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哪些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好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时一定会问:哪些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好?为此求医网编辑根据医生指导、患者反馈和网友评论,整理筛选出了5种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药品,希望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以下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品均已经过药监局审批,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放心服用:1、咳特灵胶囊参考价格:¥13成分:每粒含小叶榕干浸膏.、马来酸氯苯那敏.m、。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
用于咳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禁忌症:孕妇禁用。
生产商:广州嘉禾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19792、醋酸泼尼松片参考价格:¥8.4成分:17α,21-二羟基孕甾-1,4-二烯-3,11,20-三酮211-醋酸酯。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多肌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禁忌症: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塞、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不宜使用,对本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真菌和病毒感染者禁用。
生产商: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豫中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23183、麻黄碱苯海拉明片参考价格:¥35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盐酸麻黄碱25mg,盐酸苯海拉明25mg。
功能主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
禁忌症:1.对盐酸麻黄碱或盐酸苯海拉明中任何一种成份过敏者禁用。
2.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3.动脉硬化患者禁用。
4.高血压、心绞痛患者禁用。
5.甲亢患者禁用。
6.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
生产商: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豫中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48794、冬白梅片参考价格:¥12成分:天冬麻黄(蜜制)乌梅防风五味子黄芩白果仁平贝母功能主治:健肺定喘,止咳化痰。
哮喘特效药有什么受到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现在的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哮喘病的患者来说,尽早治好哮喘恢复健康是最迫切的希望,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下面店铺就给大家说下哮喘吃什么药有效?哮喘有什么特效药一、抗炎类药物:包括气雾剂、粉雾剂和口服3种剂型。
1、气雾剂:有色甘酸钠气雾剂、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丁地去炎松气雾剂以及最近国外推出的nedocromilsodium气雾剂。
2、粉雾剂:色甘酸钠粉雾剂、二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等。
3、口服药物:包括曲尼斯特、团替芬、azalastine等抗组胺药及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口服激素类药物由于全身副作用大,除严重哮喘病人以外很少用于长期缓解期治疗。
二、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通常对小儿哮喘更为有效。
1、注射剂:临床常用的有卡介苗素、组胺球蛋白、核酸酪素、胎盘酯多糖、哮喘菌苗、转移因子、干扰素和胸腺肽等。
2、口服药物:多抗甲素片、卡慢舒、左旅咪唑。
三、免疫抑制剂:如氯喹、氨甲喋呤、环磷酰胺、三乙酰夹竹桃霉素、雷公藤多甙等。
由于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故仅用于重度哮喘的缓解期治疗。
四、脱敏疗法:是目前唯一针对哮喘病因的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方法。
五、中药类:治疗哮喘的中药种类繁多,中成药也为数不少,如桂龙咳喘宁、蛤蚧定喘丸等。
哮喘的预防措施1.饮食应清淡,对诊疗有利。
对导致病人过敏的食物及气味,尽力不要接触。
哮喘病首先要做好长期诊疗的思维预备(用药至少三个月),才能彻底治愈。
留意饮食的营养,多进补,身体加强是消除哮喘的首要条件。
2.哮喘病人需要外出时间要适宜。
一天当中,午间及午后的空气的中花粉飘散的浓度非常高的时候,此时,哮喘的防护工作需应尽力减少外出。
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出行时,要留意天气状况,刮大风时要减少外出,免遭尘土及冷空气的刺激。
3.寒凉性食品少吃。
如虾、蟹、鱼肝油及异性蛋白质的食物,要禁食两到三年,且必须坚持。
容易引发哮喘发作的箩卜(胡箩卜除外)及绿豆、香蕉、西瓜等应少吃,最好不吃。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和喘鸣。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
第一种治疗方法是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常用的方法。
常见的药物包括吸入型的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哮喘症状;β2受体激动剂可以扩张支气管,帮助患者更顺畅地呼吸;抗胆碱药物可以减少痉挛,改善呼吸道通畅。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抗IgE抗体,也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第二种治疗方法是控制和预防诱发因素。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往往与特定的诱发因素相关,如过敏原、气候变化、感染等。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诱发因素,以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和粉尘等污染物,也是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
第三种治疗方法是运动疗法。
尽管运动本身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和哮喘症状的加重,但适度的锻炼对于改善呼吸功能和增强身体抵抗力是非常有益的。
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和自行车骑行,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呼吸肌肉的力量,从而提高呼吸效率。
第四种治疗方法是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外感风邪侵袭、肺失宣降、气机失调等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的重点是调整肺气和平衡人体的气机。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贝、蜂蜜、阿胶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
第五种治疗方法是针灸疗法。
针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针灸可以促进气机的平衡,改善呼吸道通畅,减轻哮喘症状。
针灸疗法通常与药物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除去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药物分类】哮喘治疗药物可以分为控制哮喘药物和缓解症状药物。
一、控制哮喘药物控制哮喘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并主要通过抗炎作用维持哮喘临床控制的药物。
主要有以下几类:1.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治疗持续性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己证实,ICS具有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降低气道宜反应也控制气道炎症,降低哮喘急性加重频率和严重程度,降低哮喘死亡率的作用。
为达到哮喘临床控制,与增加ICS剂量相比,在ICS基础上添加另一类控制药物[如吸入长效P2受体激动剂(LABA)或口服白三烯调节剂或缓释荃碱]为首选治疗方案。
常用ICS每H剂量及不同类型激素之间的换算见表仁2.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酰口三竝受体拮抗剂和5-脂氧合酶抑制剂。
作为哮喘控制药物单用时,白三烯调节剂的疗效通常弱于低剂量ICS,对于己在使用ICS的患者,白三烯调节剂不能替代ICSo大多数研究均证实,该药作为附加治疗疗效不如吸入性LABAoBA包括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
因为吸入性LABA似乎并不能控制气道炎症,所以不应长期单独应用,但与ICS联用能发挥最大疗效。
当单用中等剂量|CS无法控制哮喘时,吸入性LABA与ICS联合应用是首选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夜间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同时减少短效P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量和哮喘急性加重次数。
将LABA与ICS放入固定联合吸入装置,能提供更方便的给药方式,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4.缓释茶碱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低剂量也有轻度抗炎作用。
缓释茶碱不能作为控制哮喘一线用药,仅能作为单用ICS不能控制时的附加治疗。
即使用于附加治疗,疗效亦不如LABAo5.控制哮喘的其他药物如色甘酸钠、口服LABA、抗IgE药物、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和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等。
这些药物一般作用有限,仅适用于特定人群,且缺乏长期治疗的临床研究资料,因此不宜用于常规治疗。
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特效药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导致气道发炎、肌肉痉挛和气道收缩,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
对于患有哮喘的患者来说,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是至关重要的。
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特效药物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最佳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以帮助哮喘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首先,对于轻度哮喘患者来说,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一种常用的特效药物。
它能够快速扩张气道,缓解哮喘发作的症状。
这类药物通常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哮喘症状,是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
其次,对于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来说,吸入类固醇是一种常用的特效药物。
它能够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敏感性,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此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也是一种常用的特效药物,它能够持续扩张气道,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除了上述药物外,对于某些顽固性哮喘患者来说,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特效药物。
它能够针对特定的免疫通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减少气道炎症和肌肉痉挛,改善哮喘症状。
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哮喘患者来说,抗IgE抗体和抗IL-5抗体也是一种有效的特效药物。
它们能够针对特定的免疫通路,减少过敏原和嗜酸性粒细胞的释放,从而减轻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特效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使用特效药物时,也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帮助哮喘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对治疗哮喘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建议治疗哮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适当的剂量建议。
本文将介绍治疗哮喘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该疾病。
1. 治疗哮喘的药物分类在治疗哮喘过程中,常用的药物有两类:控制性药物和急性缓解药物。
控制性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哮喘发作,并减少炎症反应。
常见的控制性药物包括吸入类固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白三烯类药物。
急性缓解药物则用于缓解哮喘发作,主要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口服类固醇。
2. 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吸入药物是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式,通过吸入器将药物送达直接到肺部,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使用吸入药物需要掌握正确的技巧:- 首先,将药物倒入吸入器中,确保药物的安全和干净。
- 然后,用嘴唇密封吸入器,将嘴巴紧贴吸入器嘴口,使药物能够被吸入到肺部。
- 吸气的同时按下吸入器,逐渐吸气,保持深而缓慢的呼吸。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被吸入到肺部的深处。
- 在使用吸入器之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唇密封吸入器,将药物吸入肺部。
将嘴巴离开吸入器后,继续深吸一口气。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更好地到达呼吸道。
3. 药物剂量的建议正确的药物剂量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根据病情不同、年龄和哮喘严重程度的不同,药物的剂量也会有所不同。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
- 对于控制性药物,一般建议每天使用2次。
但具体的剂量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处方来确定。
如果患者的哮喘得不到控制,需要调整剂量,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 急性缓解药物的剂量应根据发作的程度而定。
轻度发作可以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每4-6小时使用1-2次。
对于重度发作,建议及时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类固醇。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治疗哮喘药物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定时用药:在正常情况下,患者应该每天定时使用治疗哮喘的药物,以保持控制和减少发作的风险。
- 规范使用: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哮喘的治疗方案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等症状。
针对哮喘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1.1 吸入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1.2 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哮喘患者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黏液分泌,扩张支气管。
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包括沙丁胺醇、茶碱等。
1.3 抗过敏药物:如果哮喘病因与过敏有关,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反应,缓解哮喘症状。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和抗白细胞介素药物等。
2. 物理治疗2.1 氧疗:对于严重的哮喘发作,氧疗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状况。
2.2 物理按摩:背部敲击按摩、气管刺激、乳腺按摩等物理按摩疗法可以刺激患者的反射神经,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缓解哮喘症状。
3. 预防措施3.1 避免过敏原接触: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尘螨、霉菌、花粉等过敏原,以防止过敏反应引发哮喘发作。
保持室内清洁,经常通风和洗涤被褥,可以减少过敏原的积累。
3.2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休息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哮喘症状。
3.3 饮食调理:合理调节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辛辣食物等。
4. 心理疏导哮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心理的调节,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与亲友聊天等方式,减轻精神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哮喘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预防措施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
在接受治疗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同时注意预防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治疗哮喘常用哪些药物哮喘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哮喘的治疗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药物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那么哮喘治疗有哪些常用药物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治疗哮喘的药物类型治疗哮喘的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具有抗炎效果的控制药物以及具有症状缓解效果的缓解药物,还要部分兼有两种作用。
控制性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缓释茶碱、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缓解类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通常情况下,控制性药物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主要通过其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全身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以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用量的药物;缓解性药物也被称作急救药物,可迅速解除患者支气管痉挛,进而缓解相关症状。
1.治疗哮喘常用哪些药物?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抗变态反应炎症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白三烯与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与趋化等。
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方式包括吸入、口服与静脉用药。
(1)吸入。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具有非常强的局部抗炎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良好,是目前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倍氯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环索奈德等。
通常需要遵医嘱合理用药,吸入1~2周以上方可见效。
(2)口服。
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泼尼松龙等,适用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者需要短期加强质量的患者,不建议长期口服激素用于维持哮喘控制的治疗。
(3)静脉用药。
针对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患者,应及时静脉用药。
常用药物包括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泼尼松龙等。
由于地塞米松的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多,应谨慎使用。
针对无激素依赖倾向的患者,可在短期内停药,约3~5天;针对存在激素依赖倾向的患者,应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待症状改善后逐渐减少剂量,之后改口服或吸入剂维持。
β2受体激动剂。
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对气道平滑肌与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的兴奋,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等的介质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促进气道上皮纤毛摆动,进而改善相关症状。
老年哮喘病的特效药有哪些?哮喘病发作的时候是很急促的,如果老年人患哮喘病,在护理的时候更要注意。
患有老年哮喘病的患者需要随身携带止喘的药物。
但是治疗哮喘的药物到底有哪些呢?治疗哮喘的药物有很多,但是适合老年人哮喘的特效药也不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哮喘的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人,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
但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
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患儿,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地吸入糖皮质激素。
目前上市的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3种,其中后两种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而作用较强。
其剂型可分3类: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溶液。
另外,还有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方式。
2 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尤其是气雾吸入广泛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3 茶碱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
用于长期控制时,主要协助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抗炎,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上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哮喘特效药,都是在哮喘发作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帮助呼吸的。
哮喘病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注意,只要哮喘不发作,是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
但是药物也要随身携带,以免发生一些突发的状况。
还要保持心情和情绪的稳定。
治疗哮喘的特效药是有哪些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在现代医学中,有许多特效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哮喘,这些药物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哮喘的特效药。
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常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特效药物。
它们通过刺激气道平滑肌松弛,从而扩张气道,缓解哮喘症状。
常见的SABA 药物包括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
这些药物通常以喷雾剂或雾化器的形式给药,可以快速缓解急性哮喘发作。
2.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是用于控制哮喘症状的特效药物。
与SABA不同,LABA具有持续时间更长的效果,可以长期维持气道的扩张。
常见的LABA药物包括沙美特罗尔和福莫特罗尔。
这些药物通常与吸入型皮质类固醇合用,以达到更好的哮喘控制效果。
3. 吸入型皮质类固醇(ICS)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是目前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支气管黏膜肿胀和分泌物产生,从而减轻哮喘症状。
常见的ICS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和倍氯米松。
这些药物通常与LABA 合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哮喘的特效药物。
它们通过阻断白三烯介导的支气管痉挛和炎症反应,减轻哮喘症状。
常见的LTRAs药物包括来福昔特和花旗松。
这些药物通常作为附加治疗加入到ICS或LABA治疗方案中。
5. 岩白菜制剂岩白菜制剂是一种来自中药的特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哮喘。
岩白菜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扩张支气管和增强免疫功能。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岩白菜制剂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总结起来,治疗哮喘的特效药物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岩白菜制剂。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减轻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建议患者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141-02【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1 急性发作期用药(1)哮喘轻度发作用药:哮喘轻度发作时,应按需吸入或口服β2激动剂。
常用的吸入β2激动剂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均为200~400μg 3~4次/d。
由于高浓度β2激动剂吸入后,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起效迅速、扩支气管效果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使用中注意当手指压下盛药小盖同时应立即用口慢慢吸气,后屏息10s再慢慢呼气,使药物能充分到达各远端支气管。
若患者特别是小儿配合有困难,可将药物压入贮雾瓶(spacerc)内,患者可从容吸入,效果更佳。
近年来发现部分患者由于无限增加吸入量而出现“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轻度以上哮喘急性发作或每天使用短效β2激动剂的次数、剂量需不断增加方能控制病情时,提示哮喘加重,此时切忌过分或盲目地增加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过多使用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心律紊乱),需要合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一般每日定时吸入剂量为200~600μg。
哮喘轻度发作者尚可口服短效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片2.4mg,3/d或特布他林片2.5mg,3/d。
当在夜间或清晨哮喘发作时,可口服长效β2激动剂或茶碱类药,如沙丁胺醇(每片8mg)或普鲁卡地鲁(每片25mg)或长效氨茶碱(每片0.1mg),均每晚睡前2h服1片。
亦可吸入长效β2激动剂。
(2)哮喘中度发作用药:应按需联合吸入β2激动剂及皮质激素,必要时口服长效β2激动剂或加用抗胆碱药物。
常用吸入皮质激素有丁地去炎松、倍氯米松等。
一般每日吸入剂量应大于600μg。
干粉吸入制剂丁地去炎松、倍氯米松等。
吸入中完全由患者的呼吸控制,能保证药物随着吸气而进入呼吸道。
吸入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无全身不良反应。
由于连续、规则吸入皮质激素1周后方能奏效,因此常与β2激动剂合用,能更有效的控制哮喘发作。
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1)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全身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 A,须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缓释茶碱、色苷酸钠、抗IgE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2)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其中包括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全身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
(一)激素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
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
,吸入为首选途径。
1、吸入给药:吸入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
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药物的大部分被肝脏灭活,因此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
研究结果证明吸入激素可以有效减轻哮喘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
当使用不同的吸入装置时,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多数成人哮喘患者吸入小剂量激素即可较好的控制哮喘。
过多增加吸入激素剂量对控制哮喘的获益较小而不良反应增加。
由于吸烟可以降低激素的效果,故吸烟患者须戒烟并给予较高剂量的吸入激素。
吸入激素的剂量与预防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的作用之间有非常明确的关系,所以,严重哮喘患者长期大剂量吸入激素是有益的。
吸入激素在口咽部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
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选用干粉吸入剂或加用储雾器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
吸入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大小与药物剂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代谢率及全身吸收药物的半衰期等因素有关。
已上市的吸入激素中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目前有证据表明成人哮喘患者每天吸入低至中剂量激素,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
哮喘的分型和药物治疗方案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气急、咳嗽和喘鸣音。
根据哮喘的临床表现和炎症类型,分型和治疗方案也略有不同。
本文将介绍哮喘的不同分型和相关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轻度持续型哮喘轻度持续型哮喘是最常见的一种哮喘类型,症状频率较低,每周发作少于2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无夜间症状。
治疗方案: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用于缓解急性发作时的症状。
2. 局部糖皮质激素(ICS):如倍氯米松吸入剂,用于控制炎症和预防发作。
3.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如沙美特罗,用于加强控制疗效。
4. 可考虑加用白三烯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或类固醇激素口服(如普鲁那朴酮)。
二、中度持续型哮喘中度持续型哮喘的症状较重,每周发作3-4次,夜间症状每月发作1-2次。
治疗方案:1. LABA与强化剂:如沙美特罗与倍氯米松的合并吸入剂,用于加强控制疗效。
2. 可考虑加用白三烯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或类固醇激素口服(如普鲁那朴酮)。
3. 季节性哮喘可考虑使用预防性药物(如过敏原免疫治疗)。
三、重度持续型哮喘重度持续型哮喘症状严重,每周发作多于4次,夜间症状频繁。
治疗方案:1. 高剂量ICS与LABA:如沙美特罗与倍氯米松的合并吸入剂。
2. 白三烯拮抗剂与ICS:如孟鲁司特与倍氯米松的合并吸入剂。
3. 可考虑加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类固醇激素口服、免疫抑制剂、儿茶酚胺H1受体拮抗剂。
四、儿童哮喘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案需更为慎重,常采取“由低到高、个体化”的原则进行调整。
治疗方案:1. 采用儿童剂型,药物浓度适当。
2. 首选ICS吸入剂,可加用SABA。
3. 根据病情,考虑逐步增加药物种类与剂量。
总结:哮喘的分型和药物治疗方案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和炎症类型进行调整。
轻度持续型哮喘可采用SABA和ICS控制治疗,中度持续型哮喘可加用LABA与强化剂,重度持续型哮喘需选择高剂量的ICS与LABA,儿童哮喘方案以儿童剂型为主,进行个体化调整。
治疗哮喘的特效药是有哪些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对于哮喘的治疗,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有哪些被认为是治疗哮喘的特效药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哮喘的发病机制。
哮喘主要是由于气道的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重塑等因素导致的。
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控制药物中,糖皮质激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能有效地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这类药物通常需要长期规律使用,以维持哮喘的稳定控制。
它们通过直接作用于气道,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预防哮喘发作。
白三烯调节剂也是常用的控制药物之一,代表药物有孟鲁司特钠。
它可以通过抑制白三烯的作用,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
对于一些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或者不能耐受的患者,白三烯调节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能增强哮喘的控制效果。
这类药物能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在缓解药物中,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比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起效迅速,能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
患者通常可以通过吸入器迅速吸入药物,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
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也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但由于其治疗窗较窄,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以避免中毒反应。
抗胆碱能药物,像异丙托溴铵,可通过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来舒张气道。
对于某些哮喘患者,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
除了上述常见的药物,生物制剂在哮喘治疗中也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奥马珠单抗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特别是血清 IgE 水平升高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能够特异性地结合 IgE,降低过敏反应,从而减少哮喘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特效药”的定义并非绝对,对于不同的患者,由于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等因素,药物的疗效可能会有所不同。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一)治疗药物分类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
前者指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气道慢性炎症,亦称抗炎药;后者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亦称解痉平喘药。
(二)常用治疗药物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吸入型激素由于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
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氟替卡松。
通常需规律吸入1〜2周以上才能起效。
口服常用泼尼松和泼尼松龙。
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静脉给予激素,如甲泼尼龙。
2.β2受体激动剂为解痉平喘药,分快速起效和缓慢起效两种。
快速起效类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主要不良反应有心悸、骨骼肌震颤、低钾血症等。
缓慢起效的有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
目前常用激素与缓慢起效的联合制剂,如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干粉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干粉剂。
3.白三烯调节剂为抗炎药,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可单独应用控制哮喘。
如孟鲁司特,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4.茶碱类药物可舒张支气管和气道抗炎。
口服常用药物有氨茶碱和缓释茶碱,常用剂量每日6〜10mg/Kg。
静脉用氨茶碱主要用于重症哮喘。
不论静脉与口服每日最大用量不超过1.0g。
5.抗胆碱药为解痉平喘药,分短效和长效制剂。
异丙托溴铵效用维持时间4〜6小时,多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噻托溴铵作用时间维持可达24小时,主要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以及慢阻肺患者的长期治疗。
哮喘病用药有哪些临床上将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及能长期预防和控制哮喘的药物。
那么,哮喘病用药有哪些呢,小编准备了哮喘病用药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哮喘病用药一、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具有扩张支气管、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激动人体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使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增加,从而起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β2受体激动剂的品种较多,大致可分成三代。
第一代属于非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主要包括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
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
第二代属于选择性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主要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酚丙喘宁等。
此类药物的特点是作用的时间短(4~6个小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小。
第三代属于长效的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主要包括福米特罗和丙卡特罗等。
此类药物的特点是作用的时间长(一般超过12个小时),适合经常在夜间发病的哮喘患者使用。
β2受体激动剂的给药途径可首推雾化吸入法。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气道反应性增高,故经常使用(每周使用两次以上)β2受体激动剂的哮喘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激素类药物。
2.茶碱类药物:茶碱类药物具有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浓度,促进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及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的作用。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氨茶碱、丙羟茶碱、喘定等。
茶碱类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使用茶碱类药物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和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引起抽搐甚至死亡。
故患有心、肝、肾功能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以及孕妇、儿童、老人均应慎用此类药物。
另外,甲氰咪胍、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喹诺酮类等药物可影响茶碱类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因此人们在将茶碱类药物与这几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应减量使用茶碱类药物。
哮喘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并且对外界刺激很敏感。
在治疗哮喘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病人需要的是预防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
单纯的解痉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已经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使用具有抗炎作用的激素、抗过敏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等,以达到抗炎和降低气道反应性为目的,成为了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
那么,哮喘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呢?
1.支气管扩张剂
(1)茶碱类
可以松弛气道平滑肌,并有兴奋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排出,还能恢复呼吸肌疲劳。
目前使用的有氨茶碱、喘定、定喘止咳片及茶碱缓释片、控释片等,今后主要是小剂量,长效控释制剂为其发展方向。
(2)b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
有舒张支气管,增加气道上皮细胞纤毛清除作用,并能使血中嗜酸细胞减少等。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舒喘灵、氯喘片、博利康尼、阿斯美等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吸入。
(3)抗胆碱类药
对气道平滑肌有较强松弛作用,口服的有654-2,吸入的有爱全乐气雾剂。
糖皮质激素
能消除支气管壁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防止黏膜水肿,能制止黏膜分泌产生刺激性化学介质。
临床上除了地塞米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外,最常用的有丙酸倍氯松(“必可酮”、“信可松”)等气雾剂。
急性发作期用静脉点滴或短期口服,缓解期小剂量长期吸入,均不会
造成全身副作用,也不会对骨代谢和儿童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擅自停药、减量或加量。
少数人吸入类固醇后,能引起喉部不适或声音嘶哑,可用水漱口,清洗喉部,消除此反应。
3.抗过敏药物
抗过敏药物可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凝集,同时抑制其释放组织胺等介质。
临床上使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克敏能、曲尼司特、酮替芬等。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能抑制白三烯多肽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白三烯受体结合所引起的支气痉挛,有效预防白三烯多肽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呼吸道水肿,同时还能抑制白三烯多及产生的呼吸道嗜酸粒细胞浸润。
主要药物有扎鲁司特、普鲁司特。
5.免疫调节剂
由于哮喘属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又与病毒感染等其他因素有关,所以应用免疫调节剂,能增加患儿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感染,可大大减少哮喘的发作。
常用的有胸腺肽、核酪、转移因子、乳珍、中药等。
6.抗生素
一般情况下不需服用抗生素。
但如果发作时间较长,有发热或合并支气管炎、肺炎等细菌感染的症状时,则可以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7.中药治疗:
要根据病人寒热、虚实各证候辨证施治,哮喘急性发作,给与解痉平喘化痰的汤药或中成药,缓解期中医着眼于整体,采用扶正固本内服外治的综合疗法,内服补肺健脾益肾的汤药,外治穴位敷贴、穴位注射。
治疗哮喘的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能只强调解痉,而忽视抗炎。
哮喘发作的时候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哮喘发作的程度,适当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可以口服、静脉点滴或吸入治疗。
中西药合用有效控制发作,减少激素的用量。
缓解期的治疗也不能忽视,对预防复发和加重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医主要采用抗过敏、小剂量激素吸入治疗,减少哮喘的发作,减轻发作的程度。
只要控制得好,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抵抗力的增强,哮喘能够减轻或不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