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圆圈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547.00 KB
- 文档页数:7
小班语言会变的小圆形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手册》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会变的小圆形”。
通过学习,让幼儿观察、认识和了解圆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 能够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的特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圆形实物(如乒乓球、硬币等)、画纸、画笔。
2. 学具: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圆形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一个圆形。
(2)让幼儿在画纸上用圆形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分享自己的画作。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变的小圆形2. 内容:(1)圆形的特点(2)生活中的圆形物体(3)圆形创意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画一画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幼儿对圆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圆形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用画笔记录下来,增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和记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的特点。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几个圆圈》教案设计意图康定斯基的名画《几个圆圈》完全脱离了自然形态,通过新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以及色彩、空间和运动来传达美术大师的饱满和愉悦情感。
画面上红、黄、蓝、紫的圆形,或间隔、或靠近、或交叉、或重叠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自由无拘、轻松愉悦”的艺术风格。
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整体欣赏、局部欣赏、对比欣赏”这几种美术欣赏形式,帮助小班幼儿感知并感受到了“圆形组合”的色彩美、布局美和情趣美。
在此基础之上,支持并鼓励幼儿将“欣赏名画”过程中掌握的构图方法、习得的审美经验通过“瓶盖印画”的创作方式表现出来,体验借助“生活材料”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1.欣赏康定斯基的名画《几个圆圈》,初步感知并理解“圆形组合”的色彩美、布局美和情趣美。
2.尝试进行“瓶盖印画”创意美术活动,积累初步的“美术构图、布局、着色”等绘画技能和审美经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美工区玩过“蔬菜印画”,掌握初步的美术印画经验。
2.物质准备:PPT教学课件,背景音乐《春之歌》;每组水粉颜料若干,各种材质的圆型瓶盖若干;黑色卡纸幼儿人手1张,小抹布幼儿人手1块。
活动过程1.整体欣赏:粗略欣赏康定斯基的名画《几个匮圈》。
通过对画面的初步解读,帮助幼儿粗略感知并理解圆点和圆圈组合的色彩美和布局美。
①观察欣赏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幅特别有趣的画,这幅画是由法国的大画家康定斯基画的,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一幅名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的圆宝宝,它们长得一样吗?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呢?幼1:我看到很多圆宝宝,大的圆,小的圆,许多许多圆。
幼2:这些圆宝宝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很好看。
幼3:有的圆宝宝会发光,有的圆宝宝不会发光,多奇怪呀!小结:这么多的圆宝宝聚在一起,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有大圆、有中圆,还有小圆和小小圆。
圆宝宝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色、蓝色、黄色、黑色,还有粉红色等各种颜色,有的圆宝宝身上还有好几种颜色呢,特别好看、特别漂亮!亮亮小朋友观察得特别仔细,还看到有些圆宝宝会发光,像“大明星”一样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