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13.29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 维护秩序靠规则2.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3.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4. 社会规则与个人利益的关系5.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6.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7. 自由的含义: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8.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9.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公民的隐私权等。
11.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这些权利的保障措施。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13. 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4. 公民有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自由,但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15.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政治义务之一。
16.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17. 国家利益至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8.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19. 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0.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包括三方面内容: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第二单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和正义。
3.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或: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P3-4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或: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A.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B.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C.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二、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或: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B.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C.结果: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或: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P8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举例..:义务植树、爱心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研学活动……★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P8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能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二单元考点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单元考点归纳类名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为什么要发展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答:(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展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和认可。
2.人的身份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几个主要的社会关系:(1)血缘关系(2)地缘关系(3)业缘关系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答:(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积极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4)主动关心和贡献社会。
4.互联网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A:(1)网络使信息传输和通信方便快捷。
(2)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答:(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互联网为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6.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网络的消极影响(作用)答:(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互联网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很容易被侵犯。
7.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面对网络欺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答:(1)提高安全意识。
(2)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3)提高辨别和抵御诱惑的能力。
(4)小心交友,不轻易答应网友的要求。
8.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答:(1)提高媒体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提高自己。
(2)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遵守道德和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9.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答:(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我们需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提纲第一部分:道德概念与实践
1. 道德的定义及重要性
- 介绍道德是指人们对于事物、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规范准则,是
人们行为准则的规范标准;
- 道德在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具有维护社会
秩序和促进和谐发展的作用。
2. 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
- 道德行为的特点和表现,如诚实守信、友善助人、有责任心等;
- 不道德行为的危害和影响,如欺骗谎言、损害他人利益、不尊
重别人等。
3. 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与方法
- 道德实践对于培养良好品德、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 通过模仿身边的好榜样、参与志愿者活动、遵守法律法规等方
式进行道德实践。
第二部分:法治精神与实践
1. 法治的涵义及价值
- 法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维护公正和平等的制度和理念;
- 法治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和自由、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宁具有重要意义。
2. 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
- 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 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加强自我保护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3. 法治实践的重要性与途径
- 参与法治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促进全民尊法守法;
- 通过参加法治知识宣传、参与法律援助、学习法治文化等方式进行法治实践。
结语: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和实践,八年级学生将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好公民,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共处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牢记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共同为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随着成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都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核心观点:1.青少年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青少年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做法】3.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影响】4.合理利用网络,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做法】5.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途径。
①阅读图书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③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观看升旗仪式;④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2.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有哪些收获?(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2)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4)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个人在社会中成长。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在社会中成长(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1)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2)主要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2.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重要性: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④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下是初二上册道法课程的部分提纲,供您参考:**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 认识社会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社会的规则与制度
- 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2. 参与社会
-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社会公益活动
- 社会责任与担当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1. 社会规则的意义
- 规则的作用与功能
- 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2.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的权利与尊严
- 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与规定
- 诚信与正直的品质
3. 维护社会公正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单元:建设美好祖国**
1. 认识国家制度
- 国家的基本制度与政治体制- 国家宪法与法律体系
2. 参与国家建设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国家发展成就与经验
3. 弘扬民族精神
-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意义- 国家安全与国防意识的培养。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补充有关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③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⑤人的身份是在社会中确定的。
(3)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命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4)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5)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养成亲社会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可拓展举例:安慰、捐赠、合作等)(7)为什么说同一个人身份不同?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8)如何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1.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是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人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青少年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途径: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具体要求:①主动了解和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P3★①看电视、上网查询;②看报纸、听广播;③参加义工活动;④到景区旅游;⑤当志愿者;⑥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2.参加社会活动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P4★★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P4-5★★★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三大主要社会关系:P5★★①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②地缘关系(同乡、邻居)③业缘关系(同学、同事)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化的意义?(个人成长与社会化的意义?)P7★★①使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逐渐养成,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P8★★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②关心社会发展;③参加公益活动,例如:义务植树;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敬老院看望老人;社区服务;参加交通文明岗活动;烈日陵园扫墓(补)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重要性?)P8★★★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接纳;②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补)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途径+方法)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考点梳理考点1: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原因、表现、意义、要求(怎样做)?(1)原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3)意义: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要求(怎样做):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学会谦让和分享,热心帮助他人。
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考点2:理性利用互联网1.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网络的积极影响:(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二)网络的消极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核心基础知识梳理第一课1.⑴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⑵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⑶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何作用?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使人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⑵人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为什么青少年要养成亲社会行为?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关注了解服务社会。
②有利于……(P8益处)4.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主动了解……(P8具体践行)第二课5.网络的积极作用有哪些?⑴丰富日常生活:①让信息传递和交流方便迅捷。
②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③让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⑵推动社会进步: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形式渠道)③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6.网络的负面影响(是把双刃剑)有哪些?⑴网络会出现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⑵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⑶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如何合理利用网络?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提高媒介素养……P17;②要浏览有用信息……P18;③遵守道德与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⑵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第三课8.为什么要维护社会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9.⑴社会秩序的维护要靠规则。
社会规则的形成和种类。
P25⑵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①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10.如何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二者不可分。
⑴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⑵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1.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⑵如何正确对待规则?①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要积极维护与改进规则。
第四课12.⑴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1自尊自爱.1、自爱的含义: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自爱的表现:(1)珍爱自己的生命;(2)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自己;(3)懂得自己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努力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3、自爱的意义:有了自爱,我们的人生就有了起点,有了目标,就能对自己的人生积极领悟,努力奋斗。
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
4、自尊的含义:一个自爱的人对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内心,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才的事情,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自尊。
5、自尊的意义: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
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6、什么是知耻:如果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就需要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
这就是知耻。
7、羞耻心对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有了羞耻心,就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感到难为情;有了羞耻心,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悔恨;有了羞耻心,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这些负面的感受会成为我们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8、自卑的含义、危害?怎样克服自卑心理?含义:自卑是一种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危害:陷入自卑,就会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严重的自卑导致迷失方向。
失去生活的动力,甚至自暴自弃。
克服的方法:要走出自卑的牢笼,只有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自尊人格。
9、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自尊:恰当的自我评价、自我肯定。
自负:过度地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
虚荣:追求表面的荣耀10、怎样维护自尊?(1)拒绝损害人格的卑劣低下的行为;(2)学会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抛开愚蠢的自负和表面的虚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考点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养成亲社会行为行为的原因(或意义)(P8)(必背!!!)(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3)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怎样培养亲社会的行为?(P8)(必背!!!)(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培养,(3)要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4)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3.网络的影响(如何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P12-16)(必背!!!)积极影响:(1)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促进了人际交往。
(3)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4)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6)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消极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4.如何合理利用网络?(P17--20)(必背!!!)(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5)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①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1..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3)(必背!!!)(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2.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必背!!!)(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P27-28)(必背!!!)(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新)社区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
习提纲
本提纲旨在帮助学生复新社区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第一章身边的法律
- 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的概念
-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公民应该学会的法律常识
- 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渗透性德育
- 德育教育的含义和作用
- 童子军运动的组成和特点
- 文明乘车宣传与活动开展
- 美德模范人物的介绍和研究
第三章环境保护的法律视野
-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 环保法和环境保护实践
- 新时期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
- 环保行为与个人责任
第四章互联网时代的法治观念
- 互联网的普及和法律意识
-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
- 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下的保护
- 网络暴力和网络谣言的危害
第五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人权和基本权利
-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社会责任
-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和表现- 诚信是公民的基本准则
以上是新社区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全部章节,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复习,提高对法律意识和德育教育的认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常见的社会规则有哪些?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5.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
6.如何做到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已行动的准绳。
(3)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已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我们要积极的改进规则。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1.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现状:(1)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不文明现象。
依据:(2)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如何感受社会生活?P3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P4
3.我们(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怎样的?P4-5①②
4.社会关系的分类?种类?P5相关链接
5.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P7①②
6.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①
7.什么是社会化?P7 相关链接第一句
8.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什么联系?P7
9.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作用?P8
10.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P8 ABC
11.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8 C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有哪些积极作用?P10-12 ①②③
2.网络是如何让我们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的?P10
3.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有哪些?P11
4.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P12
5.为什么说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P12-13 ABC
6.网络是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P12
7.网络如何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P13
8.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陷阱?危害?P15-16 ①②③
9.为什么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10.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P16
11.侵犯个人隐私带来的危害?P16
12.如何做到合理利用网络?为什么要理性参与网络?P17-19 ①②③④
13.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 相关链接
14.如何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P 19
15.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①②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秩序的含义?P23
2.社会秩序的种类?P23
3.为什么要有秩序?重要性?作用?P23①②
4.规则的含义?P25
5.规则的种类?P25
6.为什么要遵守规则?重要性?作用?P25①②
7.为什么说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P25第二自然段
8.为什么说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P25第三自然段
9.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27-28①②
10.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P28-29 ①②
11.怎样维护规则?P30
12.劝导的技巧有哪些?P30相关链接
13.怎样改进规则?P31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1.尊重他人的含义?P32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重要性?P33-34 ①②
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P35-36 ①②③④
4.礼的含义?P37
5.礼的主要表现? P37
6.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作用?P37-39 ①②③
7.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ABC
8.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P40方法与技能
9.诚信的含义?P41
10.为什么要讲诚信?重要性?作用?P42-43 ①②③
11.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P43第一自然段
12.人人讲诚信,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P43第二自然段
13.如何践行诚信?如何作一个诚实守信的人?P43-45 ①②③
14.如何树立诚信意识?P43 最后一段
15.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P44
16.如何对待自己的诚信记录?P45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1.法律的规范作用?P46
2.什么是违法行为?P47
3、违法行为的种类?P47
4.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P47
5.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P47
6.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P47
7.如何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P47
8.民事责任包括哪些内容?P47相关链接
9.行政制裁包括哪些内容?P47相关链接
10.行政违法行为的内容?P48 ①②
11.民法的规范范围?P50
12.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0
13.如何做到遵章守法?如何远离一般违法行为?如何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P51
14.刑法的作用?P52
15.犯罪的含义? P53
16.犯罪的基本特征?P53
17.刑罚的含义?P54
18.刑罚的种类?P54
19.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56①②③
20.不良行为有哪些?P56相关链接第一部分
21.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P56相关链接第二部分
22.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维护权利的途径?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有哪些P57-59①②③④
23.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P 58 第二行
24.诉讼的含义?P59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25.诉讼的地位?特点?P59第二自然段第二句
26.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诉讼手段?P59第二自然段第三句
27.诉讼的种类?P60 相关链接
28.青少年如何应对违法犯罪?P60-62 ①②③
29.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方法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