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水乡歌
- 格式:pdf
- 大小:172.67 KB
- 文档页数:13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水乡歌》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一、基础题1.读拼音,写汉字。
shuǐ xiānɡ________chù chù ________bái fān________qīnɡ shuǐ ________2.比一比,再组词。
自________ 象________ 波________咱________ 像________ 披________3.给多音字注音。
漂 ________亮________浮4.填上合适的词。
一________船 一________白云 一________歌曲一________河一________白帆 一________池塘5.写出下列汉字的部首。
飘________ 装________ 却________静________ 歌________ 脚________6.看拼音,写汉字;pi àn piàn________zhuānɡ mǎn ________chuán zhī ________piāo dàng ________7.一字组多词船________ ________ 装________ ________清________ ________ 新________ ________8.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白帆片片像(云朵)。
①丹顶鹤的头顶像________。
②孩子的笑脸像________。
9.写出近义词。
鲜红—________ 处处—________ 经常—________美丽—________ 洁白—________10.读拼音,写汉字。
qú qiáo tánɡ bó水________ 立交________ 池________ 船________zhuānɡ fān________载白________11.比一比,再组词。
21、水乡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创设情境。
1、江南的景色确实美!(利用多媒体出示江南水乡图片)师描述:江南的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树是那么的绿,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
老师真想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想听吗?2、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过渡: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二、揭示课题,读好课题。
1、这首诗歌颂、赞美水乡,所以题目是——水乡歌2、板书课题:21水乡歌过渡:你们也想用这首诗来赞美水乡吗?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吧!三、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想要读好课文,可要先过一关----字词关。
请你们打开书,看看课文后面的一类字、二类字,自己借助拼音把生字先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读音。
生字认准了,这些生字放在课文里,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拿出你的笔,把它们都划出来,最好啊,能连词画。
3、指名读词。
荡清波千条渠万只驳船多飘满装满白帆湖面一箩咱水乡新生活4、理解词义。
(1)千条渠万只驳一箩在读课文的时候,我读到了这一句话:千首曲,万首歌。
曲和歌的意思差不多,同一类的,意思相近,放在一块儿,变成一个词---歌曲。
其实还有很多的词也是这样构成的,老师送你们三个词——河渠、船驳、箩筐。
你现在知道“渠”的意思了吗?渠和河的意思只有一点区别,渠是浇灌田地,灌溉庄稼。
“驳”是一种靠拖轮拉着的船,用来装载货物或者运送乘客。
箩筐:都是用竹子编成的用来盛放东西的器具。
只是箩稍微小一点。
看图,分辨“渠”、“驳”、“箩”。
(2)荡清波谁来告诉我们大家“荡清波”的意思?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来做一做,注意动作的和缓。
(在此环节中相机书写“荡、清、箩”,学习生字。
)5、生字词掌握了,读书的障碍就扫清了,请你们自由读读课文。
《水乡歌》教学设计(精选13篇)《水乡歌》篇1之二作者:穆文教学设想:《水乡歌》是国标本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
诗题中“歌”字点明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
诗人依据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
每一节开头都采用问答形式,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语言清新活跃,勾勒出一幅绿水清波、白帆如云、歌声回荡的生动画卷。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或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这一幅画面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感受水乡的景美、人欢和诗人的情浓。
短小精悍的诗歌往往带有很大的跳跃性,留有不少空白处,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尤其是本诗的第四小节。
然而又给引发学生遐想创造了空间。
那么,教师如何把握诗歌的特点组织教学呢?《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所不能替代的。
因而,反映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应有学生的声音——有学生读书的声音。
杨再隋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及课文作者对话交流,进而接受课文的熏陶感染。
最终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为自己的。
另外,一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视幅太窄,不善于综合,因此要在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下功夫。
这就得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体悟、提高。
有学生提问的声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这是古代圣贤对于学习、思考与疑问的关系所做的精辟论述。
鼓励学生质疑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使教学更灵活紧凑。
又是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
最后一节由景及人,收束全诗,点明题旨,是教学难点。
教师没有提问“这是什么意思?”而是抓住学生的问题“‘歌’怎么会装在船里?”自然引导学生对诗歌深藏内涵的体会.有学生讨论的声音。
2023年《水乡歌》二年级教学设计2023年《水乡歌》二年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在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2 个生字,“装”“箩”,认识偏旁,“衣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水乡歌》,更好的感受水乡的美丽,先要检查字词关,复习巩固生字词。
2、整体回忆:同学们,水乡的什么多?(随即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二)民主导学:(1)任务呈现:任务一:熟读诗歌,在朗读中感知文意。
策略:1.自由朗读第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展示朗读,用你的朗读感知水乡的美丽富饶。
(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1.“学”第一小节A.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水乡的水多!B. 在学生们一遍遍的朗读中,指导:水乡哪儿有水?看图理解“渠”感知“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的水多。
C.为更好的读美“处处绿水荡清波”的句子,我出示了一段江南水乡乌镇的视频,“河面波光粼粼,岸上杨柳依依,坐在阿婆摇的船上,阵阵清风吹来,水面荡漾起层层波纹,让人心情舒畅,好美呀!再来朗读这句。
感受到水乡的水多,水美!2. “扶”第二小节A. 因为水乡水多,所以交通工具就是船,读第二小节,告诉我们有什么船?(看图片认识“驳”)B. 指导朗读船多和白帆的美。
C 这么多的船,渔民们用来干什么?引导渔民的勤劳。
3.“放”第三小节A 读第三小节,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歌装满一箩又一箩?)B. 同桌交流,看图片,理解箩筐里装的不仅仅是鱼虾,还是他们美好的生活,也是渔民们一支支快乐的歌曲。
C. 指导朗读,赛读,评价。
4. 整体读文,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诗的特点?(每节都以“水乡什么多”开头)你能读好这个问句吗?(三)检测导结: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课《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课《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还有什么多?在古筝的配乐下欣赏一张张图片,激发孩子们有话说的欲望。
21.水乡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装”“飘”字,掌握两个新部首。
3.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荡”、“新生活”等重点字词,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水乡。
1.播放课件,欣赏水乡风光,激发学生对水乡的喜爱之情。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
2.检查反馈,理解“驳”、“帆”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想想:水乡什么多?三、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理解水乡水多的特点。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自由读,让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2)指导朗读,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
2.理解水乡水美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荡”。
(2)指导读好“处处绿水荡清波”,感受水乡的水美。
3.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读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理解水乡船多的特点。
(1)方法迁移,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船多的词语并进行感情朗读。
(2)看图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
(3)指导有层次地朗读,读出船的多、船的美。
2.想象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体会渔民的勤劳。
(三)学习第三小节1.理解水乡歌多的特点。
(1)自读质疑。
(2)随文解字“箩”,想想:水乡人用箩筐来装什么?(3)联系上文,想象水乡人民的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2.理解“歌”的在文中意思,再读课题,。
3.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2.师生对答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背诵。
3.拓展思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什么多。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
二、听写生字。
三、指导写字。
四、迁移练习。
1.次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尝试动笔练写。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1、水乡歌》课文
21 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
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
池塘一个连一个,
处处绿水荡清波。
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只船,万只驳,
白帆片片像云朵,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曲,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
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一首儿童诗,由四小节组成,分别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突出水乡的四个特点。
这四小节逐层推进,彼此紧密相联。
因为“水多”,所以“桥多”、“船多”,因为“船多”,乘船、打鱼的人多,所以“歌”就多,“歌多”
是全诗的结晶与升华,渗透了水乡人民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儿童诗的语言生动优美,运用设问、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方式,把普通的水乡景色描绘的栩栩如生,令人向往。
“处处绿水扬清波”中的“扬”字飘满湖面,飘满河中的“飘”字,“大船小船装满歌”中的“装”字,都很具有表现力,既动感十足,又耐人寻味。
【精品】二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及解析)苏教版21.水乡歌【基础知识】一、看拼音写词语。
piàn piàn zhuānɡ mǎn chuán zhī piāo mǎn hé( ) ( ) ( ) ( )shuǐ xiānɡ chù chùbái fān dànɡ qīnɡ bō( ) ( ) ( ) ( )参考答案:片片装满船只飘满河水乡处处白帆荡清波(解析:考查的内容“装、船、飘、荡、帆、清”都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注意“清波”都是三点水旁。
)二、辨字组词。
清()湖()箩()帆()请()胡()萝()凡()参考答案:清水湖水箩筐白帆请进胡子萝卜平凡(解析:“萝”和“箩”两个字都读luó,但一个是植物名,一个是器具名。
【萝】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藤萝。
【箩】用竹子编的器具,大多方底圆口,制作比较细致,用来盛粮食或淘米等:稻箩淘箩。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歌曲一()红宝石一()白帆一()池塘参考答案:首颗片个(解析:棵和颗在做量词的时候有区别。
“棵”指植物的株数。
如:一棵树。
“颗”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
如:三颗黄豆。
)四、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漂()()铅()()烫()()情()()参考答案:飘飘动船小船荡飘荡清清清(解析:“飘”“船”“荡”“清”都是本课的生字,让学生通过换偏旁,加强对生字的掌握。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
1.水乡的水多()船多()歌也多()2.你的家乡在哪里()3.我的家乡是多么美啊()参考答案: 1. 、、。
2. ?3. !(解析:“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第二句话表示疑问用问号。
“感叹号”为标点符号的一种,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
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2019-2020学年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 水乡歌苏教版习题精选五十二第1题【填空题】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白帆片片像(云朵)。
①丹顶鹤的头顶像______。
②孩子的笑脸像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水乡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
②千条______,万条______,______一个连一个,______绿水荡______。
③千只______,万只______,白帆______像______,______湖面______河。
④千首______,万首______,______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______。
【答案】:第3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歌______ 连______ 绿______ 扬______ 就______ 桥______ 片______ 咱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仿照课文写一写,写完以后读一读。
乡村什么多?______城里什么多?______公园什么多?______天上什么多?______【答案】:第5题【填空题】给多音字注音。
漂______亮______浮【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精彩模仿秀。
例:片片__________________一群群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7题【填空题】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渠一______白云一______歌曲一______宝石一______河一______白帆一______蜜蜂一______池塘【答案】:第8题【填空题】读拼音,写汉字。
qú qiáo tánɡ bó水______ 立交______ 池______ 船______zhuānɡ fān______载白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根据课《水乡歌》文填空。
①千条______,万条______,______一个连一个,______绿水荡______。
小学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导语】《水乡歌》全诗共三小节,分别描写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
每一节的开头都采取问答的情势,琅琅上口,以活泼清楚的语言,抓住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画出一幅幅活动的水乡风光图。
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歌咏了水乡的娟秀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水乡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娟秀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酷爱大自然、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分小组学习。
学情调查:1、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少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2、学生对文中所描画的“渠”、“驳”、“箩”等词不知道。
教学进程:一、导入,激发爱好1、小游戏。
师板画小帆船,请学生上黑板仿照画,比一比谁画的好、快。
2、导入新课。
放水乡风光图像,交换感受。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摸索:水乡什么多?4、读后交换,揭示课题《水乡歌》,板书:水乡歌二、初读,整体感知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
2、检查字词与课文。
3、交换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1)教给方法,知道“渠”“驳”歌、曲都是人们唱的,它们意思相近,我们可把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歌曲”,想一想:渠是什么意思?驳呢?(2)提出用画画的方式来读课文,弄懂其它提出的问题。
三、精读,体悟情感(一)第一段画水1、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还是船?(水)2、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3、交换,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4、看第一段图像,师引读5、指导朗诵,齐读6、指导作画(二)第二段画船及其它1、船应当怎么画,自由读第二段2、请一位小朋友画一只船,指导:用什么色彩粉笔?(白色)船应当画在什么位置?(水上)画一只行吗?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
《水乡歌》教案《水乡歌》教案1教学设想:《水乡歌》是国标本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
诗题中“歌”字点明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
诗人依据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
每一节开头都采用问答形式,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语言清新活跃,勾勒出一幅绿水清波、白帆如云、歌声回荡的生动画卷。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或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这一幅画面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感受水乡的景美、人欢和诗人的情浓。
短小精悍的诗歌往往带有很大的跳跃性,留有不少空白处,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尤其是本诗的第四小节。
然而又给引发学生遐想发明了空间。
那么,教师如何掌握诗歌的特点组织教学呢?《规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所不能替代的。
因而,反映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应有学生的声音——有学生读书的声音。
杨再隋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自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学生充沛的时间读,加工处置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课文作者对话交流,进而接受课文的熏陶感染。
最终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为自身的。
另外,一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视幅太窄,不善于综合,因此要在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下功夫。
这就得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体悟、提高。
有学生提问的声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这是古代圣贤对于学习、考虑与疑问的关系所做的精辟论述。
鼓励学生质疑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时调整授课计划,使教学更灵活紧凑。
又是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
最后一节由景和人,收束全诗,点明题旨,是教学难点。
教师没有提问“这是什么意思?”而是抓住学生的问题“‘歌’怎么会装在船里?”自然引导学生对诗歌深藏内涵的体会.有学生讨论的声音。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1 水乡歌巩固辅导第七十九篇第1题【填空题】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白帆片片像(云朵)。
①丹顶鹤的头顶像______。
②孩子的笑脸像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一读,注意划线的词,想想还可以怎么用。
千只船,万只船还可以说一只______千条渠,万条河一条______千首曲,万首歌一首______【答案】:第3题【填空题】我能模仿着写一写。
例:白帆片片像云朵。
弯弯的月亮像______。
______像______。
【答案】:第4题【填空题】根据课文《水乡歌》填空。
①千条渠,万条______,池塘______,______绿水荡清波。
这是说水乡的______多。
②千条______,万只驳,白帆______像______,______湖面______。
这是说水乡的______多。
③千首______,万首______,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
这是说水乡的______多。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根据课《水乡歌》文填空。
①千条______,万条______,______一个连一个,______绿水荡______。
②千只______,万只驳,白帆______像______,______湖面______河。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
鲜红—______ 处处—______ 经常—______美丽—______ 洁白—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拼音,写汉字。
shuǐ xiānɡ______chù chù ______bái fān______qīnɡ shuǐ 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歌______ 连______ 绿______ 扬______就______ 桥______ 片______ 咱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数字成语。
2019-2020学年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 水乡歌苏教版习题精选五十八第1题【填空题】找朋友。
发______ 木______ 座______ 过______树扬桥位【答案】:第2题【填空题】照样子,写句子。
例:白帆片片像云朵。
①银杏树的叶子像______②十五的月亮像______③燕子的尾巴像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拼音,写汉字。
shuǐ xiānɡ______chù chù ______bái fān______qīnɡ shuǐ 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白帆片片像(云朵)。
①丹顶鹤的头顶像______。
②孩子的笑脸像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给多音字注音。
漂______亮______浮【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自______ 象______ 波______咱______ 像______ 披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水乡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
②千条______,万条______,______一个连一个,______绿水荡______。
③千只______,万只______,白帆______像______,______湖面______河。
④千首______,万首______,______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______。
【答案】:第8题【填空题】看拼音,写汉字;piàn piàn______zhuānɡ mǎn ______chuán zhī ______piāo dàng 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船——______ ______ 箩——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读拼音,写汉字。
20、水乡歌教学目的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水乡的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指导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歌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听音乐看图揭题:图上画了哪些景物?湖面上有什么?小河上有什么?湖岸边有什么?这里的景色怎样?2、听录音,进入课文情境。
3、板书(水乡歌)这就是美丽的水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在读通的基础上,大体理解是诗歌的内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词。
lian dang chuan piao zhuang zan qu bo连忙荡清波小船飘满河装满咱们渠道驳luo一箩(2)指名拼读。
(3)正音:装、船(翘舌音);咱(平舌音);连、船(前鼻音);箩、连(边音)。
装(三拼音)(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纠正读破的句子。
(5)领读课文。
3、范读课文。
讨论:指名说说课文里告诉我们水乡里什么多?三、教学生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连、荡、船、帆、飘、湖、装、咱2、指名认读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船与舟比较,咱:与“自”比较。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装:上下结构,上面是“壮”下面是“衣字底”。
教学“衣”荡:草字头要些得扁一些,一横要覆盖下面的“汤”第七笔是横折折钩要一笔写成。
装:教学“衣”字旁,上面的右边是“士”不是“土”飘:教学“风”字旁,左边的下面是二小不能连起来。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7、在练习本上练写。
四、作业抄词语,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第20课《水乡歌》齐读课题。
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生字词,看谁学得好。
2、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3、这篇课文写得美吗?谁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4、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水乡歌描写什么地方的景色?(师描述水乡风景)2、师范读(配乐)闭上眼睛听。
问:同学们看到什么?你们觉得水乡美怎样?3、看图说说图上水乡哪儿美?过渡:水乡这样美,你想不想读读?4、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水乡什么多?问:水乡什么多?板书;水乡水多船多歌多5、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你觉得哪儿好?出示投影(第一段)(2)师标出“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3)自由读,指名读(注意哪些词重读)。
(4)齐读。
过渡:水乡的水很多,而且美,你觉得哪句话写水乡的水很美?从哪个词看出水乡水很美?(荡)(5)指导朗读(读这一段时,把加点词重读)过渡:水乡的水多,水乡还有什么多?(船多)。
哪一段告诉我们的?6、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齐读。
2、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
为什么说白帆像云朵呢?3、湖上这么多船他们用这些船干什么?(看图)4、水乡这么美,你能不能把它印在脑海里。
5、指导背诵(1—2两节)学习第三节:过渡:水乡很美,生活很好。
1、指名读。
2、你觉得水乡歌多吗?(千首,万首,一箩又一箩)3、齐读。
4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唱歌?水乡人为什么这样开心?水乡人们歌唱什么?(新生活)看图理解。
放录音:《太湖美》三、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到处是绿树成阴,风光秀丽,人们生活幸福,只要你们平时仔细观察,你会觉得我们家乡也很美。
四、发散练习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还有什么多,请发挥你的想象,自己也做一回诗人,作一首诗。
水乡什么多,鱼虾多。
千条鱼,万条虾,装满一筐又一筐,乐得人们笑哈哈。
板书设计:水多千条万条处处连水乡船多千只万只片片满歌多千首万首装满又、21、云房子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1.歌曲《云》的磁带。
音乐伴奏带(轻柔、跳跃)。
2.多媒体制作的课件。
一片片小云朵。
小鸟的头饰。
3.诗文《给一片纯净的蓝天》。
4.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5.分好活动小组。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在情景中讲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引入美1、(多媒体演示雨过后天空飘浮云朵)小朋友们,刚刚下了一场雨(板书:雨过),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
你们看,这些云朵漂亮吗?请你们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天上的云可真漂亮呀!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2、正在这时,一群小鸟飞了过来。
(多媒体演示:小鸟边飞边说:“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屏幕上出现课题。
)3、这节课我们就要和这些小鸟一起来造云房子,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块到第22课《云房子》来做客吧。
(二)感受美1、老师带来了一些云朵,想请小朋友们和这些小鸟一起造房子。
(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些云朵,贴到纸上,每人一个头饰。
)2、现在你们都成了小鸟中的一员了,请每个小组造一间房子,你们可以造自己喜欢的式样,也可以照着书上小鸟造的式样造。
(伴奏音乐响,师巡回指导)3、(多媒体演示:云房子造好的情形)这些是小鸟造的云房子,你们有没有和它们式样一样的?请来帮它们介绍一下。
(出示:第二自然段第2、3句)①指名介绍,评议。
(介绍中指导朗读)②齐读。
4、你们造的是什么呢?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介绍给大家。
5、看到这些式样各异、美丽的云房子(板书:各种各样),小鸟是怎样的心情?请你们用动作来演示一下。
(画面提示,学生离开座位,模仿小鸟飞来飞去。
)6、歌曲《云》响起,学生边飞边唱,曲子结束回到座位。
7、小鸟们开心极了,在云房子里飞来飞去,互相说着“叽叽喳喳叽叽喳”。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做小翻译,说说它们说的是什么?(小组讨论)8、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做共同表演。
(激发想象,训练口语交际,加深对课文的感悟)9、这些小鸟真是好客呀,有了美的东西愿意大家一起分享。
忽然,呼啦啦吹来了一阵风。
(多媒体演示云变小、不见了。
出示: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
云房子哪儿去啦?)谁愿意帮小鸟配音?(读出奇怪、惊讶的语气。
板书:变小了、不见了)(三)追求美1、(多媒体演示:蓝天、太阳画面)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没有了,小鸟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通过笑眯眯、水汪汪体会到小鸟又高兴了。
指导读好)2、尽管云房子不见了,但笑眯眯的太阳公公、水汪汪的蓝天让小鸟们感受到一种雨过天晴后的清新、明净、清纯,它们立刻被这一切陶醉了。
(板书:天晴)老师也被这美景陶醉了,想送大家一首诗。
朗诵《给一片纯净的蓝天》。
3、听了这首诗,你们想说什么?(蓝天美)4、天空多么美,大自然多么美,让我们陶醉。
这些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去发现,需要我们去维护,让我们从小做“大自然的卫护者”吧。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教学生字,指导书写教学过程:一、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词fang gong ji zao ke shua hu房子公公来不及造句做客玩耍忽然zhen xi jing xie heng zhuang zha一阵洗干净一些横着一幢叽叽喳喳sheng mi wang剩下笑眯眯水汪汪2、指名读3、教师纠正房、净、汪、剩、横、幢(后鼻音)阵(前鼻音)造(平舌音)阵、幢、剩、耍(翘舌音)4、齐读5、擦去拼音读二、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房、阵、净、耍、公、洗、客、然2、指名认读找朋友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7、在练习本上练写。
三、练习1、抄抄写写2、写出下面字的笔顺礼:耍:3、把句子补充完整天上的云姿态千姿百态,可美啦!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还有的像。
板书设计:21. 云房子雨过各种各样——变小了——不见了天晴22、夕阳真美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释题,初读课文,精读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秋游》,知道了秋天天空和农田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
新课文题目是……二、板书课题:2、夕阳真美(领读)三、指导看图,解释题意出示投影放大图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它正朝哪里走?2、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4、小结图意,解题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夕阳映照时的天空景色很美。
5、学习课题中的生字四、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给每个自然段写序号。
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本课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面的形体。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日落披余挥壮丽往下沉身边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和误读偏旁等方面分辨加点的读音(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壮丽往下沉(3)齐读本课生字3、各自轻声读课文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五、精读训练1、指名朗读课文2、分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板书:日落)(2)“日落”是什么意思?(3)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当中的“傍晚”和“日落”有什么联系?(4)为什么说“爷爷、奶奶带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爷爷、奶奶去看日落”呢?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5)齐读第一自然段师: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2—5自然段,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认读生字卡片二、继续精读训练1、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太阳已经西斜”的“西斜”是什么意思?“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的“刺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这句话?(3)第二句说了什么?(4)第三句说了什么?“连绵起伏”是写西山的什么样子?“披着夕阳的余辉照着连绵起伏的西山”而说“连绵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5)小结师: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西斜的景象。
(6)齐读第二自然段2、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出示:太阳往下沉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师:这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加上“满慢地”?为什么这一自然段开头要说这一句话?(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个句子结尾用了一个新的符号?板书……(省略号)(领读)“它圆圆的脸涨红了”跟“它圆圆的、红红的”来比,你比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的?这句当中哪一句表示“造成”的意思?(4)小结: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慢慢往下沉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