轨迹,经过时间t=s时,离子转过的圆心角为刚好打在y轴上,则知这些速率不同的离子,都打在y轴上.作出离子可能出现的区域范围,由几何知识求出面积.【解答】解:(1)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周期为T===3.14×10﹣6s;由几何关系知,能够打在荧光屏上的离子从粒子源放出到打在荧光屏上转过的圆心角均为;故离子从粒子源放出到打在荧光屏所用时间t=T=×10﹣6s;(2)由得,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最大轨道半径:r m=1m由几何关系知,最大速度的离子刚好沿磁场边缘打在荧光屏上,如左图所示.所以OA1长度为:m即离子打到荧光屏上的范围为:(3)由几何关系知,与x轴成60°方向入射的离子,经过时间:t=s时离子转过的圆心角为刚好打在y轴上,将t=s时刻这些离子所在坐标连成曲线,方程就是:x=0即都打在y轴上,所以在t=0时刻与x轴成30°~60°内进入磁场的正离子在t=s时刻全部出现在以O为圆心的扇形OA2C1范围内.如图则离子可能出现的区域面积:答:(1)离子从粒子源放出到打到荧光屏上所用的时间为×10﹣6s;(2)离子打到荧光屏上的范围为[0,].(3)经过s时这些离子可能出现的区域面积为0.26m2.四.选考题:下面有三个物理模块,选做其中一个模块.【物理-选修3-3】13.【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根据气态方程=c分析气体压强的变化.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都增大.【解答】解:A.在缓慢卸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根据气态方程=c 分析知气体的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胎内气体从外界吸热.故A正确.B.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根据气态方程=c分析知,气体的压强减小,这样外界大气压大于火罐内气体的压强,从而使火罐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故B正确.C.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C错误.D.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加,还与吸放热情况有关.故D错误.E、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故E正确.故选:ABE14.【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因为气缸B导热,所以B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为等温变化;另外,因为是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所以A.B体积之和不变,即V B=2V0﹣V A,再根据气态方程,本题可解.【解答】解:设初态压强为p0,膨胀后A,B压强相等p B=1.2p0B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p0V0=1.2p0(2V0﹣V A)∴A部分气体满足=∴T A=1.4T0答:气缸A中气体的体积温度T A=1.4T0【物理-选修3-4】15.【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6m.根据图示时刻质点P的运动情况,确定完成一次全振动,得到P振动的周期为T=1.2s,而且图示时刻P点的运动沿y轴负方向,可判断出波沿﹣x方向传播,由公式v=求出波速.图示时刻,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它们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位移不是总是相反.质点M与P是反相点,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写出质点P的振动方程,再求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t=2.0s时刻质点P的位移.【解答】解:AB.由图读出波长λ=6m.根据质点P的振动情况可得:该波的周期为T=1.0s+0.2s=1.2s,则波速为v===5m/s.根据质点P的运动情况可知,图示时刻P点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沿波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B错误.C.由图知质点M与质点P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则某时刻质点M到达波谷处,则质点P一定到达波峰处,故C正确.D.图示时刻,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它们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所以位移不是总是相反.故D错误.E、该波的周期T=1.2s,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y=﹣Asin(t+)=﹣20sin(t+)cm=﹣20sin(t+)cm当t=2.0s时,代入解得y=20cm,即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0 s时刻,质点P的位移为20 cm,故E 正确.故选:BCE16.【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分析】(1)光线沿直线从O点穿过玻璃,方向不变.从A点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方向向右偏折,射到屏幕S上圆形亮区,作出光路图,由光的折射定律结合数学几何知识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2)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半圆玻璃砖,光线不发生改变,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光线才能再从玻璃砖射出,所以平行白光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临界角不同,因此偏折程度不同,从而确定圆形亮区的最外侧的颜色;【解答】解:①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上的点E,E点到亮区中心G的距离r 就是所求最大半径.设紫光临界角为C,由全反射的知识:sinC=由几何知识可知:AB=RsinC=.OB=RcosC=RBF=ABtanC=GF=D﹣(OB+BF)=D﹣又=所以有:r m=GE=AB=D﹣nR,代入数据得:r m=1m.②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紫色.因为当平行光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所以首先发生全反射,因此出射光线与屏幕的交点最远.故圆形亮区的最外侧是紫光.答:①圆形亮区的最大半径为1m.②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最外侧是紫光.【物理-选修3-5】17.【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读图能力,由图可得出波长与辐射强度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增大电压,当电压增大到一定值,电流达到饱和电流,不再增大;由图可知,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但对于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原子核,两者相差越多【解答】解:A.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与实际不相符;B.遏制电压与最大初动能有关,即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发生光电效应后,增加照射光电管的入射光的强度,电路中的光电流就一定增加,则饱和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故B与实际相符;C.α粒子的质量比较大,在气体中飞行不易改变方向,并且电离本领大,沿途产生的离子多,所以它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γ粒子电离本领更小,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图中应分别是α、β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故C与实际不相符D.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但对于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原子核,两者相差越多,故D与实际相符;本题选与实际不相符的是,故选:AC18.【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C从开始下滑到刚滑到B表面的过程,对三个物体,由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得C滑到B上时的速度和A的速度.自动解锁A.B分离后A做匀速运动,C在B上滑行,对B.C,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解答】解:首先以三者为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gR A=+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0=mv C+(m A+m B)v A联立整理可以得到:v C=3m/s(向右);v A=﹣1m/s(向左),即以后A以1m/s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后以C和B为系统,若二者最终共速: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C+m B v A=(m+m B)v共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μmg△x=+﹣整理可以得到相对位移△x=0.8m>L=0.6m,说明二者没有达到共速时,C已与B分离.设分离时C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v B′,则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到:mv C+m B v A=m+m B v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μmgL++=+联立整理可以得到:v B′=2m/s,向右.答:最终物体A的速度是1m/s,方向向左,B的速度是2m/s,方向向右.。
14. B 15. D 16. B 17. A 18. A19. BC 20. ABD 21. ABD22. (1)31(或32) (2)没有影响23.(1)50.15 (2)4.700 (3)22 (4)V 1 A 2 R 1 如图24. 解:(1)μF n —mgsin θ = ma 2分a = 2m/s 21分 ( 2 )s=a v 22=4m 1分(3)∵s<L ∴金属杆先匀加速4米,后匀速2.5米.W 1 - mgsin θs=21mv2 2分 W 2- mgsin θs’=0 1分∴W= W 1 + W 2 = 4.05×104J 1分(4)t 1=v/a =2s 1分t 2=(L-s )/v = 0.625s 1分后做匀变速运动a’=gsin θ 1分L=v 0t 3—21at 231分 得t 3=2.6s 1分∴T= t 1 + t 2+ t 3 = 5.225 1分25. (1)电压表示数为U =IR =BLR R +rv (2分) 由图像可知,U 与t 成正比,即v 与t 成正比,杆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2分)(2)因v =at ,所以U =BLR R +rat =kt (4分) 由图像得k =0.4 V/s,即0.4/BLRa V s R r=+ (2分) 得25/a m s = (2分) 两秒末速度10/v at m s == (2分)F —B 2L 2v R +r=ma 得0.7F N = (2分) 7P Fv W == (2分)35. (1)BCE(2)①小车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小车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Δp =m 1v 1-m 1(-v 0)=12 kg·m/s 2分②整个过程中,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小车和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1v 1-m 2v 0=(m 1+m 2)v 3分解得v =0.40 m/s 1分当小车与木块首次达到共同速度v 时,弹簧压缩至最短,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最大弹性势能为E p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 p =12m 1v 21+12m 2v 20-12(m 1+m 2)v 2 3分 E p =3.6 J 1分。
1.如图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两点,。
已知点的场强大小为,则点的场强大小为()kq kq kq kqA .B .C .D .5.如图所示,上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 、B 两物体通过轻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连接B 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1θ变化2θ(21θθ>),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 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 .物体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 .物体A 所受斜面体的作用力一定变大D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6.如图所示,斜面体MNP 固定在水平面上,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体的顶端P ,另一端与小物块Q 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Q 位于O 点,小物块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μ≠,现将小物块Q 从O 点缓慢推至B 点,然后,撤去推力后小物块Q 又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在O 点时速度最大,继续下滑到达A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又向上运动,直到停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点到O 点的距离等于A 点到O 点的距离 B .物体上滑时也在O 点速度最大C .物体可能静止在O 点下方的某一位置D .小物块Q 从B 点开始沿斜面下滑到A 点的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内能等于小物块Q 减少的重力势能 7.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A ,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A ,若电源电动势为12.5V ,内阻为0.05Ω,电动机内阻为0.02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电动机启动时( )9.6V10.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甲中电流表G 的满偏电流g I 100mA =,内阻g R 5=Ω,0R 是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 是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内阻很大。
生物答案:BADBBC29.(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2分)光照强度(2) 100 (3)层析液胡萝卜素(4) 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分)30.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11 雄性(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 多对野生型(矮茎)雌性植株,突变型(高茎)雄性植株(2分)①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雌雄株的表现型不相同) (2分)②雌、雄株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株的表现型相同) (2分)3或5(2分)31.答案(8分)(1)胰岛B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2)胰岛素受体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的利用(分解)(3)不能自身免疫病(4)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32.(8分,除特殊标注外,其余空均为1分)(1)39%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分)(3)初级自身呼吸作用热能散失的部分、传给分解者一部分、还有未利用的部分(在3个去向中任选2个)(4)抵抗力生物防治(天敌防治)39.答案(1)4(1分)(2)固体(2分)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2分)(3)在细菌分解尿素的过程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2分)(4)酚红(2分)红(2分)(5)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形成酒精(或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分)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或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2分)40.答案(1)抗生素(1分)血清或血浆(1分) 95%空气加5%CO2(1分)(2) 反(或逆)转录(2分)构建表达载体(2分) (3) a (2分)终止(2分)(4)抗原—抗体(2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分)。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6届高三开学测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1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钠溶液和醋酸铅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C.工业生产玻璃、水泥、陶瓷,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8.分子式为C10H14的二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A.3种B.6种C.9种D.10种9.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则该混合物()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 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 N A/7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L D.所含原子总数为a N A/1410.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的是( )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 === 2LiOH+H2↑的是()11.下列说法不正确...A.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因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12.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和20.00 mL 0.1000 mol/L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是滴定CH3COOH 溶液的曲线B.图2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则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C.点D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OH-)>c(H+)D.如果C、E两点对应的pH分别为3、9,则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013.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的是()示。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某些病毒包膜蛋白在较低pH时,具有催化细胞膜融合的功能,并且人们已克隆出多种具有融合作用的病毒融合蛋白的基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融合体现了膜的功能特性------流动性B.如果将病毒融合蛋白基因导入真核细胞并表达,真核细胞会融合成巨大的多核细胞C.如果哺乳动物细胞膜存在类似于病毒的融合蛋白,可能在受精过程中起作用D.病毒的包膜蛋白是有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宿主细胞内产生的2.以下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不同时使用的是A.研究人口腔上皮细胞DNA合RNA分布时所用的吡罗红和甲基绿B.解离洋葱根尖细胞时所用的盐酸和酒精C.检验果汁中是否存在还原糖时所用的CuSO4和NaOH溶液D.将染色体染色时所用的龙胆紫和醋酸洋红3.下列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B.HIV侵染的T淋巴细胞会合成新的HIVC.HIV侵染宿主细胞时,增殖所需的酶、模板和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D.HIV破坏淋巴细胞,导致艾滋病,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4.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芹菜植株,可以明显提高其产量B.新买的猕猴桃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几天后变软,与植物激素乙烯有关C.雄性激素具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速度和耐力的作用D.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方法只能注射,不能口服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组织水肿的原因是血浆蛋白合成减少B.人体剧烈运动会使血浆pH有所波动,是由于局部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2C.一般情况下,Na+在人体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中的生理指标非常接近D.纤维蛋白原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6.下图为某种遗传病在两个家庭中的发病情况,其中5号与6号婚配生一女孩,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判断所生8号女孩儿患病的几率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4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6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8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1229.(10分)右图表示某种高等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如图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kq kq kq kqA .B .C .D .5.如图所示,上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 、B 两物体通过轻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连接B 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1θ变化2θ(21θθ>),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 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 .物体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 .物体A 所受斜面体的作用力一定变大D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不变6.如图所示,斜面体MNP 固定在水平面上,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体的顶端P ,另一端与小物块Q 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Q 位于O 点,小物块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μ≠,现将小物块Q 从O 点缓慢推至B 点,然后,撤去推力后小物块Q 又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在O 点时速度最大,继续下滑到达A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又向上运动,直到停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点到O 点的距离等于A 点到O 点的距离B .物体上滑时也在O 点速度最大C .物体可能静止在O 点下方的某一位置D .小物块Q 从B 点开始沿斜面下滑到A 点的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内能等于小物块Q 减少的重力势能 7.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A ,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A ,若电源电动势为12.5V ,内阻为0.05Ω,电动机内阻为0.02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电动机启动时( )9.6V10.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甲中电流表G 的满偏电流g I 100mA =,内阻g R 5=Ω,0R 是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 是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内阻很大。
第六中学校2016届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1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i:28 Na:23 S:32 Fe:56 Cu:64 Ca:40 Al: 27 Cl:35.5 Mg:24 F:1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在“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75%的酒精洗去解离液B.“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并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拜尔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弯曲生长的原因2.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②若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则N点将会向右移动③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④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⑤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3.下列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C.人类遗传病都是由基因引起的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4.如图表示在一个5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到40h时,开始死亡率大于出生率B.种群数量约为30000个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快C.可用样方法计数D.种群数量增加不受种群密度制约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C.任何一种植物激素都可以单独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D.植物体内生长素合成量的多少只影响细胞的伸长,并不影响其它植物激素的合成6.关于进化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不一定是同一物种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29.(11分)下图甲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
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1)10klx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叶绿体中ATP和NADPH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 。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 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5 klx,则1 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___ mL。
(3)用(溶液)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 。
(4)实验中,如果将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毛细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实验组向左移了3 mL,其原因是___________ 。
30.(12分)芦笋(2n=20)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其嫩茎挺直,可供食用,当年养分的制造和积累的多少,会影响第二年嫩茎的产量,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
(1)如果分析芦笋的核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条染色体;若一株芦笋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可能是亲代中植株的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所致。
(2)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是分裂___________ 时期。
(3)科学家发现芦笋有高茎性状,若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杂交试验,证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杂交后代___________ ,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 ,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这对基因控制的这一对相对性状___________,可能的基因型有种。
31.(8分)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胰岛素是由细胞分泌的,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 。
(2)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_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
(3)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
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______(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此症状属于__________病。
(4)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
因此血糖平衡受的调节。
32. (8分)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
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研究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同学尝试构建了数学模型如下图:若在AB时间段,松毛虫呈“J”型增长,种群数量是前一天的1.39倍,则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________。
(2)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属于消费者;松毛虫的能量不能100%传递到灰喜鹊,因为松毛虫的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去向。
(4)据调查,由于人造马尾松林稳定性低,所以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发生虫灾。
引入灰喜鹊后,松毛虫数量明显下降,最终使种群数量保持了动态平衡,这种控制虫灾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等特点。
39.【生物——选修1 现代生物技术实践】(15分)如表所示为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________类营养物质。
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尿素。
(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________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培养基中,可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该培养基来鉴定某种细菌是否能够分解尿素,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指示剂变________色。
(5)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下制作果酒,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了新鲜的葡萄汁和酵母菌,添加酵母菌的原因是________,添加葡萄汁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发育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介素2(IL~2)。
该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在体内易被降解。
研究人员将IL-2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拼接成一个融合基因,并在酵母菌中表达,获得具有I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IL-2-HSA融合蛋白。
其技术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为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为保证营养充足,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除提供适宜培养温度和pH外,还需适宜气体环境,通常将培养皿置于含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 图中②表示________过程,图中③表示________过程。
(3) 表达载体1中的位点________,应为限制酶BglⅡ的识别位点,才能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
表达载体2导入酵母菌后,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与IL-2蛋白对应的碱基序列不能含有________(起始、终止)密码子,才能成功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4)应用____________杂交技术可检测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IL-2-HSA 融合蛋白从酵母菌细胞中排出,需要酵母菌细胞中(细胞器)的加工。
哈六中四模答案生物答案:BADBBC29.(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2分)光照强度(2) 100 (3)层析液胡萝卜素(4) 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分)30.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11 雄性(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 多对野生型(矮茎)雌性植株,突变型(高茎)雄性植株(2分)①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雌雄株的表现型不相同) (2分)②雌、雄株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株的表现型相同) (2分)3或5(2分)31.答案(8分)(1)胰岛B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受体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的利用(分解)(3)不能自身免疫病(4)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32.(8分,除特殊标注外,其余空均为1分)(1)39%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分)(3)初级自身呼吸作用热能散失的部分、传给分解者一部分、还有未利用的部分(在3个去向中任选2个)(4)抵抗力生物防治(天敌防治)39.答案(1)4(1分)(2)固体(2分)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2分)(3)在细菌分解尿素的过程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2分)(4)酚红(2分)红(2分)(5)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形成酒精(或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分)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或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2分)40.答案(1)抗生素(1分)血清或血浆(1分)95%空气加5%CO2(1分)(2) 反(或逆)转录(2分)构建表达载体(2分)(3) a (2分)终止(2分)(4)抗原—抗体(2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分)第六中学校2016届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1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