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绿化配置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17.48 KB
- 文档页数:2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层次感:利用不同高度、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层次感,使景观更加丰富。
2. 色彩搭配: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对比和互补,增加视觉效果。
3. 季节性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居住区绿地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4. 功能性: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植物配置,如休息区可配置观花、观叶、芳香类植物;儿童活动区可配置安全、易养护的植物。
5. 生态性: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阳性、阴性、中性植物,使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6. 文化性: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进行配置,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
7. 经济性: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8. 多样性:尽可能选择多种植物种类进行配置,使绿地中的植物群落更加丰富和稳定。
9. 艺术性:运用艺术构图原理,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组合,营造优美的景观。
10. 实用性:在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注重植物的实用功能,如遮荫、防尘等。
总之,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美学、生态学、文化、经济等,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同时,还要注重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小区绿化实行方案绿化栽种植物以改进环境的活动。
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
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小区绿化实行方案5篇,期望大家爱好!小区绿化实行方案1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设计出“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园林式居住区,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当今住宅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准则。
本文针对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提出一些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对城市建设起到增进作用。
一、城市住宅区绿化设计的原则近几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购住房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强调一个新的挑选尺度:景观环境。
现今,居民的住房消费更趋于理性化和理想化,住宅区绿化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住宅小区绿化计划应坚持“方便、安全、整洁、环保”,从改进城市吝啬候,能充分发挥小区功能动身,通过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创造一个舒服、美观、休闲、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城市人居生态景观。
在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一样要求绿化率达30%,高级住宅区乃至要达50%–60%。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对树种挑选要遵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另外,还应推敲以下:1、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
现代的住宅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类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合适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
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的改进环境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城市最佳效益结构为乔灌木草(含地被、绿篱)。
这种种植结构可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成效。
2、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
我们知道,人类有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及植物选择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从绿化设计的角度去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1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1.1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体,主要表现在对光、温度、湿度、空气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上,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气温、降低风速。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促进了空气交换,产生微风的效果。
1.2丰富设计层次。
姿态万千的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层次,美化了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1.3提供社交场地。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使老人儿童可以就近进行游憩、观赏及进行社交活动。
为居民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
1.4舒缓心情。
居住小区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劳,使人情绪稳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而植物本身的枝、叶、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浓郁的自然气息,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产生令人愉悦和舒适的环境,使人们摆脱紧张的日常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1.5防灾避难。
合理的居住小区绿化在经济价值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防灾避难的场所,从根本上减少灾难伤害。
2 居住区绿化基本要求2.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要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游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绿化为基础,从商服、文化、物业等多方面综合管理,使居住区绿化自成体系。
2.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现状条件。
充分利用泰山奇石地形和现状等先觉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加以保护利用并组织到绿地中,和居住区环境融为一体。
小区绿化园林植物的配置(图文并茂)居住区绿化灌木地被种植表现案例探研居住区绿化软景设计和苗木配置,需要依据项目整体建筑规划及景观规划设计,强调景观绿化与项目整体理念、产品定位和建筑风格的谐调;注重景观风格、空间及满足功能性。
近年来,城市住宅项目标杆楼盘更注重景观风格和景观绿地面积,使小区环境更园林化。
本文结合行业标杆楼盘景观考察资料梳理,对居住区景观绿化灌木地被种植案例进行分类研究。
一、小区道路景观1、景观道路下图为居住区主入口道路隔离绿带,现代简约规整式小灌木色带,由夏鹃、金边黄杨、红花继木三种叶色线性种植,加上大规格无刺构骨球,形成整齐、饱满、层次分明的道路绿化色带效果。
下图为小区外围景观道路,两侧对称种植的规整式绿化带,灌木色带横向层次为夏鹃、红花继木,加上与列植行道树乐昌含笑间种的红叶石楠球,形成具有纵向韵律和空间层次,且引导感强烈的景观道路.2、车库入口下图为高层区地下车库入口景观,坡道侧墙以大灌木球收头和藤本黄素馨垂挂弱化硬质贴面,以及红花继木色块配鸡爪槭,坡道空间通过设置廊架及绿化围合,形成富有层次、绿化掩映的地下车库入口景观。
3、消防车道下图为住宅小区中庭隐形消防车道,道路和色块弯曲流畅的线形及节点绿化色块,形成自然式园林的小区庭院环境。
应注重在前期施工中须依据景观平面图路网线形布置、绿地堆坡造型等来进行道路路基放样,以避免硬化路基影响苗木定位和种植效果.4、人行步道下图为居住区道路人行步道,两侧草坪自然嵌入步道石板材铺装,左侧以红花继木、大叶黄杨、鸡爪槭等形成与车行道路的隔离绿带,右侧与水系相连种植毛杜鹃、金边黄杨色块、灌木球及鸢尾、再力花等水生植物,形成自然、亲水的游步道景观.下图为小区竹径步道,自然线形的人行步道两侧种植竹林和吉祥草地被,适用于别墅排屋区及高层区楼栋宅间、庭院等人行步道,竹林小径营造悠闲、私密的居住环境,且绿化成本低.二、中庭景观1、草坪空间下图为小区中庭及公共景观绿地草坪空间,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依据绿地空间安排和植物疏密布置,外围有乔木背景林带形成大草坪空间,林带边缘可种植灌木色块或花镜,大草坪空间可孤植庭荫树。
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合乎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继承和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达到有机融合。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希望对大家有用。
(1)规则与自然相结合规则式在居住区植物配置中是常见形式,确定的基调树种主要用作行道树和庭荫的乔木树种,一般在道路两侧各栽植1-2行行道树,并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在统一中求变化,以适合不同绿地的需求;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常采用或丛植、或群植,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在目前的居住区绿化中常采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并且将装饰性绿地和开放性绿地相结合,可创造出丰富的绿地景观。
(2)乔、灌、草结合搭配在同一绿化植物群落中,采用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花卉;乔灌木、地被、草皮相结合;孤植、丛植、群植相结合。
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配置形式,既可满足绿化景观效果,将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使居住区绿化疏密有致、四时有景,丰富居住空间的同时创造出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又兼顾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增强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
(3)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在选择居住区时,购房者更喜欢具有完善的配套和优越的环境条件的大型居住区,相对于小型居住区,它们有更多空间来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营造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可采用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松竹梅三友林、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鸟类的鸟语林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
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可维护居住区的生态平衡。
(4)注重植物色彩的组合与协调居住区以绿色为主色调,适量配置各类观花、观叶植物,以达到"画龙点睛"之妙。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居住区内,为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游玩等活动需求而设置的绿化和景观空间。
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下面我们将从景观规划、绿化设计和功能设置三个方面介绍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一、景观规划1.制定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根据居住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点和人口需求,制定清晰的景观设计总体规划,明确绿地的位置、范围、结构和功能。
2.考虑人流线和视觉景观。
合理设置人流线,使居住区绿地与居民的生活区域相连通,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活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视觉景观,合理布局花草树木、水体等景观元素,打造美丽宜人的绿地环境。
3.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景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合理设置湿地、水系等生态景观,促进水循环、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二、绿化设计1.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确保植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同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合理布局绿地空间。
根据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合理分配绿地区域,确保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同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将绿地设置在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社区广场、公园入口等。
3.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制定完善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养护工作,以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功能设置1.设置休闲娱乐设施。
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设置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
2.设置文化活动场所。
合理设置文化活动场所,例如公共广场、露天剧场等,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居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小区绿化施工方案小区绿化是一个小区环境美化和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小区绿化能够提供良好的空气、美丽的景观以及让居民乐享自然的环境。
下面是一个小区绿化施工的方案,希望能够为您的小区改造提供一些借鉴。
1.景观绿化:首先,应该根据小区的规模和整体风格来制定相应的景观绿化方案。
可以考虑在小区的中央设置一个花坛,并在周围种植花草树木,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可以选择一些易于养护和观赏的植物,如郁金香、玫瑰花、紫荆等。
同时,还可以在小区的角落设置一些景观水池、喷泉等,增加小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
2.林草绿化:在小区的围墙、道路旁以及公共空地等地方可以进行林草绿化。
可以根据小区的需要选择植物,如乔木、灌木、花草等,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同时,在小区的路边可以设置一些草坪和休闲座椅,供居民休息和娱乐。
3.花园绿化:在小区的角落可以设置一些花园,供居民种植花草蔬菜等。
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一些蔬菜种植区、花卉种植区和果树种植区。
居民可以在闲暇的时候来这里种植,既可以增加居民的互动交流,又可以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
4.鸟类保护:在小区的绿化工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宜鸟类栖息的植物,如竹子、红柳等,为鸟类提供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可以设置一些鸟巢,供鸟类筑巢繁殖。
可以在小区的公共空地上设置一些鸟类观察区和喂食区,供居民观赏和喂食鸟类。
5.绿化养护:在小区的绿化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
可以聘请专业的园艺师定期修剪、浇水和施肥,保持绿化工程的良好状态。
可以进行周边杂草的清除和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绿化工程的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小区可以打造一个美丽宜居的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身心愉悦的生活空间。
同时,小区绿化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吸引更多的鸟类和昆虫,增加生物多样性。
因此,在小区改造规划中,绿化施工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为您的小区改造提供一些参考。
小区绿化工程技术方案范本一、前言小区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规划和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小区绿地的美化、绿植的茂盛、空气的清新、环境的和谐,从而构建一个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绿地布局、绿植配置、灌溉设施、景观亮化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小区绿化工程技术方案。
二、绿地布局1、绿地规划小区绿地的规划应该结合周边环境和居民需求,科学确定绿地的总体布局。
首先要考虑到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绿地广场,并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满足居民健身休闲的需求。
其次,应该考虑到植被的分布情况,通过布置草坪、花坛、乔木等不同类型的绿地,丰富景观效果,改善空气质量。
最后,根据小区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分布,合理设置绿地的位置,实现绿地的连贯性和通透性。
2、景观绿化在绿地规划中,要注重景观绿化的设置,合理配置各种绿植,丰富绿地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花卉、乔木、灌木等多种植物,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合理搭配,打造出四季有花、春夏秋冬各不同的景观效果。
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些特色的景观雕塑和水景装饰,丰富绿地的景观效果,提高小区的整体观赏性。
三、绿植配置1、种植方式在小区绿化工程中,可以采用集约化和生态化的绿植配置方式,提高绿地的景观效果和环境功能。
集约化的绿植配置可以采用花坛、草坪、绿篱等多样的方式,将绿地布置得密密匝匝、花团锦簇,打造出色彩斑斓的景观;生态化的绿植配置可以选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立体、丰富的植被结构,提高绿地的生态效应。
2、植被选择在绿植配置中,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树木和花卉,增加植被的适应性和生长性。
可以选择乔木类的植物,如榉树、柳树、银杏等,打造出树高枝茂的景观效果,提高小区的整体绿化水平;还可以选择一些四季有花的花卉,如月季、紫薇、蔷薇等,使小区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四、灌溉设施1、灌溉方式在小区绿化工程中,灌溉设施是保证植物生长的重要前提,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确保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维护。
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而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乐场和其他块状、带状的公共绿地。
根据我国一些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实际,居住区公园用地在10000㎡以上就可建成具有较明确的功能划分、较完善的游憩设施和容纳相应规模的出游人数的公共绿地;用地4000㎡以上的小游园,可以满足有一定的功能划分、一定的游憩活动设施和容纳相应的出游人数的基本要求。
所以居住区公园的面积一般不小于1 hm2,小区级小游园不小于0.4hm2。
我国各地居住区绿地由于条件不同,差别较大,总的来说标准比较低。
各类公共绿地的设置内容应符合表6-2的要求。
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总体体规划紧密结合,要做到统一规划,合理组织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中心公共绿地为核心,道路绿地为网络,庭院与空间绿化为基础,集点、线、面为一体的绿地系统。
二、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其功能同城市公园不完全相同,主要服务于小区居民的休息、交往和娱乐等,有利于居民心理、生理的健康。
居住区公共绿地集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是居住区绿化的重点地带。
公共绿地以植物材料为主,与自然地形、山水和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各种特色的空间。
居住区公共绿地应位置适中,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布置,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相结合。
公共绿地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式分为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一)居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于全居住区的居民,面积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公园内的设施比较丰富,有各年龄组休息、活动用地(图6-1)。
浅谈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摘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宅小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住宅小区内的园林绿化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小区进行绿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区环境,为城市居民营造舒适的休息活动场所,因此,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时要格外重视园林绿化设计。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植物配置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选房意向从过去的普通住宅转向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因此,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质量。
在进行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效果的基础上,科学协调的布置园林绿化,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园林绿化小区。
一、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如今建设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住宅小区的同时,已经提前进行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工作,尽量为住户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应既突出地方特色,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原始地形的有效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
所谓有效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地形和地貌,尽量不要改变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开发商的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让该项目显得朴实、自然,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自然起伏的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和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以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性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组团结构。
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小区绿化的发展趋势。
住宅绿化标准化做法
一、绿化规划
住宅绿化应纳入建设规划之中,使之成为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及居民生活习惯,作出适合的绿化规划,在提高绿化率的同时,提高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二、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是住宅绿化的重要内容。
应以绿色植物为主,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乔、灌、草、花相匹配,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使各类植物在生长空间和营养条件等方面都得到平衡。
同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抗污染、抗烟尘、滞尘、隔热、降温、降噪音等生态功能。
三、土壤处理
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绿化的效果。
在绿化前应进行土壤污染和酸碱度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污染严重或酸碱度不适的土壤,应进行换土或采用其他措施使土壤达到要求后再进行种植。
四、灌溉系统
合理的灌溉系统是保证植物良好生长和绿化效果的重要条件。
应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并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
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灌溉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住宅绿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在防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和植物的污染。
六、绿化维护
绿化维护是保证绿化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
应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除草、补植等维护工作,保持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和绿化效果。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绿化维护制度和管理措施,提高维护水平和管理效率。
小区绿化方案及措施内容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区绿化已经成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小区绿化方案及措施展开讨论,以期为小区绿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小区绿化规划小区绿化规划是小区绿化工作的基础,它考虑到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绿地面积等因素。
合理的小区绿化规划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1 绿地布局合理的绿地布局能够使整个小区拥有连续的绿地景观,并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
绿地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小区建筑群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各种功能的绿地,如花坛、草坪、健身景点等。
1.2 植物选择选择合适的植物是小区绿化的关键。
在小区绿化中,考虑到植物的美观性、耐寒性、抗污染性等因素,应该选择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的品种。
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季节性植物,使小区四季皆有花开。
1.3 增加生态元素现代小区绿化不只是简单的种植一些植物,也应该增加生态元素,例如人工湖泊、湿地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区绿化面积,还能促进小区水环境的净化,丰富生态系统。
2. 小区绿化措施2.1 植被绿化植被绿化是小区绿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吸附尘埃等。
小区可以根据绿化规划,在合适的地方种植花草树木,形成美丽的景观,提供良好的居住氛围。
2.2 花坛布置花坛是小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色彩缤纷的景观效果。
在花坛布置方面,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花卉,根据不同季节进行更换,使小区绿化永远保持鲜活的色彩。
2.3 建设公园和健身区建设公园和健身区可以为小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公园可以设置宽敞的草坪和休憩区,供居民进行散步、娱乐等活动。
健身区可以设置各种健身器材,帮助居民改善体质。
2.4 注重生态保护小区绿化工作中应该注重生态保护,避免使用过度化学肥料和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同时,可以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居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论小区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绿化小区环境设置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环境的优美与舒适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考虑的重要因素。
许多人们会选择居住在绿化环境较好的小区内。
因此,小区的绿化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针对绿化小区环境设置的方案,提出若干建议,以改善小区的绿化环境。
绿化环境设置方案1. 植物配置小区绿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树木和草坪的种植。
合理的植物配置是确保小区绿化美观和实用的前提。
一般来说,种植树木应尽可能的选择对人体有益或无毒害的树种。
在小区草坪的设置方面,考虑种植少有草籽和植物的植物型宽叶草,这样的草坪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而且能保护土壤不被侵蚀。
2. 植物配置精品化为了让小区的绿化效果更好,可以增加植被种类的丰富性。
选择姣好的花卉作为园林主题,芳香的、艳丽的、造型新颖的花卉可以吸引更多的蝴蝶、蜜蜂等昆虫,同时显得更加美观。
3. 绿化花境绿化小区中设置花境可以增加小区的美观度和绿化含量。
在花境选择的方面,应考虑小区内户外空间的类型和大小,特别是根据宜种树种的生长特点,来设置花境种植的方式和方法。
同样在花境设置的同时,应注意将蝴蝶花、紫色花等特殊的花卉种植在花坛周围的角落处,使花园更具景观性,使小区更人性化。
4. 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是一种在空地或墙体上种植植物、花卉、蔬菜等绿植来增加城市绿化率的一项技术,垂直绿化不仅环保省水、省空间、调节气候,而且美观度高,可与小区建筑风格相互融合。
垂直绿化在小区公共空间内可使用种植篮或花架,种植垂挂植物线和盆栽来形成绿色空间。
5. 绿化带绿化带是指小区内以竹、树木、花卉等植物构成的沿街的连片绿化带。
在绿化带设计方案中,尽量选择当地的区域特色种植,建议在小区周边设置足够的绿化带,来使小区不仅美化整体环境,也能起到隔绝噪音、防止车辆污染排放等作用。
结语绿化小区环境设置方案是小区绿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它的正确实施是小区内生态环境、居民心里状况的重要保障。
居住小区绿化配置方式
配置方式
居住区的绿地结构比较复杂,在植物配置上也应灵活多变,不可单调、呆板。
1.点、线、面相结合。
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一个小区一般有2至3个。
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
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腊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多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
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开花灌木或藤本,如银杏、香椿、樱花、石楠、法青、爬墙虎等。
面是指宅旁绿化,包括住宅前后及两栋住宅之间的用地,约占小区绿地的50%以上,是住宅区绿化的最基本单元。
2.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
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
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建筑表面积),为主体绿化开辟了广阔前景。
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3.疏密有致。
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种植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即宅旁活动区多为稀疏结构,使人轻松、愉快,获得充足的自然光,在垃圾场、锅炉旁和一些环境死角外围密植常绿树木,道路上用遮荫小乔木。
4.模拟自然,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
一个居住区绿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要保证该系统的稳定,就要充分考虑各要素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