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 格式:docx
- 大小:27.35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近似数的估算方法,
能够判断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应
用近似数的概念和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近似数的估算方法,判
断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举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注重学
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让学生了
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作用。
2.新课教学:通过讲解、讨论和举例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逐步
掌握近似数的估算方法,能够判断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同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相关性质和规律。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4.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
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
馈和指导。
2.随堂测试:设计一些简单的测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
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期末考试:通过综合性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
3·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1. 数出来的数是准确数,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且测量工具的单位越小,所得的数就越精确.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以及实际问题无需得到精确数据,所以需要四舍五入近似计算.1.有效数字定义: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1. 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 小芳的身高是1.74米.2. 中国的国土面积为9.60×106千米23. 2000年,世界人口达到59.00亿人4. 一个健康的成年女子,每毫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为4.20×106个5. 印度的国土面积为328.8万平方千米【解析】1. 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1,7,4.2. 精确到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9,6,0.3. 因为59.00亿=5900000000.所以精确到百万位,有四个有效数字5,9,0,0.4. 因为4.20×106=4200000.所以精确到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4,2,0.5. 因为328.8万=3288000.所以它精确到千位,有四个有效数字3,2,8,8.2.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河北省有67440000人,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精确到十万位;(2)精确到百万位;(3)精确到千万位.【解析】(1)精确到十万位是6.74×107,有效数字有三个是6,7,4.(2)精确到百万位是6.7×107,有效数字有两个是6,7.(3)精确到千万位是7×107,有效数字有一个是7.3.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6345000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2)0.0001427(保留三个有效数字)(3)3297万(保留三个有效数字)(4)450000(精确到千位)(5)0.01078(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解析】(1)6.3×107(2)1.43×10-4(3)3.30×103万(4)4.50×105(5)1.08×10-24.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求出近似数:(1)0.85149(精确到千分位);(2)47.6(精确到个位);(3) 1.5972(精确到0.01).【解析】(1)0.85149≈0.851;(2) 47.6≈48;(3)1.5972≈1.60.提问:1.60这个0能否舍掉?它与1.6有什么不同?尽管1.60=1.6,但是作为近似数,1.60精确到0.01,1.6精确到0.1.5.按保留几位有效数字取近似值.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02076(保留三个有效数字);(2)64340(保留一个有效数字);(3)6034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4)25700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5)0.003961(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分析:保留有效数字取近似值,看所保留有效数字后一位决定“舍”或“入”.【解析】(1) 0.02076≈0.0208(注意有效数字前的0不能丢);(2)64340≈60000=6×104;(2)60340≈60000=6.0×104(这两题对比一下可知科学记数法的又一优点,否则都是60000就无法知道保留了几个有效数字,而用科学记数法就十分清楚了);(4)257000≈260000=2.6×105;(5)0.003961≈0.0040(注意4前后0都不能丢,再次强调0.0040与0.004的区别)。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5.3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含义,掌握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实数和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掌握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
3.能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例如,讲解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气温,如何表示其中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2.呈现(15分钟)介绍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定义和求法。
通过PPT课件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总结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课后)根据课堂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文档结束。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值精确度的认识,增强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是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或截取,使其与实际数值接近的数。
2. 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是指一个数中从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到一个数字结束的所有数字。
3. 近似数的表示方法:精确到某位、保留几位小数等。
4. 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加减乘除运算中,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参与运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一个。
5. 科学计算器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计算规则。
2. 教学难点: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科学计算器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计算规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
2. 科学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讲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 讲解近似数的表示方法,如精确到某位、保留几位小数等。
3. 讲解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
4. 引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
5.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7.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科学领域中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2. 探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医疗、工程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有效数字?2. 提问: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3.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有效数字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八、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案例,如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等,引导学生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进行表示。
2.14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知识要点:1、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相同的数,叫准确数。
2、近似数的意义:与非常接近的,可用来估计的数,叫近似数。
3、近似数的精确度:近似数的,就是精确度。
4、有效数字的意义: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的数字起,到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5、反映近似数的精确度的量:(1)精确到某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6、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我们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
7、求一个数的近似值常用“四舍五入”法,有时还常用“去尾法”、“进一法”。
练习:一、选择题:1、①小刚买了3本书,②东东的身高为1.69米,③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④七年级二班有45名学生,⑤一双没有洗的手带有细菌80000万个,⑥一本书有243页,⑦一年有12个月,⑧我们拥有1个地球,⑨第一节火箭上有36251个零件。
以上各数中,近似数,准确数;2、1.996精确到0.01的近似数是()A 2B 2.0C 1.99D 2.003、0.01020的有效数字是()A 1,2B 1,0,2C 0,1,0,2,0D 1,0,2,04、“鸟巢”建筑面积达25.8万平方米,将25.8万平方米用科学计数法(四舍五入保留2个有效数字)表示约为()A 26×104平方米B 2.6×104平方米C 2.6×105平方米D 2.6×106平方米5、下列说法中的数是准确数的是()A 初一、二班有31名男生B 月球离地面距离约为38万千米C 小勇同学的体重是48kgD 晓东妈妈买了4斤苹果6、有理数0.0030400中的有效数字有()A 3个B 4个C 5个D 6个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近似数24.00与24.0的精确度一样B 近似数100万的有效数字是1,0,0,0,0,0,0,C 近似数5.29×103与5290的精确度一样D 近似数529和0.529都有三个有效数字8、今年简阳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约为6.01×104人,对于这个近似数,说法正确的是()A 精确到百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B 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C 精确到十位,有3个有效数字 D精确到十位,有2个有效数字9、小华量得自己的身高约1.6米,小李量得自己的身高约1.6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华和小李一样高B 小华比小李高C 小华比小李矮D 无法确定谁高10、近似数2.40是由a四舍五入得到,则()A 2.35<a<2.45B 2.35≤a<2.45C 2.395≤a≤2.405D 2.395≤a<2.40511、下列结果不能用四舍五入法的有()①每4人一组,9人可分几组,② 20米布,做一套服装3.99米,可做几套服装,③一车可装货物10吨,有11吨货物需几车,④ 300本本子分给110人,每人应分几本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近似数2.70所表示的准确数m的范围是()A 2.695≤m<2.705B 2.65≤m<2.75C 2.695<m≤2.705D 2.65<m≤2.7513、数208031精确到万位的近似数是( )A 2×105B 2.1×105C 21×104D 2.08万14、已知13.5亿是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它精确到( )A 十分位B 千万位C 亿位D 十亿位15、已知地球表面积约等于5.1亿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约等于陆地面积的2971,则地球上陆地面积约等于( )(精确到0.1亿平方千米)A 1.5亿平方千米B 2.1亿平方千米C 3.6亿平方千米D 12.5亿平方千米16、如果a 是b 的近似值,那么我们把b 叫做a 的真值,若近似值是85,那么下列各数不可能是其真值的是( )A 85.01B 84.51C 84.99D 84.49二、填空题:1、近似数0.0020,它精确到 ;有 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2、3.6万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3、某市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3.45亿元,将这个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元,(保留3个有效数字)4、1.90精确到 位,3.04×104精确到 位。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摘要: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是中考必考内容,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近似数及有效数字,已知一个近似数如何判断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如何按要求求近似值等内容。
关键词:判断;精确度;误区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是中考必考内容,其具有很广泛的实际应用,但有些同学在学完这些知识后感觉含糊不清,下面对常出现的问题给于作答。
1、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1)近似数: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不仅存在大量的准确数,同时也存在大量的近似数,出现近似数有两点:一是完全准确是办不到的,如: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公里;二是有时是没有必要的,如:买1000克白菜有时可能多一点,也可能少一点。
(2)有效数字:使用近似数,就是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小亮的身高为1.78米,这个近似数1.78精确到百分位,它有三个有效数字:1、7、8.(3)熟悉精确度的两种形式,一是精确到哪一位,二是保留几个有效数字,它们是不一样的。
精确到哪一位,可以表示出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如在测量楼的高度时,精确到0.1米,这说明结果与实际误差不大于0.05,而有效数字则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一个更精确。
如:1.60就比1.6更精确一些。
2、近似数的判断(1)小范围可数的数据一般为精确的,其它加上人为因素的一般是近似的,如测量得到的数据。
例:“小花班上有50人”中的50就是精确数,而“小明的身高1.64米”中的1.64是近似数,还如:“小丽体重45公斤”中的45也是近似数。
(2)语句中带有“大约,左右”等词语,里面出现的数据是近似数。
例:“某次海难中,遇险人数大约3000人”中的3000是一个近似是数。
3、已知一个近似数如何去判断其精确度和有效数字(1)普通形式的数,这种数能直接判断。
七年级数学教案近似数与有效数字9篇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一学习目标:1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2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或有几个有效数字,能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二重点与难点: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三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据,感受数的意义,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近似数,学会了如何去取一个数的近似值,以及指出一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用科学记数法记数,不仅便于记一些较大(小)的数,而且易于表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从早晨起床到上学,你从你的生活环境中获得哪些数的信息?(2)生活中,有些数据是准确的,有些是近似的,你能举例说明吗?(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搜集生活中与数有关的信息,从中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二)近似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数据都是近似数,例如测量长度,时间,速度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且由于测量工具不同,其测量的精确程度也不同。
在实际计算中对于像π这样的数,也常常需取它们的近似值.请说说生活中应用近似数的例子。
(设计说明:通过交流生活中近似数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近似数,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取一个数的近似值有多种方法,四舍五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例如,圆周率=3.1415926…取π≈3,就是精确到个位(或精确到1)取π≈3.1,就是精确到十分位(或精确到0.1)取π≈3.14,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位(或精确到0.01)取π≈3.142,就是精确到千分位位(或精确到0.001)(三)有效数字对一个近似数,从左面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称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例如:上面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中,3.14有3个有效数字3,1,4;3.142有4个有效数字3,1,4,2.(四)例题教学例1 小亮用天平称得罐头的质量为2.026kg,,按下列要求取近似数,并指出每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精确到0.01kg;(2)精确到0.1kg;(3)精确到1kg.(设计说明:简单应用上面所学知识,先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再确定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应注意提醒学生不能随便将小数点后的0去掉.)例2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地球上七大洲的面积约为149480000(保留2个有效数字)(2)某人一天饮水1890ml(精确到1000ml)(3)小明身高1.595m(保留3个有效数字)(4)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为0.000077cm(精确到0.00001)请与同学交流讨论.(设计说明: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用科学记数法记数,不仅便于记一些较大(小)的数,而且易于表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五)课堂练习1 基础训练书p78 1,22 创新探究( 1)胜利农场养鸡35467只,一个个体户养鸡13530只(四舍五入到十位),光明农场养鸡64800只(四舍五入到百位),要比较他们养鸡的多少,胜利农场养鸡数应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数时,误差会少些。
2.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对于给出的近似数能说出它的精确度(即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
3.能按指定的精确度要求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人取近似值.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重点难点】
1.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等概念和给一个数,能按照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的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2.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个数、保留有效数字取近似值.
新课导引
1.问题探究:(1)你能统计出我们学校的教师人数吗?它是一个准确数吗?
(2)你可以量出黑板的长度吗?它是一个准确数吗?
合作交流:生1:我能统计出学校老师的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
生2:我用皮尺能测出黑板的长度,但它不是一个准确数,因测量会出现偏差.
2.下面是在博物馆里的一段对话:管理员:同学们,这个恐龙化石已经有500 010年了.参观者: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准确?管理员:十年前,考古学家发现它时,说过这个恐龙化石有50万年了,所以当十年过去后,就有500 010年了.管理员的推断正确吗?为什么?
学完本节,你一定会做出正确解释的!
教材精华
知识点1 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意义
准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如学校的学生数,一个医院的床位数等.
近似数就是与实际很接近的数,如我国约有13亿人口,小红的身高约为1.80米等. 出现近似数的原因是:绝大多数需要度量的数量,都难以得到精确值,都只能根据实际
需要和度量的可能性得到一定精确程度的数值.
提示:近似数不仅是度量产生的,对于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大约的数值.如:我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35分钟.
知识点2 精确度
精确度是描述一个近似数精确的程度的量.
一般地,称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指的是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如:近似数0. 486精确到千分位或精确到0.001,那么千分之一(O.O01)就是0.486的精确度.
知识点3 有效数字
四舍五入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近似数4.150,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是4,精确到的数位是千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是4,1,5,0.
近似数0.072 0,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是7,精确到的数位是万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是7,2,0.
友情提示:①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前面的零,不是有效数字,由四舍五入所得的0(后面的0)和中间的O,都是有效数字;②有部分近似数,数值的大小是相同的,但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不相同.
如近似数7.3和7.30的数值大小相同.但7.3精确到十分位,有两个有效数字;7.30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③有些近似数的形式是不同的,但数值大小及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是相同的.
如近似数5.8万和5.8×的形式是不同的,但数值相同,除此之外,5.8万表示四舍五入到5.8的末位是8,而这个8对5.8万讲处于千位上,即精确到千位,有两个有效数字;5.8×也表示四舍五入到5.8的末位是8,且这个8在其原数58 000中处于千位,故精确到千位,有两个有效数字.即5.8万和5.8×的数值大小及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是相同的.
知识点4 了解特定情况下取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进一法”,即把某一个数保留到某一指定的数位时,只要后面的数不是O,都在保留的最后一位数字上加1.
“去尾法”,即把某一个数保留到某一指定的数位为止,后面的数全部舍去.
友情提示: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要根据具体问题确定.
课堂检测
基本概念题
1、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尺子,分别对一张桌子的边长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分别如下:128.4 cm,128.2 cm,128.3 cm,128.35 cm,其中四位同学对桌子的边长进行计算,你认为计算结果较为合理的是( )
A.128.4 cm
B.128.2 cm
C.128.35 cm
D. 128.3 cm
基础知识应用题
2、据资料记载,位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于1918~1958年这4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毫米,1959~1969年这1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毫米,那么1918~1969年这52年间,
3、现要将一根150cm长的条形钢截成8cm长的小段做零件,最多可以做几个零件?(不计损耗)
4、曹斌和邢娟的身高都是1.8×102厘米,但曹斌说比王虹高9厘米,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说明你的道理.
探索创新题
5、用四舍五入法把39 013. 405 13取近似值,精确到百位.
一变:用“四舍五入”法把39 013. 405 13取近似值,保留2个有效数字.
二变:用“去尾法”把39 013.405 13取近似值,精确到0.Ol.
三变:用“进一法”把39 013.405 13取近似值,精确到个位.
体验中考
1、深圳湾体育中心是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要分会场,占地面积
共30.7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5.6万平方米,将25.6万平方米用科学记数法(四舍五人保留2个有效数字)表示约为( )平方米.
A.26×104
B.2.6×104
C.2.6×105
D.2.6×106
2、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49 600 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2个有效数字)约为千米.
学后反思
附: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
1、解析:128.35 cm这个近似数精确到了0.O1 cm,尺子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即近似数只能精确到0.1 cm,故128.35 cm中的0.05 cm是无效的,它不合理,应记为128.4 cm,所以桌子的边长应为128.4,128.2,128.3,128.4这4个数的平均数,即
4
128.3 2
128.4
128.2+
⨯
+
=128.325≈128.3 cm,故选 D.
答案:D
点拨
有些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2、分析:总倾斜数÷52=52年平均每年的倾斜数.
解:(1.1×41+1.26×11)÷52=58.96÷52≈1.134≈1.13(毫米).
点拨
在运算过程中应比最后结果多保留1位数,使结果更接近精确值.
3、分析:材料为150cm,每个零件需材料8cm,则可做(150÷8)个零件.
解:150cm条形钢可做每段8cm的零件个数为150÷8=18.75,即18个.
答:可做18个零件.
点拨
结果虽然为18.75,但无论余几,所剩材料都不够做一个零件,因此应舍去,这种方法称为“去尾法”,这类问题,结果取近似值时,不考虑“四舍五入”,而都应“去尾”.
4、分析:由近似数的取值方法讨论,1.75×102≈1.8×102,1.84×102≈1.8×l02,1.84×102厘米比1.75×102厘米大9厘米.
解:有可能.当曹斌的身高为1.84×102厘米,邢娟的身高为1.75×102厘米时,他们
的身高取近似后都是1.8×102厘米,曹斌就比邢娟高9厘米.
5、分析:第(1)问看十位数字,四舍五入即可;一变中看左边第三个数字,并四舍五入;二变中只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其余数字都舍去;三变中无论十分位数字为几,都“进一”.解:39 013.405 13≈3.90×104;一变:39 013. 405 13≈3.9×104;
二变:39 013.405 13≈39 013.40;三变:39 013.405 13≈39 014.
点拨
上述四问为四种取近似值的方法,要注意第(1)、(2)问中虽然未要求用科学记数法,但若按要求完成,则必须使用科学记数法,要认真体会有效数字的意义,而“去尾法”和“进一法”则与“四舍五入”无关,不需要看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数字.
体验中考
1、解析:25.6万=256 000=2.56×105≈2.6×l05.
答案:C
2、解析:149 600 000=1.496×108≈1.5×108.
答案: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