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6.86 KB
- 文档页数:3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勘测定界主要工作程序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图件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成果资料成果检查验收提交、勘测定界过程1. 委托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对具体的项目采取摇号方式从备选库中随机选取 1 家测绘单位作为作业单位。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下达《测绘通知单》,告知作业单位项目任务指令要求,包括:项目实施地点、项目类别要求、完成期限等。
2. 组织人员测绘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到市土地管理事务所进行工作对接,商定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等。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协调区征收局或相关单位,通知属地乡镇或相关单位配合测绘单位到现场指界。
3. 提供图件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提供用地范围电子版资料、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等给测绘单位使用,并签订《保密协议》。
(1 )用地范围电子版由用地单位提供;( 2 )如测绘单位没有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由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发函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4. 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测绘单位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
如果一致,则按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
测绘完毕后,测绘单位请到场人员在《测绘现场人员确认表》上签字。
5. 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测绘单位套合历史征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核实相关权属单位,根据图斑进行面积量算,再与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比对调整,最后出具勘测定界图、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和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1. 引言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是为了规范土地勘测工作,确保土地的合法使用和管理,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本规程旨在明确土地勘测定界的目的、范围、程序和要求,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2. 目的和范围2.1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测量和确定土地边界,以便保护土地所有权、实施土地管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2.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各类土地勘测定界活动,包括农村宅基地、城市建设用地、工矿用地等各类土地。
3. 定界程序3.1 前期准备在进行土地勘测定界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收集相关资料、调查现场情况、制定勘测计划等。
3.2 实施勘测根据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际的勘测工作。
包括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采集相关数据。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勘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计算边界线等。
3.4 边界标志设置根据勘测结果确定的土地边界线,在现场设置边界标志,以确保准确无误。
3.5 编制报告根据勘测定界的结果,编制详细的报告。
报告应包括勘测方法、结果分析、边界标志照片等内容。
4. 定界要求4.1 准确性要求土地勘测定界应保证准确性,尽可能减小误差。
测量数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4.2 可行性要求土地勘测定界应可行,即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完成。
勘测方法和工具应选择适合的,并能满足精度要求。
4.3 安全性要求土地勘测定界应注意安全问题,遵守相关安全规范。
在现场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 结论通过本规程的实施,可以确保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合理的勘测方法和流程,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注:本文档为Markdown格式输出。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前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勘测定界也就越来越重要。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最终确定土地的边界和面积,以保障土地权利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土地勘测定界的规程和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规程与流程土地勘测定界的规程和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资料准备在进行土地勘测定界之前,需要做好资料准备工作。
具体来说,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地籍资料、地形地貌图、矿物地质图、水土保持规划图等相关资料。
此外,还需要收集和整理申请书、批准文件、权属证明等相关文件。
第二步:测量在资料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入测量环节。
测量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保障测量精度。
在测量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定界,同时还需要进行现场摄影和标记。
第三步:报批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将成果进行整理和报批。
报批时需要提交土地勘测报告和地籍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第四步:审核在报批材料提交之后,需要进行审核。
审核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提交的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还需要进行现场核查。
第五步:颁证在审核合格之后,相关部门会颁发土地权证。
土地权证是土地所有者合法占有及使用土地的证明。
注意事项进行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时,需要遵守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进行勘测定界工作时,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2.在进行测量时,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保障测量精度。
3.在报批材料提交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档和整理,做到合理完整、准确无误。
4.在审核环节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材料才能颁证。
5.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参与,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作为土地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需要做好资料准备、测量、报批、审核和颁证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土地勘测定界一般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1.接受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质的单位持有用地单位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进行作业。
2.查阅有关文件: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3. 搜集勘测定界资料及图件: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及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
4.实地调绘: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界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利用类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5.外业调绘:准备工作底图(地籍图、地形图或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查阅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资料,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其他权属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共同现场指界、并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具体操作如下:(a):工作底图的准备: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土地勘测定界一般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1.接受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质的单位持有用地单位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进行作业。
2.查阅有关文件: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3.搜集勘测定界资料及图件: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及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
4.实地调绘: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界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利用类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5.外业调绘:准备工作底图(地籍图、地形图或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查阅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资料,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其他权属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共同现场指界、并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具体操作如下:(a):工作底图的准备: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土地勘测定界一般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1.接受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质的单位持有用地单位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进行作业。
2.查阅有关文件: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3.搜集勘测定界资料及图件: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 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及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
4.实地调绘: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界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利用类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5.外业调绘:准备工作底图(地籍图、地形图或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查阅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资料,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其他权属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共同现场指界、并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具体操作如下:(a)工作底图的准备: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十分钟讲透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全部流程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是土地管理和利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实地勘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本文将会在十分钟内为您讲透这些流程。
首先是前期准备。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进行项目立项和资金申请。
这包括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项目符合政策和法规。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进度。
接下来是实地勘察。
这是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地勘察,可以了解现场的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勘察过程中的重要点、关键数据以及发现的问题和难点。
然后是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关键步骤。
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包括了地上勘测、地下勘探以及各种调查问卷等。
然后是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等。
这些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数据、地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
最后是结果分析。
这是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最后一步。
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结果分析包括了数据可视化、报告撰写和演示等。
十分钟内讲解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全部流程。
虽然时间有限,但是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一、工作流程
a项目依据:发改部门立项文件
b勘测定界外业流程
1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并图解获得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或利用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给定的拟用地界址点坐标。
勘界单位使用GNSS接收机连接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实地放样出用地范围界址点位置并埋设界标。
2.实地调查用地范围的权属性质和权属单位,并测绘在图纸上。
c勘测定界内业流程
1.读取GNSS接收机实测数据,将实测数据导入CASS软件采集成矢量范围数据,采用ArcGIS软件将实测用地范围与国土调查数据结合解析用地范围内土地分类面积;
2.编制勘界报告,绘制相关图件;
3.成果质检;
4.纸质版打印装订。
d勘界报告的主要内容:
1.勘测定界公司资质证明
2.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3.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4.土地勘测定界表
5.勘测面积表
6.土地分类面积表
7.用地范围略图
8.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9.勘测定界图
e批准文件:
土地所属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勘测定界成果验收表
f验收流程:
1.由土地所属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成验收小组,依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对勘界单位承担的项目勘测定界成果进行了外业、内业检查验收;
2.评价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3.提出验收结论;
4.出具勘测定界成果验收表。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勘测定界主要工作程序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图件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成果检查验收提交成果资料二、勘测定界过程1.委托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对具体的项目采取摇号方式从备选库中随机选取1家测绘单位作为作业单位。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下达《测绘通知单》,告知作业单位项目任务指令要求,包括:项目实施地点、项目类别要求、完成期限等。
2.组织人员测绘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到市土地管理事务所进行工作对接,商定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等。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协调区征收局或相关单位,通知属地乡镇或相关单位配合测绘单位到现场指界。
3.提供图件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提供用地范围电子版资料、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等给测绘单位使用,并签订《保密协议》。
(1)用地范围电子版由用地单位提供;(2)如测绘单位没有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由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发函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4.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测绘单位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
如果一致,则按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
测绘完毕后,测绘单位请到场人员在《测绘现场人员确认表》上签字。
5.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测绘单位套合历史征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核实相关权属单位,根据图斑进行面积量算,再与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比对调整,最后出具勘测定界图、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和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勘测定界主要工作程序
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图件∙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成果检查验收∙提交成果资料
二、勘测定界过程
1.委托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对具体的项目采取摇号方式从备选库中随机选取1家测绘单位作为作业单位。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下达《测绘通知单》,告知作业单位项目任务指令要求,包括:项目实施地点、项目类别要求、完成期限等。
2.组织人员
测绘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到市土地管理事务所进行工作对接,商定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等。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协调
区征收局或相关单位,通知属地乡镇或相关单位配合测绘单位到现场指界。
3.提供图件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提供用地范围电子版资料、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等给测绘单位使用,并签订《保密协议》。
(1)用地范围电子版由用地单位提供;
(2)如测绘单位没有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由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发函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4.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
测绘单位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
如果一致,则按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
测绘完毕后,测绘单位请到场人员在《测绘现场人员确认表》上签字。
5.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
测绘单位套合历史征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核实相关权属单位,根据图斑进行面积量算,再与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比对调整,最后出具勘测定界图、土地分类面
积汇总表和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6.成果检查验收
土地勘测定界资料由测绘单位自检,检查合格后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受理测绘单位成果资料。
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资料齐全的,通过验收,并双方在《测绘成果移交表》上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说明原因,测绘单位返工修改完善后,再进行验收。
检查验收内容:
(1)对土地勘测定界内业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包括土地勘测定界基础资料和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2)对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包括界址点放样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地籍要素测量的方法,测量要素齐全、准确,对有关地物的取舍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勘测定界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表述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等。
7.提交成果资料与运用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根据成果资料,进入组卷报征下一环节;或与使用单位签字《测绘成果运用表》,并签订《保密协议》后,方可使用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