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麻醉物理学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麻醉基础医学知识麻醉是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应用于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麻醉基础医学知识是麻醉科医师必备的知识,它包括了麻醉的原理、麻醉药物的分类以及麻醉监测等内容。
本文将对麻醉基础医学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麻醉的原理麻醉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者失去痛觉、意识和运动能力。
通常情况下,麻醉可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以及表面麻醉三种类型。
全身麻醉是通过通过给药使患者失去意识,使其进入无痛无意识状态;局部麻醉针对特定部位,使特定区域失去痛觉;表面麻醉则是通过局部给药使皮肤或黏膜失去痛觉。
不同的手术所需要的麻醉方法各有不同,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二、麻醉药物的分类麻醉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麻醉药和辅助药。
麻醉药主要包括大剂量给药后能导致全身无痛无意识状态的药物,如巴比妥类药物、吗啡类药物等。
辅助药是指通过配合麻醉药使用,提供镇静、肌松、抑制分泌物以及避免术中出血等效果的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肌松药物等。
麻醉药物的选择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手术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麻醉监测麻醉监测是麻醉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参数,并及时调整麻醉的剂量,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常见的麻醉监测包括心电图监测、呼吸参数监测、体温监测以及血压监测等。
这些监测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的生理状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麻醉的风险与安全麻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过度麻醉、过敏反应、意识丧失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
为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麻醉科医师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同时,在手术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以便准确评估风险,做好麻醉准备工作。
结语麻醉基础医学知识是麻醉科医师必要的知识储备。
了解麻醉的原理、麻醉药物的分类、麻醉监测以及风险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医生提供更好的麻醉服务,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麻醉学基础知识课件麻醉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和技术在手术中提供无痛手术和术后疼痛管理的应用。
下面将对麻醉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一、麻醉的定义和分类麻醉是指通过使用药物和特定技术,达到使患者失去痛觉、意识和记忆的一种状态。
根据药物的作用方式和麻醉的深度,麻醉可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三种类型。
1. 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整个身体都处于无意识和无痛觉的状态。
全身麻醉可以进一步分为静脉全麻和吸入全麻。
2. 局部麻醉:通过直接应用麻醉药物于特定部位,使该部位失去痛觉。
局部麻醉常用于较小手术和疼痛管理。
3. 表面麻醉:通过应用麻醉药物于皮肤表面,使皮肤失去痛觉。
表面麻醉多用于注射和皮肤操作时。
二、麻醉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麻醉药物主要有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和局麻药三种类型。
1. 静脉麻醉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异丙酚、丙泊酚等。
这些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并迅速产生麻醉效果。
2. 吸入麻醉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包括氟醚、笑气等。
这些药物以气体状态吸入,通过患者呼吸进入体内,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3. 局麻药:局麻药通常是在手术或疼痛部位直接应用的药物,用于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常见的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三、麻醉监测和麻醉设备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确保其安全。
常见的麻醉监测项目包括:1. 血压监测:通过无创或有创的方法,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判断麻醉深度和患者的循环情况。
2. 心电监测: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观察心脏的节律和异常情况。
3. 呼吸监测: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了解患者的呼吸情况和通气效果。
4. 麻醉深度监测:通过使用脑波监测仪等设备,了解患者的麻醉深度,以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此外,麻醉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麻醉设备,如麻醉机、监护仪和麻醉面罩等。
四、麻醉并发症和安全措施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麻醉物理学教学大纲前言参考学时数 36 理论26 实验 6麻醉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麻醉学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授予学生呼吸与麻醉中常用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该领域的基本设备和检测仪器的原理、功能及应用,为学习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和科学实验奠定必要的基础。
根据三年制专科麻醉学专业教学计划,麻醉物理学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讲授时间不少于26学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重点内容应作较详细的深入讨论。
实验课是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要给予足够重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实验课在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绪论[目的要求]通过对麻醉物理学研究对象的了解,认识学习麻醉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麻醉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麻醉物理学的重要意义和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一章麻醉的物理学基础第一节气体定律[目的要求]了解安德鲁斯实验,掌握基本的气体定律,并且认识分压强、溶解度和分配系数与麻醉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二、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三、安德鲁斯实验。
四、混合气体的分压强。
五、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六、分配系数[教学时数]3学时。
第二节物态的变化[目的要求]了解液气相变在呼吸和麻醉中的应用,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一、气化。
二、液化。
三、湿度和湿化器。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医用传感器[目的要求]掌握医用传感器的作用,了解医学上常用传感器的原理。
[教学内容]一、医用传感器的概念和主要用途。
二、位移、力及加速度传感器。
三、传感器的性能指标[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章信号放大及显示[目的要求]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放大作用,了解常用信号显示仪器的原理。
[教学内容]一、PN结的单向导电性。
(补)二、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信号的显示。
[教学时数]4学时(包括一次实验课)。
麻醉学基础知识麻醉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麻醉的原理、技术和应用,旨在通过控制病人的意识、疼痛和生理反应,为各种医疗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本文将介绍麻醉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麻醉的分类、麻醉药物和监护设备。
一、麻醉的分类麻醉可以分为全麻和局麻两种。
全麻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或呼吸途径给予药物,使其进入无意识状态和全身麻痹,包括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恢复三个阶段。
局麻是在手术局部或某一特定区域注射麻药,使局部神经丧失感觉,以供手术操作。
二、常用的麻醉药物1. 静脉麻醉药物: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
它们具有快速进入和脱离麻醉状态的特点,可以提供平稳的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
2. 气管插管用药:用于气管插管的药物包括喉喷麻醉剂和肌松药物。
喉喷麻醉剂常用的有利多卡因,用于减轻患者插管时的不适。
肌松药物用于使患者的肌肉放松,便于插管。
3. 局麻药物:局麻药物主要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它们通过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区域失去感觉。
三、麻醉监护设备1. 无创血压监测仪:无创血压监测仪通过袖带测量患者血压,可以动态地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
2. 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可以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情况,确保患者的心脏安全。
3.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通过夹在患者的手指上,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这个参数可以反映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程度和血氧供应情况。
4. 呼吸机:呼吸机可以辅助患者的呼吸,维持患者的通气功能。
它可以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确保患者的呼吸顺利。
总结:麻醉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通过麻醉药物和监护设备的应用,可以控制患者的意识、疼痛和生理反应,为各类医疗手术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操作条件。
了解麻醉学的基础知识对医学工作者和患者都非常重要,可以保障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以上就是对麻醉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麻醉设备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麻醉物理学基础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麻醉气体的弥散,正确的叙述是:A.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B.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C.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清醒时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D.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清醒时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E.以上叙述都不正确2.下列因素对层流气源通过管道的阻力影响最大的是:A.气体的粘滞性B.气源的速度C.管道的管径D.管道的长度E.压力梯度3.关于麻醉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和诱导及清醒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也快B.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慢C.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缓慢,清醒快D.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缓慢,清醒也慢E.溶解度大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也快4.描述理想流体在重力场中作稳定流动的方程是A.连续性方程B.泊肃叶方程C.伯努利方程D.牛顿粘滞定律方程E.以上都可以5.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A.某物质在两相中处于动态平衡时的浓度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B.血/气分配系数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快C.血/气分配系数大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快D.油/气分配系数越大的麻醉药,其麻醉强度越大E.橡胶/气分配系数大的麻醉药,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也会延迟6.气管导管和通气道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产生湍流A、长度短,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缓和B、长度短,内径小、内壁光滑、弯度缓和C、长度长,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缓和D、长度短,内径大、内壁粗糙、弯度缓和E、长度短,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锐利7.关于麻醉气体的弥散,正确的叙述是A.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B.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C.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时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清醒时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D.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时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清醒时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E.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时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清醒时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8.挥发性麻醉药的汽化特点,不正确的是A.沸点低B.汽化热小C.容易汽化D.沸点高E.饱和蒸气压高9.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成分的分压强之和,这个规律称为A.道尔顿分压定律B.亨利定律C.伯努利方程D.范德瓦尔斯方程E.郎伯-比尔定律10.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流体在作稳定流动时,流速与管的横截面积成反比B.在给病人作麻醉时,要尽量避免湍流C.麻醉通气管道应用内壁光滑、弯度缓和的导管D.麻醉通气管道中用螺纹管是绝对不允许的E.麻醉通气管道中应用长度短、内径大的导管二、填空题1.血/气分配系数与麻醉诱导()有关。
信息工程学院数理教研室教案专业、层次麻醉学、本科课程麻醉设备学麻醉物理学理论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1)基本的气体定律 2)物态变化的规律3)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2、熟悉:1)学习麻醉物理学的方法 2)射流的附壁效应及其临床应用3、了解:1)麻醉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麻醉仪器设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基本的气体定律 2)物态变化的规律2、难点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三、教学方法设计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讲解+图形动画>讲授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少许粉笔、教案、讲稿、课件、教材、教学进度、花名册五、教学过程设计绪论 1学时一、麻醉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麻醉仪器设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三、学习麻醉物理学的方法第一章物理基础知识第一节气体定律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范德瓦尔斯方程3、安德鲁斯实验 1学时4、道尔顿分压定律5、气体的弥散6、分配系数小结1、基本的气体定律课题引入 1学时第二节物态变化1、气化2、液化3、湿度和湿化器第三节流体的运动 1学时1、连续性方程2、伯努利方程3、层流4、湍流5、射流的附壁效应六、小结1、基本的气体定律2、物态变化的规律七、课外作业请你谈一谈物理基础知识与麻醉设备的关系麻醉物理学理论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工气道结构和物理学工作原理2、熟悉:人工气道管理器械在临床上的使用方法3、了解:气道管理辅助器械和设备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人工气道结构和物理学工作原理2、难点人工气道管理器械在临床上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设计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型展示和原理分析、实物讲解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气管导管、少许粉笔、教案、讲稿、课件、教材、教学进度、花名册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人工气道管理器械第一节面罩 1学时一、面罩二、鼻罩第二节通气道1、口咽通气道2、鼻咽通气道3、喉罩 1学时4、双腔通气道第三节气管内导管1、气管导管2、特殊气管导管3、气管切开导管第四节支气内导管 1学时1、支气导管2、支气堵塞导管3、双腔支气导管第五节麻醉喉镜和支气管镜1、麻醉喉镜2、特殊喉镜 1学时3、光导喉镜4、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第六节气道管理辅助器械和吸引设备1、气道管理辅助器械2、吸引设备六、小结人工气道结构和物理学工作原理七、课外作业认识常用的人工气道管理器械麻醉物理学理论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1)麻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麻醉通气系统3)麻醉蒸发器2、熟悉:供气装置3、了解:1)麻醉机的安全保障系统2)麻醉残气清除系统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麻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麻醉通气系统3)麻醉蒸发器2、难点麻醉蒸发器三、教学方法设计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通过见习巩固课堂知识,麻醉机DVD录像。
麻醉物理学麻醉剂的气路连接方式在机控通气模式下,医师只需设置好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氧气浓度等参数,麻醉机即会自动对患者进行通气。
麻醉气体在呼吸回路中的流向为:(1)在吸气相,根据医师分别设置的通气流量,一氧化二氮、压缩空气和氧气经减压阀减压进入麻醉挥发罐,并携带饱和的麻醉蒸气形成麻醉混合气由新鲜气体人口进入吸气管路,之后随着活塞呼吸机的上升运动,通过单向吸气阀进人肺腔,同时,少量的麻醉混合气也会经钠石灰罐补充至手动储气皮囊,为呼气作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吸气相,PEEP阀受控,阀门被堵,产生的麻醉混合气在吸气通路顺利进人肺腔);(2)在呼气相,PEEP阀在维持--定呼气末正压的情况下打开,使呼出的气体顺利通过单向呼气阀进人手动储气皮囊,当皮囊储气量过多且气道压力过高时,多余的气体会通过APL阀经废气清除系统排走,同时,随着活塞呼吸机的下降运动产生负压,皮囊储存的混合气会重新通过钠石灰罐吸收二氧化碳后进入吸气管路,为下一个呼吸周期作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在机控通气模式下,气囊多余的气体直接连通废气清除系统排走,APL阀不起作用)。
信息工程学院数理教研室教案专业、层次麻醉学、本科课程麻醉设备学麻醉物理学理论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1)基本的气体定律 2)物态变化的规律3)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2、熟悉:1)学习麻醉物理学的方法 2)射流的附壁效应及其临床应用3、了解:1)麻醉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麻醉仪器设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基本的气体定律 2)物态变化的规律2、难点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三、教学方法设计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讲解+图形动画>讲授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少许粉笔、教案、讲稿、课件、教材、教学进度、花名册五、教学过程设计绪论 1学时一、麻醉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麻醉仪器设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三、学习麻醉物理学的方法第一章物理基础知识第一节气体定律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范德瓦尔斯方程3、安德鲁斯实验 1学时4、道尔顿分压定律5、气体的弥散6、分配系数小结1、基本的气体定律课题引入 1学时第二节物态变化1、气化2、液化3、湿度和湿化器第三节流体的运动 1学时1、连续性方程2、伯努利方程3、层流4、湍流5、射流的附壁效应六、小结1、基本的气体定律2、物态变化的规律七、课外作业请你谈一谈物理基础知识与麻醉设备的关系麻醉物理学理论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工气道结构和物理学工作原理2、熟悉:人工气道管理器械在临床上的使用方法3、了解:气道管理辅助器械和设备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人工气道结构和物理学工作原理2、难点人工气道管理器械在临床上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设计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型展示和原理分析、实物讲解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气管导管、少许粉笔、教案、讲稿、课件、教材、教学进度、花名册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人工气道管理器械第一节面罩 1学时一、面罩二、鼻罩第二节通气道1、口咽通气道2、鼻咽通气道3、喉罩 1学时4、双腔通气道第三节气管内导管1、气管导管2、特殊气管导管3、气管切开导管第四节支气内导管 1学时1、支气导管2、支气堵塞导管3、双腔支气导管第五节麻醉喉镜和支气管镜1、麻醉喉镜2、特殊喉镜 1学时3、光导喉镜4、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第六节气道管理辅助器械和吸引设备1、气道管理辅助器械2、吸引设备六、小结人工气道结构和物理学工作原理七、课外作业认识常用的人工气道管理器械麻醉物理学理论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1)麻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麻醉通气系统3)麻醉蒸发器2、熟悉:供气装置3、了解:1)麻醉机的安全保障系统2)麻醉残气清除系统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麻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麻醉通气系统3)麻醉蒸发器2、难点麻醉蒸发器三、教学方法设计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通过见习巩固课堂知识,麻醉机DVD录像。
第一章麻醉物理学基础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麻醉气体的弥散,正确的叙述是:
A.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
B.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
C.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清醒时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
D.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清醒时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
E.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2.下列因素对层流气源通过管道的阻力影响最大的是:
A.气体的粘滞性
B.气源的速度
C.管道的管径
D.管道的长度
E.压力梯度
3.关于麻醉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和诱导及清醒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也快
B.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慢
C.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缓慢,清醒快
D.溶解度小的麻醉药,诱导缓慢,清醒也慢
E.溶解度大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也快
4.描述理想流体在重力场中作稳定流动的方程是
A.连续性方程
B.泊肃叶方程
C.伯努利方程
D.牛顿粘滞定律方程
E.以上都可以
5.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某物质在两相中处于动态平衡时的浓度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B.血/气分配系数小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快
C.血/气分配系数大的麻醉药,诱导迅速,清醒快
D.油/气分配系数越大的麻醉药,其麻醉强度越大
E.橡胶/气分配系数大的麻醉药,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也会延迟
6.气管导管和通气道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产生湍流
A、长度短,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缓和
B、长度短,内径小、内壁光滑、弯度缓和
C、长度长,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缓和
D、长度短,内径大、内壁粗糙、弯度缓和
E、长度短,内径大、内壁光滑、弯度锐利
7.关于麻醉气体的弥散,正确的叙述是
A.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
B.弥散是指气体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
C.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时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清醒时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
D.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时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清醒时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
E.麻醉气体弥散在麻醉诱导时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清醒时是从分压低的地方向分压高的地方移动
8.挥发性麻醉药的汽化特点,不正确的是
A.沸点低
B.汽化热小
C.容易汽化
D.沸点高
E.饱和蒸气压高
9.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成分的分压强之和,这个规律称为
A.道尔顿分压定律
B.亨利定律
C.伯努利方程
D.范德瓦尔斯方程
E.郎伯-比尔定律
10.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流体在作稳定流动时,流速与管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B.在给病人作麻醉时,要尽量避免湍流
C.麻醉通气管道应用内壁光滑、弯度缓和的导管
D.麻醉通气管道中用螺纹管是绝对不允许的
E.麻醉通气管道中应用长度短、内径大的导管
B型题
(1~5题)
A.渗透
B.滤过
C.扩散
D.易化扩散
E.主动输运
1.消耗能量的是
2.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的是
3.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且只是溶剂输运的是
4.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且都是溶剂和溶质在静压差的作用下输运的是
5.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只是溶质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输运的是
二、填空题
1.血/气分配系数与麻醉诱导()有关。
异氟醚在血中溶解度(),血/气分配系数(),麻醉诱导非常(),清醒也()
2.R e即雷诺数,当其小于1000时,流体作(),当其大于1500时,流体作(),当其介于二者之间时,流体流动()。
三、名词解释
1.分配系数
2.道尔顿分压定律
3.弥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 2.C 3.A 4.C 5.E 6.A 7.A 8.D 9.A 10.D
B型题
1.E 2.D 3.A 4.B 5.C
二、填空题
1.快慢小小迅速快
2.层流湍流不稳定
三、名词解释
1.在一定温度下,某一物质在两相中处于动态平衡时,该物质在这两相中的浓度的比值为分配系数。
2.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组成混合气体的各成分的分压强之和,这个规律称为道尔顿分压定律
3.当气体的密度不均匀时,气体的分压强就会有差异,气体分子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小的地方的移动,称为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