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曲线实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实习目的本次缓圆曲线测量实习旨在使学生掌握缓圆曲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地区某道路工程现场三、实习内容1. 缓圆曲线测量的基本原理缓圆曲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铁路等工程中的曲线,其特点是曲线半径逐渐变化,曲线段长度较长。
本次实习主要学习缓圆曲线的测设方法,包括:曲线起点、终点坐标的测定,曲线半径、弦长、切线长、曲线偏角等参数的计算。
2. 实际操作(1)测量曲线起点、终点坐标使用全站仪,在曲线起点、终点处分别架设仪器,进行水平角观测和距离测量,得到曲线起点、终点坐标。
(2)计算曲线半径、弦长、切线长、曲线偏角等参数根据曲线起点、终点坐标,使用计算器或测量软件计算曲线半径、弦长、切线长、曲线偏角等参数。
(3)放样曲线根据计算出的曲线半径、弦长、切线长等参数,在实地进行曲线放样。
首先确定曲线起点、终点位置,然后按照计算出的弦长、切线长等参数,依次放样出曲线上的各个点。
(4)测量曲线偏角使用经纬仪,在曲线上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水平角观测,计算曲线偏角。
四、实习成果1. 完成了缓圆曲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学习。
2. 成功进行了曲线起点、终点坐标的测量,并计算出了曲线半径、弦长、切线长、曲线偏角等参数。
3. 成功放样出了缓圆曲线,并进行了曲线偏角测量。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缓圆曲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 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在团队协作方面,我认识到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4. 本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六、建议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为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道路工程》课程课间实验报告实验项目: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一、实验目的1、理解道路工程平面线形设计内容;2、熟练掌握平面线形曲线要素相应计算方法;3、掌握运用CAD 绘制S 型曲线。
二、实验要求1、缓和曲线Ls 与圆曲线L 之比约为1:1;2、回旋参数A1与A2之比应小于1.5;3、R2:R1比值应在1/3到1之间。
三、实验已知数据81233726354321600218001'''︒='''︒==-=-ααmJD JD mJD QD 四、实验软件1、AutoCAD2、Excel3、WPSword五、实验步骤1、首先假设4201,1201==R Ls ,解算结果如下:1)缓和曲线角:14.042021201211=⨯==R Ls β 2)主圆曲线的内移值43.12412==∆RLs R 3)缓和曲线起点A 的位置(即q 值)95918367.5942024012021201240212323=⨯-=-=R Ls Ls q 4)圆曲线长()()1433425.1200.142-30.5717698642021801=⨯⨯=-=βαπR L 5)曲线总长()1433425.36012021433425.201122180=⨯+=+-=Ls R L βαπ6)切线总长()()8325248.183********.95230.57176986tan 428571429.14202tan 1=+⎪⎭⎫ ⎝⎛+=+⎪⎭⎫ ⎝⎛∆+=q R R Th α7)回旋参数2224.499443120420111=⨯=⋅=Ls R A2、验算比较50.998806901:1=L Ls验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则可继续进行下一步。
3、解算曲线2要素1、有切线总长229.7906561=Th 与已知数据60021=-JD JD 可知,370.20934416002=-=Th Th ,此时假设3672,1202==R Ls ,继续按步骤2方式解算曲线2要素,此时我们注意到,结算出来的切线长与规定值差别很大,所以需要经过多次迭代求得近似值,迭代后结果如下:1)缓和曲线角30.163398692=β 2)主圆曲线的内移值31.36165577=∆R 3)缓和曲线起点A 的位置(即q 值)95550145.49=q4)圆曲线长1100.4812572=L 5)曲线总长1300.4812572=Lh 6)切线总长2416.167475h =T 7)回旋参数8174.9285562=A 4、此时切线长大致满足规定值,然后进行设计要求验算 Ls1:L10.998806905 Ls2:L2 0.995210478 A1:A21.283377896 R2:R1 0.728571429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合格!。
缓和曲线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缓和曲线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它能够使车辆在转弯时减少惯性力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影响,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缓和曲线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二、实训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在开始实际操作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缓和曲线的相关理论知识。
包括缓和曲线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
2. 实际操作演练在理论学习之后,我们进入了实际操作环节。
首先是模拟设计,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缓和曲线设计,并进行验证。
然后是现场测量,在现场进行路段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缓和曲线设计。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模拟设计和现场测量,我们得到了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三、实训效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学习了缓和曲线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其具体设计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实训体会1. 感受本次实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缓和曲线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实际操作过程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并且提高了我的操作技能。
2. 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些收获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建议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希望能够增加更多的现场测量环节,以便更好地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本次缓和曲线实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缓和曲线设计方法和技巧,并且深入认识到了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学习和探索这方面的知识,为公路工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程测量圆曲线放样实习报告5篇工程测量圆曲线放样实习报告篇1为了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我们开展了工程测量实习,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二、实习内容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三、实习心得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曲线测设2011 年 6 月12 日1 实习目的------------------------------------------------------------------------------------- 32 任务详述------------------------------------------------------------------------------------- 33 测设原理与方法------------------------------------------------------------------ 44 测设过程---------------------------------------------------------------------------- 55 总结--------------------------------------------------------------------------------- 61 实习目的两个课时分别完成所给曲线的主点测设以及缓和曲线、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了解并掌握曲线测设的步骤,掌握曲线及缓和曲线要素计算以及曲线和缓和曲线详细测设的方法。
2 任务详述ZH在测量实习场地选取合适的点位,测设如上图的曲线,曲线资料如右图。
(1).曲线资料计算:根据所给半径和转向角,计算曲线要素。
(2). 选用合适的测设方法,计算测设数据。
(3). 测设主点:ZH,HY ,QZ,YH,HZ 。
(4). 详细测设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测设原理与方法3.1 曲线综合要素计算:曲线综合参数缓和曲线参数2302402Rl l m -= πβ︒=180200R l根据公式计算切线长T ,曲线长L ,曲线外矢距E 及切曲差q ,切垂距m ,圆曲线内移值P ,缓和曲线切线角。
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其主点为直缓点(ZH )、缓圆点(HY )、曲中点(QZ )、圆缓点(YH )和缓直点(HZ )。
道路工程测量(缓和曲线)内容:懂得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要紧测量工作(初测操纵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与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与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与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与偏角法的计算公式与测设方法;熟悉虚交的概念与处理方法;掌握缓与曲线的要素计算与主点测设方法;懂得缓与曲线的切线支距法与偏角法的计算公式与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与横断面测量方;熟悉全站仪中线测设与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与曲线的要素计算与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与偏角法的计算公式与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与横断面测量方法难点:缓与曲线的要素计算与主点测设方法;缓与曲线的切线支距法与偏角法的计算公式与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与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与定测 (location survey)1、初测内容:操纵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a zone) 与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者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根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与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目录第一部分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要素计算及测设 (2)1.实验目的及要求 (2)2.前期实验准备和相关安排 (2)2.1实验人员及仪器 (2)2.2实验内容 (2)3.实验原理 (3)4.计算过程 (4)5.运行结果 (7)5.小结 (10)第二部分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实地放样 (11)1.实习目的及要求 (11)2.前期实习准备和相关安排 (11)2.1实习人员及仪器 (11)2.2实习内容 (11)2.3放样元素计算软件设计 (11)2.3.1放样元素计算原理及过程 (11)2.3.2 软件设计程序 (14)2.3.3程序运行结果及检核 (16)2.4 曲线测设方案及施测过程 (18)2.4.1曲线测设方案 (18)2.4.2 施测过程 (20)2.5 小结 (20)第一部分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要素计算及测设随着短程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在道路勘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利用极坐标法测设曲线将越来越重要。
这种测设曲线的方法,其优点是测量误差不累计,测设的点位精度高。
尤其是测站设置在中线外任意一点测设曲线,将给现场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极坐标测设曲线主要是曲线测设资料的计算问题,该方法的计算原理及思路为:把由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组合而成的曲线归算到统一的导线测量坐标系统中,这样就便于计算放样的元素了。
1.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会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要素计算方法;2.学会编写偏角法、极坐标法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要素计算程序;3.实地放样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4.在实习前预先算出实测数据;5.各小组做好测设过程的人员安排。
2.前期实验准备和相关安排2.1实验人员及仪器组长:杨威副组长:张懂庆组员:杨永强张文超范龙强赵晨亮子丽天实习仪器:全站仪一台,三脚架两个,棱镜两个,卷尺一个2.2实验内容1. 根据自己设计的数据计算测设要素和主点里程;2. 设置非完整、非对称曲线的主点;3. 根据书上P169页的曲线测设程序框图(图1),编写一般缓和曲线的程序,并进行调试和检核;4. 可以查资料,学习非完整、非对称曲线的计算方法和测设方法,并和自己设计的程序相结合,计算各个放样点的坐标等内容;5. 在内业计算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控制点和位置进行曲线测设;6. 直接根据课本实例,进行相应元素的计算和检核,最后安排具体的实习过程,进行现场曲线放样;7.书写实习报告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曲线放样实习报告篇一:圆曲线放样实习报告圆曲线测设实习报告一、实习内容及目的1.运用全站仪实地将设计的圆曲线通过坐标法放样出五大桩点及线路中线上的部分中桩点坐标。
2.结合课堂知识运用公式计算五大桩点坐标及中桩点坐标。
3.能运用坐标旋转公式将线路独立坐标系下的中桩点坐标转换到相应的线路坐标系坐标下。
4.能了解并运用“公路坐标计算系统V2.3build328”软件进行曲线坐标计算。
5.沿曲线前进方向测设支导线用于曲线中桩点坐标的放样。
6.在曲线交点及支导线上的控制点上分别对曲线进行放样比较两次放样的偏差大小。
二、实习仪器拓普康全站仪*1配套脚架铝合金脚架*2对中杆*1对中基座*1棱镜*2皮尺*2计算器*1三、实习过程1.在直线段部分的两边分别选择两个转点用于交会定出曲线交点。
并在所选择的点上做好标志,将全站仪架设在靠近圆曲线的那个交点上,后视另一个转点定向;然后倒镜用棱镜在曲线交点附近位于视线上的直线上放出两个桩点。
用相同的方式在另一端直线部分架设仪器并在交点放出两个桩点。
然后在放出的四个交点上用皮尺交叉的拉出交点(需要注意交会交点的时候皮尺有一定的宽度,所以对准的时候要用相同边的皮尺交会。
)然后将全站仪架设在交点上分别照准直线上的两个转点,如果三点一线则表示放出的交点精度比较高。
2.将仪器架设在交点上用盘左盘右法测出两条直线的夹角β,用180-β便可以得到曲线的转向角α。
小组根据自己所在的地段设计合适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
然后根据课本p165页相应公式可以算出曲线的综合要素。
3.将仪器架设在交点上根据算出的切线长T定出直缓点(Zh)的位置并做好标志;同样的方式在另一端直线上找出缓直点(hZ)。
4.将仪器架设在Zh点上后视转点(或前视交点)定向,然后从Zh点沿着圆曲线前进方向布设支导线用于圆曲线上中桩点的放样。
定向之后盘左盘右分别测出相应的转折角和距离。
建立以Zh点为坐标原点的独立直角坐标系用于曲线上中桩点坐标的计算,以及支导线上各点的坐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