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67
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点1: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
2.生物圈的厚度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2)水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
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知识点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
有“地球之肾”之称。
3.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5.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第20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根据地理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分为林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和人工牧场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以及生活在期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2.生态平衡: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为生态平衡。
特点: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稳定的平衡。
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态农业: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人类来维持。
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干出了自毁家园的蠢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森林面积的减少、荒漠化的扩大以及污染的加剧等,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5.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
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地,它衍生出环境生态灾害。
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
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
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链的一个统称,它包含了生物链和所有细微的生物和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
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
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
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
地球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
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
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点1: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2.生物圈的厚度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大气圈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2水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3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知识点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3.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4.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5.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6.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7.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知识点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又包含了各级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看上去彼此分离,互不相干;但事实上各生态系统之间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它们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去,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挟裹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活动更没有什么屏障可以阻隔,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考点1:生物圈的范围例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水陆环境答案:B点拨: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考点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例2下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答案:A点拨: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一般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成分与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大,反之就小;题中给出的四个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少,且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突出,一旦失去人的管理,作物产量将降低,农田生态系统将被破坏,故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小;故选A;例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在1980年至1995年间,失去18亿公顷的森林;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而森林却日益减少,这个反差造成了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1文中提到的生态系统类型是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之称;2该生态系统分布在什么地区,动植物的种类如何A.较干燥,种类多B.较干燥,种类少C.较湿润,种类多D.较湿润,种类少3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会影响哪些生态系统为什么答案:1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2C3人类的乱砍滥伐,过度开采;4会影响淡水、草原等所有的生态系统,因为各生态系统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点拨: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考点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例4生物圈内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A.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B.有些是相互联系的C.各自独立的D.生物成分间没有联系答案:A点拨:由于自然界中的水分、大气是可以流动的,阳光是普照的,因此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个生物圈就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A;例5如果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A.会影响其他生态系统B.对其他生态系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C.人类可以轻易地恢复它D.其他生物可以迁到别处,不受影响答案:A点拨:在生物圈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系统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从而使生物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必然会使其他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初中生物第 1 页共1 页。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
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界定湿地生态系统(图1)湿地一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美国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39号通告》,通告将湿地定义为“被间歇的或永久的浅水层覆盖的土地。
”1979年,美国为了对湿地和深水生态环境进行分类,该局对湿地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的土地,该土地水位经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为浅水所覆盖……”。
1971年在拉姆萨尔通过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我国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分类系统,通常认为“湿地系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
”尽管湿地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但它们有一共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认为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别于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特征湿地生态系统(图2)(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物环境,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湿地水文、土壤、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主要素。
每一因素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
(3)生产力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