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5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反应热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掌握反应热测定的一般方法实验用品:烧杯、温度计、环行玻璃棒、量筒、硬纸板、塑料泡沫、0.50mol//L盐酸溶液、思考题:1.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3.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4.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得出原电池装置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验用品: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铜片、锌片、盐桥、锌思考题1.分析课本P12图1-9,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指出实验1和实验2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3.在实验2中盐桥起到什么作用?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设计原电池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实验用品: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铜片、锌片、盐桥、锌思考题:1.在设计原电池时正极材料如何选择?2、对于电解质溶液有什么要求?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电解池原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解池原理实验用品:U型管、直流电源、导线、氯化铜溶液、石墨棒1.氯化铜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未通电前离子怎么移动?通电后离子如何移动?2.根据实验事实指出在阳极和阴极离子的放电顺序?3.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方程式4.指出该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5.电解原理有什么应用?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原理实验用品:具支试管、试管、止水夹、导管、塞子、铁粉、炭粉、氯化钠溶液、稀醋酸、思考题1.金属腐蚀是指的现象;常见的有和腐蚀,而根据环境的不同,在钢铁易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钢铁易发生2.请说明以下防锈方法的原理(1)在电线的外面常包裹一层塑料(2)减少钢铁中的含碳量,可以增强钢铁的耐腐蚀能力3.查阅资料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并整理归纳常见金属金属防护的方法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实验用品:锥形瓶、铁架台、注射器、导管、量筒、大理石、2mol/L 盐酸溶液、秒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思考题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来表示,用符号,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的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指出能量变化,并说明能否以大理石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实验用品:气球、锥形瓶、量筒、试管、烧杯、碳酸钠粉末、1.0mol/L盐酸、0.1mol/L盐酸、0.1mol/LH2C2O4、0.01mol/LKMnO4、5%H2O2、FeCl3溶液、MnO2粉末、思考题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等,其中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化学反应速率;当升高反应体系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当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入催化剂。
第1篇一、实验背景酸碱反应是化学领域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加深对酸碱反应原理的理解,掌握酸碱反应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了解酸碱滴定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酸碱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如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及其影响因素等。
2. 学习并掌握试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如滴定、移液、滴定管的使用等。
3. 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pH值的测定,掌握缓冲溶液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4. 通过酸碱滴定实验,学会利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原理1. 酸碱反应: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HCl + NaOH → NaCl + H2O2. 同离子效应:在酸碱反应中,若溶液中存在与反应物相同的离子,则会抑制反应的进行。
例如,醋酸钠溶液中的醋酸根离子可以抑制醋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3. 盐类水解:某些盐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碱。
例如,醋酸钠在水中溶解时,会生成醋酸和氢氧化钠。
4. 缓冲溶液:由弱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的溶液,可以抵抗外界酸碱的加入,保持溶液pH值相对稳定。
5. 酸碱滴定:利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洗耳球、铁架台、滴定台、温度计、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等。
2. 药品: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等。
五、实验步骤1. 酸碱反应观察: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盐酸、氢氧化钠和纯水;用滴管将酚酞指示剂滴入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溶液的温度。
2. 酸碱中和滴定:将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碱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将已知浓度的酸溶液装入滴定管,记录初始体积;逐滴加入酸溶液,同时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时,记录此时酸溶液的体积。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一)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三:实验原理:c(标)×V(标) = 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本实验具体为:c(H+)×V(酸) = c(OH-)×V(碱)】四:实验过程:(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
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
有漏必须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
碱式滴定管检漏方法是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
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
如果有漏,必须更换橡皮管。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
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如20.00ml)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意,调整起始刻度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锥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赶尽气泡,调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准确刻度,记录读数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二)滴定阶段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如颜色不明显,可将锥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纸上)。
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互结合,形成水和盐。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化学反应的重要基础。
实验材料和仪器,试管、试管架、滴管、PH试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用滴管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过程;
3. 用PH试纸测试反应后溶液的PH值;
4. 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蒸馏水冲洗试管。
实验结果:
实验中,当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时,会产生明显的起泡和放热现象,同时溶液的PH值明显变化。
通过PH试纸测试,发现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实验分析: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反应过程中放热现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而PH 值的变化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后生成的溶液呈中性。
这些结果都符合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特点。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特点,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化学反应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
酸碱中和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化学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本实验将介绍一种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化学现象。
以下是实验的步骤和材料。
实验材料:1. 稀硫酸溶液2. 稀氢氧化钠溶液3. 酚酞指示剂4. 蒸馏水5. 试管6. 试管架7. 滴管8. 称量瓶9. 火柴实验步骤:1. 用称量瓶分别取得稀硫酸溶液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标注为试管A和试管B。
确保所取溶液的量相等。
2. 将试管A和试管B放置在试管架上。
3. 用滴管向试管A中滴加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
4. 用滴管向试管B中滴加几滴蒸馏水,直至试管B中的液面高度与试管A中的液面高度相同。
5. 将试管A和试管B倾斜放置,使两者溶液相互接触。
6. 用火柴等小物件逐滴向试管A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同时仔细观察试管中的液体变化。
实验观察:1. 开始时,酚酞指示剂使试管A中的溶液呈现粉红色,表示呈酸性。
2. 当滴加硫酸溶液到试管A中时,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淡,粉红色消失。
3. 当试管A中的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加硫酸溶液滴加。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2. 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
3.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酸性溶液逐渐中和,直至呈现中性。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稀硫酸是酸性物质,稀氢氧化钠是碱性物质,二者反应后生成盐和水。
酚酞指示剂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溶液从酸性到中性的转变过程。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了我们对这一化学现象的理解。
在酸性溶液滴加稀硫酸溶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淡,最终变为无色。
这说明酸性溶液经过反应逐渐中和,直至呈现中性。
通过实验,我们也学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
这一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酸碱中和反应的知识。
总结: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初中化学报告范本参考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特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溶液混合后,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其中,酸溶液可采用盐酸溶液,碱溶液可采用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器材1.烧杯2.滴管3.玻璃棒4.试剂瓶四、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
2.将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溶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溶液中酸味消失,出现中性溶液。
4.记录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五、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倒入10 mL的盐酸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溶液呈中性时,记录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 mL。
六、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酸和碱溶液混合后,产生盐和水的反应符合化学方程式:酸 + 碱→ 盐 + 水。
在本实验中,盐是氯化钠(NaCl),生成的水则是无色透明的。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知滴加20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10 mL的盐酸溶液完全中和。
这表明两者的摩尔比为1:1,即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量相等。
根据摩尔比,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摩尔浓度,进一步计算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当我们使用洗衣粉洗衣服时,洗衣粉中的成分能够与污渍发生中和反应,使衣物变得干净。
此外,在身体内部,胃酸和胃壁中的碱性物质之间也会发生中和反应,以维持胃的正常pH值。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探究了中和反应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结果显示,在摩尔比为1:1的情况下,滴加20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10 mL的盐酸溶液完全中和。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和反应的应用和意义。
总之,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和反应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教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中和反应的结论。
实验原理:酸和碱反应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对中性的物质和水。
实验材料:试管、试管夹、试管架、PH试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剂。
实验步骤:
1.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滴蓝色石蕊试剂。
3. 用PH试纸检测两支试管的PH值,并记录结果。
4. 将两支试管倒在一起,观察并记录中和后的颜色变化。
实验数据记录:
试管1(醋酸):
试管2(氢氧化钠溶液):
PH值:
中和后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
根据PH值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可以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结论。
实验结论: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醋酸和氢氧化钠通过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实验结果表明中和反应的确发生,并生成了相对中性的物质。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还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了中和反应的结论。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让他们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探究和发现。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利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其基本原理是在酸性溶液中滴加碱性溶液,直到酸碱溶液的pH值达到中性。
这个过程叫做滴定。
在本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该反应是以1:1的比例进行的。
通过反应的滴定过程,我们可以推算出原有盐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滴定管、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盐酸溶液。
2. 使用烧杯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
3. 将酚酞指示剂滴入盐酸溶液中,溶液会变成粉红色。
4. 向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同时轻轻搅拌烧杯中的溶液。
5. 当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时,记录下滴加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步骤中记录下来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我们可以推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1 mol的氢氧化钠与1 mol的盐酸反应。
因此,通过滴定实验中记录下来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我们可以推算出盐酸的摩尔数。
假设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为C(mol/L),滴定时消耗掉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L),那么计算出的盐酸溶液的摩尔数为C×V。
根据盐酸的摩尔数和盐酸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盐酸的浓度。
假设盐酸溶液的体积为V1(L),计算出的盐酸的浓度为C×V/V1。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严禁与化学试剂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缓慢滴加,并且要充分搅拌,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3. 使用酚酞指示剂时要谨慎,加入适量指示剂即可,过多的指示剂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及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到盐酸溶液的浓度。
这个实验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其他酸碱溶液的浓度,只需要调整滴定时使用的标准溶液和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是通过滴定试剂与待
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摩尔计算,通过滴定终点的检测,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是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平衡原理。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是1,1,因此可以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发生中
和反应,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常用的滴定试剂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酸碱中和滴定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指示剂是一
种能够在滴定终点时改变颜色的化合物,它能够准确地指示出滴定终点的到来。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绿等。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会在滴定终点时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提示滴定的结束。
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摩尔计算。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滴定终点时反应物的摩尔比,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需要严格控制试剂的用量和反应条件,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
摩尔计算和化学平衡原理。
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滴定试剂和指示剂,并严格控制滴定条件,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分析方法,为化学分析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本实验报告仅对本次试验样品负责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 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 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之比,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NaOH V HCl V HCl c NaOH c ⨯= 或 )()()()(HCl V NaOH V NaOH c HCl c ⨯=。
三、实验器材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
四、实验药品溶液(标准液)、溶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四、实验步骤1. 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2. 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用待测液润洗,也不需烘干。
3. 装液:分别向酸式、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溶液(0刻度以上为宜),赶尽滴管中的气泡,调整起始刻度在0或者0刻度以下并记录此时的读数,记入数据表。
4.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2-3滴指示剂(如颜色不明显,可将锥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纸上),进行滴定操作。
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直到到达滴定终点。
5.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记入数据表。
6. 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记录数据。
酸碱中和滴定数据记录表。
科学实验报告:酸碱中和实验报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是一篇科学实验报告,重点介绍了酸碱中和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结果分析等内容。
酸碱中和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变化与反应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验证相关理论。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酸碱中和实验报告、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讨论与解释结果意义以及结论与总结。
其中,在引言部分我们会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标,并简要阐述后续各个章节的内容,为读者提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便利。
1.3 目的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溶液性质。
- 能够正确选择合适浓度的酸碱试剂并进行配制。
- 理解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之间的关系。
- 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完成这些目标,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等领域。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酸碱中和实验报告:2.1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研究酸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酸和碱溶液在混合后pH值的变化,分析中和过程中水产生的量,并探索酸碱中和反应对于pH值的影响。
2.2 实验方法:首先,准备所需物品,包括3种浓度不同的酸溶液(如盐酸、硫酸或柠檬酸等)和3种浓度不同的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或氨水等)。
确保使用量杯和容量瓶正确测量溶液。
接下来,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实验。
首先取一个标号玻璃烧杯,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某种酸溶液,并记录其质量。
然后,再取另一个标号玻璃烧杯,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某种碱溶液,并记录其质量。
随后,将两种溶液倒入一个干净且干燥的容器中,并搅拌均匀。
注意观察溶液的变化,特别是颜色和气味。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那么关于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_酸碱中和滴定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酸碱中和滴定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c(NaOH)?c(HCl)?V(HCl)c(NaOH)?V(NaOH)或 c(HCl)?。
V(NaOH)V(HCl)三、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三、数据记录与处理四、问题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篇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 锥形瓶两个。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
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HCl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用品:实验仪器:;实验药品:;三、实验原理:例1、要使2L0.1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4L,求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四、实验步骤(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1、认识酸碱滴定管及其特点:(1)结构特点:(2)材质区别:2、滴定前操作(1)、检漏:;(2)、洗涤:;3、量取:用酸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溶液不变色。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NaOH,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准确刻度,记录读数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二)滴定阶段1、观察:眼睛:左手:;右手:;2、操作:滴加溶液方法:成线(开始时)成滴(接近终点时)终点判断:;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3次。
讨论:1、认识酸碱指示剂;2、滴定终点是否为PH=7?例2、将半滴(约为0.02ml)1mol/L的盐酸滴入到纯水中20mL,求该溶液的PH为多少?(三)数据处理,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四)误差分析误差来源误差原因导致待测液(偏大、偏小、无影响)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①锥形瓶在取待测液时存有蒸馏水②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3、读数带来的误差,标准液读数时①先俯视后仰视②先仰视后俯视当堂测验:1、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A. 滴定管内液面变化B. 液滴滴出速度C. 滴定管刻度D.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2、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滴定次数待测酸溶液体积/mL标准碱溶液的体积c(酸)滴定前滴定后体积第一次第二次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A. 5mLB. 20mLC. 大于5mLD. 小于5mL3. 用标准酸滴定碱时,滴定前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低于水平线,滴定结束时读数正确,这样会使测得的碱溶液的浓度;课下对点练习:知识点一滴定实验仪器与操作1. 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A. 滴定管B. 量筒C. 移液管D. 量杯2. 要准确量取25.00 mL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A. 25 mL碱式滴定管B. 25 mL量筒C. 25 mL酸式滴定管3. 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A. 胶头滴管B. 量筒C. 滴定管D. 移液管4. 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 酸式滴定管B. 碱式滴定管C. 锥形瓶D. 移液管5. 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A. 5mLB. 20mLC. 大于5mLD. 小于5mL6.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A. 50mL量筒B. 10mL量筒C. 50mL酸式滴定管D. 50mL碱式滴定管7. 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A. 温度计B. 量筒C. 滴定管D. 容量瓶8.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A. 只能盛在锥形瓶中B. 只能盛在酸式滴定管中C. 也可用碱式滴定管取放D. 既可盛在锥形瓶中,也可盛在酸式滴定管中知识点二指示剂的选择1.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若用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 由黄色变成红色B. 由黄色变为橙色C. 由橙色变成红色D. 由红色变为橙色2.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用酚酞做为指示剂,下列叙述中说明恰好达到滴定终点的是()A. 由红色变为深红色B. 由无色变为深红色C. 由浅红色变成深红色D. 由无色变为浅红色3.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若用甲基橙代替酚酞作指示剂,此时盐酸浓度的测定值与酚酞作指示剂的测定值相比较是()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D. 无法判断4.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一般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一般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
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三:实验原理:c(标)×V(标) = 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本实验具体为:c(H+)×V(酸) = c(OH-)×V(碱)】
四:实验过程: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
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
有漏必须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
碱式滴定管检漏方法是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
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
如果有漏,必须更换橡皮管。
)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
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如20.00ml)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意,调整起始刻度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锥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赶尽气泡,调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准确刻度,记录读数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如颜色不明显,可将锥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纸上)。
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五)实验结果处理:c(待)=c(标)×V(标)/ V(待)注意取几次平均值。
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通过其它条件不变,只单独改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来测定其反应现象出现的时间长短而估测反应速率的大小,然后得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10ml量筒、烧杯、热水、木条、火柴。
温度计实验药品:0.1mol/LNa2S2O3,0.1mol/LH2SO4,10%H2O2, 0.1mol/LFeCl3,
0.1mol/LCuSO4,MnO2.
三:实验过程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铁离子、亚铁离子的相互转化和检验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通过其它条件不变,只单独改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来测定其反应现象出现的时间长短而估测反应速率的大小,然后得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10ml量筒、烧杯、热水、密封的NO2连通管实验药品:饱和的氯化铁,0.005mol/LFeCl3,0.01mol/LKSCN,1mol/LKSCN,
0.01mol/LNaOH, 氯水,0.1mol/LFeCl2,氯化铝溶液,碳酸钠溶液铁粉
0.1mol/LCuSO4,MnO2.PH试纸。
三:实验过程
2)浓度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实验
向盛有2ml 0.005mol/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0.01mol/L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四:铁离子、亚铁离子的相互转化
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氯化铁溶液,然后加入还原性铁粉,观察现象其反应方程式: 。
2)用两支试管分别取2ml0.1mol/LFeCl2分别滴入KSCN约1到2滴,然后在第二支中加入氯水,观察现象其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五:盐类水解实验
1)把PH试纸放到点滴板上,然后用玻璃棒沾取氯化铝溶液点到PH试纸上,其PH
为,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原因:。
2)另取一张PH试纸放到点滴板上,然后用玻璃棒沾取碳酸钠溶液点到PH试纸上,其PH 为,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原因:。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④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⑤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3、读数带来的误差
如:标准液读数时①先俯视后仰视②先仰视后俯视
习题:
1.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10mL稀硫酸,注入___ _中,滴入3至5滴酚酞并摇匀后,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刚好使溶液___ _,即达滴定终点。
2.①碱式滴定管在盛氢氧化钠溶液前要先用___ _洗净再用__ __润洗,盛待测硫酸溶液的容器是__ __,容器在盛稀硫酸前,要用_ ___洗。
②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溶液洗,只用水洗,立即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会使测定的稀硫酸浓度___ _(偏高、偏低、不受影响,下同)。
③滴定前,盛稀硫酸的容器水洗后,用稀硫酸润洗,再盛稀硫酸10mL,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将会使测定硫酸溶液的浓度结果___ _。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后因操作不当进了气泡,测定结果,使稀硫酸的浓度_。
⑤盛稀硫酸的容器内盛10mL稀硫酸后,再加入10mL水后滴定,则测定结果,硫酸溶液浓度将___ _。
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并记录读数,测得的硫酸溶液浓度将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