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段锐)
- 格式:ppt
- 大小:7.95 MB
- 文档页数:70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到副低或源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
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④热带草原气候:受到赤道扰动和信风交错掌控。
赤道扰动安远来时,就是湿季,信风安远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收割,旱季播种。
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后者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
(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存有原产,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拎交错掌控,冬季保守多雨,夏季寒冷潮湿。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o--35o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
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
重点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就是雨冷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冷不同期。
(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梅在0℃以下。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②温带季风气候:原产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构成。
冬季受到冬季风影响,炎热潮湿;夏季受到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气候类型的判断是气象学和地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正确的气候类型判断对于农业、旅游、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首先,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以通过气温和降水量来进行。
气温和降水量是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可以直接反映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
一般来说,气温和降水量的高低可以判断出某一地区是属于热带、温带还是寒带气候。
比如,热带气候一般气温高,降水充沛,而寒带气候则气温低,降水较少。
通过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其次,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植被类型来进行。
植被与气候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气候条件适合生长不同的植被。
比如,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植被,而草原气候适合生长草原植被。
因此,通过对某一地区植被类型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
此外,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地形地貌来进行。
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非常显著,比如山地气候和平原气候的差异就非常明显。
一般来说,山地气候多雨多雪,气温变化大,而平原气候降水量适中,气温变化较小。
因此,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最后,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气候要素的综合分析来进行。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湿度等多个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比如,通过对气温、降水量、风力等要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某一地区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还是热带草原气候。
总之,气候类型的判断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综合运用气象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分析。
通过对气温和降水量、植被类型、地形地貌以及气候要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0~20℃为温暖;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季(降水在2000毫米左右终年炎热干燥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可总结为“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依据最冷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①最冷月>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②最冷月介于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最冷月<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别于降水。
①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②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气候类型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候的特点,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多种气象要素。
判断气候类型是气象学和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判断气候类型呢?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首先,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气候要素入手。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特征,它们的变化对气候类型的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来划分气候类型,比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观测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其次,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从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入手。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也是判断气候类型的重要依据。
比如,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如夏,而温带地区则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通过对气温、降水、风向等气候要素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和比较,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此外,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方面入手。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气候类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靠近赤道的地区往往气候较为炎热,而靠近极地的地区气候则较为寒冷。
同时,山地、平原、沿海等地形地貌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分析,可以为气候类型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从植被和动物分布等生态要素入手。
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植被和动物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
比如,热带雨林地区的植被茂盛,动物种类繁多,而草原地区的植被则以草原为主,动物种类也有所不同。
通过对不同气候类型下的植被和动物分布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综上所述,气候类型的判断涉及多个方面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植被和动物分布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地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希望本文介绍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气候类型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
1.判断南北半球: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
北半球7 月8月气温高,南半球1月2月气温最高。
——这个应该不用说了,若全年温差不多,说明是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
2.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1.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温度带上,同属热带气候,降水又同属夏雨型,区分的方法是,热带季风的降水更加集中。
有降水的柱状统计图作比较会很明显。
再有,热带季风是分雨旱两季,而热带草原是干湿两季。
2.温带海洋气候——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的最低气温却高于0度,但从降水上要和热带雨林相区分应该还是不难的。
气候类型判断方法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 阳光直射与斜射) 、海陆位置(季风)和地形地势造成。
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成因包括1、太阳辐射: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 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
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
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2、大气环流3、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步骤依据因素变化 结论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月份最高(或最低) 6、7、8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月均温和最热月气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最热月气温>15℃ 温带气候最热月气温<10℃寒带气候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 mm 夏雨型 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 000mm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 000mm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500~1 000mm 冬雨型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 000mm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125 mm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
气候类型判定方法
气候类型咋判断?嘿,这可是个超重要的事儿呢!先看温度和降水呀,哇塞,就像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温度高降水多,那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得像个大火炉,雨下得跟不要钱似的。
要是温度高降水有季节性变化,说不定就是热带草原气候啦,一会儿干得要命,一会儿又哗啦啦下雨,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判断的时候可得仔细喽,别搞错啦!这就跟玩解谜游戏一样,得动动脑筋。
注意看每个月的情况,不能只看一时。
要是马马虎虎,那可就糟糕啦!
那判断气候类型有啥用呢?哎呀,用处可大啦!比如你要去旅游,知道当地气候类型,就能准备合适的衣服和装备,多棒呀!就像打仗前知道敌人的情况,才能打胜仗嘛。
优势也不少呢,能让你更好地了解世界,哇,想想都兴奋。
我有个朋友去非洲旅游,提前了解了当地气候类型,带对了东西,玩得可开心啦!就像中了大奖一样。
判断气候类型超有用,你还等啥呢?赶紧学起来吧!。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与特征描述1.气候类型的判断(1)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①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②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③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总结如下。
2.气候的描述技巧(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①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②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③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相关练习】1. 图1为悉尼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为洛杉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根据悉尼和洛杉矶的气候资料,比较两地气候特点的异同点。
2.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基本原理气候特征决定了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由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所反映的。
基本方法就是从气温和降水入手,把所判断的气候特征与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
2.步骤和方法【课件展示】:“缩小范围法”分四步:全球→半球→热量带→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气候类型⑴根据平均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在半球最高温出现在七八月、最低温出现在一二月,就可判定是在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一二月、最低温出现在七八月,则可判定在南半球.⑵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热量带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⑶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
⑷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
【课件展示】:对热带的四种类型、亚热带的二种类型、温带的三种类型、寒带的二种以及高山气候进行知识回顾,主要是掌握如何依据气温和降水分配特征,正确地判断这些基本的气候类型。
注意:在上述四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出。
但也有两组没有明确。
第一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活动设计]:如何判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活动设计]:如何判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降水总量来看,温带季风气候一般要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
高山气候是一种特殊的气候,主要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各个高度上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特点。
一般由于海拔高,山顶部分常年积雪,气候的垂直差异大。
3.步骤和方法演练 【课件展示】: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判断:根据介绍的四步曲做题,参考《学习与评价》P.77 解题过程分析:⑴气温最高月在一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⑵最冷月均温l2℃,则该地在亚热带。
初高中地理如何快速准确判断气候类型如何快速准确判断气候类型根据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来判断气候类型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快速准确判断。
一、根据气温特征判断所属温度带气温特征包括年平均气温、最高或最低月平均气温以及气温年较差。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气温特征,确定属于温度带。
1.如果年平均气温大约25℃左右,最低月均气温15℃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基本可以判断为热带气候。
2.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最低月均气温0℃以上。
3.如果年平均气温10℃左右,则可用判断为温带气候。
温带气候类型有三种,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其中温带海洋气候最低月均气温0℃以上,且气温年较差较小。
其他两种气候最低月均气温低于0℃。
4.如果年均气温在0℃以下,则为寒带的极地气候。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病原气候。
苔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但低于10℃;冰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0℃.二、根据降水特征判断具体气候类型根据第一步判断出温度带,缩小了范围,然后根据降水特征再判断到底是这种温度带的哪种气候。
降水特征包括年总降水量、月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状况。
1.热带有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总量2000毫米以上,且各月比较均匀,月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而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极少。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相似,区分有一定的难度。
这两种气候类型一般从年降水总量和夏季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月份数就可以区分。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稍多,一般在1500-2000毫米,夏季一般有三个月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甚至有的月份降水量超过600毫米。
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少一点,一般在1000-1500毫米之间,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月份不超过三个。
2.亚热带有两种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少,而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气候类型的判读与描述引言气候是指长时间(通常为30年以上)期间某个地区的平均天气状况,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描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特征和气候变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候类型,并提供它们的详细描述。
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温暖或寒冷,无明显季节变化。
描述:热带气候的平均温度较高,通常在20℃以上。
同时,热带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多,常常伴随着大量的热带雨林。
热带气候中雨季和旱季的变化不明显,而是以降水量的多寡来区分。
例如,亚马逊雨林地区就属于热带气候,年降水量非常丰富。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分为温暖温带气候和寒冷温带气候两种类型。
描述:温暖温带气候位于热带和寒冷温带之间,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较为温暖。
典型的温暖温带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温暖,冬季湿润、寒冷。
比如,意大利的罗马就处于地中海气候带。
寒冷温带气候常见于高纬度地区,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例如,北美的纽约属于寒冷温带气候带。
3.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是指位于地球极地附近的气候类型。
描述:极地气候非常寒冷,温度极低,几乎终年都在零下。
极地地区极昼和极夜的区别非常明显,极昼是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到落下,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而极夜则是指太阳完全不升起超过24小时。
北极和南极就是典型的极地气候的地区。
4.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特定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气候特点和风向改变的一种现象。
描述:季风气候通常由大陆型和海洋型两种类型。
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夏季经常出现雨季,降水量较大,而冬季则相对干燥。
这就是大陆型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
而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会有潮湿的东南风吹来,而冬季则有干燥的北风,这就是典型的海洋型季风气候。
5. 高山气候高山气候是指山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的气候类型。
描述:随着海拔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气候条件变化明显。
高山气候通常特点是寒冷、降水量较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
气候类型判定方法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了解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各地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准确地判定气候类型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且实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气温来进行初步判断。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高低和变化幅度是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终年高温,月平均气温都在 15℃以上,那么很可能是热带气候类型,比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每个月的平均气温都很高,而且降水充沛且分配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则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湿季时降水丰富,干季时较为干旱,气温全年较高。
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和旱季更加分明,且雨季降水极为集中,气温也是终年较高。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温高且降水稀少。
如果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15℃以下,通常是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
当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那可能是温带气候类型,像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接下来,降水也是判定气候类型的关键因素。
年降水量的多少以及季节分配情况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确定气候类型。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通常在 2000 毫米以上,且各月降水都很丰富。
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 250 毫米以下,非常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在 1500 2000 毫米之间,雨季降水极为集中。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 800 1500 毫米,夏季降水多。
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在 300 1000 毫米之间,冬季降水相对较多。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在700 1000 毫米左右,各月降水较均匀。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一、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如副热带高气压带);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如赤道低气压带)。
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如西风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如信风带)。
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对应分布图
非洲“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对应分布图。
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分析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从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到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从季风显著的亚热带气候到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每一种气候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了解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还能在农业生产、城市规划、旅游出行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是决定气候类型的基本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候就越温暖;反之,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
例如,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通常是热带雨林气候,而两极地区则是寒冷的极地气候。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沿海地区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相对较小,降水较为丰富;而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气候较为干燥,温差较大。
比如,欧洲西部沿海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而亚洲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地形地势同样会对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山脉的阻挡作用会使气流被迫抬升,在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而背风坡则相对干燥。
例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西侧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侧则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此外,海拔高度的升高会导致气温下降,每升高 1000 米,气温约下降 6℃。
因此,高山地区往往具有垂直气候带的分布。
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如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从而影响着气候的形成。
例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则多为热带沙漠气候。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进行判断,二是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判断。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时,我们首先要看气温曲线。
如果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5℃以上,那么该地可能是热带气候;如果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至 15℃之间,可能是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果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则可能是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判断三步曲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地理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现总结如下直步曲:
一、以温定带
即根据各月气温高低,确定该种气候类型是属于热带四种、温带五种还是寒带一种气候,关于三个地带气温判断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热带热,寒带冷,温带;四季分明。
其中温带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二、以水定型
即根据各月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判定具体属于什么类型的气候。
降水类型可以分为年雨型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冬雨型一种:地中海气候;少雨型两种: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夏雨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其中热带季风的降水是突变的,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是渐变的,且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于后者。
三、看1月冷热,定南北半球
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一般1月最冷的地方是北半球,1月最热的地方是南半球,切勿因所给材料中一月热,七月冷就回答成“冬季炎热,夏季寒冷”这样的让地球人见笑的答案。
总之最关键几句话是: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看一月冷热,
定南北半球。
判断气候类型步骤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0~20℃为温暖;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季(降水在2000毫米左右终年炎热干燥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可总结为“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依据最冷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①最冷月>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②最冷月介于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最冷月<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别于降水。
①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②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初中地理气候类型判断技巧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气候类型,特别是一些特征较为相似的气候类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气候类型知识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规划、对照分析,让学生学会识别方法、判断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如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