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铁路局事故案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916.00 KB
- 文档页数:61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723动车事故调查报告篇一:温州723动车事故报告“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国家安监总局网站28日晚间公布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全文如下:目录一、基本情况3(一)事故线路情况3(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4(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5(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6(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7(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7(七)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上道情况11二、事故发生经过13三、事故应急处置情况19四、事故原因和性质29(一)事故原因29(二)事故性质30(三)事故暴露出各有关方面的主要问题30五、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38(一)建议免于追究责任人员38(二)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38(三)建议责成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作出深刻检查56(四)建议对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单位依法进行整顿56(五)建议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行政处罚57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57(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57(二)切实加强高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工作的管理58(三)切实健全完善高铁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60(四)切实强化高铁技术设备研发管理61(五)切实严把高铁技术设备安全准入关62(六)切实强化高铁运输安全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63(七)切实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65(八)切实加强高铁规划布局和统筹发展工作66“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20XX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
“5.17”南昌站接触网断线一般C14类事故
1.事故概况
2015年5月17日6时58分,南昌站二场1道东侧4层自建居民楼住户在拆除旧烟囱时,烟囱倾斜落地过程中与南昌站二场1道33号至35号杆承力索接触放电,导致南昌局京九线向南下行臂跳闸,7时35分供电现场发现跨中承力索断线。
8时23分,恢复供电,影响客车18列。
2.事故原因
南昌站二场1道旁自建房居民吴志刚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建造或者设置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不得进入国家规定的铁路建筑限界”以及第五十三条“禁止实施下列危害电气化铁路设施的行为:第五款.触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规定,在拆除距离南昌站二场1道电气化铁路线路中心9.4米的自建房外墙上铁制烟囱时,未通知铁路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擅自进行拆除的过程中,烟囱倾倒侵入铁路限界,并触碰南昌二场1道接触网承力索,导致承力索短路接地跳闸,烧断该处承力索。
3.事故责任
自建房居民吴志刚全部责任。
159次旅客列车冲突重大事故一、事故概况2021年4月11日9时24分,由南昌铁路局南昌机务段DF11319号机车牵引的青岛开往广州东T159次旅客列车〔编组16辆,总重890t,换长〕运行至京九线下行林寨至东水间K2021841处,与前行由南昌机务段DF4D3049号机车牵引的武昌开往汕头1017次旅客列车发生追尾冲突,造成1017次旅客列车第18位发电车、17位宿营车、16位硬卧车脱轨;T159次机车中破。
2名铁路职工死亡,轻伤21人。
中断京九上、下行行车9小时58分。
构成旅客列车冲突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1南昌铁路局机车乘务员违反?技规?第235、252条规定,臆测行车、错认信号、违法解锁、违章操纵是主要原因:〔1〕臆测行车,在情况不明、不确认下一个区间是否空闲的情况下,盲目行车。
〔2〕地面信号识别错误,在车站值班员已经通过联控告之,司机手账上也有记录的情况下,却把非故障信号机当成故障信号机。
〔3〕违章解锁。
将地面信号故障和机车信号故故障混为一谈,对这两者的使用规定不清楚。
因此在没有请求调度命令的情况下擅自输入一个虚拟的调度命令号强行解锁。
这是造本钱次事故的最关键的一个错误。
〔4〕错误操纵机车。
铁道部?技规?第235条和815号文件明确规定,在自闭区段通过信号机显示红灯或故障时,列车在该信号机前必须停车2分后,以随时停车的速度运行至次一架通过信号机,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021h。
但是机班却在前一架信号红灯停车后,擅擅自解除了监控模式,迅速将列车速度提升到到48m/h,最后造成这起旅客列车重大事故。
2广铁集团公司对信号故障处理不力,对列车追踪运行组织指挥不标准,车站值班员在不了解机车信号是否故障的情况下,盲目答复机车乘务员的询问,对机车乘务员的操纵产生误导,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1〕技术管理根底工作薄弱,对信号故障处理不力。
信号设备故障严重危及行车平安,从3月6日到到4月11日,20219信信号机共发生6次故障,电务部门未能及时消除。
着急下班盲目蛮干,臆测行车列车撞,记98年南昌站列车尾冲事故参考资料:中国铁道出版社,铁道部安全监察司编《铁路行车事故案例选编》P181~P182页南昌站1998年1月24日16时35分,一列在京九铁路下行线上行驶的旅客列车减速至每小时45千米接近南昌站(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的特等车站),该列车正在执行的是由合肥西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的一等车站,1995年建站,2013年封闭,2020年改名为蜀山东站)至南昌站的531次旅客列车的运营任务,列车编组车厢13辆,全部由22B型客车车厢组成,不挂餐车、行李车和卧铺车厢,只有YZ22B型硬座车厢和RZ22B型软座车厢。
此时列车的本务机车由配属于南昌铁路局南昌机务段的东风4B型内燃机车负责牵引。
本厂长绘制的东风4B型内燃机车素体二视图本厂长绘制的22型客车车厢等比例侧视图由于此时南昌站内没有多余的站台可供列车进站,因此值班员通过无线列调通知531次列车本务机车司机在京九线K1440+749处的总进站信号机外临时停车并等候进站指令。
南昌站值班员:“客车531次,南昌站机外停车等候。
”531次司机:“客车531次南昌站机外停车等候,司机明白。
”随着机车的制动声,531次列车于16时38分停在京九线K1440+749处的南昌站总进站信号机外。
随着列车的停车,其所处区间段身后的区间325信号机变成不许后车通过的红色,以示该区间段此时有列车临时停车占用,续行列车停在区间325信号机外等候,如果后续列车司机没有停车,机车上的自停装置会自动将列车停在信号机外。
531次的机班司机此时十分放松,因为南昌站是531次旅客列车的终点站,只要进入南昌站,他们也就能下班回家了,可以说现在“家”就在眼前。
……南昌北站老站房南昌北站值班员:“5023次可以发车。
”5023次司机:“5023次可以发车,司机明白。
”就在531次列车接到南昌站值班员进站信号机外停车等候的指令的同时,距离南昌站只有7~8分钟的列车运行时间的南昌北站(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的四等车站),一列编组为6辆的5023次小运转货运列车(总重386吨,计长7.8)开出了站区,由配属于南昌铁路局南昌机务段南昌北站调机机车罗马尼亚制ND2型ND2-0064号内燃机车担任本务机车负责牵引。
A great company will always be cautious about its achievements, like a thin layer of ic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南昌局2月26日沪昆线职工死亡一般B类事故1.事故概况。
2015年2月26日8时45分,南昌局南昌车务段丰城站1名货运员从货场返回车站途中,在沪昆下行线K803+725处背朝来车方向横越线路时,被通过的K4619次列车碰撞,当场死亡,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2.事故原因。
(1)货运员横越线路时,未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背朝来车方向横越丰城站东端咽喉岔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货运员上岗前违反固定行走路线的规定,违章横越丰城站东端咽喉岔区至货场,发现货场货1道、货2道空线后,再次违章横越丰城站东端咽喉岔区返回车站,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事故责任。
南昌局南昌车务段全部责任。
4.事故教训(1)作业层面。
一是严重违反作业纪律,外勤货运员早上未按规定时间提前15分钟到货场货运室进行交接班和点名,班组长也不闻不问,日常管理卡控不到位,缺少安全提醒和互控。
二是未开展班前班后安全教育,货运班组长期班前点名会不布置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班后不进行小结,不传达上级有关安全文电及事故通报。
(2)车间层面。
一是未制定劳动安全卡控措施,未制定货物线技术作业门管理办法,未绘制上道作业固定线路走行示意图。
二是安全风险研判不到位,未对货运作业人员随意横越站内线路的安全风险进行研判,也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车站层面。
一是未开展劳动安全专项整治,未制定本单位劳动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
二是劳动安全文电不落实,对路局转发的事故通报仅原文转发,未结合段实际制定防范措施。
三是职工教育管理不到位,货运员的教育履历档案中没有扳道员、连结员、调车员、客运员、货运员等多次转岗的安全教育通知单和师徒合同记录。
高铁事故案例记名学习目录(工务部分)1.广铁集团武广高铁碰刮施工机具一般C类事故2.上海局京沪高铁超范围施工一般C类事故3.广铁集团武广高铁耽误列车一般C类事故4.上海局杭深线动车组碰撞配电箱门一般C类事故5.广铁集团武广高速铁路轨道车冲突一般B类事故6.上海局京沪高铁试验列车碰撞小车一般C类事故7.北京局京津城际C2282次列车碰撞异物一般C类事故8.北京局京津城际DJ02次碰撞水篦子一般C类事故9.南昌局杭深线动检车碰撞护栏砼杆件一般C类事故10.郑州局郑西高铁异物侵限影响行车一般C类事故11.北京局石太客专D2070次撞水泥盖板一般C类事故12.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13.上海局京沪高铁无调度命令施工一般C类事故14.广铁集团武广高铁G1047次列车碰刮行车设备事故15.哈大客专道岔被冰雪击打损坏导致无表示一般C类事故16.广铁集团广珠城际动车组撞桥梁端铁盖板一般C类事故17.广铁集团广珠城际无调度命令上道作业一般C类事故18.哈尔滨局哈大客专8162AG红光带事故19.北京局石太客专无命令施工造成红光带一般C类事故广铁集团武广高铁55021次列车碰刮施工机具一般C类事故一、事故概况2010年1月29日,广州机务段司机朱玉坚、张亦武,广州动车基地随车机械师陈伟进值乘CRH3型044C号动车组,担当武广高铁岳阳东站—长沙南站55021次试验任务(编组8辆,总重536吨,换长18.3)。
列车1时35分在武广高铁岳阳东站开车,列车以300km/h的速度(当时已制动4级调速,准备长沙南站停车)运行至汨罗东—长沙南站间k1567+700m处(浏阳河隧道内),发现前方约300m处上下行线间有异物侵限,立即紧急制动,列车碰刮两线间侵限的施工机具后,2时27分停于k1570+600m处。
经检查,304401号车运行右侧裙板表面油漆有一条刮伤痕迹,大约1.3m长,8—9mm宽,深约2mm,不影响行车。
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救援案例分析(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5·23”沪昆线K859次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救援案例分析2010年5月23日凌晨,由上海南开往桂林的K859次旅客列车,运行至江西省境内沪昆铁路余江县至东乡县间时,遇山体突然滑坡,发生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组织力量,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输秩序。
张德江副总理也作出批示,对事故救援和善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接到事故报告后,铁道部门和江西省及有关市县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贯彻落实总书记和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快速行动,果断处置,全力救援,实现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旅客在第一时间得到转移,善后工作在第一时间顺利展开,沪昆铁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车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把损失和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事故概况1.造成事故的原因。
5月23日2时10分,K859次旅客列车(编组17辆,载客568人,总重942吨,换长40. 4)运行至沪昆线余江县至东乡县间K698+945处,即东乡县孝岗镇。
由于铁路线路护坡上方简易道路一侧山体因持续强降雨突然下滑,8 000余立方米的坍体越过简易道路、铁路三级平台、两级护坡,侵入沪昆上行线,列车以108公里的时速刚巧与坍体相撞,造成机车脱轨、机后1-5位车辆颠覆、6-8位车辆脱轨。
2.事故造成的后果。
事故造成19名旅客死亡(其中江西9人、湖南8人、广西2人),旅客及列车工作人员重伤11人,轻伤60人。
造成机车大破l台,客车报废8辆;损坏P60钢轨150米、III型砼枕300根、扣件1 200套;损坏接触网600米、支柱4根;损坏信号电缆接线盒2个,扼流变压器1个,无源应答器2个,构成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事故中断沪昆上行线19小时06分、下行线19小时15分。
南昌局1月18日吉衡线职工死亡一般B类事故
1.事故概况。
2015年1月18日20时55分,南昌局南昌电务段吉安信号车间吉安南信号工区工长和1名信号工,在吉衡线吉安南疏解线K0+187处测量SL4高柱信号机限界时,该工长被X753次货物列车碰撞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2.事故原因
(1)吉安南信号工区代工长上道测量吉信号机限界时,未按规定进行点外作业项目登记,也未按规定设置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吉安南信号工区当日夜间上线进行信号机限界测量作业,无作业计划,无安全预想,无人员分工,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事故责任。
南昌局南昌电务段全部责任。
4.事故教训
(1)现场作业层面。
一是无作业计划擅自上道,利用列车间隔上道进行信号机限界测量作业。
二是防护制度不落实,既未设驻站联络员,
也未设现场防护员。
(2)专业管理层面。
一是电务处未制定天窗点外维修作业规定。
二是作业计划管理混乱,将《天窗点外维修作业计划》由周计划改为月计划,月计划审批后,未向工区返回审批意见和计划表,导致工区无法按作业计划实施。
(3)安全管理方面。
一是事故教训吸取不到位,未针对多方向行车的站场开展安全风险提示。
二是安全大检查走过场,未开展安全反思。
三是劳动安全专项整治流于形式,对劳动安全专项整治中存在问题未进行分析。
南昌局3月11日京九线职工死亡一般B类事故1.事故概况。
2015年3月11日23时03分,南昌局南昌机务段1名学习司机在参加段组织的添乘看道作业过程中,在向塘站Ⅳ道北端平过道横越线路时被通过的D6532次列车碰撞,当场死亡,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2.事故原因。
学习司机在车站转车过程中违章横越线路,并且在来车时抢越线路,违反“一站、二看、三通过”制度,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3.事故责任。
南昌局南昌机务段全部责任。
4.事故教训(1)作业层面。
一是群体违章横越线路。
广深二队看道作业人员为提前返回南昌,多人擅自横越京九线向塘客场Ⅳ道,导致事故发生。
二是临时性工作缺少安全预想。
指导司机作为11名看道人员的临时负责人,出发前未组织人员进行班前点名、开展安全预想和布置安全注意事项。
三是带班负责人不履责。
指导司机未认真履行带班人职责,未组织全体作业人员严格按计划径路往返,对作业人员擅自下机车横越线路的严重违章行为听之任之,没有进行制止。
(2)车间层面。
一是看道计划安排不合理。
运用一车间制定的《关于南昌~三江镇区段看道计划及注意事项》安排不合理,计划中要求看道人员到达新干后乘坐K272/50006次回南昌,违反《行规》178条关于登乘机车一般不超过2人以及不得在非操纵端乘坐的规定。
二是安全风险研判不到位。
运用一车间《关于南昌~三江镇区段看道计划及注意事项》中没有针对看道径路及乘车途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研判,没有针对可能跨越线路的地点开展风险研判识别,并采取防范措施。
(3)机务段层面。
一是指导司机无证上岗。
带班人2015年1月由司机提职为运用一车间指导司机职务,段未按规定对其进行培训和取证。
二是未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段未认真吸取本单位2014年“11?21”作业人员死亡事故教训,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开展风险研判,没有深入反思查摆劳动安全问题,更没有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防范事故。
?。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5.15”京九线九江南站至九江西站间下行线接触线和承力索烧断一
般C14类事故
1.事故概况
2015年5月15日18时46分,南昌铁路局京九线37075次货物列车运行至九江南站至九江西站间下行线K1319+269m处因机车前增压器油封破损机油泄漏,机油随废气从烟囱喷出,形成油雾并燃烧,导致接触线和承力索短路熔断。
16日0时27分,恢复供电。
2.事故原因
因前增压器油封破损造成机油泄漏,机油随废气从烟囱喷出,形成油雾并燃烧,加之机车停于公路跨铁路上立交桥下面,燃烧的高温油气遇桥梁底面阻碍形成回流,导致接触网线和承力索短路熔断。
3.事故责任
大连泽隆机械有限公司全部责任。
4.事故教训
(1)大连泽隆机械有限公司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增压器质量不稳造成行车事故要进行扩大分析,从增压器材质、设备安装、工艺卡控质量源头进行技术分析,找出发生事故深层次的原因,举一反三,制定有效整改措施,防止发生类似事故。
(2)合肥机务段要规范机车乘务员作业标准,运行中应加强对各部件的巡视检查,以及对各显示屏及仪表显示状态的监视,发现异常,正确判断,果断处置,防止引发接触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