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练习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1.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三篇)目录: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摸底测试及答案三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圆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条。
2、比直角大的角叫做(____),比直角小的角叫做(____)。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角。
3、被除数和除数都是9,商是(_______)4、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___)。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_角。
6、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7、数一数下图中共有_______条线段8、小丽同学的体重是25(__________);一个梨子约重200(__________)。
9、一个角有(____)个顶点,(____)条边。
10、时针从3走到9走了(____)时,分针从12走到5走了(____)分钟。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两个锐角 C.两个钝角 D.两个直角2、3个人每人做6朵花,共做了多少朵花?列式不正确的为()。
A.3+3+3 B.6+6+6 C.6×33、如下图,如果x点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表示为()A.(4,4)B.(4,5)C.(5,4)4、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5、由钢笔:15元,帽子:8元,篮球:25元得知,()这两件物品价格的和最接近30元。
A.钢笔和帽子B.帽子和篮球C.钢笔和篮球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第①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9分)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1米=( )厘米。
2.如图,铅笔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
3.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长12()高2( ) 高5( ) 长4( ) 4.小冬身高90厘米,再长( )厘米就有1米高了。
5.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从尺的刻度“1”开始画起,画到( )厘米刻度的地方。
6.在○里填入“>”“<”或“=”。
4米○5米1米○99厘米1米○100厘米6厘米○6米 150厘米○1米 53厘米○35厘米7.正方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
二、判断正误。
(每小题2分,共10分)1.无论直线还是弯线,都是线段。
( )2.100厘米长的绳子和1米长的木棒的长度是一样的。
( )3.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 )4.李老师走一步能走30米。
( )5.左图中有3条线段。
( )三、选择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
A. B. C.2.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②③3.下面物体中宽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
A.粉笔盒 B.饭桌 C.手指甲4.小明今年8岁,他的身高可能是( )。
①35厘米②1米35厘米③135米5.比8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是( )。
①1米②10厘米③6厘米四、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有几条线段。
(每空2分,共12分)五、排序。
(每小题4分,共8分)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1厘米32厘米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5厘米3厘米137厘米1米35厘米六、连线。
(8分)七、按要求画一画。
(共9分)1.(6分)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这条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2.(3分)过下面两点画一条线段。
八、用尺量一量,画一画。
(共10分)1.(7分)2.(3分)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
九、王叔叔想用红砖在家中的牛棚、猪圈、羊圈和马棚之间修上通道,他最多能修几条通道呢?(4分)十、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4分)1.(1)比35多28的数是(),比82少14的数是()。
(2)计算86-23+18时,要先算()法,得();再算()法,结果得()。
2.学校合唱团原有36人,有17人离开,又新加入9人,合唱团现在有()人。
3.公交车上原来有50人,在中途停靠站时,有37人下车,28人上车。
公交车上少了()人,这时公交车上有()人。
4.二(1)班有男生26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
二(1)班共有学生()人。
5.聪聪和明明进行投飞镖比赛。
因为25比24多(),31比30多(),42比45少(),所以()获胜。
6.一共有78个萝卜,花兔运了29个,白兔运了31个,剩下的灰兔运。
29+31表示(),78-29-31表示()。
7.在里填上“>”“<”或“=”。
27+3827+4879-2579-6535+12-3835+12+38 64-52+2764+27-528.把花儿都插满。
(照样子填数)二、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3分)1.找出下面各题错误的原因。
①相同数位没有对齐②向前一位进位的数不对③忘记加进位的数2.美味早餐屋的特色套餐是1杯豆浆配1个烧卖。
现在有37杯豆浆和62个烧卖,再煮()杯豆浆就可以和烧卖配成套餐了。
①99②35③25 3.王伯伯家养了37只鸡、16只鸭,养的鹅比鸡和鸭的总数少33只。
王伯伯家养鹅()只。
①53 ②86 ③204.篮子上的数表示篮子中草莓的个数,交换()两篮子草莓,可以使两边的草莓总个数相等。
①24与19 ②24与22 ③24与265.某停车场有86辆汽车,上午开走18辆,下午开走24辆,一共开走多少辆汽车?列式正确的为()。
①86-18-24 ②24-18 ③18+246.二(1)班图书角的书,借出28本故事书和34本科幻书后,还剩38本书。
图书角原来有()本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一、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 ( 2分)(1)铅笔长________厘米。
(2)橡皮长________厘米。
2. ( 1分)量物体的长度时,先把尺子放平,然后把尺子的刻度________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3. ( 4分)4. ( 1分)在下图正确的测量方法下打“√”。
5. ( 6分)填上“>”、“<”或“=”。
32厘米________54厘米30米________9米98厘米________1米2厘米________2米1米________80厘米100厘米________1米6. ( 2分) .下面的物体的高度选用那一种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分一分。
①;②;③;④.用“厘米”作单位:1;用“米”作单位:2。
2、挑选题(共7题;共14分)7. ( 2分)一根新铅笔长约()。
A. 15厘米B. 5米C. 2厘米D. 2米8. ( 2分) 2米长的绳子和200厘米的长的线段比()。
A. 2米长B. 200厘米长C.一样长9. ( 2分)下面的测量长度为3厘米的是()。
A.10. ( 2分)一只蜗牛从2刻度爬到了4刻度,一只毛毛虫从刻度爬到了3刻度,谁爬的长度比力大?A.蜗牛B.毛毛虫C.一样快11. ( 2分)课堂里黑板约莫长几何?A. 30厘米B. 30米C. 3米12. ( 2分)一部手机的宽度大约是()厘米。
A. 48B. 28C. 8D. 8013. ( 2分)下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A. 53毫米B. 53厘米C. 53分米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 ( 2分)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
()15. ( 2分)比70米少20米是50厘米。
()B.C.16. ( 2分)厘米.()这条线段长717. ( 2分)长1米的跳绳比长100厘米的跳绳短很多。
()18. ( 2分)一枚回形针的长度大约是3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1参考答案:一、填空。
1、算一算。
1米=(100)厘米 400厘米=(4)米29厘米-8厘米=(21)厘米 17米+9米=(26)米55米+5米=(60)米 1米-50厘米=(50)厘米5米+7米=(12)米16厘米-9厘米=(724厘米+76厘米=(100)厘米=(1)米1米20厘米-30厘米=(90)厘米2、请填上适当的单位。
(1)测量操场跑道的长;用(米)作单(2)树高19(米);书厚1(厘米)。
(3)小明高1(米)40(厘米)。
(4)书桌高75(厘米)。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生活中(①)的长度最接近1米。
①写字台的高度②台灯的高度③椅子的宽度2、下面(②)的测量方法正确。
3、哪辆车不能顺利通过桥洞?(②)三、画线。
略四、数一数;填一填。
图中长是1厘米的线段有(4)条;长是2厘米的线段有(3)条;长是3厘米的线段有(2)条;长是4厘米的线段有(1)条。
图中共有(10)条线段。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如右图所示;强强再长高多少就是1米?1米=100厘米100-90=10(厘米)答:强强再长高10厘米就是1米。
2、一根彩带对折两次之后长30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厘米?30+30=60(厘米)60+60=120(厘米)答:这根彩带原来长120厘米。
3、小刚要用彩带装饰房间;他去商店买了16米后;发现不够;又买了23米;总共买了几米?16+23=39(米)答:总共买了39米。
4、妈妈身高160厘米;儿子身高1米;妈妈比儿子高多少厘米?1米=100厘米160-100=60(厘米)5、小明用一根2米长的竹竿量荷花池的深度。
竹竿扎到底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是20厘米;水深是多少厘米?2米=200厘米 200-20=180(厘米)答:水深是18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2一、填一填。
(14分)1.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测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做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测量橡皮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2.1米比1厘米长,所以1米>100厘米。
()4.10厘米比1米长。
()5.小华身高150米。
()二、填空题(共9题;共37分)6.在横线上填“米”或“厘米”。
篮球架高约3________二年级的小明比他同桌大约高5________篮球场长28________桌子宽60________7.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________作单位,用字母________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________作单位,用字母________表示。
8.量一量,写一写。
这本书厚________毫米铅笔长________厘米________毫米9.下面这把尺子只有3个刻度,它可以直接量出哪几种长度?可以直接量出________种长度,分别是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和________厘米10.请按顺序排一排。
(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米=________厘米45厘米-17厘米=________厘米12.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手掌宽大约80________数学书封面的长边大约是2________茶几的高度大约是5________黄河的长度大约是5464________14.看图回答问题。
三、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5.一根新铅笔长约()。
A.15厘米B.5米C.2厘米D.2米16.小红今年7岁,她的身高大约是()A.60厘米B.6米C.1米20厘米17.下面线段中长为2厘米的是()。
18.你估计小刚有多高?()。
A.1米25厘米B.2米52厘米C.80厘米19.如图,“吋”是电视机常用尺寸,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
A.一支粉笔的长度B.课桌的长度C.黑板的宽度D.数学课本的宽度20.教室里黑板大约长多少?A.30厘米B.30米C.3米21.下图是用尺子量一支蜡笔的长度,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支蜡笔长()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面三幅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2.下面选项( )最接近下图中铅笔的长度.A. 11cmB. 9cmC. 8cmD. 7cm3.一个茶杯高约( )A. 38厘米B. 7米C. 1厘米D. 12厘米4.正确量法是( )A. B. C.二、判断题5.小华家的沙发长3厘米.6.一枝粉笔长12米.7.房间高3厘米.8.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三、填空题9.一般来说,用刻度尺时,要把________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物体另一端对着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10.明明的身高恰好是1米,比小华矮10厘米,小华的身高是________11.先估计,再用小数表示.一根火柴的长度大约有________ dm.12.先估计,再试着测量你的课桌的宽度.说一说:你选用________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大约是________dm.13.估一估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________?四、解答题14.已知长方形ABCD,量出AB与DC、AD与BC之间的距离.15.在正确的测量方法旁的括号里面画“√”.① ( )② ( )五、应用题16.一根电线用去28米,还剩47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A选项测量方法正确;B选项左端未和0刻度对齐;C选项被测物体的左端未靠近刻度尺.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判断后选择即可.2.【答案】C【解析】【解答】10-3=7(厘米),从图中可以看出铅笔的长度是7厘米多,最接近8厘米.故答案为:C.【分析】通过观察和计算求出铅笔是几厘米多,即可解答.3.【答案】D【解析】解:茶杯高约12厘米.4.【答案】B【解析】【解答】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是:把尺的“0”刻度对准长方形纸一边的左端,再看长方形纸的一边右端对着几,就是长方形纸一边的长度.B的量法是正确的,选B.二、判断题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小华家的沙发长3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可知,一个沙发的长度用米作单位.6.【答案】错误【解析】7.【答案】错误【解析】8.【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根据对测量的认识可知:测量物体的长度可用尺来测量,据此判断求解.三、填空题9.【答案】0【解析】【解答】测量物体时,一般都以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分析】了解测量物体的基础知识便可知道答案10.【答案】1米10厘米【解析】【解答】你知道吗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尺子,如下图.身体也可以当尺子,如下图.11.【答案】0.5【解析】【解答】测量出火柴的长度是5厘米,就是0.5dm.故答案为:0.5【分析】测量火柴的长度要用厘米作单位,然后再换算成dm,1dm=10cm,1cm=0.1dm.12.【答案】直尺;6【解析】13.【答案】160厘米【解析】【解答】这些数字都大于或小于160,所以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60厘米.故答案为:160厘米【分析】不需要计算,直接根据6人身高的数字特点判断出平均身高即可.四、解答题14.【答案】解:长方形ABCD的宽边AD或BC的长度,就是AB与DC之间的距离.长方形ABCD的长边AB或DC的长度,就是AD与BC之间的距离.【解析】【解答】长方形ABCD的宽边AD或BC的长度,就是AB与DC之间的距离,经测量AB与DC之间的距离是2.3厘米. 长方形ABCD的长边AB或DC的长度,就是AD与BC之间的距离,经测量AD与BC之间的距离是4.5厘米. 【分析】首先明确AB与DC之间的距离、AD与BC之间的距离是长方形哪一条边的长度,再根据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进行测量即可解答.15.【答案】解:②(√)【解析】五、应用题16.【答案】解:28+47=75(米)【解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一、细心读题,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18分)1.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1米=厘米.2.3.100厘米+2米=米.40厘米+60厘米=米.4.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是1厘米,从刻度到刻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6是厘米.5.在横线里填上“厘米”或“米”.(1)三层教学楼大约高10 .(2)足球场长120 .(3)课桌高70 .(4)豆豆身高1 23 .(5)一根跳绳长2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共5分)6.10厘米与1米一样长.(判断对错)7.线段可以测量长度..(判断对错)8.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判断对错)9.一支铅笔长约18厘米.(判断对错)10.乐乐的身高是100米.(判断对错)三、反复比较,认真做选择.(共10分)11.图中()是线段.A.B.C.12.如图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13.1米70厘米可能是()A.铅笔的长度B.爸爸的身高C.楼房的高度14.图中,两支铅笔的长度()A.一样长B.图1的长C.图2的长15.现有甲、乙、丙三根铁丝,甲长1米,乙长6厘米,丙长60厘米,()最短.A.甲B.乙C.丙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共17分)16.直接写出得数.58﹣6=20+35=66﹣5=71+8=89﹣30=10+36=17﹣6=43+6=86﹣5+6=39﹣(16﹣6)=50+4﹣20=17.在横线里填上“>”“<”或“=”.65厘米56厘米95米+3米100厘米1米92厘米3米30厘米5厘米5米60厘米﹣30厘米30厘米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共14分)18.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19.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20.先估一估,再量一量.(1)估计厘米,实际测量厘米.(2)比一比,量一量.号线段最长, 号线段最短.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21.数一数如图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七、解决问题.(共27分)22.把两根长都是9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焊接头(如图)是3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23.小雪从家里到图书馆,走哪条路比较近?先估计,再用尺子量一量.24.一幢21层的楼房高59米,另一幢15层的楼房高42米,两幢楼房相差多少米?25.一根绳子用去了8米,还剩26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26.量一量,毛毛虫要爬厘米就能吃到菠萝.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答案与解析一、细心读题,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18分)1.【分析】米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计量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计量单位.1米=100厘米.【解答】解:米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故答案为:米尺,厘米,米,厘米.【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米尺的认识,米与厘米之的进率.2.【分析】(1)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右侧是刻度3,所以橡皮的长度就是3厘米;(2)是从刻度1开始测量的,右侧是刻度4,所以回形针的长度是4﹣1=3厘米;由此求解.【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关键是掌握测量方法;注意是否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3.【分析】(1)把1厘米化成100厘米再计算.(2)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再把100厘米化成1米.【解答】解:(1)100厘米+2米=3米(2)40厘米+60厘米=1米.故答案为:3,1.【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相同单位的名数相加减,只把数值相加减,单位不变.4.【分析】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都是1厘米,如从刻度2到刻度3;从刻度3到刻度6,那么中间是6﹣3=3个刻度,就是3厘米.【解答】解: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6是3厘米.故答案为:1,2,3,3.【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注意找清楚是否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三层教学楼的高度、足球场的长度、一根跳绳的长度都用“米”做单位,计量课桌的高度用“厘米”做单位,计量豆豆的身高用“米和厘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三层教学楼大约高10米.(2)足球场长120米.(3)课桌高70厘米.(4)豆豆身高1米23厘米.(5)一根跳绳长2米.故答案为:米;米;厘米;米、厘米;米.【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共5分)6.【分析】把厘米数、米数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解答】解:1米=100厘米10厘米<100厘米即10厘米比1米短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7.【分析】根据线、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线段的特点可知:线段可以测量长度;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射线、线段和直线的特点进行解答.8.【分析】把米数、厘米数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解答】解:1米=100厘米即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一样长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9.【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一支铅笔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支铅笔长约18厘米,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0.【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乐乐的身高用“厘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乐乐的身高是100厘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三、反复比较,认真做选择.(共10分)11.【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为线段,B为曲线,不是线段,C为射线.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12.【分析】长度测量方法: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体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物体平行,不能倾斜;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线.据此判断.【解答】解:A,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的,所以错误.B,是从0刻度线开始的,直尺与纸条平行.所以正确.C,直尺倾斜了,直尺没和纸条平行,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测量线段的能力.关键是掌握测量方法.1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铅笔的长度大于是几厘米到20厘米;爸爸的身高一般在1米50厘米到2米50厘米之间,可以是1米70厘米;楼房的高度是几米到几百米,由此求解.【解答】解:1米70厘米可能是爸爸的身高.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进行求解.14.【分析】第一支铅笔是从刻度1到刻度6,用6减去1,就是第一支铅笔的长度;第二支铅笔是从刻度2到刻度7,用7减去2,就是第二支铅笔的长度;然后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6﹣1=5(厘米)7﹣2=5(厘米)两支铅笔的长度都是5厘米,它们一样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用最后读数减掉开始的刻度值.15.【分析】把这三根铁丝的长度化成单位相同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即可确定哪根最短.【解答】解:1米=100厘米100厘米>60厘米>6厘米即甲>丙>丁答:乙最短.故选:B.【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共17分)16.【分析】根据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58﹣6=52 20+35=55 66﹣5=61 71+8=79 89﹣30=59 10+36=4650+4﹣20=34 17﹣6=11 43+6=49 86﹣5+6=87 39﹣(16﹣6)=29【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7.【分析】(1)单位相同,只比较数值即可.(2)95米+3米=98米,98米=9800厘米,9800厘米>100厘米.(3)1米=100厘米,100厘米>92厘米.(4)3米=300厘米,300厘米>30厘米.(5)米相对于厘米是高级单位,数值相同时,高级单位名数大于低级单位名数.(6)60厘米﹣30厘米=30厘米.【解答】解:(1)65厘米>56厘米(2)95米+3米>100厘米(3)1米>92厘米(4)3米>30厘米(5)5厘米<5米(6)60厘米﹣30厘米=30厘米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相同单位的名数相加减,只把数值相加减,单位不变.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共14分)18.【分析】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6厘米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解答】解:画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19.【分析】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就是画2+3=5厘米的线段.【解答】解:2+3=5厘米.【点评】考查了画线段的方法,要先求出所画的线段的长度是基础.20.【分析】(1)观察图,给出的线段大约有4个1厘米长,所以估计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2)通过观察对比,可以直接得出②号线段最长,③号线段次之,①号线段最短.【解答】解:(1)估计4厘米,实际测量4厘米.(2)比一比,量一量.②号线段最长,①号线段最短.故答案为:4,4;②,①.【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观察法、估测的方法估计、比较线段长度的方法,同时也考查了用刻度尺测量的方法.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21.【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据此解答.【解答】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意义和计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七、解决问题.(共27分)22.【分析】把两根长度都是9厘米的铁条焊接起来,根据加法的意义,两根铁条全长是9+9=18厘米,又因为焊接头长是3厘米,由于接头处是两根铁条重叠在一起的,则要减去一个重叠长度,所以焊接好后的铁条长9+9﹣3=15厘米.【解答】解:9+9﹣3=18﹣3=15(厘米)答:焊接后的铁条长15厘米.【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接头处是两根铁条重叠在一起的;所以要用总长度减去这部分重叠的长度.23.【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小雪从家到图书馆,有2条路线,由平移的方法可知,两条路线一样近.【解答】解:如图:1.5+1.5=3(cm)0.5+0.5+0.5+0.5+0.5+0.5=3(cm)小雪从家到图书馆,有2条路线,通过平移,可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由此可知这两条路线一样近.【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平移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求解.同时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24.【分析】用用第一幢楼的高度减去第二幢楼的高度即可.【解答】解:59﹣42=17(米)答:两幢楼房相差17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减法的应用,关键是利用整数减法的运算法则计算.25.【分析】用用去的长度加上剩下的长度,就是原来的长度.【解答】解:8+26=34(米)答:这根绳子原来有34米长.【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得出:原来的长度=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由此列式求解.26.【分析】根据图示正确测量,再进行加法计算即可;根据图示,可以提出问题:蜗牛要爬几厘米就能吃到西瓜?正确测量后,列加法算式解决即可.【解答】解:2+3=5(厘米)答:毛毛虫要爬5厘米就能吃到菠萝.根据图示,可提出问题:蜗牛要爬几厘米就能吃到西瓜?2+2+1=5(厘米)答:要爬5厘米就能吃到西瓜.【点评】本题是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测量,并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及答案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2.伸开两臂,10个小朋友手拉手大约长( ).3.8个田字格并排连在一起,大约长( )厘米.4.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应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应用( )作单位.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米=( )厘米5米-3米=( )厘米12米+8米 = ( )米 15米-8米=( )米1米-40厘米=( )厘米 75厘米+25厘米=( )米6.直尺上从刻度4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 )厘米.7.小草现在高6厘米,再长 ( )厘米,它就有9厘米高了.8.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橡皮长约3( ). 课桌宽约75( ).汽车长约6( ). 黄瓜长约25( ).书宽约16( ). 小明的身高是142( ).9.在〇里填上“>”“<”或“=”.55厘米〇5米 98厘米〇1米1米〇10厘米 60厘米+40厘米〇1米30厘米+70厘米〇1米 1米-20厘米〇90厘米10.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1.用50 厘米的绳子量,量( )次是1米.A.2 B.3 C.42.1 米35 厘米可能是( )的高度.A.小学生B.婴儿C.楼房3.下面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4.用尺子量一根木条,这根木条长( ).A.9 厘米B.6 厘米C.8 厘米5. 图中有( )条线段.A.1 B.2 C.3三、判断题.(5分,每小题1分)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5.测量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四、计算题.(25分)1.口算.99+0= 12+8= 72-20= 6+12=6+8= 69+3= 26-24= 80-20= 65+4= 81-6= 26+50= 80-60=2.计算.57+20+2= 49+20-6= 92-7+7= 59+8-9=60+10+8= 100-40-40= 30+50-70= 92-2-70=77+3-40 = 62+4-50 = 69–(14+6) = 83–30-20 = 3.在()内填上合适的数55-()=7 10+()=14 38 -()=1847-()=8 30+()=68 ()-50 =30五、操作题.(5分)1. 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2.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六、应用题.(25分)1.汽车能通过这个限高杆吗?2.一支铅笔用去了8厘米,还剩12厘米,这支铅笔原来有多长?3.比一比,算一算.(1)钢笔比铅笔长多少厘米?(2)钢笔比毛笔短多少厘米?4.张红再长多少厘米就有1米高了?5.一只猫卧在木架上,这只猫离地面大约有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一、1.3 7 2.10米3.84.厘米米5.100 200 20 7 60 16.67.38.厘米厘米米厘米厘米厘米9.<<> = <10.5 10 1 8二、1.A 2.A 3.C 4.B 5.C三、1. √ 2.× 3.× 4.× 5.×四、1.99 20 52 1814 72 2 6069 75 76 202.79 63 92 5878 20 10 2040 16 49 333.48 4 20 39 38 80五、略六、1.4米>3米,能通过这个限高杆.2.8+12=20(厘米)3.(1)12-9=3(厘米) (2)20-12=8(厘米)4.1米=100厘米100 - 90 =10(厘米)5.30+30=60(厘米) 60+30=9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练习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20分)
1、小新身高90厘米,再长(______)厘米,他就有1米高了。
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________条边,________个角。
3、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______)。
4、这把小刀长________厘米。
5、贝贝想买1本《格林童话》,还差18元。
贝贝已经攒了________元。
6、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个人要握(_____)次手,(_____)个人要握6次手。
7、6个9相加的和是(____),7个5相加的和是(____)。
8、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位数。
9、下图中一共有(____)条线段。
10、平行四边形有(_____)条边,(_____)个角。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没变D.无法比较
2、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要用几个筐?
A.用了3个筐装 B.平均每个筐装5个 C.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3、李霞给奶奶买的一个生日蛋糕,从上面看它的形状是()
A.B.C.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5
5、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两个锐角 C.两个钝角 D.两个直角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0分)
1、把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3个。
()
2、计算减法的时候,可以用加法验算。
()
3、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4、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
5、因数的末尾没有零,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零。
()
四、计算题。
(10分)
4×4=3×6=2×4=9×1=
21÷3=14÷2=16÷4=24÷3=
9×2=1×3=9÷3=5×7=
4×4-1=3×5+2=8×4+5=6×9-3=
五、列式计算。
(10分)
1、1、
2、
□○□=□(元)
3、
六、我会画。
(10分)
1、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先画一个锐角,再画一个比锐角大的角。
七、解决问题。
(20分)
1、解决问题。
(1)爸爸买了一双鞋、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一共用了多少钱?
(2)妈妈用100元钱可以买哪两样物品?找回多少钱?
(1)42+15+36=93(元)
(2)100-42-15=43(元)
2、3个人去打乒乓球,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几场?
3、箱子有多高?
4、一支铅笔原来长9厘米5毫米,用去了7毫米。
现在这支铅笔有多少长?
5、—道除法题,除数是9,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参考答案:
一
10
四四
899
6
28
3 4
54 35
四三
10
4 4
二
A
B
B
B
D
三
错误
√
×
错误
×
四
16;18;8;9 7;7;4;8 18;3;3;35 15;17;37;51 五
1. 43元
2. 8×5=40
3、27
六
(答案不唯一)
方法不唯一
答:一共要比3场。
1米=100厘米100-90=10(厘米)
8厘米8毫米
4×9=36 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