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2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提纲和复习题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计算【例1-1】计算下面各算式(列竖式)=⨯618.1 =⨯24.03.2=⨯24057.02、小数乘法比较大小【例1-2】在括号里填上“>”、“<”或者“=”4.29.94.2)(⨯7.898.07.8)(⨯56.0156.0)(⨯3、移动小数点【例1-3】根据13572359=⨯,直接算出以下算式的答案=⨯2359.0 =⨯3.2590=⨯023.05904、积的近似数【例1-4】苹果的价格是每千克5.17元,小明买了6.7千克苹果大概需要花多少元?(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例1-5】脱式运算,能简算的就简算4.0495.2⨯⨯ 3.44.44.47.5⨯+⨯ 995.2⨯6、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判断够不够【例1-6】小华带了30元去超市购物,一瓶可乐5.4元,一包薯片3.6元。
小华要买2瓶可乐和6包薯片,他带的钱够不够?(2)分段计算【例1-7】自来水公司采取分段计费的方法来收取水费。
每月用水在10吨以内的按每吨2.4元收费,超过10吨的部分按每吨3.4元收费。
小丽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6吨,那么小丽家上个月应该交多少元水费?第二单元位置1、用数对表示位置【例2-1】请分别用数对表示出“疑”、“光”、“故”、“低”的位置。
【例2-2】分别用数对表示出海盗飞船、探险岛、过山车、旋转木马、大门的位置。
2、根据数对在图上标出相应的位置【例2-3】小明的位置是(2,6),小华的位置是(5,1),小丽的位置是(6,4)。
请在下图中分别标出它们的位置。
【例2-4】A点的位置是(4,3),B点的位置是(1,3),C点的位置是(3,6)。
请在下图中分别标出它们的位置,然后用直线连接这三点,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一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cm²)3、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例2-5】周末赵华的活动路线用数对表示是(0,0)→(1,3)→(4,4)→(6,1)。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汇总算数算式计算1.双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2.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3.小数加减法4.分数加减法5.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应用6.数量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及应用问题解决1.信息提取、分析及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运用图表数据获得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几何图形认识1.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2.认识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直线、线段、角、面3.认识正多边形和圆形4.认识几种有规则的立体图形:立方体、棱台、棱锥、圆锥、圆柱5.认识一些几何用语:平行、垂直、对称空间位置与方位1.从多个角度理解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2.空间方位的判断,如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数据统计1.统计数据的方法和形式2.读懂用表格、条形图和折线图等呈现的数据3.简单的调查和统计能力代数1.掌握数量的表达方式:代数式、等式、方程式等2.初步理解和使用字母代表数的思想3.认识部分代数运算,如加减乘除等总结五年级数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算数、几何、数据统计和代数。
在算数部分中,孩子需要掌握双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等计算方法。
同时,孩子也需要运用图表数据获得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在几何部分中,孩子需要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图形的基本要素、正多边形和圆形、一些几何用语以及空间位置与方位等。
在数据统计部分中,孩子需要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和形式,读懂用表格、条形图和折线图等呈现的数据并具备简单的调查和统计能力。
在代数部分中,孩子需要掌握数量的表达方式,初步理解和使用字母代表数的思想并认识部分代数运算。
本篇文章总结了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In the first unit of the fifth-grade math textbook。
we learn about XXX。
1.Multiplying a Decimal by an Integer: This is a convenient way to find the sum of several equal numbers。
For example。
2.5x 3 means finding the sum of three 2.5s (or finding 2.5 multipliedby 3)。
To calculate。
first convert the decimal to a whole number。
then use the rules of XXX to find the product。
Finally。
count the number of XXX from the right in the product。
2.Multiplying Decimals: XXX of a number。
For example。
1.5 x 0.8 means finding how much eight-tenths of 1.5 is (or finding 1.5 multiplied by 0.8)。
To calculate。
first convert the decimals to whole numbers。
then use the rules of XXX to find the product。
Finally。
count the number of XXX from the right in the product。
When the result has fewer digits than expected。
use a placeholder to fill the extra space。
最新部编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集锦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认识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2. 十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意义。
3. 带进位的加法和不退位的减法掌握带进位的加法、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进位、借位的含义及其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1. 二维图形的认识认识各种二维图形的形状特征和分类方法,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名称。
2. 简单的制图掌握各种二维图形的制图方法,了解制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位置与方向掌握描述位置和方向的基本词语和方式,能够根据具体情境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三、数的运算1. 2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十位、个位的认识。
2. 简单的数形结合问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形结合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3. 相邻数的加减法理解相邻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时间的认识1. 日历和时间的认识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能够读取日历,计算日期和时间。
2. 计算时间的差掌握计算时间差的方法,了解时间差的概念和应用。
3. 24小时制时间的认识掌握24小时制时间的读法和表示方法,理解日常生活中24小时制时间的应用。
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了解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法,能够简单有效地收集数据。
2. 图表的认识认识各种数据图表的形式和特点,能够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3. 棒形图和折线图掌握制作棒形图和折线图的方法,了解棒形图和折线图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
以上就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取得好成绩!。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构成:百位、十位、个位-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多位数的比较大小第二单元:整数的认识-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整数的表示和读法- 整数的加减法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 小数点的概念和作用- 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的表达方式-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加减法第四单元:长度-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厘米和米的换算- 毫米和厘米的换算第五单元:质量- 质量的认识和测量- 克和千克的换算- 克和毫克的换算第六单元:容量-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毫升和升的换算- 毫升和立方厘米的换算第七单元:时间- 时间的认识和读法- 时、分和秒的换算- 时间的加减法第八单元:几何图形- 点、线、面的认识- 直线、曲线和封闭曲线的区别- 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第九单元:相等- 相等的认识和表示- 不等的判断和比较- 等式的认识和解法第十单元:加法运算- 加法的意义和性质- 加法算式的解法和计算规则- 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第十一单元:减法运算- 减法的意义和性质- 减法算式的解法和计算规则- 退位和不退位的减法第十二单元:图形的位置与方向- 图形的位置关系:前、后、左、右- 图形的方向关系:上、下、左、右、前、后第十三单元:二位数的认识- 二位数的组成和读法- 二位数的大小比较- 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每课中心
思想汇总
第一课:认识单位面积
- 了解什么是单位面积
- 掌握常见物体的面积单位
- 运用单位面积进行物体面积的测量
第二课:认识面的特性
- 研究面的定义和特性
- 理解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的特性
- 能够辨识和描述几种常见图形的特点
第三课:认识直角
- 掌握直角的定义和性质
- 辨认直角形和非直角形
- 运用直角概念进行简单问题的解决
第四课:认识除法
- 学会使用除法符号表示简单除法
- 理解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 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课:认识图形相似
- 了解图形相似的概念
- 掌握判断图形相似的条件
- 运用图形相似进行简单问题的解决
第六课:认识周长
- 研究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 运用周长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课:认识分数
-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含义
- 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 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第八课:认识小数
- 了解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掌握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
- 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第九课:认识容量单位
- 研究常见容量单位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 掌握容量单位的使用方法
- 进行容量的换算和计算
第十课:认识质量和重量
- 了解质量和重量的定义和区别
- 掌握常见物体的质量单位
- 进行质量和重量的测量和计算
以上是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每课的中心思想汇总。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和实践,提高数学素养。
1. 256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2.149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3.2411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4.712的分子乘4,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
712的分母加上24,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5.915的分母加上30,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915的分子除以3,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除以()。
6. 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7段,每段绳子是绳子总长的(),每段绳子长()米。
7.把21个共4千克的苹果平均分给9只猴子,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千克,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个苹果;每只猴子分到的苹果占这些苹果的()。
8.摆36个这样的六边形需要()根小棒,36根小棒可以摆()个六边形,摆n个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9.用字母表示下列各图的规律:()()()()()10.比较大小2.14×1.01○2.14 2.14○2.14×0.99 2.14÷1.01○2.14 2.14○2.14÷0.99 5.3○5.3÷0.01 6.03×0.01○6.03÷0.01 1.03×4.5○4.5÷1.0311. 9÷()=12=12=3÷4=()(填小数)12.a÷b=30……5,若a和b都缩小到原来的110,商是(),余数是()。
1.一个两位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后的近似值是4.5,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绳子是绳子总长的(),每段绳子长()米。
3.30米是50米的(—),25千克占45千克的(—),15分钟占1小时的(—)。
4. 49的分子乘4,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汇
总(完整编版)
本文档旨在为五年级学生提供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全面汇总。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全部知识点概述:
1. 数的认识与整数
-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 整数的正负与数轴表示
-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
- 自然数的分类与运算
2. 分数与小数
- 认识分数和分数的大小
- 用图形表示分数
- 分数的化简与比较
-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3. 算术与代数
- 四则运算的认识和运用
- 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 等式与方程的解法
- 图形的认识和表示
4. 推理与判断
-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 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推理
- 图形的判断和分类
- 推理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5. 数据与概率
-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数据的图表表示
- 概率的认识和应用
- 概率的图形表示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的汇总,希望能对五年级的研究有所帮助。
根据教材的指导,学生应该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祝你研究顺利!。
精品教育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 减法:
a-b-c=a-(b+c)
a-(b+c)=a-b-c
@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 除法:
a÷b÷c=a÷(b×c)
a÷(b×c) =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