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需记住以下知识点
- 格式:pdf
- 大小:173.14 KB
- 文档页数:1
《因数和倍数》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前提:整除、因数、倍数研究的对象都是非零整数,不考虑0这个特殊的存在。
1、在整数除法中,有两个整数a、b,如果a÷b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那么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
例、18÷6=3 。
则18能被6整除,或者可以说6能整除18 。
2、在整数除法中,如果两个数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又叫约数。
3、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也就是说:①如果a是b的因数,那么b就是a的倍数。
②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b就是a的因数。
例、18÷6=3 。
则18是6和3的倍数,6和3是18的因数。
知识点二、因数和倍数的性质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除以1、2、3、4、5…,如果该算式没有余数,那么算式中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2、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乘以1、2、3、4、5…,所得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一个数除了它本身以外,其它所有的因数之和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叫做完全数。
例1、6除了它本身之外的因数有1、2、3,而1+2+3=6。
所以6是完全数。
例2、28除了它本身之外的因数有1、2、4、7、14,而1+2+4+7+14=28。
所以28是完全数。
知识点三、2、3、5的倍数特征:1、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2、4、6、8其中一个,那么这个数是2的倍数。
2、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其中一个,那么这个数是5的倍数。
3、如果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3的倍数。
知识点四、奇数和偶数1、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其它的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因为整数包括0,因此0也是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重难点知识点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会利用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4.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5.会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并能用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会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知识点一:认识因数和倍数根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和b就是c的因数, c就是a和b的倍数。
知识点二: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最小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么这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分别去乘自然数1,2,3,…所得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知识点三: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知识点四: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知识点五:质数和合数判断一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的方法:先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去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知识点六: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与偶数的和的奇偶性: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例1:因为8×1=8,8×2=16,8×3=24,8×4=32,…所以8的倍数有( )个,由此可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
例2:例3:《水浒传》是我国四大著名之一,书中描述写了108位梁山好汉,“108”的最小倍数是( ),108的所有因数中,质数有( )个,合数有( )个。
质数和合数1、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1)、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3)、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注:①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②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③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④ 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2、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奇数×奇数=奇数质数×质数=合数3、常见最大、最小A的最小因数是:1;最小的奇数是:1; A的最大因数是:本身;最小的偶数是:0;A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合数是:4;4、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树状图例:分析:先把36写成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如果两个因数都是质数就不再进行分解了;如果两个因数中海油合数,那我们继续分解,一直分解到全部因数都是质数为止。
把36分解质因数是:36=2×2×3×35、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例:分析:看上面两个例子,分别是用短除法对18,30分解质因数,左边的数字表示“商”,竖折下面的表示余数,要注意步骤。
具体步骤是:6、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7、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三、经验之谈:书写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时不能把质因数相乘写在等号左边,把合数写在右边,比如36=2×2×3×3就不能写成2×2×3×3=36;短除法是除法额一种简化,利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除数和上都不能是1,因为1不是质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知识点整理本节研究指导本节的研究重点是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虽然在平时考试中所占分值不大,但是我们应该抱着完善知识体系的态度来研究它。
此外,我们还要掌握树状图的优势,因为在数据分析中,利用树状图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知识要点1.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为四类:质数、合数、1和其他数。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注意: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和3.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到合数。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2.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奇数×奇数=奇数,质数×质数=合数。
3.常见最大、最小A的最小因数是1,最小的奇数是1.A的最大因数是本身,最小的偶数是2.A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自然数是1,最小的合数是4.4.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例如,把36分解质因数是:36=2×2×3×3.可以用树状图法进行分解。
5.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例如,对18和30分解质因数的步骤如下:6.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如,5和7是两个质数的互质数,8和9是两个合数的互质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4、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5、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奇数偶数的性质(1)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2)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3)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质数×质数=合数(4)除2外所有的偶数均为合数;(5)相邻偶数最大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100以内质数表: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立方体)的特征面棱顶点长方体①有6个面;②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③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①有12条棱;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特殊情况下有8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正方体①有6个面;②6个面完全相同;③每个面是正方形。
①有12条棱;②12条棱全部相等。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
【×】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1】有5÷2=2.5可知【】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2】36÷5=7……1可知【】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36的因数有【】。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知识点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知识点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接下来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倍数与因数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倍数与因数知识点】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非零自在3×9=27中,( )是( )和( )的倍数。
2.2 的所有因数有( ),从小到大15的5个倍数是( )。
3.7是7的( )数,也是7的( )数。
4.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
6.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
7.一个数既是25的倍数,又是25的因数,这个数是( )。
8.质数a有( )和( )两个因数。
9.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
10.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是( )。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授课类型复习(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与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因数相关实际问题星级★★★★考点图解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因数和倍数1、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
因数与倍数是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找因数的方法:成对的找。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从自然数 1、2、3、……分别乘这个数)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
知识点二:质数和合数1按照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非 0 自然数分成三类①只有自己本身一个因数的②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
最小的质数是。
在所有的质数中,是唯一的一个偶数。
③除了两个因数还有的数叫作合数。
(合数至少有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
按照是否是 2 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两类。
最小的偶数是 .2. ,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3. ,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用符号[ ,]表示。
两个数的公倍数也是的。
8、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
举例:3×5=15,15 是合数。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
举例:[6,8]=24,(6,8)=2,24 是 2 的倍数。
5.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是较小的数,是较大的数。
举例:15 和 5,[15,5]=15,(15,5)=5②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 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举例:[3,7]=21,(3,7)=1④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
知识点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1.质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这个因数就是它的。
2. 数叫作偶数,叫作奇数。
相邻偶数(奇数)相差 2。
知识点四:2 、5、3的倍数的特征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3 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字的和一定是 3 的。
因数与倍数需记住以下知识点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
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其他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 1.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是1、3、5、7、9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100以内质数表
7、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