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蒸气爆鸣的几个实验
- 格式:pdf
- 大小:142.27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1. 观察酒精燃烧的现象;2. 了解酒精燃烧的产物;3.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酒精燃烧是酒精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
反应方程式为:C2H5OH + 3O2 → 2CO2 + 3H2O + 热量。
三、实验器材1. 酒精灯;2. 火柴;3. 干燥的冷烧杯;4. 澄清石灰水;5. 玻璃棒;6. 烧杯;7. 铁架台;8. 秒表。
四、实验步骤1. 将酒精灯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形状;2. 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雾出现;3.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4. 将烧杯再次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5. 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五、实验现象1. 酒精灯火焰呈淡蓝色,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2.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水;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六、实验结论1. 酒精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2. 酒精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3. 酒精燃烧过程中,放出了热量。
七、实验分析1. 酒精燃烧时,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
外焰与氧气接触面积最大,燃烧反应最为充分,因此外焰温度最高;2. 酒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石灰水变浑浊;3.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用来加热物体,如烧水、煮饭等。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酒精灯爆炸;2. 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可用打火机;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酒精灯,防止火灾发生。
九、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浓度酒精的燃烧现象;2. 探究酒精燃烧对环境的影响;3. 学习其他可燃物的燃烧现象和产物。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酒精燃烧的现象和产物,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酒精气体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安装与调试方法,提高学生对酒精气体报警器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酒精气体报警器的工作原理酒精气体报警器是利用气体传感器检测环境中酒精气体的浓度,当浓度超过预设值时,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人们采取安全措施。
主要分为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和电化学式传感器两种。
2. 技术参数(1)检测量程:0-100%LEL(可燃气体)(2)一级报警值:25%LEL(3)二级报警值:50%LEL(4)采样方式:扩散(5)工作电压:DC 24V6V(6)功耗:3W(7)工作方式:连续检测(8)量程偏差:3%LEL(可燃气体) 5%F.S(毒性气体)(9)操作方式:红外遥控(10)响应时间(t90):可燃气体30s 毒性气体60s(11)工作温度:-40~70℃(催化燃烧式传感器)/-20~50℃(电化学式传感器)(12)工作湿度:95%RH(非冷凝)(13)防爆方式:隔爆型(14)防爆等级:Exd C T6 Gb(15)防护等级:IP65(16)环境压力:86kPa~106kPa(17)输出信号:4~20mA 三线制RS485四线制(18)防爆连接螺纹:M201.5(内管螺纹)(19)使用电缆:1.5 mm²3 屏蔽电缆线(三线制); 1.5 mm²4 屏蔽电缆线(四线制)(20)探测器与主机间最大距离:1000m(21)传感器使用寿命:催化燃烧三年,电化学式二年3. 安装与调试(1)安装①将报警器放置在通风良好、无腐蚀性气体、无电磁干扰的环境中。
②将探测器与主机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③根据现场需求,调整报警器的工作参数。
(2)调试①打开报警器电源,检查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
②使用红外遥控器对报警器进行操作,检查报警器是否响应。
③将探测器放置在酒精气体浓度较高的环境中,观察报警器是否发出报警信号。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炮弹的制作原理和实验步骤;2. 掌握酒精炮弹的燃烧特性;3.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酒精炮弹是一种利用酒精燃烧产生高温和气体的原理,使炮弹产生爆炸效果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中,酒精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炮弹内的气体迅速膨胀,从而产生爆炸效果。
三、实验器材1. 空易拉罐(500ml);2. 酒精(无水乙醇);3. 打火机;4. 火柴;5. 实验桌;6. 实验报告本。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空易拉罐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2. 倒入酒精:将酒精倒入易拉罐中,注意不要倒满,留出一定的空间;3. 点燃酒精:用打火机点燃酒精,观察酒精燃烧的现象;4. 观察爆炸:当酒精燃烧一段时间后,迅速将火源移开,观察易拉罐的爆炸效果;5. 实验结束: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整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现象1. 酒精燃烧:酒精在易拉罐内燃烧,火焰呈蓝色,产生热量;2. 爆炸:酒精燃烧一段时间后,迅速将火源移开,易拉罐发生爆炸,产生大量气体;3. 气体膨胀:爆炸产生的气体使易拉罐迅速膨胀,发出巨大的声响。
六、实验结论1. 酒精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气体迅速膨胀;2. 易拉罐在酒精燃烧后发生爆炸,产生爆炸效果;3. 本实验成功展示了酒精炮弹的制作原理和实验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全,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2.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酒精溅出或接触皮肤;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环境整洁;4. 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八、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爆炸效果的影响;2. 探索其他燃料的爆炸效果,如汽油、柴油等;3. 利用酒精炮弹的原理,设计制作其他实验装置。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酒精炮弹的制作原理和实验步骤,掌握了酒精炮弹的燃烧特性,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医用酒精点燃实验报告引言医用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快速杀菌的特性。
然而,在使用医用酒精时,很多人对其点燃性能感到好奇。
本实验旨在通过点燃医用酒精观察其燃烧过程,并探究引起其燃烧的原因。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 医用酒精(乙醇)实验仪器- 镊子- 实验台- 镁条实验步骤1.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小滩酒精。
2. 使用镊子夹起一根镁条。
3. 将镁条放置于酒精滩上。
4. 使用点火器点燃镁条使其燃烧。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酒精在镁条燃烧的引燃下能够点燃。
2. 酒精在点燃后会形成一团蓝色火焰。
3. 火焰持续燃烧的时间较短。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酒精的点燃性能是由其化学成分乙醇决定的。
乙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具有较低的点火点。
当点火源接触到乙醇时,会引发其燃烧。
2. 酒精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是乙醇燃烧产物在高温条件下激发产生的光。
蓝色火焰的出现是因为乙醇燃烧所产生的碳原子在高温下激发到特定的能级,再经过退激发回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具有蓝色的颜色。
3. 酒精的燃烧时间较短是因为酒精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能够迅速将周围的乙醇加热至点火点,进而引发酒精的燃烧。
所以一旦点燃,酒精会迅速完全燃烧并熄灭。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确保实验环境通风良好,防止酒精蒸气积聚引发火灾。
2. 点火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产生火焰伤害和烫伤。
结论医用酒精是一种易燃物质,乙醇是其主要成分。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镁条点燃酒精,观察到酒精的燃烧过程。
酒精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是乙醇燃烧产生的光在高温下激发的结果。
酒精的燃烧时间较短是由于其易燃特性和释放的热量能够快速引发周围酒精的燃烧。
在使用医用酒精时,我们需要注意其易燃性,避免火灾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燃烧的特性及其应用。
2. 掌握利用酒瓶制作烟雾喷火器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酒瓶烟雾喷火器利用酒精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瓶内的空气膨胀,从而产生烟雾和火焰。
实验中,酒精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当酒精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的压力会迅速升高,导致瓶内空气膨胀,形成烟雾和火焰。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空酒瓶、酒精、塑料瓶盖、打火机、棉线。
2. 实验工具:剪刀、锥子、镊子。
四、实验步骤1. 将空酒瓶清洗干净,晾干。
2. 用锥子在酒瓶底部钻一个小孔,孔径约为1cm。
3. 用剪刀将塑料瓶盖剪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分别安装在酒瓶的两侧。
4. 将棉线穿过酒瓶底部的孔,并系紧,确保棉线不会脱落。
5. 在棉线的一端涂抹酒精,另一端点燃。
6. 观察酒瓶内产生的烟雾和火焰。
五、实验现象1. 酒精燃烧后,瓶内产生大量烟雾和火焰。
2. 随着酒精的燃烧,烟雾和火焰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六、实验分析1. 酒精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瓶内空气膨胀,形成烟雾和火焰。
2. 棉线作为酒精燃烧的载体,起到了点火的作用。
3. 酒瓶作为容器,储存了酒精和空气,为燃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七、实验结论1. 酒精燃烧能够产生烟雾和火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 利用酒瓶制作烟雾喷火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泄漏引发火灾。
2. 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酒精和棉线,避免污染环境。
3. 在实验过程中,要观察酒精燃烧的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九、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烟雾和火焰产生的影响。
2. 尝试利用其他物质制作烟雾喷火器,如白酒、啤酒等。
3. 研究烟雾喷火器的应用领域,如舞台表演、消防演练等。
酒精蒸气爆鸣的几个实验作者:蒯文艺蒯世定来源:《化学教学》2010年第05期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5-001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有特殊香味、易燃烧的液体,乙醇的密度比水小,20 ℃时,密度0.789 g/cm3。
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质量分数浓度3.5~18.0 %。
乙醇是常用的燃料,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由于实验操作不当,会引起酒精灯爆炸。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乙醇的易燃和会爆特性,特设计下列乙醇蒸气爆鸣的4个简单的实验,供读者选用。
1试管爆炸实验向一干燥完好无损的20×200 mm 试管里加入约2 mL的无水乙醇,塞上橡胶塞,上下颠倒2~3次,反复振荡3~5次,让乙醇挥发,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放在试管架上。
一手取下橡胶塞,一手拿着点燃的木条迅速放在试管口,试管立即着火,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同时产生较为响亮的爆鸣声。
试管完好无损。
可以用橡胶塞盖在试管口,熄灭燃烧的乙醇。
再实验时,应该换另外一支干燥的试管进行实验。
2塑料瓶爆炸实验向一干燥约350 mL的塑料瓶里加入5~8 mL 的无水乙醇,拧上瓶盖(拧紧),上下颠倒3~5次,反复振荡3~5次,让乙醇挥发,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实验时,拧开瓶盖,迅速将点燃的木条放在塑料瓶口,塑料瓶口立即着火,产生爆鸣声,在瓶口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塑料瓶完好无损。
可以盖上瓶盖,熄灭燃烧的乙醇。
3酒精灯爆鸣实验向一干燥完好无损的空的酒精灯(卸下灯芯等)里加入4~5 mL 的无水乙醇,在酒精灯口塞上橡胶塞,上下颠倒3~5次,反复振荡3 ~ 5次,让乙醇挥发,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将酒精灯放在实验桌上。
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用点燃的木条迅速放在酒精灯灯口,酒精灯口立即着火,产生响亮的爆鸣声,在酒精灯口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火焰高约3~6 cm。
酒精灯完好无损。
可以用灯帽盖在酒精灯口,熄灭燃烧的乙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蒸气的制备原理。
2. 掌握酒精蒸气的收集方法。
3.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二、实验原理酒精蒸气的制备是基于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原理。
当酒精水溶液受热时,酒精首先蒸发,形成酒精蒸气。
通过冷凝,可以将酒精蒸气重新凝结成液态酒精,实现酒精的分离与提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00ml圆底烧瓶、蒸馏头、接液管、30cm直型冷凝管、150温度计、200ml量筒、乳胶管、沸石、热源等。
2. 试剂:乙醇水溶液(乙醇:水60:40)、95%的乙醇。
四、实验步骤1. 仪器安装:按照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方法,从热源开始安装仪器。
高度以热源为准,各固定铁夹位置应以蒸馏头与冷凝管连接成一直线为宜。
冷凝管的进水口应在靠近接收管的一端。
安装过程中,各仪器接口要用凡士林密封,铁夹以夹住仪器又能轻微转动为宜。
整个装置安装好后要做到端正,使之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全套仪器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
2. 加料:将60%乙醇水溶液60ml通过长颈漏斗倒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23粒沸石,按图安装好装置,接通冷凝水。
3. 加热:开始加热时,可大火加热,温度上升较快。
开始沸腾后,蒸汽缓慢上升,温度计读数增加。
当蒸汽包围水银球时,停止加热。
4. 冷凝:将收集到的酒精蒸气导入预先准备好的接收瓶中,收集液态酒精。
5. 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各阶段的温度、酒精蒸气的收集量等数据。
五、实验现象1. 酒精水溶液受热后,温度逐渐上升,直至沸腾。
2. 沸腾过程中,蒸汽缓慢上升,温度计读数增加。
3. 酒精蒸气进入冷凝管后,逐渐凝结成液态酒精,收集在接收瓶中。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并收集了酒精蒸气。
2.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读数与酒精蒸气的收集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即温度越高,收集到的酒精蒸气量越多。
3. 实验过程中,沸石起到了防止暴沸的作用,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并收集了酒精蒸气,验证了酒精蒸气的制备原理。
实验名称:酒精的燃烧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酒精的燃烧特性,探究酒精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0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器材:酒精灯、酒精、试管、火柴、镊子、试管架、记录本、铅笔。
实验步骤:1. 将酒精灯放在试管架上,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2. 将少量酒精倒入试管中。
3. 用镊子夹住试管,将试管倾斜,使酒精沿着试管壁流出。
4. 观察酒精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过程中酒精的火焰颜色、燃烧速度、燃烧产生的热量等。
5. 将燃烧后的试管放入冷水中,观察酒精燃烧后的残留物。
6.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酒精的燃烧特性。
实验结果:1. 酒精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燃烧速度较快。
2. 酒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大,能使试管表面温度升高。
3. 燃烧后的试管底部有少量残留物,为黑色固体。
实验分析:1. 酒精燃烧时,酒精分子在火焰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量。
2. 酒精燃烧过程中,火焰颜色为蓝色,这是因为酒精分子中的碳氢键在燃烧过程中发生断裂,产生激发态的碳氢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在碰撞过程中放出能量,形成蓝色火焰。
3. 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较大,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4. 燃烧后的试管底部有少量残留物,这是酒精分子中的碳氢键在燃烧过程中未完全断裂,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1. 酒精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燃烧速度较快,产生的热量较大。
2. 酒精燃烧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因此在使用酒精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酒精的使用量,避免浪费。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3. 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4. 了解酒精的燃烧特性,提高安全意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发出刺耳声音的验纯化学实验
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用品
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干燥的小试管,长颈漏斗,锌粒,稀硫酸。
实验步骤
1、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2、用大拇指捂住小试管。
3、点燃洒精灯,试管移近火焰,试管口对着燃着的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4、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5、如爆鸣声轻而沉闷,说明试管内收集的氢气纯净。
说明
如果第一次检验的氢气不纯,需再次检纯时,必须用拇指捂住试管口一段时间,使试管内没有燃尽的氢气火焰完全熄灭,方可再次收集氢气,否则易发生仪器爆炸事故。
汽油蒸汽爆炸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汽油蒸汽爆炸现象,以探究其燃烧特性和危险性。
实验设备与材料:
1. 汽油:用作实验燃料。
2. 火花发生器:用于引燃汽油蒸汽。
3. 蒸汽瓶:用于收集汽油蒸汽,观察燃烧现象。
4. 火焰传感器:用于测量爆炸过程中的火焰温度和光强。
5. 温度计:用于测量实验环境温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室环境通风良好,实验器材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放置蒸汽瓶:将蒸汽瓶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底部与桌面平行,以防漏油。
3. 添加汽油:向蒸汽瓶中加入适量的汽油,并保持适当液位,避免溢出。
4. 引燃汽油蒸汽:使用火花发生器将火花引燃蒸汽瓶中的汽油蒸汽。
注意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5. 观察燃烧现象:在引燃汽油蒸汽后,观察并记录燃烧的火焰、温度和光强变化。
6. 重复实验:重复实验步骤3至5,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7. 温度测量:使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室环境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汽油蒸汽可以在受到火花引燃时发生爆炸现象。
爆炸时生成的火焰具有高温和强光,且火焰能够迅速蔓延。
实验中的环境温度对爆炸现象具有一定影响,较高的环境温度能够促进汽油蒸汽的蒸发和燃烧。
结论:
汽油蒸汽具有较高的爆炸危险性,容易在受到热源或火花引燃时发生爆炸。
因此,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当严格控制汽油的使用、储存和运输,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喷洒酒精实验中的化学现象【原创版】目录1.喷洒酒精实验的目的和意义2.实验中观察到的化学现象3.化学现象的原理和解释4.实验结果的结论和影响正文一、喷洒酒精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喷洒酒精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旨在观察酒精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现象。
酒精,学名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
通过观察酒精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酒精的性质,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中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在喷洒酒精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种化学现象:1.酒精的挥发性:当酒精被喷洒到空气中时,可以迅速挥发,从液态变为气态。
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容易从液态跃迁到气态。
2.酒精的燃烧性:当酒精蒸汽遇到火源时,会发生燃烧反应,产生明亮的火焰。
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当酒精蒸汽与氧气混合到一定程度时,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燃烧。
3.酒精与水的混合现象:当酒精喷洒到水中时,可以观察到酒精与水相互混合的现象。
这是因为酒精与水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溶解,形成均质的混合物。
三、化学现象的原理和解释1.酒精的挥发性:酒精的挥发性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酒精分子由一个羟基和一个乙基组成,羟基上的氧原子与乙基上的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
由于氧原子电负性较高,羟基上的电子云偏向氧原子,使乙基上的碳原子部分正电荷化。
这种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与周围的氧原子形成氢键,使酒精分子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当酒精喷洒到空气中时,酒精分子间的氢键被破坏,使得酒精分子容易从液态跃迁到气态。
2.酒精的燃烧性:酒精的燃烧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
酒精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氢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氧具有一定的还原性。
当酒精蒸汽与氧气混合到一定程度时,遇到火源,酒精蒸汽中的碳和氢首先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随后,释放的热能维持燃烧反应的进行,使酒精持续燃烧。
3.酒精与水的混合现象:酒精与水的混合现象主要与它们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助燃器的原理及构造。
2. 探究酒精助燃器的助燃效果。
3. 分析影响酒精助燃器助燃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器材1. 酒精助燃器1个2. 酒精1瓶3. 火柴1盒4. 钢尺1把5. 量筒1个6. 烧杯1个7. 秒表1个8. 温度计1个9. 澄清石灰水1瓶10. 滤纸1包三、实验步骤1. 观察酒精助燃器的构造,了解其工作原理。
2. 使用量筒量取50毫升酒精,倒入酒精助燃器中。
3. 将酒精助燃器放置在通风处,用钢尺测量酒精助燃器的高度。
4. 点燃酒精助燃器,记录火焰的燃烧时间。
5. 在火焰上方放置一个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生成。
6. 将酒精助燃器放置在温度计下方,测量火焰的温度。
7.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烧杯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8. 改变酒精助燃器的放置角度、酒精量、高度等因素,重复实验步骤。
四、实验现象1. 酒精助燃器点燃后,火焰燃烧时间较长。
2. 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水。
3. 酒精助燃器火焰的温度较高。
4. 澄清石灰水滴入烧杯中,未发生明显变化。
五、实验数据1. 酒精助燃器燃烧时间:120秒2. 酒精助燃器火焰温度:300℃3. 酒精助燃器高度:20厘米六、实验分析1. 酒精助燃器通过酒精燃烧产生高温火焰,从而实现助燃效果。
2. 酒精燃烧生成的热量有助于提高火焰的温度,延长火焰的燃烧时间。
3. 酒精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在烧杯内壁凝结成水珠,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水。
4. 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酒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未与石灰水反应。
七、结论1. 酒精助燃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火焰的温度和燃烧时间。
2.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3. 在使用酒精助燃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安全。
2. 实验场所应保持通风,避免酒精蒸汽积聚。
3. 实验结束后,应将酒精助燃器放置在通风处,确保酒精完全燃烧。
关于消防的科学小实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楼大厦的数量不断增加,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的防范火灾,成为了人们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
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来了解消防的知识,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消防安全的认识,而且也有利于预防潜在的危险。
以下介绍一些简单有趣的消防科学小实验,供读者参考。
1、燃烧反应实验所需材料:一瓶含有70%乙醇的酒精,一个火柴,一根长木棒,一盆水。
方法:①将酒精倒入玻璃杯中,倒的越多效果越明显。
②在旁边放置一盆水,保持足够大的安全距离。
③在酒精表面点燃火柴,并用木棒将火柴放入酒精中,注意需要快速倒退并观察燃烧反应。
实验原理:乙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在接触到氧气和热源后会发生燃烧反应。
实验中的火柴点燃乙醇,使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形成火焰并释放热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烟雾扩散实验所需材料:卡片纸,烟。
方法:①将纸卡成一个圆柱形,底部留出一定的长度,成为一个“烟囱”。
②将一个端点张开成底部,而另一个端点卷成小圆形,形成一个“喇叭”。
③在喇叭部分点燃少量烟,然后将圆柱体盖在上面。
实验原理:火焰在烟囱内燃烧时,会产生烟雾,因为烟囱的狭窄使空气不能顺畅地流动,所以烟囱中的烟雾会扩散。
当我们用卡片纸制作烟囱后,火焰在其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但是随着烟雾的扩散,不断向周围传递,模拟火灾时烟雾扩散的情况。
3、火灾熄灭实验所需材料:纸杯,小蜡烛。
方法:①在纸杯中放入小蜡烛。
②倒入水,但是不要使纸杯溢出。
③观察水对于燃烧的影响。
实验原理:在消防中,水被广泛应用于灭火的目的。
实验中的烛光照亮了“火山口”,当水倒入杯中时,因为水的密度比较大,它会将热量吸收并带走。
因此,蜡烛燃烧不便,温度降低,火焰逐渐变小并最终熄灭。
总之,消防安全事关重大,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关注,而科学小实验可以在让我们了解消防知识的同时,也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乐趣。
消防安全不容忽视,期望这些实验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消防安全,防范于未然。
乙醇气体检测报警方案乙醇(酒精)在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应用广泛,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因此,我国各类酒精生产厂遍布。
酒精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液体,与空气空混合后又极易燃烧发生爆炸。
乙醇很容易挥发,当乙醇在空气中的比例达到19%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因此,制药厂检查乙醇泄露和燃烧爆炸尤为重要。
一、方案概述乙醇气体一旦泄露或积聚在周围环境中,将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人身中毒等恶性事故。
为了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应设置可靠的乙醇气体检测报警器,连续监控控制环境中乙醇气体的泄露和浓度情况,及时发出报警。
本检测报警系统就是为了实现对生产车间、仓库等处的乙醇气体进行实时浓度监测与报警实现和集中统一管理。
为了实现可靠的乙醇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初步对乙醇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进行设计,包括检测点的设置,检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选型,系统配置以及安装到检测系统实现的整体预设。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1)实时监测生产车间、仓库等处附近乙醇气体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实时报警。
(2)通过上位机系统监控中心实时观看车间和仓库的现场情况。
(3)在监控中心实时记录以上各监测数据,对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4)并能通过声光报警、液晶屏幕显示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及时告知维护管理责任人。
(5)对历史数据的自动分类整理。
(6)管理软件提供事件查询、告警配置和查询、环境参数浏览。
二、方案介绍与设计1、检测点的定位通过对产车间、仓库等处的细致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设置乙醇气体探测器的最佳位置或必要设置点。
具体到某个装置时可做更具体的分析,根据上述可能泄露的部位,确定乙醇体探测器布置的最佳位置或必要设置点,从而保证泄漏的乙醇气体充分扩散到检测器附近,使泄漏险情及时被探知。
霍尼艾格HNAG1000探测器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它的自动校准功能,可以通过带背光的液晶显示屏上的提示一步步地引导操作者进行校准。
传感器及信号发生器被安装在一个防爆机壳内,机壳上有玻璃罩,正好适用于药厂这种特别要求的环境中。
[实验1]
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产生水雾。
说明酒精中含有氢元素。
然后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里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元素
[实验2] 向试管里注入约2ml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然,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观察烧杯内壁上有什么现象,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内壁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无变化,证明产生H2
[实验3] 向试管里注入约2ml无水乙醇,取一根光洁的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红热,然后伸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铜丝变黑然后又复原,溶液有刺激性气味。
乙醇被氧化为乙醛。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探究酒精燃烧产生的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酒精燃烧产生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酒精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酒精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些热量转化为动能,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酒精燃烧动力的应用。
实验原理方程式如下:C2H5OH + 3O2 → 2CO2 + 3H2O + 能量三、实验器材1. 酒精灯2. 烧杯3. 活塞4. 带有刻度的玻璃管5. 量筒6. 秒表7. 氢氧化钠溶液8. 澄清石灰水9. 滤纸10. 试管夹11. 烧杯夹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活塞固定在玻璃管的一端,将玻璃管另一端连接到烧杯上。
2. 将酒精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点燃酒精。
3. 观察酒精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火焰高度等。
4. 用秒表记录酒精燃烧时间,同时观察活塞运动情况。
5. 待酒精燃烧结束后,将玻璃管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6. 将玻璃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情况。
五、实验现象1. 酒精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火焰高度约为10cm。
2. 活塞在酒精燃烧过程中不断上升,燃烧结束后活塞停止运动。
3. 将玻璃管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气泡产生,说明酒精燃烧产生了水蒸气。
4. 将玻璃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六、实验数据1. 酒精燃烧时间:120秒2. 活塞上升高度:5cm3. 氢氧化钠溶液中气泡产生量:约20个4.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较明显七、实验结论1. 酒精燃烧过程中,酒精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
2. 这些热量转化为动能,推动活塞运动,实现了酒精燃烧动力的应用。
3. 酒精燃烧产生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酒精内燃机、酒精蒸汽机等。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酒精燃烧引发火灾。
2.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放回原位。
酒精蒸汽和空气混合爆炸实验的研究作者:冷国平来源:《化学教学》2009年第05期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5-0010-01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众所周知,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熄,但为什么不能用嘴吹熄?学生这样的疑问,教师一般这样解释:当用嘴吹灭酒精灯的时候,火苗容易将火引入到酒精灯里,灯壶内的酒精蒸汽和空气在灯壶内迅速燃烧,形成很大气流往外猛冲,同时有闷响声,这时候就形成了“火雨”,会造成爆炸危险。
老师仅仅口头解释,学生难以理解。
为了帮助理解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酒精蒸汽和空气混合爆炸的实验。
[实验用品]盛固体药品的塑料瓶(600 mL)和衬盖、滴管的胶头、自行车内胎的气门嘴。
[装置制作]用剪刀尖子小心地在塑料瓶距离底部约1 cm处刺破一小孔,然后用圆锉插入将小孔锉圆,在小孔中紧紧的插入一只自行车内胎的气门嘴,将螺母拧紧。
[实验过程]将滴管的胶头套在塑料瓶上的气门嘴上,使其套紧不漏气,向这个塑料瓶中倒入约10 mL 酒精,用衬盖盖住塑料瓶,将塑料瓶快速摇晃近10次,使塑料瓶中充满酒精蒸汽。
点燃酒精灯,将塑料瓶口向上,取下套在气门嘴上的胶头,气门嘴对准酒精灯火焰,挤捏塑料瓶。
开始可看到酒精蒸汽平衡燃烧的蓝色火焰,挤捏塑料瓶几次后,火窜入塑料瓶中即发生“轰”的巨响,瓶上的衬盖被冲得高高的。
[说明]本装置可反复使用,实验时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
若寒冬做此实验,需将盛有酒精的塑料瓶放在热水中温热一会儿。
酒精蒸汽和空气混合爆炸实验的成功演示,学生印象深刻,不仅可帮助学生解决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熄的疑惑,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油站要严禁烟火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消防意识。
参考文献:[1]姚中.氢气燃烧和爆炸实验及防爆措施[J].化学教学与实验,2001.6.[2]赵红.安全方便的气体爆炸实验器[J].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