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问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36 KB
- 文档页数:2
《长恨歌》练习题(含答案新人教版)一、课内双基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回眸(móu)百媚(méi)骊(lí)宫.回眸(móu)百媚(méi)骊(lí)宫B .鼙(pí)鼓霓(ní)裳花钿(diàn).鼙(pí)鼓霓(ní)裳花钿(diàn)C .云栈(jiàn)萦纡(yū)马嵬(wéi).云栈(jiàn)萦纡(yū)马嵬(wéi)D .临邛(qióng)凝睇(tì)擘(bò).临邛(qióng)凝睇(tì)擘(bò)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顷国深闺天生丽质.顷国深闺天生丽质B .粉黛凝脂缓歌嫚舞.粉黛凝脂缓歌嫚舞C .城阕峨嵋宛转娥眉.城阕峨嵋宛转娥眉D .鸳鸯翠翘虚无缥缈.鸳鸯翠翘虚无缥缈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B .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C .云栈萦纡登剑阁曲折环绕.云栈萦纡登剑阁曲折环绕D .其中绰约多仙子影影绰绰的样子.其中绰约多仙子影影绰绰的样子E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B .雪肤花貌参差是.雪肤花貌参差是C .耿耿星河欲曙天D .揽衣推枕起徘徊.揽衣推枕起徘徊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A.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B.B.九重城阙烟尘生城九重城阙烟尘生城阙辅三秦阙辅三秦C.C.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D.上穷碧落上穷碧落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君臣相顾尽沾衣。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3)能够背诵并默写《长恨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2)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生命的热爱和追求;(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爱情和婚姻,珍惜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3. 背诵和默写《长恨歌》。
难点:1. 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 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感悟;3. 对比分析《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的大意;(2)让学生结合注释,认读和理解诗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讲解:(1)重点讲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对比分析《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5. 背诵默写:(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长恨歌》;(2)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长恨歌》;2. 写一篇关于《长恨歌》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与《长恨歌》主题相近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写一篇分析报告,不少于400字。
五、测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长恨歌》的作者是()。
A. 白居易B. 王之涣C. 杜甫D. 李白答案:A(2)《长恨歌》描写的是()的爱情故事。
A. 秦始皇与杨贵妃B. 唐太宗与武则天C. 唐玄宗与杨玉环D. 宋徽宗与李师师答案:C2. 填空题:(1)《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的无限眷恋和深切思念。
课时作业(一)(对应学生用书P5)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凝睇./孝悌绰..约/泥淖.哽咽./咽.喉B.玉扃./迥.异萦.纡/楹.联翘.首/翘.起C.旋.风/旋.转旌.旗/菁.华殷.勤/殷.红D.花钿./佃.户憧.憬/瞳.孔摇曳./赝.品解读:A项读音分别为dì/tì,chuò/nào,yè/yān;B项读音分别为jiōng/jiǒng,yíng/yíng,qiáo/qiào;C项读音分别为xuàn/xuán,jīng/jīng,yīn/yān;D项读音分别为diàn/diàn,chōng/tóng,yè/yàn。
答案:A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霄。
B.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D.黄埃散漫风潇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解读:A项,“霄”应为“宵”;B项,“阕”应为“阙”;D 项,“潇”应为“萧”。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B.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
..而喻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解读:D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重复。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玉容寂寞泪阑干..光彩生门户..B.可怜C.到此踌躇..不能去D.临别殷勤..重寄词解读:B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怜悯”。
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臣相顾.尽沾衣顾:看B.君臣相.顾尽沾衣相:互相C.含情凝睇谢.君王谢:感谢D.东望都门信.马归信:随意、随便解读:C项,“谢”为辞别的意思。
长恨歌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玉扃迥异窘困炯炯有神B.凝睇孝悌缔约啼笑皆非C.花钿佃户甸子白圭之玷D.绰约泥淖船棹卓然不群【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móu)粉黛(dài)骊宫(lí)B.霓裳(shāng)临邛(qióng)鼙鼓(pí)C.仙袂(mèi)衣钿(diàn)千乘(shèng)D.钗擘(bò)马嵬(wéi)绰约(chu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B项,“霓裳”中的“裳”应读cháng。
3.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凝脂踌躇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绰约徘徊芙蓉帐暖云栈萦圩C.鹧鸪阑杆虚无缥缈旌旗无光D.鸳鸯蓬莱银屏迤逦逍遥容与【答案】D【解析】A项,“阕”应为“阙”;B项,“圩”应为“纡”;C项,“杆”应为“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千乘万骑西南行 B.春宵苦短日高起 C.云鬓花颜金步摇 D.梨花一枝春带雨【答案】D【解析】A项,“西南”是名词做状语,向西南。
B项,“苦”是意动用法,以……为苦。
C项,“云”“花”都是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像花一样。
5.对下列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始是新承恩泽时承:承受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寂静无声B.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不厌、不够C.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走到尽头天生丽质难自弃自弃:自我埋没D.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遂教方士殷勤觅殷勤:热情而周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悄然:忧愁的样子。
B项,去:离开。
D 项,谢:感谢。
6.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②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④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⑤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⑥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⑦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⑧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C.③④⑥⑧ D.①②⑥⑦【答案】D1.下列有关《长恨歌》中的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百媚生”又和“无颜色”形成对比。
《长恨歌》学案参考答案a.“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
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
恨的含义不仅仅是遗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误国,杨贵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乱”,所以这里的恨,还有悔和痛的意思。
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不同而不同。
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两茫茫。
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和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惋惜。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b. 皇帝之长恨:“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肺的“恨”。
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
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
行宫见月,想那曾一同望月的人,如今何在呢?月圆了,月缺了,似乎都不再是往昔的月,“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啊。
夜雨闻铃,定然有风,有风而铃声闻,可见夜之空寂,人之心情更加悲凉。
《长恨歌》答辩问题与解析第一题:什么是清唱剧?【参考答案】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套曲结构,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由多种声乐曲以及管弦乐队组成,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以及合唱,是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由管弦乐队伴奏。
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
第二题:简单介绍黄自。
【参考答案】黄自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
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第三题:清唱剧《长恨歌》有哪些唱段?【参考答案】这部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十个乐章,但黄自只完成了其中的七个乐章的谱曲工作;这七个乐章分别: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四声部合唱)、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声部合唱及女高音和男低音的独唱、二重唱)、渔阳鼙鼓动地来(男生四声部合唱)、六军不发无奈何(男生四声部合唱)、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山在虚无飘渺间(女声三声部合唱)、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四声部合唱及男低音独唱)。
第四题:你还知道黄自的哪些作品?【参考答案】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儿童歌曲《西风的话》《雨后西湖》《踏雪寻梅》;管弦乐作品《怀旧》等。
第五题:和黄自同一时期的音乐家还有谁?【参考答案】黄自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和他统一时期的音乐家有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
《长恨歌》习题及答案《长恨歌》习题及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倾国(qīnɡ) 回眸(móu) 霓裳(ní)B.鼙鼓(pí) 千乘(shènɡ) 萦纡(yú)C.驭气(yù) 仙袂(mèi) 凝睇(dì)D.人寰(huán) 参差(cī) 临邛(qiónɡ)2.下列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闲暇姊妹渺茫B.踌躇峨嵋旌旗C.辗转阑干迤逦D.城阕卓约连理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B.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C.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D.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不能目无全牛,本末倒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绵绵的春雨,灼人的夏日,萧瑟的秋风,漫天的冬雪,历来都是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B.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C.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随着光阴流转而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了。
D.许多学者也认为,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的珍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1)云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萦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耿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试分析画线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经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 772 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 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 75 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 10 年,杜甫也去世 2 年。
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
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 9 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赋予他很大的刺激和催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殊刻苦。
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
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从白居易一辈子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
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干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非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
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磨万击,作了许多艺术加工。
诗坛曾经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经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
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
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托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用辞尖锐,主题鲜明。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长恨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理解爱情的价值,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1. 《长恨歌》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3. 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长恨歌》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对诗中爱情的理解和感悟,讨论爱情的价值。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附:试题及答案1. 《长恨歌》的作者是谁?答案:白居易2. 《长恨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长恨歌》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
3. 诗歌中的“天长地久”象征了什么?答案:象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永恒。
4. 诗歌中的“海枯石烂”象征了什么?答案:象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坚定不移。
5. 诗歌的韵律特点是什么?答案:诗歌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长恨歌》与其他古代爱情诗歌的异同,如《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 探讨《长恨歌》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如何看待爱情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七、课堂活动:1. 举办《长恨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长恨歌答案一课时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
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
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2、写作背景(参照课下注释1)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这首诗创作时间是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
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
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回眸.(móu )凝脂.(zhī)云鬓.(bìn)骊.宫(lí)鼙.鼓(pí)城阙.(què)千乘.(shèng)花钿.(diàn )萦纡..(yíng yū)旌.旗(jīng)龙驭.(yù)踌躇..(chóuchú)马嵬.(wéi)悄.然(qiǎo)耿.耿(gěng)霜华重.(zhòng)衾.(qīn)临邛.(qióng)绰.约(chuò)玉扃.(jiōng)参差..(cēn cī)珠箔.(bó)仙袂.(mèi)迤逦..(yǐlǐ)飘飖.(yáo)凝睇.(dì)人寰.(huán)擘.(bò)2、解释词语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
1-1-长恨歌(试题+答案+解析)课时作业(一)(对应学生用书P5)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凝睇./孝悌.绰.约/泥淖.哽咽./咽.喉B.玉扃./迥.异萦.纡/楹.联翘.首/翘.起C.旋.风/旋.转旌.旗/菁.华殷.勤/殷.红D.花钿./佃.户憧.憬/瞳.孔摇曳./赝.品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dì/tì,chuò/nào,yè/yān;B项读音分别为jiōng/jiǒng,yíng/yíng,qiáo/qiào;C项读音分别为xuàn/xuán,jīng/jīng,yīn/yān;D项读音分别为diàn/diàn,chōng/tóng,yè/yàn。
答案:A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霄。
B.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D.黄埃散漫风潇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解析:A项,“霄”应为“宵”;B项,“阕”应为“阙”;D 项,“潇”应为“萧”。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B.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解析:D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重复。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玉容寂寞泪阑干..光彩生门户..B.可怜C.到此踌躇..不能去D.临别殷勤..重寄词解析:B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怜悯”。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材料诗歌之部人教版高中语文2长恨歌本课话题——知音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前四句是说,七月七日这天夜半,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
诗句写得婉转动人,常为后人引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
后两句是本诗的结束语,作者在叙述李、杨爱情故事时把自己的感情也渗透进去,这种感情蓄积到终篇时,就汇合为这两句催人泪下的千古名句。
天地有时尽,此恨永不绝,人们不仅在爱情失意时会从中引起共鸣,就是遇到了其他人间悲痛之事,也常常会想起这两句诗。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无怨无悔共白发一次舞会上的邂逅,张学良与漂亮的赵四小姐一见钟情,从此决定了他们一生将相爱、相知、相守。
当时的张学良早在张作霖的撮合下与于凤至结为夫妇,但是面对真爱,他们不顾家庭的反对和舆论媒体的攻击,赵四小姐顶着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的压力,且委曲求全地抛却了妻子的名分,以秘书的身份与张学良艰难地走到了一起。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张学良在南京身陷囹圄,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幽禁生涯。
被送往香港的赵四小姐毅然将孩子托付给一位可信赖的朋友,回到张学良身边,以秘书的身份,尽夫人的责任,寸步不离张学良,陪伴他一起度过漫长的幽居岁月。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蒲松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人教版高中语文 3人教版高中语文4 回眸.(m óu) 骊.宫(l í) 霓.裳(n í) 玉扃.(ji ōn ɡ) 花钿.(di àn) 萦纡.(y ū) 马嵬.(w éi) 鼙.鼓(p í) 临邛.(qi ón ɡ) 钗擘.(b ò) 凝睇.(d ì) 衾.被(q īn) 人寰.(hu án) 云栈.(zh àn) (2)多音字翘⎩⎪⎨⎪⎧(qi áo )翘首(qi ào )翘起监⎩⎪⎨⎪⎧(ji ān )监狱(ji àn )监生 旋⎩⎪⎨⎪⎧(xu àn )旋风(xu án )旋转朝⎩⎪⎨⎪⎧(zh āo )朝日(ch áo )朝见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顾⎩⎪⎨⎪⎧君臣相顾.尽沾衣(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反而)(2)信⎩⎪⎨⎪⎧东望都门信.马归(随意,随便)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信使,指媒人)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实情)人教版高中语文 5(3)绝⎩⎪⎨⎪⎧此恨绵绵无绝.期(断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千乘万骑西南..行(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2)西.出都门百余里(名词作状语,向西) (3)上.穷碧落下.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4)梨园弟子白发新.(形容词作动词,新增) (5)春宵苦.短日高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六宫粉黛无颜色..古义:姿色。
大学长恨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长恨歌》的作者是:A. 李白B. 白居易C. 杜甫D. 王维答案:B2. 《长恨歌》讲述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A. 汉武帝与王昭君B. 唐太宗与武则天C. 唐明皇与杨贵妃D. 宋徽宗与李师师答案:C3. 《长恨歌》中,杨贵妃的死因是:A. 自杀B. 被赐死C. 病逝D. 被杀答案:B4. 下列哪一句诗不是出自《长恨歌》?A.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B.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C.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D.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答案:B二、填空题5. 《长恨歌》中,“______”一句,描绘了杨贵妃的美貌。
答案:回眸一笑百媚生6. 杨贵妃在《长恨歌》中被称为“______”,象征着她的美貌与宠爱。
答案:芙蓉7. 《长恨歌》中,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最终因“______”而悲剧收场。
答案:安史之乱三、简答题8. 简述《长恨歌》中杨贵妃的生平及其与唐明皇的关系。
答案:《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名玉环,是唐明皇的宠妃。
她原是唐明皇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唐明皇看中,纳为贵妃。
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在诗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最终因安史之乱,被迫在马嵬坡自缢身亡。
9. 描述《长恨歌》中所体现的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悲哀。
答案:《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宠爱和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奢华。
诗中提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显示了杨贵妃在唐明皇心中的地位。
然而,这种奢华背后隐藏着悲哀,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杨贵妃的悲剧性结局,反映了宫廷生活的无常和悲哀。
四、论述题10. 论述《长恨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叙事长诗的典范。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生动的叙述和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悲哀。
白居易《长恨歌》阅读练习答案附赏析引导语:《》的语言优美和谐,充分发挥了歌行体的特点,令人回肠荡气,显示了诗人过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恨歌》的相关练习题。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待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10、 给加点字词释义 11、 给加点字词释义 12、 给加点字词释义 13、 给加点字词释义 14、 给加点字词释义 15、 给加点字词释义 16、 给加点字词释义 17、 给加点字词释义 18、 给加点字词释义 19、 给加点字词释义 20、 给加点字词释千乘万骑西南行(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翡翠衾寒谁与共( 临邛道士鸿都客( 珠箔银屏迤適开( 风吹仙袂飘飘举( 含情凝睇谢君王( 钗擘黄金盒分钿( 临别殷勤重寄词(可怜光彩生门户( 缓歌慢舞凝丝竹( 行宫见月伤心色( 东望都门信马归( 云鬓半偏新睡觉( 玉容寂寞泪阑干( 此恨绵绵无绝期(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不见玉颜空死处( 耿耿星河欲曙天( ))))))))))))))))))1、 给加点字注音:2、 给加点字注音:3、 给加点字注音:4、 给加点字注音:5、 给加点字注音:6、 给加点字注音:7、 给加点字注音:8、 给加点字注音:9、 给加点字注《长恨歌》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选择题 1、提出“文章合不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 白居易B 王安石C 曾巩D 苏轼2、存诗最多的唐代诗人是(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杜牧3、白居易的文集是A 《白氏长庆集》B 《乐天文集》C 《白居易文集》D 《白香山文集》4、“香山居士”是指(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5、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B 排比C 顶针D 拟人6、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是( )A 平易晓畅B 沉郁顿挫C 色彩瑰丽D 想象奇特7、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排比C 对偶D 顶针8、 下列词语中拼写不正确的是A 金屋藏骄B 惊天动地C 孤灯挑尽D 排空驭气9、 下列词语中拼写正确的是A 比翼鸟B 连里枝C 娥眉D 城阕10、“渔阳輦鼓动地来” 一句中的“輦”是指A战鼓B古代军队中所用小鼓C古代军队中所用大鼓D铁皮鼓三、简答题1、简述《长恨歌》中的玄宗形象2、简述《长恨歌》中的贵妃形象3、第四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及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4、第三段玄宗思念贵妃的有关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5、简述《长恨歌》中的语言特色。
问题:王安忆将长篇小说命名为《长恨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否有什么联系?
分析:
两者的联系:
1、主人公的命运相似。
王琦瑶和杨玉环分别是两个《长恨歌》的主人公,两部作品讲的都是关于她们如何“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朝选在君王侧”,如何名闻天下,最后又如何凄凉地死去的故事。
2、两位作者在历史或政治素材面前始终以一个艺术家的境界与心态去反映着生活,评析着现实。
他们都有意淡化政治人物的政治身份,尽量虚化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昭示了作者“生活至上”、“艺术至上”的写作态度。
3、都轻现实而重审美。
白居易的《长恨歌》隐去了许多是非甚至丑陋的因素,杨玉环一段不必要的婚姻史也被一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笔勾销,只留下一段纯粹的旷世情缘。
王安忆自己也说,“我的小说创作是不太现实的,我对现实不很关心,我关心的是审美。
”而《长恨歌》也的确因为它的情趣、生活美学吸引了很多读者。
然而王安忆对经典文本的借用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日常化的历史观解构经典文本,使得小市民的悲剧也带有美的意味,从而揭示了王安忆借用经典文本传达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环境里女性的长恨命运主旨。
王安忆借用典故的传统,是为了在解构典故的基础上对《长恨歌》的悲剧情怀做现代的诠释。
如果说白居易对史诗精神的追求尚且停在历史人物或传奇人物这一质素上,王安忆则致力于把史诗精神导入一个现代城市的日益平凡的女性身上。
资料:王安忆《长恨歌》
温婉美丽的王琦瑶登上了《上海生活》的封面,在“上海小姐”比赛中获得“三小姐”的称号,成为了上海生活的代言人。
美丽的王琦瑶出乎意料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前国民党要员李主任的情妇,住进了安静的“爱丽丝”公寓,但因李主任在淮海战役拉开帷幕,黄金价格暴涨,股市大跌等纷乱中由于飞机坠毁死亡后离开了那里,最终安定在平安里。
之后看似在曲折中要走入平静的生活,然而严家师母、康明逊与萨沙的出现又给了她另一个悲剧性的故事。
王琦瑶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逃不过平安里的眼睛,她是爱孩子的父亲康明逊的,可是封建传统的等级观和世俗观却不允许她妄想,孩子出生了,王琦瑶就成为了一个未婚母亲。
一个未婚母亲在当时的社会却是被看不起的,是被鄙视的,是不被理解的,这也是这个社会给王琦瑶的另一个悲剧性情节。
最后王琦瑶的结局,一个上海生活的代言人,最终死在了一个窃贼的手上。
神化了的美丽最终还是战胜不了那些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被污染的灵魂。
一声长叹,几多悔恨!悲剧的一生,充满了几多叹息,几多无奈!
问题:关于古代负心汉的探讨
答案:自古只说女色祸国、红颜祸水,像妲已、褒姒,但却很少批判君王的不是。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之间的感情,几乎被当作自古以来帝王真爱的典范。
可是,一旦大祸来临之际,却为了平息兵变,保护自己,不惜将自己的爱妃交给叛军去处置,演了一场“三军不发可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的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只不过是文人墨客的粉饰。
同为君主的刘备,与他的先祖刘邦一样,每到危急时候,总是抛下老婆不管,只顾自己逃命。
他的那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看起来总是那么刺眼。
除去君王,就平民来说,崇拜他的刘安,有次刘备落难,投宿其家,竟杀自家妻子招待刘备。
吴起杀妻。
鲁国国君看中吴起的才能,想重用他却担心他的妻子是齐国人而有所犹豫,吴起为表心迹,获得自己想要的位置,伤心病狂地杀掉自己的结发妻子,名气够大行径却如此恶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的元稹。
年轻时落魄山西,处心积虑地勾引良家少女“崔莺莺”,之后又将其抛弃。
那《西厢记》便是元人王实甫据此写出的,却将原本始乱终弃的一段悲剧演绎成一出“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大团圆式喜剧。
里面的张生的多情,却更能反衬出的元稹的无情。
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
落魄书生李甲与当红妓女杜十娘,两人情投意合,海誓山盟。
杜十娘以为遇到知己,遂毅然脱离青楼,随李甲回乡。
谁知还在途中,李甲便贪图钱财、背叛誓约,私下将十娘卖给富商,导致十娘投江自尽。
还有《聊斋志异》、《白蛇传》、《牡丹亭》、《红楼梦》等等,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