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共52页
- 格式:ppt
- 大小:6.76 MB
- 文档页数:52
2012.No7摘 要 随着胜利油田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开发期,“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推广,在油田采收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油田污水难处理的问题。
2000年以来,胜利油田经过不断的科研攻关、试验研究、工程实施、优化完善,逐步形成了适合各类水型的污水处理系列在用成熟技术和储备技术,基本满足了高含水期油田各类油藏的开发需求。
关键词 油田污水 常规污水 强腐蚀性污水 含聚污水 技术系列 综合处理胜利油田自上世纪60年代开发以来,至今已近50个年头,目前已步入高含水、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胜利油田分公司根据总体开发部署,提出“提高采收率”的战略目标。
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包括聚合物驱、泡沫驱、二元复合驱等技术内在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推广,规模也逐年扩大,“采收率”稳步提高,由此也给油田地面处理系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污水处理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与此同时,稠油油藏和低渗油藏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对回注水处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000年以来,胜利油田污水日益增大,呈现出“六高两低”的特点(六高:矿化度高、含聚量高、小粒径悬浮物高、含有乳化程度高、细菌含量高、腐蚀速率高;两低:pH值低、油水密度差低),处理难度加大。
在这种形势下,胜利油田通过不断的科研攻关、试验研究、工程实施、优化完善,逐步形成了适合各类水型的污水处理系列技术和储备技术,基本满足了高含水期油田各类油藏的开发需求。
1 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常规污水的处理难度较小,技术较多,是胜利油田应用最早、最多的技术系列,包括:重力混凝沉降除油技术、压力密闭除油技术、悬浮污泥沉降除油技术和水力旋流除油技术。
1.1 重力混凝沉降除油技术重力混凝沉降除油技术是目前各油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依靠油水比重差进行重力分离。
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耐冲击负荷,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是处理常规采出水的有效技术。
在来水水质含油1000mg/l左右,悬浮物300mg/l左右时,经过两级沉降,出水达到含油20mg/l,悬浮物20mg/l。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1. 引言1.1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量中水含量较高的阶段,通常是指油井产水量超过50%的阶段。
在油田开发中,高含水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阶段,而如何有效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成为油田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挑战。
稳油控水是保证油田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高含水期,油井产水量增加,油井产油量减少,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稳定油井产量,将导致油田整体产量下降,进而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
稳油控水可以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高含水期对油田产量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稳油控水技术,可以延缓油田产量的下降速度,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充分挖掘油藏潜力。
稳油控水还可以降低油田生产中的安全风险。
在高含水期,油井产水量增加,可能引发油井失稳、油田漏油等安全问题,通过稳油控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安全隐患,保障油田生产安全。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高含水期带来的挑战,实现油田的稳定生产和持续发展。
1.2 油田高含水期的定义和特点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液中水含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一定阶段的时间段。
在油田生产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油中水含量逐渐增加,导致油水比逐渐下降,特别是在油井长时间生产后,油井的产液中水含量逐渐增多,进入高含水期。
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田产液中水含量明显增加,原液品位下降,导致采收率降低,产量逐渐减少;油藏渗透率下降,原油粘度增加,采油难度增大;油井产液中水含量不均匀分布,造成油井产量差异,影响整体采收效果;高含水期持续时间较长,对油田的整体开发与产量影响较大。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需要采取相应的稳油控水技术,以保证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采。
2. 正文2.1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油层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在油田高含水期,油层的物理化学特性会发生变化,影响油水分离效果和采收率。
高含水期油田稳油控水技术分析油田进入高含水期之后,油田内的油不再是集中分布,而是在不同的层位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而且因为油田的高含水,造成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对油井做出地质调查,对于不同的层位,采用不同的稳油控水措施,才能保证余油的开采,达到油田稳产的目的。
标签:高含水期;油田;稳油控水引言:因为不断的注水开采,使得油田进入了高含水期,高含水期的剩余油不再是连同的状态,而会呈现一种高度分散的状态,而且剩余油量也越来越少,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对高含水期油田开采的要点是搞清楚剩余油采用何种分布规律分布,然后选择合适的稳油控水技术,才能保证这部分剩余油被顺利的开采出来。
1 高含水期油田的油藏特征1.1 层间差异以胜利油田为例,该油田到达高含水期后,滲透率的极差高达10以上,有时候可以到达几十,不同层的层间干扰非常严重,而且很多层不出油。
1.2 平面差异油田到达高含水期后,油藏的不均性性体现的更为显著。
1.3 层内差异油田到达高含水期后,因为岩石的孔隙结构不均匀,油田各层的吸水强度各有不同,导致剩余的油的饱和度也有很大的差异[1]。
2 油田高含水期存在的问题分析油田到达了开采后期,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油田的含水量大大增加,由此导致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开采需要的能量越来越多,而且开采效率一路走低。
2.1 设备的腐蚀问题高含水期的油田,将油和水分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设备和管道长期和高含水原油接触,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腐蚀,如果腐蚀程度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管道泄漏,管道泄漏对于石油生产来说是致命性的,而且设备故障以后,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对设备进行维修,无疑增加了油田的生产成本,因此,必须对油田的生产技术进行优化,才能将油田的含水量控制到一定水平。
2.2 油田水淹问题油田分为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复合韵律层,不同的层油田的水淹部位是不一样的,以正韵律层来说,因为对水有高渗透性,因此会导致底部水淹,剩余油都富集在顶部,而且顶部的水淹和底部来说,要轻一些。
特高含水期胜坨油田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途径及对策摘要:胜坨油田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胜坨油田水驱地质储量占整个胜坨油田地质储量的85.7%,所以水驱调整仍是胜坨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总结了“十五”期间胜坨油田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对策及取得的效果,同时对胜坨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提出了工作方向和工作安排。
关键词:特高含水水驱开发效果途径对策1 胜坨油田基本概况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凹陷陈家庄凸起的南坡,是典型的大型整装油田,含油面积84.83km2,动用石油地质储量45802×104t,可采储量18538×104t,采收率40.5%。
胜坨油田自1964年投入试采至今经历了四个开发阶段:低含水开发阶段、中含水开发阶段、高含水开发阶段、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目前开油井1793口,开水井1033口,日产液水平14.76×104t,日产油水平7065t,含水95.21%,日注水平14.3×104m3,注采比0.97,注采对应率84.1%。
2 特高含水期胜坨油田水驱状况评价由采出程度与综合含水关系曲线反映,胜利采油厂的整体水驱效果较好。
从宏观上看,在不同的含水时期,胜坨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与国内外同类型油田相比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2.1 不同类型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空间通过精细油藏研究,重新认识剩余油分布状况,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力度等,仍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一方面不同油藏开采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具有提高采收率的空间:胜坨油田为一多层砂岩整装油田,油藏类型多,储层非均质严重,按沉积类型分为四类油藏,一类是以河流相或浊流相沉积的正韵律主力油层,二类是以河流相沉积的非主力油层,三类是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的反韵律油层,四类是东营组及低渗难动用油藏。
据室内实验结果各类油藏仍有水驱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另一方面油藏平面及纵向上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具有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应用浅调剖技术改善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阚春玲;起超逸;张效通【摘要】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虽然整体含水率水平已达94.1%,但对于层内、层间差异大的井层,受隔层条件以及井况等问题影响,仍存在细分后由于单层或多层注水突进而导致周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从而使低渗透薄差层难以动用,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从而影响开发效果.为此,通过将具有一定凝胶性和承压强度的调剖剂注入井中,利用纵向上各类不同启动压力,油层所具有的自由选择功能,使之优先进入并堵塞启动压力油层相对较低的好油层,起到调整和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采出井产出剖面的作用.通过对现场实施的216口井应用浅调剖后的结果表明:调剖后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0.8MPa,目的层吸水量下降17.94%,连通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稳定,日产油增加0.6t,含水下降1.0个百分点,油层动用程度提高2.5个百分点,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4(000)021【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特高含水期;浅碉剖技术;改善开发效果【作者】阚春玲;起超逸;张效通【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31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31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6浅调剖技术作为注水井现有机械分注工艺技术的完善和细分注水的技术补充,在特高含水期的控水控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通过在不同类型井中进行的广泛尝试及应用,建立了调剖井的选井选层标准,优化了调剖剂配方和用量,创新了调剖方式和方法,现场实施后,见到了明显效果。
1 调剖井选井选层原则和方法1.1 调剖井选井原则在调剖井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注入压力有余地、压力空间大于0.5MPa的井;②吸水剖面反映层内或层间吸水差异大、单层吸水量高的井;③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沉没度水平相对较高的井;④受隔层影响无法细分单卡的井;⑤由于套损导致无法细分的井。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方向I. 绪论A. 研究背景和意义B.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C. 研究目的和意义II.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机理分析A. 水驱原理与水驱效果B. 高含水期油藏水气分布情况C. 高含水期油藏水驱损失原因分析III.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方法研究A. 均质增黏剂在高含水期油藏水驱增油效果B. 增强水驱剂在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的作用C. 调整注水方案的影响D. 降低油水相渗透率差的技术方法IV.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应用实践A. 研究区域背景和油藏情况B. 增黏剂在水驱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C. 增强水驱剂对水驱的增油效果分析D. 调整注水方案在增油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V. 结论与展望A. 研究成果总结B. 未来研究方向及重点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章绪论随着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勘探领域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已经发现的油藏的综合开发和增储。
水驱油藏作为一种有效的油藏开发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面对高含水期油藏的开发问题,传统的水驱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采收率偏低、发采比下降、过早水淹和地面生产率下降等。
因此,针对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进行研究,揭示其机理,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章将对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胜利油田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一个重要油田,是国内外闻名的大型油田之一。
随着开采的深入,该油田多数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难度与单位成本均有所增加,亟需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案。
水驱作为一种常见的油藏开发方式,也广泛地应用于胜利油田,但是现有的方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采收率偏低、发采比下降等。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技术进行精细调整,寻求一种更加有效、可行的油藏开发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特高含水期胜坨油田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途径及对策作者:徐艳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0年第08期摘要:胜坨油田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胜坨油田水驱地质储量占整个胜坨油田地质储量的85.7%,所以水驱调整仍是胜坨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总结了“十五”期间胜坨油田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对策及取得的效果,同时对胜坨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提出了工作方向和工作安排。
关键词:特高含水水驱开发效果途径对策1 胜坨油田基本概况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凹陷陈家庄凸起的南坡,是典型的大型整装油田,含油面积84.83Km2,动用石油地质储量45802×104t,可采储量18538×104t,采收率40.5%。
胜坨油田自1964年投入试采至今经历了四个开发阶段:低含水开发阶段、中含水开发阶段、高含水开发阶段、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目前开油井1793口,开水井1033口,日产液水平14.76×104t,日产油水平7065t,含水95.21%,日注水平14.3×104m3,注采比0.97,注采对应率84.1%。
2 特高含水期胜坨油田水驱状况评价由采出程度与综合含水关系曲线反映,胜利采油厂的整体水驱效果较好。
从宏观上看,在不同的含水时期,胜坨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与国内外同类型油田相比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2.1 不同类型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空间通过精细油藏研究,重新认识剩余油分布状况,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力度等,仍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一方面不同油藏开采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具有提高采收率的空间:胜坨油田为一多层砂岩整装油田,油藏类型多,储层非均质严重,按沉积类型分为四类油藏,一类是以河流相或浊流相沉积的正韵律主力油层,二类是以河流相沉积的非主力油层,三类是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的反韵律油层,四类是东营组及低渗难动用油藏。
据室内实验结果各类油藏仍有水驱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方向王友启【摘要】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和水驱调整技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为适应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挖潜的需要,近几年储层构型研究、低级序断层描述和层内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层系细分重组,采取井网加密调整和完善注采系统等措施改善了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分析了制约整装构造、复杂断块和低渗透油藏大幅度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类型油藏水驱精细调整的技术方向.在陆相油藏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大层系细分重组,采取井网立体加密调整、水平井单层开发、改善水质、调整注水产液结构等措施,在井网优化调整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各种工艺技术对储层进行控制和改造,实施精细注水和有效注水开发,提高注采系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均匀控制驱替剖面.%Fine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d adjustment technology for the high-water cut Oilfield such as Shengli Oilfield is develop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ine potential tapping in the high-water cut reservoirs,reservoir structure, low-order fault description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description were growing in recent years. Strata subdivision recombination, infilling adjustment,improving the injection system and others improved the water flooding results. The problems constraining the oil recovery in entire structure,complex fault block and low 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s were analyzed. Then fine adjustments of water flooding in different oil reservoirs are put forward. At the late stage of high water cut in onshore oil reservoirs,strata subdivision-recombination,infilling well arrangement, single layer production with horizontal well,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injecting to production well ratio adjustment should be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should be used to control and transform the reservoir. Fine and effective water injection shoul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njection system. And the uniform displacement profile should be explored.【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1(039)001【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高含水期;水驱;提高采收率;注采系统;胜利油田【作者】王友启【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3.7陆相沉积油藏与海相沉积油藏相比,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黏度相对较高,水驱采收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已成为陆相老油田开发调整的中心任务。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影响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因素及水动力学调整措施分析李兆敏吕翔慧(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摘要分析特高含水期油田采收率的影响因素,是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分析工作的重要一步,也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础工作。
本文根据胜坨油田的实际情况,结合矿场分析资料,分析了该油田的地质条件、原油物性随注水开发进程的变化规律以及处于特高含水期的胜坨油田出现的一些显著特点,得出了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为原油粘度、油藏岩石润湿性、油藏非均质性、注入水质等;文中还总结了特高含水期油田为提高含水采收率而采取的水动力学调整方法,如改变液流方向、周期注水、堵水调剖、强注强采等,并且分析了胜坨油田经调整后的开发效果,对同类油田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胜坨油田;采收率;特高含水期;堵水调剖;周期注水;强注强采前言最终采收率是油田地下资源利用程度的标志,是油田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其高低也是油田开发水平的重要体现。
影响采收率的因素通常有三个方面,即油田的地质条件、开发方法、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其中,地质条件是基础,开发方法是手段,经济效益是前提。
这三个因素的组合和相互制约决定了油田的采收率。
但是,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进行,油田的地质条件及原油物性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而,各种影响因素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程度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对油田开发的调整措施也要适应新的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结合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实际情况,从地质条件及开发特点出发,分析了采收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特高含水期油田的水动力学调整方法,并对该油田的调整效果进行评价。
1 胜坨油田概况胜利油田的胜坨油田位于山东省垦利县境内,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逆牵引背斜构造油气藏,也有少量由透镜体砂岩组成的岩性构造油藏。
胜坨油田是一套完整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主要的沉积体包括辫状河砂体、浊流相河砂体、三角洲前缘相砂体等,各种沉积体的砂岩体,由于所处的沉积部位不同,储层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不同,岩石的孔隙度、渗透性和含油性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