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25.79 MB
- 文档页数:39
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原则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原则。
你们知道吗,医疗垃圾可是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哦!所以,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得好好学学怎么正确处理这些“危险”的东西。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医疗垃圾。
简单来说,医疗垃圾就是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病人的排泄物、血液、输液器、注射器、药品残渣等等。
这些垃圾可不是普通的垃圾,它们可能会含有各种病原体,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医疗垃圾呢?这里就涉及到了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原则。
按照国家的规定,医疗垃圾主要分为四类:一类是可直接丢弃的;第二类是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的;第三类是需要进行焚烧处理的;第四类是需要进行化学处理的。
1. 第一类医疗垃圾:这类垃圾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产生的废弃物,如病人的排泄物、手术后的纱布等。
这类垃圾可以直接丢弃,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它们污染到其他区域。
2. 第二类医疗垃圾:这类垃圾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产生的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的废弃物,如注射器的针头、输液器等。
这类垃圾需要进行专门的消毒处理,才能确保不会给环境带来危害。
3. 第三类医疗垃圾:这类垃圾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产生的需要进行焚烧处理的废弃物,如病人的遗体、病理标本等。
这类垃圾需要进行专门的焚烧设施进行处理,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
4. 第四类医疗垃圾:这类垃圾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产生的需要进行化学处理的废弃物,如废弃的药品、化学试剂等。
这类垃圾需要进行专门的化学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我们在处理医疗垃圾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做到分类明确、处理到位。
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生活环境安全无虞。
当然啦,除了我们自己注意之外,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确保医疗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好了,今天的小课堂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原则,让我们共同为保护环境、保卫健康做出贡献!下次再见啦!。
医疗垃圾分类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医疗垃圾分类感染性医疗废物①不带针头的输液器、注射器;②使用后的棉签、棉球、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③各种废弃的血标本;④传染病人使用后废弃物装双层黄色袋。
病理性废物病理切片后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损伤性废物使用后带针头的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的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纸盒内。
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污染、废弃的药品及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实验室废弃的一般性化学试剂及废弃的消毒剂等排入下水道。
分类分袋收集,专人回收处理,处置方法:能焚烧的采用焚烧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感染性医疗废物①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针头分离放置于损伤性废物内;②使用后的棉签、棉球、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③各种废弃的血标本;④传染病人使用后废弃物装双层黄色袋。
病理性废物病理切片后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损伤性废物使用后的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纸盒内。
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及废弃的疫苗、血库废弃的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实验室废弃的一般性化学试剂及废弃的消毒剂等排入下水道。
分类分袋收集,专人回收处理,处置方法:能焚烧的采用焚烧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 回收暂存的管理做好回收人员个人防护在回收运送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是极为重要的,下科室回收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子罩、橡胶手套,在回收传染性废物时,戴双层手套、防护镜,防护用品用后不能存放在生活区,要及时消毒清洗。
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精选5篇)第一篇: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医院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其对社会和医务人员的损害,根据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文件,医院应实行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包装、收集、运送、处置全程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医疗废物分五类,分别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1.1感染性废物分组与处理1.1.1感染性废物分组:感染性废物是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1.1.1.1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1.1.1.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1.1.1.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1.1.1.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1.1.1.5废弃的血液、血清。
1.1.1.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1.1.2感染性废物处理1.1.2.1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1.2.2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中文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住院部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1.1.2.3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将锐器与其他物品分开,将锐器置于利器盒中,其他物品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并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贴上中文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住院部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医疗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保障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保障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处理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操作方法。
第二章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第三条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医疗废弃物依照不安全程度分为四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一般医疗废物。
1.感染性废物:指具有生物学特性或传染性的废物,包含临床、试验室、摄影等部门产生的传染病标本、注射器、针头、手套、纱布等废弃物。
2.病理性废物:指因临床病理诊断和病理解剖而产生的组织、细胞、器官等废物。
3.化学性废物:指具有腐蚀性、毒性、致敏性等化学特性的废物,包含临床试验室产生的废弃试剂、药品、药瓶等。
4.一般医疗废物:指不属于前三类的医疗废弃物,包含非感染性废物和一般耗材等。
第四条医疗废弃物的标识医疗废弃物的容器应依照以下要求进行标识:1.感染性废物的容器应标注“感染性废物”字样、生物标志图案和处理单位名称。
2.病理性废物的容器应标注“病理性废物”字样和处理单位名称。
3.化学性废物的容器应标注“化学性废物”字样、化学品标志以及处理单位名称。
4.一般医疗废物的容器应标注“一般医疗废物”字样和处理单位名称。
第三章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第五条废弃物收集装置1.各部门应依照医疗废物的分类设置相应的收集容器,并定时清理、更换。
2.收集容器应具备密封性和防漏性能,以减少废弃物的扩散和二次污染。
3.收集容器的颜色应与废弃物的分类全都,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六条废弃物收集人员1.废弃物收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正确处理废弃物的知识和技能。
2.废弃物收集人员应佩戴专用工作服和防护用具,确保个人安全和废弃物不受污染。
第七条废弃物运输1.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定期保养和消毒,确保运输过程中无滴漏、散发和扩散废弃物。
2.废弃物运输车辆应与其他车辆隔离,并遵守交通规定,确保废弃物安全运输。
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医疗垃圾的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医疗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类不准确、处理方式不合理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势在必行。
二、工作原理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类准确:通过对医疗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2.合理处理:根据不同类型的垃圾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如焚烧、消毒、填埋等,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3.安全运输:医疗垃圾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避免泄漏或污染环境。
4.监督管理: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对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三、实施计划步骤1.制定方案:成立专门的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制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方案。
2.人员培训:对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意识。
3.设备购置:购置适合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设备,如垃圾分类桶、焚烧炉等。
4.实施试点:在几家医疗机构进行试点,测试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5.推广应用:根据试点结果进行改进,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疗机构。
6.监督管理: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对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四、适用范围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对于产生医疗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也可以参考该方案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
五、创新要点1.细致分类:将医疗垃圾进行细致分类,确保不同类型的垃圾得到正确处理。
2.合理处理:根据不同类型的垃圾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3.安全运输:在医疗垃圾运输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措施,确保垃圾不会泄漏或污染环境。
4.监督管理: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对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六、预期效果1.环境保护:通过科学有效的医疗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要经常性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增强管理意识,落实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职责。
二、科室对产生得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要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得标准与警示标识得规定》得包装物或容器内、三、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
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得3/4时,应当使用有效得封口方式,使包装袋得封口紧实、严密,以防止运送过程中遗撒、四、化学性废物中,批量报废得化学试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批量报废含有汞得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五、医疗废物中有病原体得标本与菌种等高危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六、放入包装袋内得医疗废物不得取出、每个包装物应当有警示标识,同时填写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
七、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将分包装得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医疗暂存地点并加锁防盗,医疗废物在院暂存时间不应超过2日。
八、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必须由专人负责,应定期对暂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同时防止包装物或容器得流失或破损而造成医疗废物泄露。
九、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负责人应当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一、医疗废物得分类(一)感染性废物1。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得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她各类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得被服;其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得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得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得生活垃圾。
3、病原体得培养基、标本与菌种、毒种保存液。
4。
各种废弃得医学标本、5、废弃得血液、血清。
6.使用后得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病理性废物1。
手术及其她诊疗过程中产生得废弃得人体组织、器官等。
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原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垃圾是个大话题,尤其是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沉重,但别担心,今天咱们就轻松聊聊这事,尽量让它听起来没那么复杂。
1. 医疗废物的分类1.1 为什么要分类?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医疗废物可不是随便扔的。
医院、诊所里产生的那些废物,比如用过的针头、药品包装、甚至病人使用的卫生用品,都是得特别处理的。
为什么呢?这东西如果随便丢,万一传染病病毒趁机跑出来,那可就麻烦大了!所以,分类就是关键。
1.2 分类怎么做?要知道,医疗废物大致分为几类:比如感染性废物、药物废物、锐器废物等。
每一类的处理方法都不一样,不能说一刀切。
这就像做饭,炖汤和炒菜可不是一个锅里搅和搅和就能搞定的!处理医疗废物的时候,医院会有专门的团队来负责。
他们会把这些废物收集到特定的容器里,贴上标签,确保每一份都能妥善处理。
这样一来,大家都安心多了。
2. 生活垃圾的处理2.1 生活垃圾的烦恼说完医疗废物,咱们再来聊聊生活垃圾。
谁家没点垃圾呢?不过,生活垃圾也有分类的学问。
这可是个“头疼”的问题,许多人可能一想到分类就犯愁,“我这袋子里的东西该怎么分啊?”其实,分类并不难,咱们只要记住几条简单的原则。
2.2 垃圾分类的原则在家里,垃圾大致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比如纸张、塑料瓶、铝罐等等;厨余垃圾就是那些吃剩的菜、果皮等;有害垃圾则包括电池、灯管之类的。
这就像咱们平时买菜一样,挑挑拣拣,把合适的放在一起,最后做出美味的菜肴。
分类后,能让垃圾处理更加高效,也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
3. 垃圾处理的最终目标3.1 保护环境说到垃圾处理,大家可得明白,最终目标是为了保护咱们的环境。
你想想,如果垃圾满天飞,空气都带着“味儿”,那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所以,处理好垃圾,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对未来的负责。
要让我们的地球妈妈少一点负担,咱们每个人都得贡献一点力量。
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指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废弃物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指南。
一、总则(一)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二)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遵循源头减量、分类回收、安全处置的原则。
(三)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工作人员和患者垃圾分类意识。
二、分类标准1.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等;2.湿垃圾(可回收物):包括废弃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可回收物;3.干垃圾(其他垃圾):包括除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可堆肥垃圾之外的生活废弃物;4.可堆肥垃圾:包括厨余垃圾、绿化垃圾等。
(二)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分类进行细化,制定具体分类标准。
三、分类收集与储存(一)医疗机构应当在明显位置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根据不同类别垃圾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收集、储存方式。
(二)有害垃圾应当设置专门的收集容器,并定期交废品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三)湿垃圾(可回收物)应当分别收集,定期交废品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四)干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堆肥垃圾,应当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分类运输与处置(一)医疗机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运输和处置。
(二)医疗机构应当对垃圾运输单位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三)医疗机构应当对垃圾处置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垃圾得到合法、安全、环保的处理。
五、管理与监督(一)医疗机构应当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二)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医疗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医院环境卫生与员工健康,提高整体环境保护水平,特订立本医院的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相关部门、职工、访客以及有关单位,包含但不限于医疗垃圾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与处理等环节。
3. 分类与标识3.1 基本分类依据医疗垃圾的性质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医疗垃圾分为以下四类:— A类医疗垃圾:含有感染性物质的废弃物;— B类医疗垃圾: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般性废弃物;— C类医疗垃圾:放射性医疗废物;— D类医疗垃圾:有机溶剂、药品等有害性物质。
3.2 标识与包装每个垃圾容器必需用醒目的标志标明垃圾的性质,颜色以及相关警示信息。
•A类医疗垃圾使用红色标志,容器必需密闭,并标明“感染性垃圾”;•B类医疗垃圾使用黄色标志,容器必需具备防渗漏措施,并标明“一般性垃圾”;•C类医疗垃圾使用蓝色标志,容器必需具备防辐射措施,并标明“放射性垃圾”;•D类医疗垃圾使用黑色标志,容器必需密闭并标明“有害垃圾”。
4. 医疗垃圾处理流程4.1 产生与收集医疗垃圾的产生须依照规定的分类与标识要求进行区分,并在产生时及时完成包装与密封。
•A类医疗垃圾由产生单位经过密闭包装后,交由专人运输至中央储存室,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储存与标识;•B类医疗垃圾依照不同性质,将其放置于不同的分类容器中,并定期清空并进行处理;•C类医疗垃圾由专人进行收集,并放置于特定地方,等待特地机构的接收与处理;•D类医疗垃圾由产生单位进行初步包装,并短时间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定期交由特定机构进行处理。
4.2 运输与接收医疗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必需采取防渗漏措施,并依照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A、B、D类医疗垃圾必需由专人负责使用封闭性运输工具进行运输;•C类医疗垃圾由特定单位负责安全运输和特地接收;•接收单位应及时核验医疗垃圾的分类和标识,并记录接收情况。
(完整版)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成都市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目的: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线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露、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表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1-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楼梯、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医院医疗废弃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弃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弃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医院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点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弃物。
、感染性、损伤性医疗分类收集后交由有环保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置。
病理性废物交由签协议的殡仪馆焚烧处理。
、一旦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弃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上报。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2-进措施交院感科备案。
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要经常性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增强管理意识,落实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职责。
二、科室对产生的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要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三、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
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以防止运送过程中遗撒。
四、化学性废物中,批量报废的化学试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批量报废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五、医疗废物中有病原体的标本和菌种等高危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六、放入包装袋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
每个包装物应当有警示标识,同时填写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
七、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将分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医疗暂存地点并加锁防盗,医疗废物在院暂存时间不应超过2日。
八、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必须由专人负责,应定期对暂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同时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的流失或破损而造成医疗废物泄露。
九、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负责人应当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一、医疗废物的分类(一)感染性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类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病理性废物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