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科综合科试卷

理科综合科试卷

理科综合科试卷
理科综合科试卷

理科综合科试卷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 :1、C:12、N:14、O:16、S:32、Na:23、Mg:24、Al:27、Cl35.5、Cr:52、Fe:56、Co:59、Cu:64、I :12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哪项不是人体血浆中的蛋白质具有的功能

A.降低血糖浓度

B.维持血浆渗透压

C.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D.运输氧气

2.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且黑暗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3.玉米粒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现有一粒黄色玉米,下列方案中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是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

4.右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效果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5.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夏季经常在公园路灯下发现它们的

踪迹,因为那里蚊子密集。母螳螂会跳上公螳螂背部进行交

配后将“夫君”吃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题目中母螳螂和公螳螂是捕食关系

B.调查公园草地上螳螂虫卵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螳螂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螳螂的出生率为0

D.公园里有的地方螳螂多有的地方螳螂少说明食物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6. 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

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

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不合理的是

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的环境更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甲瓶

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

7.下列关于化工生产的叙述中,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石油工业中,采用干馏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

B.硝酸工业中,为了加快氨氧化的速率,通常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C.纯碱工业中,氨碱法通过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D.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高压条件,增大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原料转化率

10.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

容器甲乙丙

相关条件恒温恒容绝热恒容恒温恒压

反应物投料1mol A2、3mol

B2

2mol AB3 2mol AB3

平衡时容器体积V甲V乙V丙

反应的平衡常数K K甲K乙K丙

平衡时AB3的浓度/mol·L-1 c甲c乙c丙

平衡时AB3的反应速率

/mol·L-1·min-1

v甲v乙v丙

A.V甲>V丙

B.K乙<K丙

C.c乙>c甲

D.v甲=v丙

11.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

Y 和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01 mol/LX 和W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 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非金属性Y>R ,则X 、Y 组成化合物的稳定性高于X 、R 组成的化合物

B .在Z 、Y 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均为1:2

C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Z>R>W>Y>X

D .Y 、Z 、W 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12.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Al3+、Fe2+、Fe3+、AlO2-、SO42-、I-、NO3-、CO32-,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约为0.1mol/L ,现取两份20mL 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并有气体逸出。根据上述实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AlO2-、Al3+、CO32-

B .该混合溶液通过继续进行焰色反应可以间接确定是否含有I-

C .该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Fe2+、NH4+、SO42-、NO3-

D .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呈红色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份。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空间中存在一个静电场,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φ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坐标原点O 点进入电场,沿x 轴正方向运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粒子从O 点运动到x1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

B.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

D.若v0=2,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15.如图所示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100∶

1的理想变压器,b 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 、d 两端加上瞬时值表达式为u1=310sin314t (V )的交变电压,则( )

A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 连接时,电压表的示 数为3.1V

B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频率为50Hz

A V a b

c

d

1 n 1 n 2

R

P o o

o

C.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

16.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虚线框对角线ab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在t=0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以i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有无数带有同样电荷、具有同样质量的粒子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以相同的速率通过P点进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边界的位置均处于边界的某一段弧上,这段圆弧的弧长是圆周长的1/3。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从原来的B1变为B2,结果相应的弧长变为原来的一半,则B2/B1等于()

A. 0

B. 1

C.2

D.3

18.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始终静止在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放置其上,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力F 的作用,沿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受到地面给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若撤去F,则物块可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C.若增大F,则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将不变

D.若增大F,则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将增大

19.某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所示,图中标明了该卫星相继飞临赤道上空所对应的地面的经度。设该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半径为r1,地球同步卫星飞行轨道半径为r2.则()

A.该人造卫星周期为1.5小时

B.该卫星环绕速度约为2.3km/s

C.r31∶r32=1∶256

D.在该卫星内漂浮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0.a、b、c三个带电量相同的质量也相同的粒子由同一点垂直场强

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

可以肯定()

A.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

B.b和c同时飞离电场

C.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D.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和b的一样大

21.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上端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

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现撤去F ,使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在小球由静止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

A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1

B .小球的动能增加W1+W2

C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W1+1/2mv2

D .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第II 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29分)

22.(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 、B 的示数 LA 和LB ,如表 1.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

由表1数据__________(钩码数 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96

35.76

41.51

47.36

表1

23.(9分)图 (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虚线框内是毫安表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 和b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 ;若使用a 和c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________ Ω,R2=________ Ω.

(2)现用一量程为3mA 、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对改装电表的3mA 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电池的电 动势为1.5V ,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 则R0应选用阻值为________ Ω的电阻,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 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 点应和接线柱______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4.(13分)如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 和CD 是两个半径相等的1

4圆弧,中间的BC 段是竖直的薄壁

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 段的长度L 可作伸缩调

节。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点水平飞出。今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D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ΔF。改变BC的长度L,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的ΔF-L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取10 m/s2)

(1)某一次调节后,D点的离地高度为0.8 m,小球从D 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的水平距离为2.4 m,求小球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

25.(19分)如图(1)所示,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0.8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导轨电阻不计。有一个匀强磁场垂直轨平面斜向上,长为1m的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电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0.1kg、与导轨接触端间电阻为1Ω。两金属导轨的上端连接右端电路,电路中R2为一电阻箱。已知灯泡的电阻RL=4Ω,定值电阻R1=2Ω,调节电阻箱使R2=12Ω,重力加速度g=10m/s2。将电键S打开,金属棒由静止释放,1s后闭合电键,如图(2)所示为金属棒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求:

(1)斜面倾角α及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若金属棒下滑距离为60m时速度恰达到最大,求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100m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

(3)改变电阻箱R2的值,当R2为何值时,金属棒匀速下滑时R2消耗的功率最大;消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26(14分)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c(Na+)=2c(CO32-)

B、c(Na+)>c(CO32-)>c(HCO3-)

C、c(OH-)>c(HCO3-)>c(H+) D 、c(OH-)-c(H+)=c(HCO3-)+ 2c(H2CO3)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

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

显隐墨水。右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7(17分)碳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aNa2CO3·bH2O2)具有漂白、杀菌作用。

实验室用“醇析法”制备该物质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1步:取适量碳酸钠溶解于一定量水中,倒入烧瓶中;再加入少量稳定剂(MgCl2和Na2SiO3),搅拌均匀。

第2步:将适量30%的H2O2溶液在搅拌状态下滴入烧瓶中,于15℃左右反应1h。

第3步:反应完毕后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结晶,过滤,干燥得产品。

(1)第1步中,稳定剂与水反应生成2种常见的难溶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2)第2步中,反应保持为15℃左右可采取的措施是。

(3)第3步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4) H2O2的含量可衡量产品的伪劣。现称取mg(约0.5g)样品,用新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mL于锥形瓶中,先用稀硫酸酸化,再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配制250mL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5)可模拟用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右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量取(4)中所配溶液50mL于烧瓶中。

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0.2mol·L-1NaOH溶液2份,分

别注入烧杯和锥形瓶中。

步骤4: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缓缓通入氮气一段

时间后,关闭K1、K2,打开K3;经滴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10mL

3mol·L-1硫酸。

步骤5:加热至烧瓶中的液体沸腾,蒸馏,并保持一段时间。

步骤6:经K1再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1mol·L-1H2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2SO4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移取40.00mL NaOH溶液所使用的仪器是。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填序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28(12分)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 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催化剂存在时用H2将NO2还原为N2。

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

N2(g)+2O2(g) =2NO2(g)ΔH=+67.7kJ·mol-1

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H3(g)+NO(g)+NO2(g) 2N2(g)+3H2O(g)ΔH<0。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29.(10分)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表面蛋白结合干扰其蛋白的功能,使细胞膜失去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以与血红素产生烷化反应,组成“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干扰疟原虫代谢,其中的血红素位于血红蛋白内,血红蛋白必有的元素包括。

(2)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在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限制C点后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则:

①在a点的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H]的场所是。

②若叶片增、减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释放氧气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组叶片。

30.(10分)猫(2n=38)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猫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测__________条染色体。在雄猫的细胞中_______(能/不能)观察到巴氏小体。

(2)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不能正确表达是由于________过程受阻。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现观察到一只橙色雄猫与一只黑色雌猫产下一只橙黑相间的子代雄猫,则该子代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这种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父/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所致。

31.(10分)如图是相关人体稳态部分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GnRH、LH、FSH 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甲中睾丸酮的含量在小于正常范围时GnRH的分泌量会____________。该图体现了睾丸酮分泌的________调节和反馈调节。

(2)由图乙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T细胞受损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简述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平均值

组别平均年龄吸毒史吸毒量LH(mlu/mL) FSH(mlu/mL) 睾丸酮

吸毒者23岁4年1.4g/d 1.45 2.87 4.09

健康人23岁0年0g/d 4.66 6.6 6.69

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将其体内LH和FSH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丸酮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32.(9分)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重入侵区轻入侵区未入侵区

植物覆盖度紫茎泽兰覆盖度(%)67.2 20.3 0

当地植物覆盖度(%) 3.1 45.8 52.5

土壤微生物总真菌数(×104个)17.9 5.8 8.3 固氮菌(×105个) 4.4 2.9 2.2 硝化细菌(×104个)8.7 7.8 7.2

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NO3-(mg/kg)92.0 27.9 15.7 NH4+(mg/kg)53.0 15.3 5.3 植物可吸收磷(mg/kg)8.7 3.4 2.6 植物可吸收钾(mg/kg)351.0 241.5 302.8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②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中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

(3)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各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2)(9分)用折射率为n的透明物质做成内、外径分别为a、b的球壳,球壳的内表面涂有能完全吸收光的物质,如图所示,当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射向该球壳时,被吸收掉的光束在射进球壳左侧外表面前的横截面积有多大?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治碘缺乏病,KI、KIO3曾先后用于加碘盐中。

(1)工业上可以通过铁屑法生产KI,其工艺流程如下:

①反应Ⅰ生成铁与碘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铁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为21∶127,则加入足量碳酸钾时,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KIO3可以通过H2O2氧化I2先制得HIO3,然后再用KOH中和的方法进行生产。

①烹饪时,含KIO3的食盐常在出锅前加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制得1284 kg KIO3固体,理论上至少需消耗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________ kg。

③KIO3还可通过下图所示原理进行制备。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上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阴极

区的pH与电解前相比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A、B、X、Y、Z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

①A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②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

④A、B、Y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机溶剂;

⑤Z有“生物金属”之称,Z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化合物M的空间构型为,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化合物N的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2)B、X、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由上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与BY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写分子式)。

(4)由B、X、Y三种元素所组成的BXY 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ClO反应,

生成X2、BY2等物质。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Z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Z的一种含氧酸钡盐的晶胞结构

如右图所示,晶体内与每个“Z”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氧原子数为。

38.[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黄酮醋酸(F)具有独特抗癌活性,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呼吸类型)微生物。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_______的发酵条件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进一步转变为。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过程①和②得到的Y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得到的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酶,⑥过程需要用_____处理受体细胞。

(3)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空间结构是否相同?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想用棉花生产该种抗体,则⑥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___________,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_________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化学答案

CBCCDDB

26(共14分)

(1)2Al+2OH-+2H2O=2AlO2-+3H2↑

(2)4Co2O3·CoO + Na2S2O3 + 11H2SO4 = 12CoSO4 + Na2SO4 + 11H2O

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3)2Al3++3CO32-+3H2O = 2Al(OH)3↓+3CO2↑

(4)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5)B、C、D(有错不得分,答对2个得1分,全对得2分)

(6)CoCl2?2H2O

27.(17分)

(1)MgCl2+Na2SiO3+2H2O=2NaCl+Mg(OH)2↓+H2SiO3↓ (2) 15℃水浴

(3)降低碳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溶解度(有利于晶体析出) (4) ①2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②溶滴呈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5) ①碱式滴定管②1,5,6 ③用H2SO4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的浓度28.(12分)

(1) 4H2(g)+2NO2(g)=N2(g)+4H2O(g)

ΔH=-1034.9kJ·mol-1

(2) 增大NH3浓度(或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3) 2NO2+4Na2SO3=N2+4Na2SO4 67.5

(4) 阳极N2O4+2HNO3-2e-=2N2O5+2H+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36(1)①Fe3I8+4K2CO3==Fe3O4+8KI+4CO2↑

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的同时减少KI的溶解损失

(2)①在较高温度下KIO3易分解②1700

③I-+6OH- +6e-=IO3-+3H2O、有气泡产生、增大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平面三角形(2分)、sp2、(1分)、分子晶体(2分)

(2)①C

(3)N2O(2分)

(5)3d24s2(2分)6(2分)

生物答案

生物选择题答案1---6DDCBBD

29.(10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H、O、N、Fe

(2)大于、CO2浓度(3)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②三、四

30.(10分,各2分)(1)20、不能、(2)转录、(3)XAXaY、父

31.(10分,各2分)(1)增加、分级

(2)激素、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T细胞受损,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能力减弱

(3)补充至正常

32.(9分)(1)密度(1分)、阳光

(2)①促进、②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

(3)结构和功能

39.(15分)(1)兼性厌氧(1分)

(2)18~25℃、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色素、缺氧、呈酸性

(3)特别敏感、乙醛、醋酸

40.(15分)(1)杂交瘤细胞(1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2)反转录、Ca2+(或CaCl2)

(4)不同、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5)农杆菌、植物组织培养

物理答案

14-17DBCB

18-21(AD)(AC)(ACD)(AD)

22.解析

(1)考查读数问题,精确度为0.1 cm,还需估读一位;

②⑤⑥各2分,①③④各1分。

(完整版)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第1卷 (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u 63.5 1.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2.北美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以肉食为主,他们的排泄物中含量偏高的物质是( )。 A.H2O B.CO2 C.尿素D.无机盐 3.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基因重组。则这时能产生( )基因重组的染色体。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果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地改造了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并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 A、全部正常B.一半正常C.全部有病D.不能确定 5.生活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动物,其动物个体大小是不一样的。下表是生活在不同纬度地区企鹅的体长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生物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适应性B.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应激性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应激性 6.下图是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观察植物在SO2浓度为28mg/L的环境下受到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与此实验不相符的是( )。 A、实验前植物幼苗需要阳光照射 B.植物叶片首先受害的是成熟叶 C.植物受害程度与植物接触SO2的时间成正比 D.植物受害程度与玻璃罩中SO2的浓度成反比 7.下面是农作物I和农作物Ⅱ在同一土壤中N、P、K三要素肥效试验结 果。“+”表示施肥,“—”表示未施。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农作物I的氮素来自共生固氮菌 B.农作物Ⅱ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C.对农作物I来说,磷、钾是必需元素,氮是非必需元素 D.不同的农作物对磷、钾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8.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9.由实验测得,把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人CuS04溶液中,两者体积比为1.5:1时(残存在溶液中的Cu2+极少,可认为全部转入沉淀中),所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是( )。 A.Cu(OH)2B、Cu(OH)2·CuS04 C.2Cu(OH)2·CuS04D.3Cu(OH)2·CuS04 10.用铝分别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所转移的电子数大小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 11.某种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这种物质( )。 A、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B.肯定是一种单质 C、肯定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D.肯定是分子晶体 12.已知一溶液中有四种离子:X+、Y—、H+、OH—,下列分析结果肯定错误的是( )。 A.c(Y—)>c(X+)X(H+)>c(OH—) B。c(X+)>c(Y—)>c(OH—)>c(H+) C c(H+)>c(Y—)>c(X+)>c(OH—) D.c(OH—)X(X+)>c(H+)>c(Y—) 13.在硫酸生产中,若进入接触室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S027%,O211%,N282%,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6.7%,则此时S02的转化率为( )。 A.56.7%B.74.3%C.82.4%D.94.3% 14.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反应是: (CH3)2C=O+HCN——→(CH3)2C(OH)CN (CH3)2C(OH)CN+CH30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小学综合科试卷

富顺县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 六年级·综合(样卷) (科学、体育、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注意事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各项填写清楚。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6分) 1.下列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常用于裁剪布料的是( ) A.小刀 B.剪刀 C.图钉 D.螺丝钉 2.请选出下列省力的杠杆( ) 3.请选出下列属于轮轴的工具( ) 4.下列图形中,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 5.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 )、 肋骨、 足肱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A 手指 B.小腿 C.头骨 D.大腿 6.我们提倡节约能源,下列行为能节约能源的是( ) A.为了饮热水方便,小红将饮水机电源开关一直开着。 B.小红写完作业忘记关灯。 C.小军觉得好玩同时开了多台电视机。 D.小明洗完澡后关掉热水器。 7.足球比赛,各队上场人数( )人 A.10 B.11 C.12 D.13 8.上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 ) A.上课的其中一个部分 B.锻炼身体 C.活动开身体各部位,避免运动受伤 D.放松身体 9.前滚翻练习时,用头的( )部位接触垫子 A.额头 B.头顶 C.后脑 D.以上三种都可以 10.400米跑是短距离跑项目,要求我们的起跑动作是( ) A.站立式起跑 B.蹲踞式起跑 C.半蹲踞式起跑 D.自己喜欢的方式 11.在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应该立即( )A .冰敷(或冷敷) B 。热敷 C 。按摩 D 。包扎 12.原地踏步时,教师口令“1、2、1”中“1”代表踏( ) A .右脚 B 。左脚 C 。左右脚都行 13.艾滋病会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 )途径传播 A .血液 B.唾液 C.肢体接触 D.蚊虫叮咬 14.香港被英国强占,于( )年顺利回归。 A 、1949 B 、1997 C 、1999 15.下列战役中,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 A 、平型关大捷 ?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16.《西游记》讲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深受大家喜爱。西天就是指现在的(??)。A 、西藏??? B 、希腊??? C 、印度 A.休止 B.反复 C.力度 18.《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剧( )。 A .《卡门》 B.《蝴蝶夫人》 C.《图兰朵》 19. 节奏型:XXX 称为( )节奏。 A.切分 B.附点 C.连音 20.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旋律与( )地区的民歌风格相似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21.京剧行当包括( )。 A.生旦净丑 B.武旦 C.花旦 22.颜色的三原色是( ) A.红、黄、绿 B.红、绿、紫 C.红、黄、蓝 D.黄、橙、紫 23.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 )建筑设计师伍重的作品。 A.丹麦 B.印度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4.下列哪组颜色属于邻近色。( ) A.红与橙 B.黄与紫 C.红与绿 D.黄与蓝 25.《向日葵》的作者梵高是( )的。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 题 ★★★答★★★ 要★★★ 不 ★★★ 内★★★ 线★★★ 封 ★★★密★★★★ · · · · · 线 · · · · · · · · · · 封 · · · · · · · · 密 · · · · · · · 学校: 姓名: 考号 :

2018年理综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全国理综卷试卷结构

全国理综卷试卷结构: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生物6道,化学7道。) 注:此大题满分为78分。(生物36分。化学42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前5道(第14-第18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后3道(第19-第21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不得分)。(此大题均为物理题!) 注:本大题满分为48分。 注:选择题总共126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物理。) 23、(9分,物理。) 24、(12分,物理。) 25、(20分,物理。) 物理必答大题合计47分。 26、(14分,化学。) 27、(14分,化学。) 28、(15分,化学。) 化学必答大题合计43分。

精选文档 29、(9分,生物。) 30、(11分,生物。) 31、(12分,生物。) 32、(7分,生物。) 生物必答答题合计39分。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所给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选择题。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10分。)大题。共2问。 【物理——选修3-4】或【物理——选修3-5】(15分。) (1)都为填空题,分为2空。 (2)都为大题,3-4两问,3-5一问。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6道填空 【化学——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5分) 5道填空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2019-2020年三年级综合科期末试卷

度下学期三年级综合科期末试卷 姓名得分 品德与社会部分(30分) 一.填空(10分)。 1.谁言()心,报得 ( )晖。 2.我国对儿童实行特别的保护的法律有()、()。3.你有()快乐,拿出来(),就变成了()快乐。 4.在没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方向的确定是:上北、下()、左()、右()。二.判断(5分). 1.小明为妈妈倒垃圾,要跑道钱.( ). 2.10岁的小来年感急于去姥姥家,骑着自行车就上马路了.( ) 3.小平和小强在马路上打闹嬉戏.( ) 4.坐车时小敏把手伸出窗外.( ) 5.违反交通规则大多是人们交通意识淡薄.( ) 三.选择(.6分) 1.作为子女,要不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 A.不必要回报. B.应该回报. C.现在不用回报,长大了再回报.. 2.小丽想邀请小华去万能,而小华不想去,小丽该怎么想?( ) A.不做朋友了. B.生气了,不理她了. C.换个角度想一想. 3.小军是农村孩子,他帮爸爸在公路上晒稻谷.( ) A.干的快方便. B.没关系的. C.违反了交通规则. 四.问答 1.小红放学去同学家写作业了,没跟爸爸说一声,回来时爸爸发了很大的火.她不理解,哭了. 小红做的对吗?为什么?(5分) 2.小明坐车不系好安全带,他还说:没事.他做的对吗?为什么?(4分)

科学部分(30分) 一、我会填:(10分) 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 、( ) 、( ) 2、要把固体从水里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 ) 、( )、( )。 3、风速又叫风级,共分为()个等级 4、花中的()和()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5、植物向着()方向生长,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同样多的液体重量一样。() 2、种子萌发时要把种子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否则种子将不能发芽。() 3、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4、实验是科学课研究的重要方法。()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三、我会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物质中________能溶解在水中。( ) A粉笔灰B面粉C味精 2、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 A、气体,液体,固体 B、液体,固体,气体 C、固体,液体,气体 3、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的方法是() A、用手剥 B、用放大镜看 C、用磁铁吸 4、马铃薯放在()里会浮起来。 A、清水 B、盐水 C、油 5、堤坝上种防护林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 C、减少噪音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如何分离木屑和铁钉(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2、分别说说秋天和冬天里的人、动物、植物各有什么特点。 美术部分(10分) 一、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1、一个人的表情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A五官B身体C四肢 2、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绘画的特点。 A美国B中国C日本 3、恐龙的主要特征。() A可怕B凶猛C巨大 4、在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要挂彩灯?() A、中秋 B、春节C、端午D、元宵 三、填空(6分) 1、红色、黄色、蓝色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 2、中国画所需要的材料(即文房四宝)有()、( )、( )、( )。

2018三年级综合科考试卷

2018年下期三年级科学期中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英国著名生物学家( )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 》)。 2、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 )经过27年写了一本著作叫(《 》)。 3、( )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4、土壤有三类:( )、( )和( )。 5、水是一种( )、( )、( )、透明的液体。 6、像盐粒、白糖“藏”到水中的现象,我们说它们( )在水里。 二、判断题:根据题意判断,正确的在( )内画√,错误的在( ) 内画×。(每题1分,共5分) 1、我们在观察生物的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 ) 2、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树木。( ) 3、丝瓜、菊花、水稻都是草本植物。 ( ) 4、我们可以在干燥的地方捉到蚯蚓。 ( ) 5、减少垃圾的数量也是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的有效办法。( ) 三、选择题。(注意:1-4题是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第5题是多项选择题,每个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6分) 1、蚯蚓一般适宜生活在 ( ) 的地方。 A 、光亮干燥 B 、阴暗干燥 C 、阴暗潮湿 2、早在 ( ) 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A 、宋 B 、唐 C 、清 D 、明 3、用量筒来测量水的体积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 、视线俯视水面 B 、视线仰视水面 C 、视线要与水面齐平 4、下列哪种物体不能在水中溶解。( ) A 、肥皂 B 、橡皮 C 、味精 D 、红糖 5、我们可以用以下哪些方法分离土壤里的物体。 ( ) A 、筛选法 B 、挑拣法 C 、沉淀法 四、实验题:根据实验的内容回答问题。(注意:1-3题,每个1分;4-5题,每个2分。本题共7分) 1、在通过水进行简单分离土壤中的杂质的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土壤沉淀的时间发现:( )的排水性很好,是最快沉淀的土壤。 2、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如果需要将水倒入烧杯中,应该要( )。 3、水对物体有一定的浮力,但我们可以加大较轻的物体的( ),让它沉下去,也可以减少它和水接触的面积使它沉入水里。 4、土壤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我可以做出以下措施保护土壤:(至少写2条) 。 5、水是人们的生存之本,我们地球上的可食用水非常少。我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节约用水:(至少写2条) 。 学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姓 名 :_ _ _ __ __ _ __ _ _ __ _ _ 考 号 :_ _ _ __ __ __ _ _ __ _ __ ————————————————————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期末试题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为主要形式展开的。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教师和()合作开发与实施的课。 4、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均每周( )课时。 5、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应该有不同,即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实施一项研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A、确立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B、实施研究过程; C、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D、体味反思研究中的问题。 E、以上都是。 2、采访访问有哪些常见形式?() A对话式B、座谈会C、问卷式D、问答式E、以上都是 3、实施研究过程一般有哪些研究方法?() A、收集整理资料 B、采访访问 C、社会调查 D、以上都是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知识性 D、自主性 E、生成性 F、开

放性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校本课程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选择不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尊重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 B、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特色; C、有利于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D、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领域包括的内容()。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C、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D、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E、信息技术教育; 8、下列哪项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基本理念的是() A、整体覌 B、多元化 C、过程性 D、知识性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作者:

--------------- 日期:

2010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生物答案: 1 . C 2 . B 3 . A 4 . C 5 . D 6 . D 29 . ( 18 分) I. ( 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不变(1分) 因为从外表看,萌发的种子仅表现为体积的增大,且其鲜重的增加 与死种子的几乎相同,该期种子仅吸水而没有其他的代谢活动 (2)显著减少(1分) 因为从第n阶段开始,充分吸水后的细胞代谢开始活跃,至燼川 阶段代谢更加活跃,但此时仅有呼吸消耗,没有光合作用 (3 )主要是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n. ( 8分,每空2分) 第一步:每支大试管中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小球藻培养液 第二步:30 C、32 C、34 C36 C、38 C、40 C 光照强度 第三步:02释放量 30 . ( 18分,每空2分) (1 )含有活的宿主细胞的培养基RNA的复制和RNA的逆转录 (2 )效应T ②③④⑤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 体、线粒体 (3 ) D (4) C ( 5 )自身免疫 31 .( 18 分) 1.( 12分,每空2分) (1 )常X (2 ) AAX b X b aaX B Y (3 ) aaX B X b、aaX b X b(4 )抑制

n.( 6分,每空1分) 1 )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 [ ④ ] 内细胞团 2 )胚胎移植桑椹胚 3 )免疫排斥

化学答案: 7. A 8 . A 9 . D 10 . C 11 . D 12 . C 13 . B 25. ( 16 分)(1 )( 2 分)第3周期 第W A 族;(2 分)1s 22s 22p 63s 23p 1 (1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 )(3 分)① 2AI + 2OH - + 2H 2。= 2AI0 匚 + 3H 2 f kJ/mol (3 )(3 分)2Fe 3+ + SO 2 + 2H 2O = 2Fe 2+ + SO 42-+ 4H + 26 . ( 14 分) (1 )(4分)CH 3CHO (2 )(2分)加成 水解(取代) (3) (3 分)4 (4 )(3 分)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 (5)(2分)加入一种过量反应物如乙酸或苯甲醇,及时将产物分离等合理措施 (合理即给分) 27 . ( 14分)(1)使用了催化剂 (2分) (2) ( 2分) 吸 (2分) (3)向右 (2 分) (5) 8NH 3+6NO 2=7N 2+12H 2O 、6NO+4NH 28. (14 分) ⑴①(3+1分) (或用双线分析) 笑(2分)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悟住圆底烧瓶,若导管 口产生气泡,移开手掌后,导管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其他合理答案均 给分) ⑵?( 3+仁=4分) 经估算,烧瓶中c (OH -)约为1moI/L ;因为"酚酞在 c (OH -)为1.0 X 10 -4 moI/L ?2.5moI/L 时呈红色”,因此,"红色迅速褪去”不是因为溶液中 c (OH -)过大造成 的; 笑(2分)A 方案:取适量烧瓶中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MnO 2。若有气泡冒 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则说明溶液中可能有 H 2O 2 ;(其他 合理答案均给分) (2分)B 方案:在褪色后溶液的试管中加一定量的 NaOH 溶液,若溶液不变红 (3+2 分)3Fe (s ) + 4 H 20(g ) =Fe 3°4 (s )+ 4H 2(g ) △ H= — a (4) NaNO 3 3mol (1+2==3 3 =5N 2+6H 2O ( 3 分)

高中理科综合试卷

高中理科综合试卷 物理(40分) 1、(5分)如图所示,在恒温实验室内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上部进入 了一部分空气。现以管的下端为轴使管在竖直平面内很缓慢地转一个角度, 下面关于管内气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内气体将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将变小 B.管内气体将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会变小 C.外界将对管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将变大 D.外界将对管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不会变大 2、(5分)如图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质元已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质元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P质元的振动图象是 3、(共10分)(1)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右图电路进行测量。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置于a、b、c、d、e五个间距相同的位置(a、e为 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 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趋势不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 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 ①(1分×2)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___实验组;断路发生在 滑动变阻器__段. ②(2分)表二中,对应滑片P在X(d、e之间的某一点) 处的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 ) (A)0.16A (B)0.26A (C)0.36A (D)0.46A 表一(第一实验组) P的位置 a b c d e ○A的示数(A) 0.84 0.48 0.42 0.48 0.84 表二(第二实验组)

2013-2014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综合科期末考试试题16

六年级综合科试题 (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科学试题 一、百里挑一(每小题1.5分,共15分) 1、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A、牛顿 B、奥斯特 C、安徒生 D、爱迪生 2、下列是哺乳动物的是()。(抱歉这题一不小心整成多选了) A 、海豚 B、海马 C、鲸鱼 D、娃娃鱼 3、以下那种工具应用了斜面工作原理()。 A、钓鱼竿 B、旗杆顶部装置 C、水龙头 D、冰刀 4、为了更好地(),海豹的四肢都退化成了蹼。

A、抵御寒冷 B、在冰面上跳跃 C、在海水中游泳 D、捕猎食物 5、称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源于()的作用。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杠杆 D、斜面 6、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7、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上颁布《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并把每年的()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日()。 A.2月25日 B.12月5日

C.5月22日 8、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A.松树 B.柳树 C.苔藓 9、材料的厚度和宽度,()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同样程度 B. 厚度更多 C.宽度更多 10、6.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狗 B.蚂蚁 C.金鱼 二、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像小汽车方向盘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而且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3、我们可以用减少宽度、减少厚度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抗弯曲的能力。() 4、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后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我们称为两栖动物。() 5、人体中头骨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肋骨可以保护胸腔中的内脏,足弓可以承载人体的重量。()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我国最大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2、希腊三面环海,其中南面是()。 A 亚得里亚海 B 爱奥尼亚海 C地中海 D爱琴海 3、下列哪些地方的人普遍爱吃辣椒?()。 A 上海、苏州、杭州 B 长沙、成都、贵阳 C 北京、合肥、南京 D无锡、宁波、厦门 4、在西方,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 A 复活节 B 狂欢节

理综理 科 综 合 试 题

〖HS2〗〖HT2”XBS〗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HT5SS〗 〖HS2〗〖HT2”XBS〗理科综合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30分) 〖CDF145mm〗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CDF145mm〗 〖HT3XBS〗卷Ⅰ〓选择题(28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6题为物理部分,每题2分,共12分;7-16题为化学部分,每题1分,共10分;17-22题为生物部分,每题1分,共6分) 1.图1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2.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来的风降低了人周围空气的温度 B.电风扇吹来的是凉风 C.吹风加快了汗水的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 D.电风扇有制冷效果 3.小明在参加身体素质测试时,部分数据记录如下,其中〖ZZ2〗错误的一项是 A.质量60kg B.身高165cm C.握力400N D.立定跳远成绩2.4cm 4.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许多富有物理含义的谚语、俗语。下列四句谚语、俗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ZZ2〗错误的是 A.“孤掌难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B.“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 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 D.“跎小压千斤”——杠杆平衡条件 5.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表 a、b 的接法都是正确的,则 A. a是电压表,b 是电流表 B. a是电流表,b 是电压表 C. a、b 都是电压表 D. a、b 都是电流表

小学下学期四年级综合科试卷

小学下学期四年级综合科 期中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品德、社会部分 一、填空。(20分) 1、我们从小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自己能做的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与邻居应和睦相处,互相________,互相________,互相________。 3、我国有________个民族。 4.读书的方法,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集体的事情就是________________,作为集体的一员,自己有________把集体交给的 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下列哪种做法对的打“√”)(20分) 1.早上,三个同学去上学,遇到一位老大爷: 小军:擦肩而过,没有理睬。() 钱华:假装没看见。() 孙力:与大爷亲热地打招呼。() 2.

①小文每天晚上看电视到11点多,第二天上课没精神。() ②刘海早上起床,拿起东西就吃。() ③张永饭前便后都要洗手,讲究个人卫生。()三、自由发挥。(20分) 通过学习《小龙学射箭》这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科学部分 一、填空题。(15分) 1.电从电线等物体中流过,这种现象叫________,容易导电 的物体叫________,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_。 2.金属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在有________、有_______、有________的条件下最容 易生锈。 4.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5.食物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问答题。(25分)

2018全国高考1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 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 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 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 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 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 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与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六年级综合科试卷分析

六年级综合科试卷分析 王店镇四张中心小学 一、试卷概况 六年级综合科试卷分析为100分;共4页;答题时间为60六年级综合科试卷分析:把一幅图补充完整.本试卷命题机制体现内容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以达到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二、试题分析: 本分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每个章节;各章节所占的比例分配较合理;重点、难点较突出;基本上把知识点融在试卷中.②试题基本上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实用性;最突出的优点是突出了综合科的学科特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考查.③题型基本上是按照综合科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进行命题的. 三、答题情况分析: 品德与社会答题情况 1、从学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这主要的是由于学生很认真的对待这门学科;在课后进行循环复习的;作业能独立的完成. 2、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十分薄弱;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差;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科学答题情况

1、基本知识掌握不太牢固.如螺丝刀是云用了()原理.这样简单的题都选不对;可想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2、探究题是学生做题的薄弱环节;学生回答问题表述不够确切. 3、另外;学生画图能力偏差;主要是知识掌握不确切. 美术答题情况 1、学生审题不清;题目要求在图的左边补画树木;大部分同学没有补充. 2、画图技巧太差;好多学生连树干、枝叶的轮廓都画不清楚. 3、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很差.题目要求运用透视规律做题;很少有学生会运用. 三、改进措施: 品德与社会改进的措施 1、联系社会;多进行社会实践. 2、多积累各种常识;关注社会、关注环保. 3、平时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改进的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多做试验;向课堂上要质量;精讲多练;抓基础知识. 2、平时加强实验指导;对学生进行专题性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学习.注意培优转差.

理综模拟试题(一).

autocheck autochk *2011年理综模拟试题(一) 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明同学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医生建议他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明同学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油条和豆浆B.馒头和米粥C.鸡蛋和牛奶D.炸鸡腿和酸奶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3.绿色化学实验是在对常规实验进行改进而形成的实验新方法。它能减少或消除实验中的“三废”污染和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操作是( ) A.将实验室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将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后的尾气排入空气中 C.将用剩的碳酸钠固体放回原瓶,节约药品 D.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残余物分离回收 4.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FeO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生活中棉花比煤更易被点燃,说明棉花的着火点低于煤的着火点 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5.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过氧乙酸(CH3COOOH)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19%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 6.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本科《综合英语》期末考试考卷及答案

《综合英语》考试试卷(A卷、闭卷)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 (每小题3分,共15分) Passage One Suppose we built a robot to explore the planet Mars. We provide the robot with seeing detectors to keep it away from danger. It is powered entirely by the sun. Should we program the robot to be equally active at all times? No. The robot would be using up energy at a time when it was not receiving any. So we would probably program it to cease its activity at night and to wake up at dawn the next morning.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sleep, evolution equipped us with a regular pattern of sleeping and waking for the same reason. The theory does not deny that sleep provides some important restorative functions. It merely says that evolution has programmed us to perform those functions at a time when activity would be inefficient and possibly dangerous. However, sleep protects us only from the sort of trouble we might walk into; it does not protect us from trouble that comes looking for us. So we sleep well when we are in a familiar, safe place, but we sleep lightly, if at all, when we fear that bears will nose into the tent.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accounts well for differences in sleep among creatures. Why do cats, for instance, sleep so much, while horses sleep so little? Surely cats do not need five times as much repair and restoration as horses do. But cats can afford to have long periods of inactivity because they spend little time eating and are unlikely to be attacked while they sleep. Horses must spend almost all their waking hours eating, because what they eat is very low in energy value. Moreover, they cannot afford to sleep too long or too deeply, because their survival depends on their ability to run away from attackers. 1.The author uses the example of the robot in space exploration to tell us . 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obots and men B) the reason why men need to sleep C) about the need for robots to save power D) about the danger of men working at night 2.Evolution has programmed man to sleep at night chiefly to hel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