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培训《化学反应原理教材解读》(鲁科版2020年)
- 格式:ppt
- 大小:20.18 MB
- 文档页数:79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活动:实验演示,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反应热的计算练习。
1.2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原因,掌握热量变化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热量变化的概念,热量计的使用,热量变化的计算。
教学活动:热量变化的实验观察,热量计的操作练习,热量变化的计算练习。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反应速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测量和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影响反应速率的讨论。
2.2 化学平衡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平衡现象,平衡常数的计算练习,平衡移动原理的解释。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电子转移的计算。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练习,电子转移的计算练习。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学习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方法。
教学活动:氧化还原反应应用实例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调控方法的讨论。
第四章:酸碱反应4.1 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酸碱反应的概念,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酸碱反应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pH值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酸碱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练习,pH值的测量和计算练习。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 学会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1.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破坏3.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意义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能量与热量2. 热化学方程式与热效应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第五章: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1.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2. 化学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3. 化学反应与环境污染及防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化学反应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2. 辅助教材:《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指导》3.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复杂概念和示例分析。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文章和实际应用案例。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
2. 实验试剂:配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3. 教学挂图:用于展示化学反应原理的结构和过程。
4.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热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因,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1.2 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理解焓变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教学内容:焓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
2.2 化学平衡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原理,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四章:离子反应4.1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4.2 离子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离子反应中离子的守恒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离子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离子守恒的计算方法,离子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五章:有机化学反应5.1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5.2 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有机化学反应中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化学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实例。
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精编版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导入】:神舟十号火箭上台致词【新授】:同学们,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为了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化学上把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之为该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对于反应热的定义老师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提问】那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认为反应热的意义是什么?2、反应热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我们用一个字母Q来表示,对于绝大多数化学反应来说,当反应温度升高了,说明反应放热Q 大于零。
当反应温度降低了,说明反应是吸热的,Q小于零。
好,同学们根据之前学过的,我们知道反应热可以根据反应的类型分为多种,比如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中和热以及如何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板书】(二)中和热【实验】又到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实验环节,我发现有的同学眼睛都亮了,很好!兴趣啊是你们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呢老师将采取分组的方式,同学们利用手头的实验材料,相互探究中和热的测定,我看看哪组的同学动手能力最强思维最活跃,好,动起来吧!好同学们停下来,我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探究完成了,那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同学们准备好抢答!1、你用到了哪些实验仪器?答:烧杯,环形玻璃棒,温度计2、实验仪器选定了,你用到了哪些实验试剂?答:浓度均为1mol/L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氢氧化钠和硝酸,氢氧化钾和盐酸3、你所测得的中和热值是多少?答:57.3kj/mol这位同学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原理是什么?答:Q= —C m (T2—T1)(C为比热容)4、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个疑惑为什么大家用了不同的试剂所测得的中和热值都一样呢?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你们可以从中和热的实质出发?1、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水,其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