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3818静态电阻应变仪使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8
DH3818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1 概述DH3818是特地为学生实验设计的静态应变测试系统,有10通道、20通道、(1+10)通道和(1+19)通道四种形式供用户选择。
手动测量时,高亮LED数码管即时显示应变、力或位移值。
可根据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导线电阻、桥路方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计算机最多可直接控制16台仪器,所有操作均由计算机完成,巡检速度为10点/秒。
1.1应用范围1.1.1根据测量方案,完成全桥、半桥、1/4桥(公用补偿片)状态的应力应变的多点巡回检测;1.1.2配合各种桥式传感器,实现压力、力、荷重、位移等物理量的多点巡回检测;1.1.3与热电偶配合,通过热电偶分度号的计算,对温度进行多点巡回检测;1.1.4对输出电压小于20mV的电压信号进行巡回检测,分辨率可达1μν。
1.2 特点1.2.1 高亮LED数码管即时显示通道号和应变值,试验结果直观明了;1.2.2采用进口高性能机械继电器,通过特殊的电路设计,消除了开关切换接触电势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先进的隔离技术和合理的接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1.2.3 通道组合灵活,可同时接应变传感器和力传感器;1.2.4根据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导线电阻、桥路方式以及各种桥式传感器灵敏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1.3 系统构成计算机通过USB和数据采集箱相连,构成10\20\10+1\19+1测点的静态应变测量系统。
一台计算机通过RS485通讯扩展线最多可以同时控制16台采集器。
1.3.1 仪器与多种传感器的连接,如图1所示:图1 传感器与仪器连接1.3.2 单台工作如图2所示:图2 单台仪器工作1.3.3 多台仪器工作如图3所示:图3 多台仪器工作1.4 硬件功能1.4.1 直观的测量结果显示:高亮数码管直接显示测量结果,人性化的按键操作,实验人员在现场无计算机的情况下,通过数码管显示直接查看各个测点的工作情况;1.4.2 通过计算机联网观察实验情况:在教学实验室由一台计算机通过USB控制多台仪器,最多可同时直接观察16台仪器的测试状态,老师能掌握每个实验组的实验情况,提高课堂实验教学质量。
操作流程(1)机器的设定及连接连接主机和扫描箱等,并将「GND」端子接地。
具体的主机以及扫描箱的接地方法详见说明书。
(2)连接外部设备如需连接USB-70系列扫描机箱,用连接线将UCAM-60与USB-70连接。
连接线一端连接UCAM-60B的[To SCANNER(USB-70)],另一端连接扫描箱的[To INDICATOR]。
(3)连接电脑设备用交叉线连接电脑,交叉线的一端连接UCAM-60B的[ETHERNET]接口,另一端连接电脑网口。
接通电源使仪器预热30分钟。
设置UCAM-60B的IP:192.168.0.6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0.59UCAM名称:UCAM60B工作组:WORKGROUP通过协议4设置电脑本地连接如下图所示:(4)打开UCS-60A软件单机file(文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environment进行设置,具体设置如下图:设置完毕单击communication进行连接。
成功即出现下面图示。
(5)测试条件设置点击菜单中的Settings(设置)选择下拉菜单中的Meas conditions(测试条件设置),如下图:MEAS CH:设置使用通道的数量*注意是从0开始。
在给导线编号时最好是从0开始这样个接线端是一一对应的。
Scan Speed:设置测试速度。
没有特殊要求选择Normal即可。
Repeat Times:重复测试次数。
静载试验一般取1即可。
System Control:设置如下图即可:Scanning Unit/Scanner:对扫描设备进行选择,按图即可。
Meas CH mode:对桥路进行选择。
图中所示为1/4桥的情况,具体选择和每个桥的解释见说明书。
Cal Coef:校正系数的设定。
通常采用的设定为应变片和导线过长的设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上图中13-4中所使用的应变片的应变片常数在所买的应变片上有具体的说明。
13-5中应变片电阻也有标明,导线电阻如果不确定最好选用10m导线测试一下电阻值。
BZ2205C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规程一、技术指标1.应变范围:土19999卩s;分辩率:1卩&。
2.精度:满量程0.1% 土1卩s ;平衡范围:满量程。
3.供桥电压:DC2V ;零点漂移土:1卩& /小时;测试点数:10、20、40、604.测量方式:自动、手动;应变片阻值:60〜1000 Q;应变片灵敏度系数:任意、。
5.电源:AC220V ± 10%50Hz测量精度:1卩m。
二、准备工作1.选择测区和测点,将被测部位清理干净。
三、操作流程图开启仪器——选择程序——进行测量——处理数据四、操作步骤1.按下电源开关,仪器通电,预热20分钟。
2.进行设置,按“设置”健设定:S1 : 1/4桥测量的结束点。
S2 :半桥测量的结束点。
S3 : 1/4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S4 :半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S5 : 全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S6 : 1/4桥是否进行补偿(只有在四分之一桥公共测量时设置为1,其他情况设置为0)。
S7 : 1/4的补偿方式(多少点分配1个补偿点)。
S8 :清空或保留历史的自动测量数据(选择1时是清空数据,选择0时是不删除)。
S9 :确认以让更改的设置生效。
3.根据实际测量要求,确定测量桥的联接方式并接好测点。
4.按下“平衡”开关,利用仪器上和接线箱的调零电位器对测点逐点进行初始调零,如果调不到0,则应记录下初始平衡值。
5.开始测量:按自动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当一个测点测量结束后,自动测量下一测点,直到扫描结束,然后返回H**状态,**加1,测量结果被仪器存储。
按手动键可进行手动测量再按手动键可以进行下一测点测量。
6.测量完毕后,关闭电源。
五、软件的使用1.驱动的安装:首先,先安装PL2303文件夹里的XP文件夹里的安装包,然后连接仪器,先让仪器自动查找,如果查找不成功,就值定在驱动文件里的HL-340 里查找。
2.软件的设置里的结束点1和结束点2和S1和S2相同。
实验5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与桥路连接实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与桥路连接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静态电阻应变仪单点应变和多点应变测量的方法。
2.熟悉电阻应变片半桥、全桥的接线方法并测定等强度梁逐级加载的应变值。
二、试验设备及仪器1.等强度梁2.静态电阻应变仪3.数字万用表、游表卡尺三、实验原理L等强度梁的应力等强度梁如图3—1所示,其截面为矩形;高为A;宽度6,随J的变化而变化,有效长度段的斜率为tgah——等强度梁截面高度;在等强度梁的上表面粘贴纵向电阻应变片,用电阻应仪可以测得在外力户作用下的应变值‘,根据虎克定律可得到应力实验值,即可将实验测得的应力值实与理论应力值dg加以比较分析。
四、电阻应变法电阻应变法测量主要由电阻应变片和电阻应变仪组成。
1,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简称应变片)是由很细的电阻丝绕成栅状或用很薄的金属箔腐蚀成栅状,并用胶水粘在两层绝缘薄片中制成的,如图2—1所示。
栅的两端各焊一小段引线,以供试验时与导线联接。
实验时,将应变片用专门的胶水牢固地粘贴在构件表面需测应变片。
当该部位沿应变片L方向产生线变形时,应变片亦随之一起变形,应变片的电阻值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其中 R——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ΔR——应变片电阻变化值;K——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表示每单位应变所造成的相对电阻变化。
由制造厂家抽样标定给出的,一般K值在2.0左右。
2.电阻应变仪由电阻应变片将构件应变‘转换成电阻片的电阻变化AR,而应变片所产生的电阻变化是很微小的。
通常用惠斯顿电桥方法来测量,如图3—2所示。
电阻构成电桥的四个桥壁。
在对角节点AC上接上电桥工作电压正,另一对角点BD为电桥输出端,输出端电压Ueo。
当四个桥臂上电阻值满足一定关系时,电桥输出电压为零,此时,称电桥平衡。
由电工原理可知,电桥的平衡条件为(3-4)若电桥的四个桥臂为粘贴在构件上的四个应变片,其初始电阻都相等,即R1 ,R2 ,R3和R4构件受力前,电桥保持平衡,即U BD。
实验一材料在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 。
2.测定铸铁在拉伸以及压缩时的强度极限σb。
3.观察拉压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绘制拉伸图。
4.比较低碳钢(塑性材料)与铸铁(脆性材料)机械性质的特点。
二、设备及仪器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图1-1 CTM-500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是一种把电子技术和机械传动很好结合的新型加力设备。
它具有准确的加载速度和测力范围,能实现恒载荷、恒应变和恒位移自动控制。
由计算机控制,使得试验机的操作自动化、试验程序化,试验结果和试验曲线由计算机屏幕直接显示。
图示国产CTM -5000系列的试验机为门式框架结构,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在两个空间进行。
图1-2 试验机的机械原理图试验机主要由机械加载(主机)、基于DSP的数字闭环控制与测量系统和微机操作系统等部分组成。
(1)机械加载部分试验机机械加载部分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
由试验机底座(底座中装有直流伺服电动机和齿轮箱)、滚珠丝杠、移动横梁和上横梁组成。
上横梁、丝杠、底座组成一框架,移动横梁用螺母和丝杠连接。
当电机转动时经齿轮箱的传递使两丝杠同步旋转,移动横梁便可水平向上或相下移动。
移动横梁向下移动时,在它的上部空间由上夹头和下夹头夹持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在它的下部空间可进行压缩试验。
(2)基于DSP的数字闭环控制与测量系统是由DSP平台;基于神经元自适应PID算法的全数字、三闭环(力、变形、位移)控制系统;8路高精准24Bit 数据采集系统;USB1.1通讯;专用的多版本应用软件系统等。
(3) 微机操作系统试验机由微机控制全试验过程,采用POWERTEST 软件实时动态显示负荷值、位移值、变形值、试验速度和试验曲线;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试验结果可自动保存;试验结束后可重新调出试验曲线,进行曲线比较和放大。
可即时打印出完整的试验报告和试验曲线。
实验应力分析实验指导目录前言 (2)第一章电阻应变测量技术 (3)实验1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4)实验2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测定 (6)实验3电阻应变片横向效应系数的测定 (10)实验4应变测量电路的接法 (13)实验5静态应变的多点应变测量 (16)实验6 动态应变测量 (18)第二章光弹性实验方法 (21)实验7 光弹性实验方法观察实验 (21)实验8 梁的弯曲实验 (26)实验 9 对径受压圆盘的应力分析 (32)实验 10 冻结切片法 (37)前言实验力学是用实验方法测定构件中应力和变形的一门学科,它和材料力学、弹塑性理论……等理论一样,是解决工程强度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改进产品的工作性能、节省所使用的材料及保证安全起重要作用。
在机械、化工、土建、航空……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作用。
实验力学通过理论教学及相应的实验,使大家对实验应力分析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电测法和光测法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使大家初步具备用实验力学的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力学的学习方法是以实验为主,重点培养动手能力。
因此要求大家重视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
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和动手,并要独立认真地完成每一次实验报告。
第一章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科用于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根据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
确定构件的应力状态。
它具有下列优点:1.测量灵敏度与精度高,其最小应变读数为10-6,在测量常温下静态应变时精度可达1% ; 2.频率影响好,可以测量从静态到数十万赫的动态应变;3. 测量应变范围广,一般可测量从10-6到2%的应变值;4.易于实现测量数字化、自动化、及无线电遥测;5.可在高(低)温、高速旋转、高压液下、强磁场及核辐等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6.可制成各种传感器,测量力、压力、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在工业中作为控制或监视的敏感元件。
其主要缺点是:1.一个应变片只能测定构件表面上一点某一方向的应变;2.现在应变片最小栅长为0.2毫米,但仍有一定的长度,只能测量栅长范围内的平均应变。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一、试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
(3)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规程。
(4)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单点测量与多点测量的基本原理。
(5)学会电阻应变片作半桥及全桥测量的接线方法。
(6)验证电桥的桥路特性,测取不同接桥方式的桥路桥臂的灵敏系数。
二、试验设备及器材(1)等强度梁一根。
(2)万用表。
(3)粘结剂(502快干胶及305型AB胶、丙酮等)。
(4)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5)电烙铁、镊子、放大镜及其他工具。
(6)测量导线若干。
(7)加载砝码。
(8)静态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①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用放大镜剔除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
用万用表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进行电阻值选配。
同一测区用片的电阻值相差不得超过仪器可调平的允许范围。
②试件测点表面准备——用砂纸等工具除去试件待测表面漆层、电镀层、锈斑、污垢覆盖层,划出测点定位线,然后用0#砂纸磨平,再打成与测量方向成45°交叉的条纹,最后用棉球蘸丙酮沿一方向擦拭干净。
③贴片——使用502快干胶,要掌握时机,左手捏住应变片引线,右手上胶,胶水应均而薄(多用反而不好)。
待一分钟左右,当胶水发黏时,校正方向贴好,再垫上玻璃纸(最好用聚乙烯类非极性塑料薄膜),用手指稍加滚压即可。
用环氧树脂胶贴片时,先需在待测面上涂一薄层胶液,将应变片放上,轻轻校正方向,然后盖上一张玻璃纸,用手指朝一个方向滚压应变片,挤出气泡和过量的胶液,保证胶层尽可能地薄而均匀,而在应变片周围应有胶液溢出效果才好。
贴片后垫上橡皮等,用重物或夹具加压,压力为0.05~0.1MPa,24小时固化后方可进行贴片的质量检查。
1-试件;2-电阻应变片;3-温度补偿片;4-引线图1-1 电阻应变片粘贴示意图④固化——快干胶和环氧树脂胶均靠自然干燥让溶剂挥发而固化。
实验一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及桥路连接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第______周、星期、第节课地点、组员名单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三、试验原理及方法
四、试验步骤
五、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表1 试验数据记录表
表2 试验数据记录表
表3 试验数据记录表
六、思考题:
将等强度梁上拉区(或压区)的两个工作片串联起来接在通道1上,并将两个补偿片串联起来接在补偿通道上,组成半桥,电桥平衡后,加载,量测应变,
记录数据。
试与单点半桥测量结果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并根据电桥原理推导出相应结论。
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及应变片组桥实验1 实验目的⑴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⑵了解电测应力原理,掌握直流测量电桥的加减特性;⑶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
2 设备仪器⑴50KN 电子万能试验机一台; ⑵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台; ⑶等强度测试梁一套。
3 实验原理图2-1 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如图2-1,梁的厚h=11.65mm 、宽b (X )=X/9 , 在X=200mm 和X=300mm 处梁的上下表面沿对称轴方向粘贴了四片电阻应变片D1、D2、D3、D4。
电阻片阻值:120Ω ,灵敏度系数:2.12,电阻片长:5mm 。
由这四个电阻片在静态电阻应变仪上接成不同的测量桥路进行测量可以熟练掌握应变仪的使用。
实验中,要明确电阻应变片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测量原理: ⑴电阻应变片测量原理目前常用的箔式电阻应变片是用0.003~0.01mm 高阻抗镍铜箔材经化学腐蚀等工序制成电阻箔栅,然后焊接引出线,涂上绝缘胶粘固到塑料基膜上。
使用时,只须把基膜面用特制胶水牢固粘贴到构件的测点处。
这样当构件受力变形时电阻应变片亦随之变形,则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改变。
其特性关系为:ΔR/R 0∕ΔL/L 0=K即是说,应变片电阻的改变率与长度的改变率的比为一常数K ,而长度的改变率ΔL/L 0=ε。
常数K 也称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电阻应变片作为产品出厂时会给出K 、R 0、L 0 。
因此,只要有专门的电子仪器能测出应变片的电阻改变率ΔR/R 0,即可完成应力测量σ=E ε 这种专门的电子仪器已广泛应用,就是静态电阻应变仪。
⑵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原理静态电阻应变仪是依据惠斯顿电桥原理进行测量的。
惠斯顿电桥如图2-2所示:图2—2 惠斯顿电桥若在节点A 、C 之间给一直流电压V AC ,则B 、D 之间有电压输出V BD ,且V BD =(R 1R 3-R 2R 4)V AC /(R 1+R 2)(R 3+R 4),当R 1R 3=R 2R 4时,称电桥满足平衡条件,此时V BD =0,且由该电桥特性知当 R 1=R 2=R 3=R 4=R 时,电桥为全等臂电桥。
实验一接桥方式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引言:接桥方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接连接在测量电桥中的电阻与标准电阻相比较,从而确定未知电阻的方法。
静态电阻应变仪则是一种用于测量对象上的应变的仪器,通过测量应变来了解材料的性能。
实验目的:1.了解接桥方法对电阻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1.电桥实验仪2.标准电阻3.测量电缆4.电源线5.静态电阻应变仪6.应变测量贴片7.拉力机实验步骤:部分1:接桥方法对电阻的测量1.连接电桥实验仪:将电源线插入电桥实验仪的电源插座,将标准电阻器通过测量电缆连接到电桥实验仪的接线端口上。
2.调整电桥实验仪:打开电桥实验仪的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实验仪的电桥平衡旋钮,使电桥显示屏上的读数为零。
3.测量未知电阻:将待测电阻通过测量电缆连接到电桥实验仪的接线端口上,并观察电桥显示屏上的读数。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待测电阻的实际值。
1.连接静态电阻应变仪:将静态电阻应变仪通过测量电缆连接到应变测量贴片上,然后将应变测量贴片粘贴到待测对象的表面。
2.调整静态电阻应变仪:打开静态电阻应变仪的电源开关,根据需要调整电阻应变仪的灵敏度和采样率。
3.应变测量:通过拉力机或其他适当的装置施加一定大小的应变到待测对象上,然后读取静态电阻应变仪上的应变值。
根据应变值,可以了解待测对象的应变性能。
实验注意事项:1.在接桥测量中,要确保测量电线的接触良好,不得存在接触不良情况,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2.使用静态电阻应变仪时,要注意外部干扰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在测量应变时,要确保被测对象的表面平整、干净,并且应变测量贴片的粘贴牢固。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接桥方式测量电阻和使用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应变,了解了电桥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常用的测量方法,提高了我们对电阻和应变的认识和理解。
目录1、设计背景 (1)2、设计目的...................................... .................. ......... . (2)3、仪器参数 (3)4、应变片的粘贴 (13)5、实验步骤 (14)6、实验过程 (15)7、实验数据及分析 (16)8、心得体会 (19)第一章设计背景静态应变测试主要用于工程实验应力分析,基于应变计测量结构上任意点的变形和应力,完成全桥、半桥、单臂公共补偿状态的静态应力-应变多点巡回检测。
这种方法在机械设备、工程结构、教学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机械工业中,它可用于测量透平叶片、锅炉结构或内燃机汽缸的应力等。
应变仪上如果配有相应的传感器,还可以测量力、质量、压力、位移、扭矩、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也可用作非破坏性的应变测量和检查。
第二章设计目的在大学里的基础课程里,我们分别学习了材料力学、传感器等基础课程,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都是在算理论上的数据,缺乏如何将这些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有以下几点:1.加深对材料力学、传感器、测控电路等课程知识的理解2.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以此为契机,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做好相关知识准备第三章仪器参数3.1仪器介绍DH3818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由数据采集箱、微型计算机及支持软件组成。
可自动、准确、可靠、快速测量大型结构、模型及材料应力试验中多点的静态应变力值。
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土木工程、桥梁建设、航空航天、国防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若配接适当的应变式传感器,也可对多点静态的力、压力、扭矩、位移、温度等物理量进行测量。
3.2仪器参数指标1.测量点数:每台静态应变测量仪最多可测10点每台计算机控制一台静态应变测量仪2.程控状态下采样速率:10测点/秒3.测试应变范围:±19999με4.分辨率:1με5.系统不确定度:小于0.5%±3με(程控状态)6.零漂:≤4με/2h(程控状态)7.自动平衡范围:±15000με,灵敏度系数K=2,120欧应变电阻值误差的1.5%8.测量结果修正系数范围0.0000~9.9999(手动状态)3.3工作原理测量原理:以1/4桥、1120欧桥臂电阻为例对测量原理加以说明。
静态应变仪使用说明静态应变仪使用说明TDS-303 FLASH数据采集仪继承了老版本的所有优秀功能如:多通道测量应变、DC电压、热电偶和铂电阻等所设计的;内置最多30通道,通过扫描箱可扩展到1000通道;具有专利的三重积分A/D转换器,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新增加的功能有:FLASH存储卡插槽、以太网络接口、4线应变计测量系统(选配)、数字位移测量系统(选配)操作规程注意事项1. 仪器及被测试件应正确接地。
2. 工作环境:温度:0~+40℃、湿度30~85% 。
避免阳光直射,无强磁场干扰和腐蚀性气体。
3. 测量前,应检查保险丝是否损坏。
4. 本仪器应由被授权人员操作。
操作步骤1. 按下电源开关,仪器通电,预热30分钟。
2. 按“平衡”健进行初始调零。
3. 按“设置”健设定修正系数,修正系数K根据应变计灵敏度系数Ki设置,修正系数K为2/Ki,按“确定”健退出。
4. 根据实际测量要求,确定测量桥的联接方式并接好测点。
5. 按下“平衡”开关,利用仪器上和接线箱的调零电位器对测点逐点进行初始调零,如果调不到0,则应记录下初始平衡值。
6. 开始测量:本仪器采用逐点测量逐点记录方式,即使用数字按钮测点切换开关,一点一点手动测量并在专用表格上记录下每点测量值。
7. 测量完毕后,关闭电源。
维护和保养1. 仪器搁置位置应避免阳光直射。
2. 仪器搬运过程中应避免震动、挤压和受潮、应保证通风良好,注意防尘、防潮。
3. 仪器长时间不用时,应每季度最少开机一次,并且开机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主要技术指标●最多测量1000点●测量:应变、电压、热电偶和铂电阻●测量范围:±640000 με(应变);±64V(电压)●测量精度:±0.05%●最高分辨率0.1με(0.001mV,0.1℃)●采样速度:0.06秒/点●打印速度:0.065秒/点●具有带睡眠功能的定时器和监视比较器●触摸屏操作,方便快捷●GP-IB、RS-232接口和FLASH闪存卡接口●可选配测量:4线应变计、数字位移测量系统●软件:静态测量软件TDS-7130(选配)●主机最多30点,半导体继电器,通过扫描箱扩展通道●适用扫描箱:ASW/SSW/ISW系列●交直流供电:AC 220V,50Hz;DC 11~18V或22~34V(需选配相应的稳压源)主要特点1、单片机控制,各种功能均由前面板按键操作实现。
实验一接桥方式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实验一:引言:接桥是一种常用的电测仪器,用于测量电阻的变化。
静态电阻应变仪是一种应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仪器。
本实验旨在熟悉接桥方式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一、接桥方式的使用接桥方式是测量电阻值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有电阻接桥、电容接桥和电感接桥等。
本实验重点介绍电阻接桥的使用方法。
1.实验目的通过电阻接桥的使用,了解并掌握电阻测量方法。
2.实验器材和仪器(1)电阻箱:用于提供待测电阻。
(2)电位器:用于调节电阻接桥平衡。
(3)直流电源:用于连接电路,并提供电源电压。
(4)接线板:用于连接电阻桥电路。
(5)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6)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
3.实验步骤(1)将待测电阻连接到电阻箱的输出端。
(2)将电阻接桥的电位器调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得电路处于平衡状态。
(3)接上直流电源,并调节电源电压使电路工作于较低的电流范围。
(4)测量电桥中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并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4.实验注意事项(1)在调节电位器时,要轻微转动,避免过度调节。
(2)电源电压宜选择较低的值,以确保电路安全。
静态电阻应变仪是一种用于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的仪器,可以测量材料的应变和应力。
本实验重点介绍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1.实验目的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掌握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
2.实验器材和仪器(1)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测试材料的应变和应力。
(2)拉力机:用于施加力和拉伸材料。
(3)测量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用于测量材料的应变和应力。
3.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试样进行测试,并固定在拉力机上。
(2)将静态电阻应变仪与测量设备连接,确保能够正确接收信号。
(3)设置拉力机的拉伸速率,并开始测试。
(4)实时监测测量设备上的应变和应力数值,并记录下来。
(5)直到材料发生破裂或断裂,结束测试。
4.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材料拉伸测试时,需要根据材料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拉伸速率。
实验一接桥方式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一、实验目的和要求⒈利用不同的电桥桥路组合进行应变测量,了解提高测量灵敏度和消除误差影响的方法,从而掌握用这种方法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
⒉了解温度效应,并懂得消除方法。
⒊熟悉静态应变仪的功能和使用.二、实验仪器和设备DH—3815N 静态应变测试系统 1 套贴有应变片的等强度梁 1 根砝码(40N) 1 组电吹风 1 只其他工具若干三、实验内容和步骤⒈准备⑴由指导教师介绍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⑵熟悉应变仪及其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详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⑶开机预热10 分钟。
注意:该仪器功能比较多,具体操作须由指导教师现场指导。
⒉静态应变测量(等强度梁的材料参数:b=4.58cm、h=0。
378cm、L=30cm)图1-1图1-2 接桥方式根据图1—1 及图1—2 进行以下操作。
应变仪桥路方式为“方式二”。
(对于“DH-3815N 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可由设置不同的“桥路方式"来决定测量的类型.如直接测出被测物的拉压应变或弯曲应变。
)⑴半桥测量具体联接形式见表1-4 的“方式二”或“方式三"的“与采集箱的连接”。
①按图1-2(a)进行接线:应变仪接线柱Eg、Vi+两点接上纵向片(即图1-1 上的1号片,下同),Vi+、0 接温度补偿片。
每级加载10N,每加一级荷载(包括0 荷载)记录一次读数(填于表1—1 中),分四级加载至40N。
再分四级卸载至零,同样每级记录读数,并看其回零否。
再重复二次。
将最后加载40N 的读数再记录于表1—2 的第一栏中。
②按图1—2(b)进行接线:应变仪接线柱+Eg、Vi+接上纵向片(1 号片),Vi+、-Eg 接上横向片(3 号片)。
一次加载40N,读取数据,记录于表1—2 中的第二栏。
③按图1—2(c)进行接线:应变仪接线柱+Eg、Vi+接上纵向片(1 号片),Vi+、—Eg 接下纵向片(4 号片)。
一次加载40N,读取数据,记录于表1—2 中的第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