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民间故事歌谣)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29
1.纺花车纺花车,十字连,铁打锭子蜡打弦,起五更,打黄昏,累得腰疼胳膊酸。
纺成线,拐子缠,先浆后经机上安,没有睡过囫囵觉,整天忙得不失闲。
今也织,明也织,指望挣俩零花钱。
卖了布,一到家,一下围个圈圈圆。
老头要钱称烟叶,媳妇要钱撕鞋面,儿子要钱去赶集,闺女要钱抽扎线,孙子抱腿不依她,闹着要买糖人玩。
这个要,那个刮,狗撕羊皮光嗒嗒。
老婆气得掉眼泪,抓住自己扇耳巴。
2.纺花歌一更纺花月儿高,我给儿子把心操。
儿子还说我不行,越思越想越心焦。
嗡嗡嗡......二更纺花月正南,我给儿子置庄田。
儿子还说不稀罕,越思越想越作难。
嗡嗡嗡......三更纺花月偏西,我给儿子娶了妻。
娶妻不如儿的意,越思越想越生气。
嗡嗡嗡......四更纺花汗珠多,浑身累得直哆嗦。
儿子说我不干活,越思越想气死我。
嗡嗡嗡......五更纺花明了天,老娘瘫倒纺车前。
判官引路到城垣,阎王面前泪涟涟。
冤冤冤......3.织布歌桑木弓,羊皮弦,枣木锤,旋得圆。
弹一声,嘚儿噔,弹的花,虚腾腾。
花条条,蓬蓬松,纺的线,细宁宁。
拐子拐,浆子冲,落成圆,地上经,印子印,称子称,上织机,双脚蹬,织的布,极净净,染的布,蓝莹莹,浆的布,展展平。
剪子过去齐整整。
钢针别,绒线绷,做成袍子能过冬,男人穿着去赶集,穿在身上支棱棱。
4.洞房撒床歌轻易不进新人房,新人请我来撒床,掀开门帘抬头看,新人端坐象牙床。
床头一对绣花枕,绣着水仙和鸳鸯。
还有一床红绫被,一双绣鞋床底藏。
叫秋菊,和海棠,端来条盘我撒床。
头把撒到床上边,张生莺莺配姻缘。
二一把,撒得满,白头偕老到百年。
三一把,撒得高,早生贵子怀中抱。
四一把,撒两边,金童玉女两头拴。
五一把,五子登高科,陪王伴驾在朝阁。
六一把,撒当中,生一闺女做正宫。
七一把,撒外边,生一小子中状元。
八一把,撒得长,生个孩子会叫娘。
九一把,猛一撒,福气带到婆子家。
十一把,一把核桃一把枣,大孩扯着小孩跑。
四角当中都撒到,新人低头抿嘴笑。
核桃枣,都撒完,撒得腰疼胳膊酸,他嫂子,咋谢俺,你咋脸红不开言?你不开口把我谢,我会跟你不算完,拉你脚脖转几圈,看你开言不开言。
第八章民间歌谣(5篇范文)第一篇:第八章民间歌谣第八章民间歌谣第一节歌谣的界定与分类一、歌谣的界定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实际上它包括“民歌”和“民谣”两部分。
《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可见古人是把歌和谣分别看待的。
《毛传》注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即配合乐曲来唱的叫“民歌”,不配乐曲自由咏诵的叫“民谣”。
因为要合乐歌唱,民歌的字句结构及其节奏韵律须严守一定的规格。
民谣的语言形式则比较灵活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感,便于琅琅上口。
民歌的曲调属于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民间文艺学中,通常讲民歌的歌词部分和民谣合起来称为民间歌谣。
二、歌谣的分类中国歌谣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在编纂《中国歌谣集成》时,将它们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
1、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船夫号子、搬运工人的装卸号子等)、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
劳动歌起源很早,至今仍有不少伴随民众的劳动生产活动留存下来。
2、时政歌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表示对社会政治的褒贬美刺。
3、仪式歌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
有的论著把它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祀典歌四种。
其中礼俗歌在民间最为流行,如出嫁歌、婚礼歌、孝歌或丧歌、起屋上梁歌等。
4、生活歌广泛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从不同侧面表现各行各业、各种不同遭遇的劳动人民的生活。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等。
5、情歌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
它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侧面,如初识、试探、互相赞美、热恋、离别相思、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等,均有生动的反映。
在爱情生活比较自由的少数民族地区,情歌尤为发达,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艺术性高,往往是歌谣中的精品。
《民间歌谣精选》民歌民谣是宝贵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歌谣精选》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叙事歌)、生活歌、情歌与儿歌,是中国民歌民谣的大全与精选,为爱好者提供收藏、为研究者及大学毕业论文撰写提供资料。
《民间歌谣精选》之叙事歌谣四大传说歌春季里,春风吹,百草鲜嫩,祝英台,改了装,去学诗文。
夏季里,交大暑,热浪滚滚,白娘子,斗法海,水淹庙门。
秋季里,天转凉,秋风阵阵,小牛郎,过鹊桥,相会亲人。
冬季里,雪花飘,天气寒冷,孟姜女,寻夫君,哭倒长城。
三十六行一耕二读三打铁,四五航船磨豆腐,六木七竹八雕花,九纺十织织布郎,十一裁缝做衣裳,十二是个修锅匠,十三卖杂贷,十四打磨工,十五皮匠鞋子上,十六拉锯木匠苦,十七和尚做外场,十八尼姑清弹唱,十九道士唱凤凰,二十僮子数的土地堂,廿一叮当算命的,廿二相面看眼光,廿三打卦穿长衫,廿四渔鼓道情唱,廿五樵夫在山上;廿六郎中卖假药,廿七兴乐把戏唱,廿八打拳强身体廿九做百戏的武艺强,三十下雨出门去修伞,卅一天晴出门磨剪刀,卅二最脏修屋的,卅三挑的八根系,卅四重丧花轿行卅五是个剃头匠,最后一行看牛郎。
上行下行三十行,行行总出状元郎若问看牛哪一个?就是皇帝朱洪武。
四花开不过映山红丝瓜开花细朦朦,葡萄开花牵满蓬,葛藤开花路又远,菊花开在九月中,桃花开在三月里,桐子开花一品钟,四花开不过映山红。
小八仙铁拐李仙丹打得高,韩湘子手持白玉箫,吕洞宾身背青龙剑,张果老骑驴过仙桥。
曹国舅手执鸳鸯板,汉钟离把个蒲扇摇,何仙姑瑶池去赴会,蓝采和提篮献蟠桃。
韩信大将军大江东去浪淘尽,自古英雄留美名,淮阴侯韩信大将军,自幼生来家道贫。
钓鱼台,遇漂母,胯下受辱遭欺凌,投笔从戎才不遇,萧何月下追韩信。
辅佐刘邦打天下,楚汉相争建奇功,霸王逼死乌江口,汉室一统天下平。
长乐宫,遭毒手,一代风流命归阴,历史名人唱不尽,千古佳话传至今。
唱古人石榴开花叶儿青,要叹南阳诸孔明,算定甲子东风起,火烧赤壁百万兵,杀得曹操无有魂。
民间歌谣精选--儿歌《民间歌谣精选》民歌民谣是宝贵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歌谣精选》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叙事歌)、生活歌、情歌与儿歌,是中国民歌民谣的大全与精选,为爱好者提供收藏、为研究者及大学毕业论文撰写提供资料。
《民间歌谣精选》之儿歌儿歌:多为顺口溜、接口令、绕口令等,便于孩子记忆、文字形象,生动有趣、容易上口、对孩子有启蒙作用。
《月亮巴巴》月亮月亮巴巴,照见照见爹爹。
爹爹买菜,照见老太,老太烧香,照见姑娘。
姑娘梳头,照见毛猴。
毛猴生蛋,生一千,生一万,不够老奶奶下碗饭。
《脚底搬搬》脚底脚底搬搬,搬到南山,南山有会,金龙宝贝,金大哥,银大哥,十八捋,捋捋南,捋捋北,北边种小麦,小麦开花,灯草,马尾,小脚姑娘勾腿。
《天上一颗星》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钉,叮叮当当挂油瓶。
油瓶漏,炒黑豆。
黑豆香,炒生姜。
生美辣,辣宝塔。
宝塔高,挂镰刀。
刀一快,割韭菜。
韭菜嫩,好点灯。
灯一亮,好煮饭。
饭一香,老头老妈吃得上镇江。
走到半路上,拾到一只老野鸭,称称三斤半,煨煨一吊罐,铲铲一锅铲,拣拣一筷子,不知咸和淡。
《一辈子不进舅家门》虫虫虫虫飞飞,飞到外婆门口一堆灰。
外婆叫我堂上坐,舅母叫我灶门口蹲。
一碗饭,冷冰冰,一双筷子水淋淋,一碟子菜两根根,打破婆奶奶家的红花碗,一辈子不进舅家门《游戏谣》花麦掌打到正月正,夫妻双双看花灯,花麦掌打到二月二,家家门口接女儿,花麦掌打到三月三,地菜花儿盖杜丹,花麦掌打到四月四,我吃鱼来你吃刺,花麦掌打到五月五,洋糖棕子过端午,花麦掌打到六月六,家家门口晒红绿。
花麦掌打到七月七,我看巧云你别急,花麦掌打到八月八,做好巴巴敬月牙,花麦掌打到九月九,虾子螃蟹满埂走。
花麦掌打到十月中,梳头吃饭都是工,花麦掌打到十一月,不是雨来就是雪,花麦掌打到十二月,杀猪宰羊过春节。
《公鸡啄蜜蜂》公鸡啄蜜蜂,蜜蜂锥癞痢,癞痢扛洋枪,洋枪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抱公鸡,公鸡啄蜜蜂。
传统节日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歌谣传统节日是文化的传承之源,其中蕴含了许多民间故事和传统歌谣。
这些故事和歌谣以其独特的形式,将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融入其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思考题材。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歌谣。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其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视为最重要的几个。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联欢庆祝,向亲朋好友拜年。
在春节期间,有一部分故事和歌谣成为人们传承和表达喜庆之情的重要方式。
在春节期间,有许多与年兽有关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讲述了年兽被战胜的传说。
其中最有名的故事之一是《年兽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凶猛的年兽常常袭击村庄,吃掉人们的牲畜和庄稼。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到了用红色和声音来驱赶年兽。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传承了用红色鞭炮和年画等方式来庆祝春节的习俗。
除了故事外,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优美的歌谣。
例如,春节期间最经典的歌谣之一是《恭喜恭喜》。
这首歌以欢乐的旋律和祝福的词句,表达了人们对新年到来的喜悦和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歌谣创作的灵感往往来自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将人们的情感传递给所有的听众,成为春节氛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端午节是中国的又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故事和歌谣。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屈原投江》。
相传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在楚国时为国家尽职尽责,但最终却被害。
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悲剧遭遇,人们在端午节会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爱国爱民,不怕个人困难,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与端午节相关的歌谣之一是《艾叶儿香》,它描述了人们在端午节时佩戴艾叶,以此驱走疫病的情景。
这首歌谣简洁优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通过唱歌,人们不仅展示了对端午节的喜爱,还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诗意和浪漫气息的一个,也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和歌谣与之相伴。
传统节日的民间童谣
在我们的里,会遇到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传统的童谣中,小朋友也可以看到传统节日的影子。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传统节日的民间童谣,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节日的民间童谣一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传统节日的民间童谣二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传统节日的民间童谣三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民间歌谣精选》民歌民谣是宝贵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歌谣精选》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叙事歌)、生活歌、情歌与儿歌,是中国民歌民谣的大全与精选,为爱好者提供收藏、为研究者及大学毕业论文撰写提供资料。
《民间歌谣精选》之生活歌谣唱唱山歌散散心唱唱山歌散散心,你当我是快活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黄莲树下来操琴。
吃鱼要吃大鱼鳞【秧歌五句半】吃鱼要吃大鱼鳞,莫吃小鱼戳嘴唇。
撩郎要撩光棍汉,莫撩有妇有妻人,小妹子,一生一世名要紧。
东家的稀饭真过劲东家稀饭真“过劲”,半天涝不到白米星。
上头照见人,底下淹死人,喝得肚子圆滚滚。
锄头还没有扛上肩,一泡尿撒的光光净,狗日的再进你家门!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冰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八十一,家里盛饭外头吃,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完天九数地九,地九数完麦到手。
姑娘生来本性穷姑娘生来本性穷,找个公婆象人熊。
当了三天抱女子,挨了九回吹火筒。
说实话天上下雨打炸雷,家后挖窟就有贼;瞎闺女找个瞎女婿,一辈子谁也不认识谁。
十八姐儿九岁郎十八姐儿九岁郎,夜夜要我抱上床。
不是看到公婆面,一脚把他踢下床。
他做儿子我做娘。
小女婿十八大姐三岁郎,夜夜睡觉抱上床。
睡到半夜要吃奶,劈头盖脸几巴掌:“俺是你媳妇不是你娘!”十七岁女儿三岁郎十七岁女儿三岁郎,天天晚上抱三趟;不是公婆在前头,两脚把你蹬下床。
十八岁大姐周岁郎十八岁大姐周岁的郎,把尿把屎抱上床,半夜三更要喝奶,楼住婆娘喊亲娘十八岁大姐周岁的郎,怀抱小郎泪汪汪,等到郎大姐已老,等到花开叶又黄。
姐儿有个周岁郎姐儿有个周岁郎,每晚睡觉抱上床。
半夜哭着要吃奶,劈嘴给他几巴掌。
我是你妻不是你娘!小大姐害怕嫁错郎耕田的害怕黄板墒,栽秧的害怕鸡窝塘,挑担子害怕走错路,小大姐害怕嫁错郎。
小男人姐在河边洗茼蒿,眼泪鼻涕顺水漂,有红有白的好姐姐,配个小男人拳头高。
三尺麻布做件大褂子,碗大个头篷磕到腰,番瓜棵里去乘凉,鸭蛋壳里去洗澡。
中国文化概论——民间故事&歌谣民间故事流传地区:湖南省**市**区**镇**村传唱人:***年龄:70性别:女以前,闹饥荒的时候。
要过年的,一杂屋里的婆婆老公就去店子里赊得一杂猪头,猪头才放进锅里,要账的店子就进门得,把猪头又提走了。
婆婆就港:“把门关噶算得咯,怕外头有老虫”老公就港:“老虫不怕,只怕‘屋漏(wulou均为四声)’呢”。
注:一杂:一个婆婆老公:妻子丈夫老虫:老虎港:说(二)一天,妈妈要到外婆家去,妈妈叮嘱女儿说:“山里有个红毛野娘,它是要吃人的。
它来了你们不要开门。
”妈妈再三嘱咐后就到外婆家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红毛野娘来了。
红毛野娘学着外婆的声音在门外喊道“妹子,快开门咯,外婆来了。
”姊妹们牢牢记着妈妈临走前说过的话,“红毛野娘来了不要开门”。
于是两人大声说:“我们的妈妈到外婆家去了。
你是红毛野娘,你要吃人。
我们不开门。
”红毛野娘清了清嗓子,学得更像外婆的声音了,“我真的是外婆。
我走了另外一条路来的,没有遇到你们的妈妈。
”两姊妹相信了红毛野娘的话,给“外婆”开了门。
红毛野娘一进门就说----“今天哪个澡洗得干净些哪个就跟外婆睡一头?”,细妹子就说“外婆,我洗得最干净,我今晚要跟你睡一头!”“红毛野人”笑道“好----好,细妹子快来跟外婆睡一头!”于是细妹子钻进了“红毛野人”的被窝,没有过多久,它就开始动手先一把掐死了细妹子,然后咬断了她的脖子,血流湿了床单,大妹子于是问:“外婆,床单怎么湿了呀?”“红毛野娘”说:外婆来你家之前,水喝多了----我屙尿在床上!”这样大妹子也没有再追问!又没有过多久,大妹子又听到嘣嚓----嘣嚓的声音,原来是“红毛野娘”在嚼她小妹的骨头发出来的声音!大妹子又问:“外婆,你在吃什么嘣嚓----嘣嚓响?”“红毛野娘”反应极快说:“我在吃豆子!”大妹子再次说:“外婆,你也给点给我吃呀?”“红毛野娘”说:“没有了,就一粒了!”“半粒我也要”“没有了,半粒我也吃完了!”“红毛野娘”继续在编,但大妹子已经知道妹妹被“红毛野娘”杀死吃掉了!但聪明的她们没有太害怕,也没有去声张,记得以前听妈妈说“红毛野娘”最怕打雷了,一听到打雷就害怕得要命,非得找个很安全隐蔽的地方藏起来!正在她们姐妹俩嘀咕时,“红毛野人”吃也吃饱了,吃得只剩下一副肠子,它还想带上肠子边走边吃!于是借口说:“大妹子,我要到外面厕所屙尿去了,你带到妹妹莫掉床底下去了!”,大妹子一听知道“红毛野娘”想要开溜,于是赶忙和老二下床,一把拉住了老三的肠子,大妹子问:“外婆,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呢?”“红毛野人”说:“对了,外婆眼睛不好,想系个带好顺着去上茅房方便点!”大妹子急中生智说:“老二,你来帮外婆牵到带子,我去开门,外婆你千万不要动呢!”,这时,老大迅速从木楼梯爬上了阁楼上,立即弄倒一个大大的陶制酒坛子在楼板上来回剧烈滚动,她边滚边特意大声朝楼下喊:“外婆,外面打好大的雷了,我怕,你赶快躲起来哦!”“红毛野娘”一听,果然屋顶上雷声轰鸣,吓得它魂飞魄散不知所措慌忙而问:“大妹子,你屋里有什么好躲的地方没有呀!快点告诉外婆呀!”妹子马上回答:“外婆,你就躲到床边的那个大衣柜里最安全了!”“红毛野娘”一听,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摸索着打开了衣柜门,扑通一声跳了进去。
民间歌谣精选小情哥,抓住千万莫再丢!姐姐生来像枝梅姐姐生来像枝梅,小郎变成蝴蝶飞,飞去又飞回。
一直飞到花园里,脚脚攀枝手攒梅,哪怕大风吹。
哪怕刮风下大雨,哪怕咔嚓响炸雷,宁死也不回。
死也死在花丛里,葬也葬在梅花堆,甘做风流鬼。
姐想郎正月里来姐想郎,不知情哥哥在何方,莫不是有了新板壁,记不得妹妹芦笆墙。
情哥呀,不见你人来我好心伤。
姐在房中绣荷包【绣荷包调】姐在房中绣荷包,千针绣来万针描:一绣天上星闪闪,二绣春燕双归巢。
三绣狮子盘绣球,四绣喜鹊占树梢,五绣乌龙双戏水,六绣鸳鸯水上漂七绣牛郎会织女,八绣八仙赴蟠桃,九绣郎,十绣姐,金丝用了万千条。
奴将荷包送予你,天天挂在小郎腰,走南闯北跟着你,时时记住小奴娇。
姐在河边姐在河边洗蒜苗,一双白手水上漂,顺带一个白米淘。
三寸金莲站跳板,八幅罗裙顺风飘,车轴身子水蛇腰。
南面来个撑船汉,撑着撑着掉了篙,船头忙到船后艄。
又想抬头去望姐,又想低头去捞篙,捞着捞着淌远了。
你是哪家裙钗女,你是哪家女娥姣,把我真魂勾去了。
姐在塘边槌衣裳郎在田里薅黄秧,姐在塘边槌衣裳,郎望姐,姐望郎,棒棒槌在石板上!就怕情哥不真心一出家门千条路,任哥走来任哥行。
有心莫怕路难行,就怕情哥不真心。
看花灯合:正月里来是新春,我和哥哥/妹妹哎去看花灯。
男:人来又人往啊,我的妹子哎,你我快快地行啊,去晏了看不成。
11女:妹妹我听开了声,叫一声我的哥哥(音gai)听分明,不是妹妹脚步子慢啊,我的哥哥,处处**人挤人啊,脚头踢脚跟啊。
合:这边一行舞龙灯,翻上翻下如腾云。
男:看灯要当心啊,妹子,不能够痴眼瞪,挤散没处寻(音qin)。
合:一灯过去又一灯,百样花灯绕眼睛。
女:我把你拉紧啊,哥哥,不离你的身,哥哥你放心。
合:六角灯上丰收景,团团飞转是走马灯。
女:孔雀未开屏,我的哥哥,鲤鱼跳龙门,看得多开心。
合:百花丛中是蝴蝶灯,出水芙蓉是荷花灯。
男:满地跑的是兔子灯啊,我的妹子,你可看得清,还有鸳鸯灯。
合:妹妹一听笑出声。
【民间歌谣大全100首】民间歌谣(多篇)民间歌谣(一):《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风” 、“雅” 、“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民间歌谣(二):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是相当多的。
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各具独特的形式:苗歌瑶歌古朴浑厚,藏歌傣歌光丽优美;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犷有力;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各地区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征③在我国,民歌是指少数民族的歌谣④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融合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A此题以我国民歌的发展,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从民歌的数量、独特的形式上,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各具特色,可见①②符合题意;而③本身是错误的,民歌包括各民族的歌谣,不仅仅指少数民族的;④在本题中没体现出来。
所以此题应该选A项。
民间歌谣(三):关于长征的民间故事、传说、成语、谚语、民间歌谣【民间歌谣】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
陈三五娘故事陈三五娘民间传说及歌谣陈三五娘的故事在明代中叶衍戏文搬上舞台之后,明清以来一直在舞台生根立足,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
几百年来,民间对陈三五娘这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又赋予许多传说,至今在潮汕和闽南一带,尚有传说的遗迹。
[五娘井]今潮州市枫溪区花园乡,据说就是明代黄九郎的蔚园,称为花园。
花园乡有一眼古井,井四季不竭,是当年五娘汲水浇花之古井,乡民称为"五娘井",近年当地群众加以修缮,时有参观者。
[五娘墩]遗址在花园乡。
相传当年五娘常在此赏花观景泊偕陈三在此逃离黄府。
(见《潮州市潮剧志》)[陈三坝]相传泉州北郊常有水患。
陈三后任当地官吏,率乡民修堤坝,有益于民,当地乡民为纪念他的功绩,称此坝为"陈三坝"。
(见马风:《陈三五娘传说史迹杂谈》)[坠花山]在闽粤交界处,有座小山叫坠花山。
当花五娘随陈三奔回福建时,途经此地,五娘鬓上所插的三丹花不慎坠下,后此地满山遍野尽开此花,此山遂称为坠花山。
[粉脂溪]距坠花山不远,有一小溪,五娘与益春跑累了,来此溪边洗脸,从怀中取出绢帕抹汗,不慎把帕巾中的胭脂和香粉掉落溪中。
溪水遂被染红,溪底的砂石也被香粉沉淀皆峥嵘洁白,乡民遂称此溪为粉脂溪。
《荔镜奇逢传》载:坠花山至赤水也近,琚(即碧琚、五娘名--引者注)至此停坐,忽坠所带之三丹花。
后此山出三丹花甚盛。
至双溪口,解罗帕,误脱脂粉,遂化溪水为脂,沙如粉,今日呼为脂粉溪。
凡此二端,其事甚怪,此琚之精华不凡,一经其地,山川为出色。
为此。
因题一韵:花落靓姬两鬓红,烟斜墨湿泪残妆。
不因荔子牵羁兴,怎得仙葩彻世香。
蝶舞花飞迷过眼,山光水色骤非常。
至今人指停骖处,踯躅春风断嫠肠。
陈三五娘的故事,除戏文外,还有明清以来不同年号刊刻的小说、歌册和文人笔记。
小说《荔镜奇逢传》,据说最早的刊本是明代永乐刻本,还有清道光丁未年刊的《新增磨镜奇逢集》,光绪丁西年的《增注奇逢全集》,以及1924年上海变文书店翻印本改名《真正新西厢》等。
龙的传说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龙的作文龙的作文龙的作文(一)龙,是一个神奇完美的“动物”,多少个日日夜夜,中国人传唱着那首《龙的传人》,多少个岁岁年年,中国人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
人们都说,龙的故乡在中国,于是九州大地上留下了龙的传人,所以就有了龙口,龙潭,九龙坡,龙门寺??关于龙的地名,也铸就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有关龙的传说数不胜数,下面我就讲一个关于龙的传说,“小白龙的>故事”:泰山黑龙潭下边有个白龙池,据说小白龙从前住在这里。
有一次,玉皇大帝叫小白龙下一场狂风暴雨,但他不忍心毁坏老百姓的庄稼,只下了一场牛毛细雨。
这下激怒了玉帝,罚他到人间做苦工。
小白龙到人间去做短工,并和一个姓崔的姑娘相爱结婚。
有一年,赶上大旱,庄稼都快干死了,小白龙偷偷地显现龙形,帮助下了一场透雨。
但它的原形还是让人发现了。
它的妻子听到传闻后,不相信,追问丈夫,并让他现出原形给她看看,小白龙被逼无奈,现出原形,一下子把他的妻子吓死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小白龙为民浇地的好处,在泉边盖了一座白龙庙。
小白龙,不存在于现实,可这个故事赋予了小白龙以助人为快乐的品质。
我们是龙的传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拥有龙自由完美的能力。
龙,虽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龙,在中国人心中就是完美自由的代名词,让我们这一代,来赋予龙新的精神!让我们把龙的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龙的作文(二)传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就会知道几个龙的传说。
这是一种民族自豪!在现在,元宵灯会都有龙,是因为传说有一年干旱,老百姓们种不了田,田地都干裂了,求皇上想办法,百姓们天天跪在太阳下请求老天下雨,这事感动了东海龙王,老龙王就上天找云神、风神、雷公让他们做好工作,最后请求雨神降雨。
百姓们为了报答东海龙王就为他雕了龙头,将木凳连成一个金龙,成了活灵活现的龙。
从此,民间有了一项娱乐活动,就是舞龙。
三一文库()〔龙的传说故事〕*篇一:龙的作文龙的作文龙的作文(一)龙,是一个神奇完美的“动物”,多少个日日夜夜,中国人传唱着那首《龙的传人》,多少个岁岁年年,中国人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
人们都说,龙的故乡在中国,于是九州大地上留下了龙的传人,所以就有了龙口,龙潭,九龙坡,龙门寺??关于龙的地名,也铸就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有关龙的传说数不胜数,下面我就讲一个关于龙的传说,“小白龙的故事”:泰山黑龙潭下边有个白龙池,据说小白龙从前住在这里。
有一次,玉皇大帝叫小白龙下一场狂风暴雨,但他不忍心毁坏老百姓的庄稼,只下了一场牛毛细雨。
这下激怒了玉帝,罚他到人间做苦工。
小白龙到人间去做短工,并和一个姓崔的姑娘相爱结婚。
有一年,赶上大旱,庄稼都快干死了,小白龙偷偷地显现龙形,帮助下了一场透雨。
但它的原形还是让人发现了。
它的妻子听到传闻后,不相信,追问丈夫,并让他现出原形给她看看,小白龙被逼无奈,现出原形,一下子把他的妻子吓死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小白龙为民浇地的好处,在泉边盖了一座白龙庙。
小白龙,不存在于现实,可这个故事赋予了小白龙以助人为快乐的品质。
我们是龙的传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拥有龙自由完美的能力。
龙,虽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龙,在中国人心中就是完美自由的代名词,让我们这一代,来赋予龙新的精神!让我们把龙的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龙的作文(二)传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就会知道几个龙的传说。
这是一种民族自豪!在现在,元宵灯会都有龙,是因为传说有一年干旱,老百姓们种不了田,田地都干裂了,求皇上想办法,百姓们天天跪在太阳下请求老天下雨,这事感动了东海龙王,老龙王就上天找云神、风神、雷公让他们做好工作,最后请求雨神降雨。
百姓们为了报答东海龙王就为他雕了龙头,将木凳连成一个金龙,成了活灵活现的龙。
从此,民间有了一项娱乐活动,就是舞龙。
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许多村庄都要舞龙。
民间歌谣————————————————————————————————作者:————————————————————————————————日期:民间歌谣摇摇船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笑,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吃完饼儿还有糕。
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上去。
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哭着叫着喊妈妈,叽哩咕噜滚下来。
真稀奇稀奇稀奇真稀奇,蚂蚁踩死大公鸡,爸爸睡在摇篮里,宝宝唱着摇篮曲。
张打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
推磨摇磨推磨,摇磨,推豆子,磨豆腐,么闰儿要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煮又煮不熟,抱着罐罐哭。
小小子儿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什么?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哪边高哪边高?这边高。
哪边矮?这边矮。
一锅豆腐做成十二块。
嫩豆花,好的菜,今天做来明天卖。
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幼儿园里朋友多。
你一个,我一个,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
新年到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包饺子,蒸甜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爷爷乐得胡子翘。
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见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七个阿姨来摘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七只篮子手中提。
七种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古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
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羊羊羊跳花墙墙墙破驴推磨猪挑柴狗弄火小猫上炕捏饽饽。
风来了,雨来了和尚背了鼓来了哪里藏?庙里藏一藏藏了个小儿郎儿郎儿郎你看家锅台有个大西瓜。
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 妈妈起来扎鞋底,嫂嫂起来蒸糯米,娃娃闻到糯米香,打起锣鼓接姑娘,姑娘高,耍剪刀,姑娘矮,耍螃蟹,螃蟹上了坡,姑娘还在河里摸,螃蟹上了坎,姑娘还在河里喊,螃蟹爬进屋,姑娘还在河里哭。
目录《天长民间故事》的故事(代前言)汪昌祚第一辑民间故事人物传说孔子的传说孔子赚如来李志勇搜集整理( 1 )孔子卑梁遇奇女许登华周良搜集整理()孔子改《论语》周良许登华搜集整理()孔子借钱王和林搜集整理()秦始皇赶山的传说许登华周良搜集整理()【异文】秦始皇赶山填海高庆祥搜集整理()刘秀七岁走南阳张世国搜集整理()赵匡胤与鸡心岗朱宏文李伟搜集整理()【异文】宋太祖与烀鸡桥苏士军搜集整理()朱元璋的传说朱元璋与大瓦张张茂林搜集整理()千里鹅毛情张茂林搜集整理()装聋作哑何烽搜集整理()包拯的传说包公审石狮宣瑾搜集整理()包公巧断牛舌案丁加胜搜集整理()包公智断二凤山张世国搜集整理()小包公智断青蛙案徐载球卞仁虎搜集整理()包拯与富营贡晓云搜集整理()千古孝女杨兰花翁元春搜集整理()双探花卞仁虎搜集整理()杨将军相命王冠祥搜集整理()诗祸施志伦搜集整理()郑板桥的传说郑板桥写匾丁加胜搜集整理()郑板桥受阻许登华周良搜集整理()宣瘦梅的传说卤墨布笔汪昌祚搜集整理()宣瘦梅卖身求艺葛健宋霖搜集整理()一笔六竹汪昌祚搜集整理()骂寿汪昌祚搜集整理()宣瘦梅避难在高邮周良许登华搜集整理()戴兰芬的传说一钱如爱我无儿涂福颐搜集整理()戴兰芬妻子有杰才周志坚搜集整理()戴状元答对联李伍伦涂福颐搜集整理()戴兰芬充军过庐州李志勇搜集整理()戴兰芬题匾周良许登华搜集整理()戴兰芬殿试许登华周良搜集整理()戴兰芬与凤凰墩翁元春搜集整理()戴宣楼智断姻缘案徐载球搜集整理()百里一贤戴以辅卞仁虎搜集整理()王世和学医张世国搜集整理()铁拐李大战“棋王”张李志勇搜集整理()神棋杜二牛张世国搜集整理()龙岗大寺马和尚杨树湘汪昌林搜集整理()石和尚装金露双指周志坚搜集整理()奇人范小仙周志坚搜集整理()张金邦智杀太湖盗杨福照搜集整理()胡县令智破盗棺案王金和搜集整理()蚕豆张张世国搜集整理()张天佐背棺葬母邱越飞搜集整理()莫老五得财丢命潘书祥王万朝搜集整理()罗炳辉将军的传说罗司令活捉鬼子兵缪文渭搜集整理()买变鸭缪文渭搜集整理()后来居上缪文渭搜集整理()路遇蒋三娘缪文渭搜集整理()赠棉衣缪文渭搜集整理()捏鼻子保险缪文渭搜集整理()盘查哨缪文渭搜集整理()哪里贡献大缪文渭搜集整理()帮群众要米缪文渭搜集整理()毕业证书缪文渭搜集整理()罗司令变戏法郭瑞年搜集整理()罗司令检讨郭瑞年搜集整理()罗炳辉与洗马塘王冠祥搜集整理()哑童说话汪昌祚搜集整理()罗司令跑马打麻雀汪昌祚搜集整理()地方传说天长的由来缪文渭搜集整理()铜城的来历缪文渭搜集整理()秦栏的来历潘书祥王万朝搜集整理()金集张正年搜集整理()仁和集张世国搜集整理()关塘张世国搜集整理()官桥张世国搜集整理()芦龙的传说王明义搜集整理()谕兴的由来李志勇搜集整理()龙岗的来历杨树湘汪昌林搜集整理()龙岗与回龙集徐俊搜集整理()从高垣墙到东新街朱宏文搜集整理()真龙宝地洼子街崇钤搜集整理()义井街的来历徐载球搜集整理()石星庄张世国搜集整理()散人庄徐载球搜集整理()军田庄杨福照搜集整理()佘庄孙家琪高庆祥搜集整理()双庙的传说张世国搜集整理()斩龙岗缪文渭搜集整理()釜山的传说(一)张世国搜集整理()釜山的传说(二)张世国张进搜集整理()浮山的来历杨金荣搜集整理()蜘蛛山王冠祥搜集整理()五里墩与望夫台吴振文搜集整理()孟姜女的垫脚土——青墩董学武搜集整理()压婆婆墩张学安搜集整理()观音建城高永先搜集整理()泉水叮咚“美人地”张学安搜集整理()宣梵地和塞宝地朱宏文搜集整理()金牛埂刘国生搜集整理()白狗坟张世国搜集整理()杜添庙龚永祥搜集整理()十里庙於祖谟搜集整理()龙王庙的变迁梁啸峰搜集整理()高邮湖底是陈州陈源斌搜集整理()【异文】高邮的来历张学银搜集整理()金牛湾的传说丁加胜搜集整理()铜龙河孙家琪搜集整理()驴洞河与自来墩吴振文搜集整理()餐具塘刘国生搜集整理()龙扯塘孙启力搜集整理()姑嫂塘刘国生搜集整理()【异文】姑嫂塘许登华周良搜集整理()仙鹤塘杨树湘搜集整理()乌龙冲陈源斌搜集整理()乌龙涧刘国生徐刚搜集整理()肖家潭周志坚搜集整理()龙塘湾朱文根搜集整理()唐家闸张世国搜集整理()“何霸”变“何坝”董学武搜集整理()雷圩的传说董学武搜集整理()石梁大桥的传说董学武搜集整理()鹤来桥的传说刘惠民搜集整理()【异文】铜龙河上鹤来桥周玉生张志忠搜集整理()一里桥卞仁虎搜集整理()变子桥刘开朝陈汉州搜集整理()樊家桥周良许登华搜集整理()漂牌桥古今张世国搜集整理()龙鱼桥陈曙东搜集整理()好汉桥徐俊搜集整理()锁匡桥吴振文搜集整理()白马桥李志勇搜集整理()汉石桥的传说徐俊搜集整理()琉璃井缪文渭搜集整理()香炉井朱宏文搜集整理()大通古代十景王雪余搜集整理()史事传说日寇汊涧大扫荡王中赋搜集整理()日寇轰炸汊涧惨案王中赋搜集整理()新四军血战桂子山王中赋搜集整理()仁和伏击战李志勇搜集整理()以鬼吓鬼潘书祥王万朝搜集整理()动植物传说蛐蟮的传说丁加胜搜集整理()虾子的眼睛瞿庆友搜集整理()虾子为什么没有骨头张世国搜集整理()狗看门凌华搜集整理()狗和野兔换鞋子瞿庆友搜集整理()“狗腿子”和狗跷腿李志勇搜集整理()“九太爷”和“狗太爷”孙家琪搜集整理()猫与扫帚瞿庆友搜集整理()老牛搏虎救主人徐俊搜集整理()老牛耐劳刁照明搜集整理()义驴孙家琪搜集整理()“屋漏”沈家鼎搜集整理()蒲公英的由来孙家琪搜集整理()滚水浇花鲜更红周志坚搜集整理()珍贵无比的“口茶”陈开友搜集整理()蜜驼僧缪文渭搜集整理()胡荽缪文渭搜集整理()玄参(玄明粉)缪文渭搜集整理()伏龙肝缪文渭搜集整理()板兰根缪文渭搜集整理()风物传说栽秧和顶背蓬周志坚搜集整理()鼠属为何比牛高凌华搜集整理()灶锅老爷王玉峰搜集整理()生孩子为何送红蛋王冠祥搜集整理()土地庙的由来张世国搜集整理()千秋朵烩的来历吴振文搜集整理()油条的来历张世国搜集整理()官心湾的“贡瓜”徐俊搜集整理()蒸馒头的来历王冠祥搜集整理()“福”字禳祸何烽搜集整理()生活故事称心如意的女婿葛健丁加胜搜集整理()刘家五兄弟瞿庆友搜集整理()狗耕田张学银搜集整理()【异文】两兄弟分家刘国生汪昌祚搜集整理()路不平有人铲俞昌怀搜集整理()嫂嫂亏姑许登华周良搜集整理()生儿不如养儿亲戚德林搜集整理()渊深海阔丁加胜搜集整理()粮食是宝中宝孙家琪搜集整理()半部《论语》治天下汪昌祚搜集整理()急性子的人曾玉高搜集整理()兄弟三人学手意瞿庆友搜集整理()做生意曾玉高搜集整理()老猎户选女婿王玉峰搜集整理()近视眼缪文渭搜集整理()不成文的儿子周志坚搜集整理()狗官缪文渭搜集整理()吝啬的亲家王玉峰搜集整理()吹牛李志勇搜集整理()谎兄弟张正年搜集整理()【异文】打赌王和林汪昌林搜集整理()空城计孙家琪搜集整理()讨巧邱越飞汪昌祚搜集整理()石头的秘密葛健丁加胜搜集整理()一梅渡三关王金和搜集整理()呆女婿王金和搜集整理()桑树条子从小育何烽汪昌祚搜集整理()标点符号赢官司王金和搜集整理()白字先生凌华沈长昆搜集整理()麻虎子的来历董长山搜集整理()凤凰地周志坚搜集整理()一把米葛健搜集整理()红薯坯度荒葛健搜集整理()放鸭人与“中”字刘国生汪昌林搜集整理()眼不看为净周志坚搜集整理()乞丐与茶老板李志勇搜集整理()好心有好报坏心神知道毕少岚汪昌祚搜集整理()四兄弟吟诗凌华沈长昆搜集整理()徒弟拜年毕少岚搜集整理()宰相心胸宽如海王金和搜集整理()上联“送命”下联“消声”王金和搜集整理()【异文】赶考的风波李志勇搜集整理()两秀才抢先朱正敏搜集整理()孙大老爷上寿邱越飞搜集整理()农夫考举子沈家鼎搜集整理()药名对联卞仁虎搜集整理()老考生对联李伍伦搜集整理()巧对结姻缘张正年搜集整理()一副楹联王万朝潘书祥搜集整理()四个小气鬼瞿庆友搜集整理()【异文】穷秀才赛诗吃肉朱宏文搜集整理()三人争喝四两酒潘信太搜集整理()闯祸精小白龙王和林搜集整理()渔夫巧送弃子朱正敏搜集整理()计分家产王玉峰汪昌祚搜集整理()增寿凌华沈长昆搜集整理()幻想故事盆琴吴金锋搜集整理()宝盒缪文渭搜集整理()识宝李志勇搜集整理()蚂蚁与状元朱玉贞搜集整理()头发丝牵老虎王冠祥搜集整理()神仙推车造石桥瞿庆友搜集整理()姐妹俩除妖得福俞昌怀搜集整理()两个佗子毕少岚搜集整理()癞头鼋的故事陈开友搜集整理()天鹅姑娘高永先搜集整理()钥匙高永先搜集整理()沉州取宝丁加胜搜集整理()神船丁加胜搜集整理()神书显威反自误高永先汪昌林搜集整理()十八罗汉的由来孙家琪搜集整理()宝锅高永先搜集整理()好心有好报刘国生搜集整理()儿子大过老子俞昌怀搜集整理()吸烟习惯的由来王金和汪昌祚搜集整理()歪歪精与王小毛王冠祥搜集整理()草的故事於祖谟搜集整理()不到黄河心不死李伟搜集整理()小塘永月张世国搜集整理()屠户成佛吴振文搜集整理()【异文】张屠户修心成佛道陈开友搜集整理()钱短与仁义长俞昌怀搜集整理()恶有恶报何烽搜集整理()善恶有报杨福照搜集整理()鸭棚不召鬼於祖谟搜集整理()和尚与长工杨福照搜集整理()鼓声震落天河水王万朝潘书祥搜集整理()喜剧人物故事小瘌子当皇帝宣爱平搜集整理()小皮匠招驸马潘信太搜集整理()【异文】呆女婿投师李伟搜集整理()王小官娶亲葛健搜集整理()【异文一】呆子学乖刘国生搜集整理()【异文二】王唠子娶妻潘信太搜集整理()识字取薪张正年搜集整理()张扯谎与李爱财瞿庆友搜集整理()“公水”与“母水”沈家鼎搜集整理()来尿精当官记俞昌怀搜集整理()【异文一】小瘌子走时梁啸峰搜集整理()【异文二】会算的黄蛤蟆李伟搜集整理()【异文三】神算子沈家鼎搜集整理()聪明的四媳妇谭玉龙搜集整理()聪明的老板娘缪文渭搜集整理()抽牛筋缪文渭搜集整理()箭箭不离屁眼戚德林董长山搜集整理()牧童巧对惊秀才沈家鼎搜集整理()神童妙对难书生吴振文搜集整理()气死和尚与秀才梁啸峰搜集整理()【异文】戏人不成反被戏王金和搜集整理()一女智对羞三男陶国朝搜集整理()三婿拜寿瞿庆友搜集整理()【异文一】三个女婿赛诗陈开友搜集整理()【异文二】行酒令张志敏搜集整理()三姨戏姐夫张学安搜集整理()县太爷智断风水地张世国搜集整理()叫化子当驸马张世国搜集整理()张骥十三岁当州官王金和搜集整理()姜大力斗粮行曾玉高搜集整理()神童梁啸峰搜集整理()村姑与塾师孙启力搜集整理()分家张学银搜集整理()巧对得宝刀朱正敏汪昌祚搜集整理()笑话响亮的名字汪昌祚搜集整理()你我他缪文渭搜集整理()讨吉利缪文渭搜集整理()不说直话的人缪文渭搜集整理()互吹王金和搜集整理()徒弟捧场王金和搜集整理()吃亏王金和搜集整理()一万兵马杨福照搜集整理()蠢妻周志坚搜集整理()好吃的夫妻张正年搜集整理()怕老婆张正年搜集整理()一毛不拔梁啸峰搜集整理()【异文】吃白大孙家琪高庆祥搜集整理()四个酒鬼争酒喝李志勇搜集整理()周白吃王金和搜集整理()【异文】三个朋友对对子李伟搜集整理()兄弟打赌於祖谟搜集整理()大鼓与巨牛汪昌祚搜集整理()告状曾玉高搜集整理()混老爷难断夫妻案曾玉高搜集整理()不愿做官邱越飞汪昌祚搜集整理()看病与买棺材王金和搜集整理()张口结舌刘国生搜集整理()篦子先生汪昌祚搜集整理()笨人学话刘国生搜集整理()对对子陶国朝搜集整理()大事化小一笑就了陶国朝搜集整理()教子识字凌华搜集整理()光阴买金子凌华搜集整理()只见萝卜不见肉李伟搜集整理()豆腐就是我的命汪昌祚搜集整理()拾蛋的人潘信太搜集整理()爷孙俩周志坚搜集整理()四个女婿沈长昆搜集整理()千手观音於祖谟搜集整理()娇养女孙启力搜集整理()蠢财主凌华搜集整理()诗迷刘云搜集整理()白秀才二三事汪昌祚搜集整理()第二辑民间歌谣劳动歌车水歌(一)李伟搜集()车水歌(二)徐载球搜集()姐姐天天来膏油李伟搜集()家家户户忙春耕杨福照搜集()放牛杨福照搜集()男女老少忙植保朱宏文搜集()下了田来挨住排汪昌祚搜集()小小田埂两头高汪昌祚搜集()下了田来水又深汪昌祚搜集()栽秧栽到大暑天汪昌祚搜集()叫你包子吃起来汪昌祚搜集()水放多了不好栽汪昌祚搜集()退步原来是向前凌华搜集()早上秧田雾茫茫凌华搜集()早上秧田青又青汪昌林搜集()叫我唱来我就唱汪昌林搜集()早上起来露水多陶国朝搜集()你推我来我推他陶国朝搜集()河里无水空搭桥陶国朝搜集()太阳下山黄又黄陶国朝搜集()锣鼓一打闹哄哄陶国朝搜集()小麦生来面皮黄查灿元搜集()打起来呀唱起来苏士干搜集()秧田埂上搭戏台张茂林搜集()瓜经梁啸峰搜集()情歌栽秧靠着姐姐旁汪昌祚搜集()小小磙子十六楞汪昌祚搜集()太阳下山黑麻麻汪昌祚搜集()妹妹锄草哥护苗徐载球搜集()等嫁小郎到几时苏士干搜集()我跟姐姐隔条沟汪昌祚搜集()等妹等到霜满身徐载球搜集()结拜大姐在小关徐载球搜集()我家的栀子门前开徐载球搜集()哥哥你说话要当真徐载球搜集()石磙上站着我的郎徐载球搜集()早晚给你做新娘徐载球搜集()爹娘作对没奈何徐载球搜集()洋辣子开花节节红汪昌祚搜集()小小靸鞋满帮花苏士干搜集()姐姐门口一棵松汪昌祚搜集()栀子开花色色鲜汪昌祚搜集()栀子开花一把抓汪昌祚搜集()栀子开花格蒂子弯汪昌祚搜集()我跟姐姐隔个墙汪昌祚搜集()世上哪有这好郎汪昌祚搜集()姐儿下河把水挑徐载球搜集()红娘子女豪杰汪昌祚搜集()正月十五闹元宵汪昌祚整理()姐一动身我着慌汪昌祚搜集()黄鼠狼拖鸡死不丢陶国朝搜集()打鼓要打鼓中间陶国朝搜集()脸上发红心发慌凌华搜集()扇子歌周志坚搜集()荷花出水有高低周志坚搜集()红娘子来女多娇刘开朝搜集()跟姐走来听姐摇张学银搜集()何必要人来介绍张学银搜集()姐在房中绣花鞋沈家鼎搜集()我是忠厚老实人杨福照搜集()结拜大姐在兴化杨福照搜集()小大姐无郎空打扮李伟搜集()不如两床并一床李伟搜集()恨不连衣搂在怀李伟搜集()看姐走李伟搜集()姐姐挨饿我心疼王金民朱正敏搜集()姐姐爱我我爱她王金民朱正敏搜集()棒打鸳鸯真不该朱正敏搜集()女大男小不成双朱正敏搜集()心中舍不得少年郎朱正敏搜集()我和情郎门靠门朱正敏搜集()我和姐家隔条沟朱正敏搜集()太阳下山红又黄朱正敏搜集()小大姐恋着少年郎许登华搜集()姐在后园割芝麻查灿元搜集()高邮西北乡苏士干搜集()十七八大姐站桥头苏士干搜集()送郎送到藕池塘张茂林苏士干搜集()想姐姐变张茂林搜集()姐在后园打菜苔凌华搜集()好想情郎来奴家汪昌林搜集()想姐姐想得苦难当汪昌祚搜集()错当初汪昌祚整理()打驴蒿苏士干搜集()打对子(一)崇卫东供稿()打对子(二)崇卫东供稿()打对子(三)崇卫东供稿()生生死死不分离徐载球搜集()十二月情人汪昌祚整理()进姐房汪昌祚搜集()长相思汪昌祚整理()谯楼五更天汪昌祚整理()思情郎汪昌祚整理()望郎不要把奴忘汪昌祚整理()负心郎汪昌祚整理()快活神仙我一人徐载球搜集()我的相好的汪昌祚整理()妹想郎汪昌祚整理()郎妹情汪昌祚整理()四季想情妹汪昌祚整理()对唱五更里汪昌祚整理()叹五更汪昌祚整理()害相思汪昌祚整理()三姑娘汪昌祚搜集()十送郎汪昌祚整理()手扶栏杆汪昌祚整理()五更京儿里汪昌祚整理()四季相思徐载球搜集()四季相思病汪昌祚整理()美人吟汪昌祚整理()反正唱五更汪昌祚整理()生活歌竹子生来长又长周志坚搜集()没有农人哪里来吴玲芳搜集()天干无雨白云飞吴玲芳搜集()青黄不接怎么忙凌华搜集()姐姐门前搭戏台陶国朝搜集()凤仙花开不多高查灿元搜集()姐在房中把花描张茂林搜集()见了寿星打一躬张茂林搜集()酒歌十字经苏士干搜集()拍手跺脚无主张苏士干搜集()栀子花开心儿黄汪昌祚搜集()丝弦琵琶怀中抱汪昌祚整理()要行善汪昌祚整理()山与水汪昌祚整理()在家与出门汪昌祚搜集()莫笑穷汪昌祚整理()人鸟是友应相容汪昌祚搜集()好一朵茉莉花汪昌祚整理()漂亮妹汪昌祚搜集()好比孤雁落沙滩张茂林搜集()留在房中绣鸳鸯吴世全搜集()空对空汪昌祚整理()小光棍唱五更汪昌祚整理()麻将歌王雪余搜集()我劝赌徒快回头汪昌祚整理()卖唱姐汪昌祚整理()对歌朱桂华搜集()一身打扮为了美刘开朝搜集()南面来了小亲家沈家鼎搜集()懒媳妇两头冲沈家鼎搜集()小大姐郎多散了心李伟搜集()十二个月报花名朱宏文搜集()正月正王金民朱正敏搜集()十二月陪送汪昌祚整理()小上坟汪昌祚整理()劝修歌孙家琪搜集()一年四季喜连连汪昌祚搜集()贵人出在你府上汪昌祚搜集()斗大元宝安中央汪昌祚搜集()你送子来我送财汪昌祚搜集()府上门对子写得好汪昌祚搜集()早栽黄秧早发棵汪昌祚搜集()闹新春汪昌祚搜集()五路财神来送宝汪昌祚搜集()后来子孙万代红汪昌祚搜集()一字也能砌高楼汪昌祚搜集()你家今日做高寿汪昌祚整理()来到府上拜拜年汪昌祚整理()堂前谢谢当家主汪昌祚整理()养猪发大财汪昌祚整理()二位老人寿星高汪昌祚整理()不用的银子回头装汪昌祚整理()收的粮食无处摆汪昌祚整理()四处托人买田庄汪昌祚整理()府上家当实在全汪昌祚整理()金福金禄金寿大汪昌祚整理()一年一次闹新春汪昌祚整理()府上供的好家堂汪昌祚整理()全是长生不老人汪昌祚整理()历史传说歌人到何处不相逢汪昌祚整理()写字歌周志坚搜集()写十字周志坚搜集()十二月花风汪昌祚整理()孙二娘开店汪昌祚整理()仪式歌童男子朱桂华搜集()铺喜床朱桂华搜集()夜啼郎周志坚搜集()新娘进门周志坚搜集()新娘新娘真好看张学银搜集()新屋上梁周志坚搜集()丧葬兜土说好陶国朝搜集()时政歌一张选票四方方吴玲芳搜集()两袖清风好领导汪昌祚整理()计划生育好汪昌祚搜集()她家搞成烂饭瓜汪昌祚搜集()封建迷信害死人汪昌祚整理()全民感谢共产党汪昌祚整理()全亏一班好园丁汪昌祚整理()好比当代白求恩汪昌祚整理()银行职工是模范汪昌祚整理()粮食本是宝中宝汪昌祚整理()货又真来价又廉汪昌祚整理()往日干活大呼隆吴玲芳搜集()再摆架子吃不开吴玲芳搜集()今朝买货不进城吴玲芳搜集()赌徒赌徒真可恶汪昌祚搜集()饿不死吴玲芳搜集()抽支烟吴献忠搜集()领导代步车汪昌祚搜集()三“台”李志勇搜集()四“忙”宣成斌搜集()四“的”徐载球搜集()四“了”王冠祥搜集()五“办”宣成斌搜集()六“不”王冠祥搜集()社员不苦你吃屁许登华搜集()当干部好梁啸峰搜集()大锹用的像银子周志坚搜集()到晚工分一样高周志坚搜集()干活大呼隆周志坚搜集()四等人王冠祥搜集()筷子一拿就决定王冠祥搜集()腐败干部汪华搜集()送公粮苏士干搜集()我们民兵多么跩苏士干搜集()真快活苏士干搜集()神枪手炸弹手苏士干搜集()加紧生产张茂林搜集()姐缝衣裳为谁忙张茂林搜集()打游击张茂林搜集()参军英雄到张茂林搜集()高邮湖水白茫茫张茂林搜集()乡选小唱张茂林搜集()儿歌割韭菜梁啸峰搜集()脚底脚底扳扳周志坚搜集()板凳板凳歪歪周志坚搜集()逃学精汪昌祚搜集()舅舅龟张学银搜集()小板凳张学银搜集()拉磨拐汪昌祚搜集()头靠头张学银搜集()筛大筛张学银搜集()姑娘姑娘你莫生气汪昌祚搜集()亮月粑粑张学银搜集()大麦楷汪昌祚搜集()小爬爬沈家鼎搜集()括咕括咕哐哐高永先搜集()小白鸡生大蛋高永先搜集()数指螺汪昌祚搜集()第三辑民间谚语事理类()修养类时政类社交类生活类自然类生产类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