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28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林则徐禁烟侵略国家:英国地区:战争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人物:关天培重要事件: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条约:《南京条约》(时间、内容)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地区:战争主要在广东和京津地区,北京被攻陷。
重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根本原因: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侵略国家:日本地区:主要在朝鲜、黄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进行人物:邓世昌、丁汝昌主要事件:黄海海战(大东沟)、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条约:《马关条约》(时间、人物、内容)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根本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侵略国家: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地区:主要在京津地区进行,北京再次被攻陷。
主要战役:廊坊战役条约:《辛丑条约》(时间、国家、内容、影响)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列强侵华格局1、19世纪初期: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
2、19世纪中期:俄、法、美、德相继侵入,它们一面勾结加深对华侵略,一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
3、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开始瓜分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使清政府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
4、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权益,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割据。
5、一战后:在美国的操纵下,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被迫妥协,中国又回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背景(1)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略战争。
细节提醒(1)英国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的直接目的是扭转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1839年6月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她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英国逆差的原因:①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有顽强的抵抗力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限制。
③中国消费习惯2.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内容:开放通商口岸;割占香港岛;协定关税;列强获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和租地等特权。
3.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从此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概念辨析“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2.结果: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读教材)4.影响:(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总税务司。
(3)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变化和特点。
2016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某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B、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镇压起义C、丰岛海战D、黄海海战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该诗写于A、1840B、1860C、1895D、18964: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①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促进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运动④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合众国民在中国港口,自应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望厦条约》这一规定违背了国际关系的有关准则,首先提出这一准则的是A、格劳斯秀B、洛克C、孟德斯鸠D、克劳塞维茨6:1901年签订的《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禁止中国人民参加活动和组织;划定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位居六部之首。
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可以驻兵。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7: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掠夺的必然结果。
8:________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1895年,日军攻陷________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________,中国战败。
6.1895年,清政府派________去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条约》。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上元灯词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中国近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5.抗日战争(1937—1945)晚清、民国概念1、晚清:1840——1912年2、民国:1912——1949年(台湾至今还是用中华民国纪年)3、北洋军阀 *** 时期:1912——1928年4、南京国民 *** 时期:1927——1949年近代前期重大历史事件顺序:(西学东渐过程)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1840年前后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4、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90年代—1898年戊戌变法)5、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6、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7、新文化运动(1915—1924年)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五四运动与 *** 创立(1919年——1921年)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1、防御阶段:1937.7——1938.10(南京国民 *** 组织了正面战场四大会战)2、相持阶段:1938.10——1945.4(南京国民 *** 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国土)3、反攻阶段:1945.5——1945.8.15(国共两党配合苏、美、英盟军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和平谈判阶段(1945.8—1946.6),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2、国共内战阶段(1946.6——1949.10)1946.6—1947:防御阶段1947.6—1948:反攻阶段1948.9—1949.:三大决战1949.4—1951: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
核心素养测评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鸦片战争中,当地许多中国民众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与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犹如端午看赛龙舟似的兴高采烈地在远处观战。
上述材料( )A.是研究当时中英外交关系的重要史料B.反映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C.可以说明中国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D.证明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大众的支持【解析】选C。
鸦片战争中“中国民众”“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交战双方,并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性质,体现了C。
民众的态度无关政府外交,A 错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御资本主义的进攻,不是民众的态度,B错误;从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看,D不符合史实。
2.(2020·焦作模拟)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普遍“拒绝接受这次战争(鸦片战争)的结局,继续批评这个条约并且敌视条约中的各项规定”,他们“利用解释条约的办法来收回在谈判中失去的东西”。
这说明清朝( )A.试图维护天朝体制B.外交走向了近代化C.极力挽救民族危机D.努力抗击外来侵略【解析】选A。
根据材料“拒绝接受这次战争(鸦片战争)的结局,继续批评这个条约并且敌视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利用解释条约的办法来收回在谈判中失去的东西”可知清政府拒绝接受近代条约制度,试图维护传统天朝体制,故选A;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外交走向近代化,排除B;材料主旨为清政府拒绝接受近代条约制度,未涉及清政府挽救民族危机,排除C;材料主旨为清政府拒绝接受近代条约制度,未涉及抗击外来侵略,排除D。
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银元下降到1 600万银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B.广东人民抵制洋货C.《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解析】选C。
专题五西方列强的侵略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重点精华】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英、法、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外国势力由沿海侵入内地,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新疆危机(19世纪中后期):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严酷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俄英承认阿古柏政权;沙俄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近代后期帝国主义侵华1.1931~1937年日本局部侵华活动(1)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局部抗战开始。
(2)1932年扶植“伪满洲国”,对东北进行殖民统治。
“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3)1935年入侵华北,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2.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国侵华战争(1)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不久攻陷平津。
(2)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12月攻陷南京,进行为期6周的南京大屠杀。
(3)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控制大半个中国。
年底开始对解放区进行“扫荡”和“三光”政策。
(日军侵华罪行)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近代前期列强的侵华战争(1840——1901)一、鸦片战争(1840-1842)英——天津【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2)赔款2100万元——负担(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小农经济开始破产(4)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自主权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练习1、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工业品、原料)2、之所以说鸦片战争不可避免,是因为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3、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领土完整和关税自主权)4、鸦片战争对中国当时小农经济影响最大的条款是?(五口通商)6、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5、鸦片战争的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有什么影响?(开始沦为不怎么地半封建社会)7、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落后,综合国力低下)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北京1858年俄美英法【天津条约】(1)10口通商口岸(2)外国的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等,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巩固练习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根本原因是是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火烧圆明园大量文物被盗(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3、第二次鸦片战争扎本最小,获利最大的侵略者是(俄国)为什么?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产生什么作用?(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5、两次鸦片战争的进军路线主要区别是什么?(天津------北京)6、两次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关系?(因果关系洋务运动——技术)7、近代的开放和现代的开放有什么区别?(主动和被动、主权丧失和主权独立、经济侵略和发展经济、不怎么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甲午中日战争(1856——1860)日本【马关条约】(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2)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负担(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影响最大(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
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赔款2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赔款4.5亿两白银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2022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1842-202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这一条约。
其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之后,美、法等国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商品市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2.《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1)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2)赔款: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负担;(3)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开埠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3.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经济上: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思想上: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
(4)社会生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4.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