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旅客运输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15
旅客运输组织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下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
掌握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形式;
了解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掌握旅客运输组织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旅客运输组织概述:介绍旅客运输组织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形式,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多式联运等。
旅客运输方式:详细介绍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包括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轻轨、火车、飞机等。
旅客运输组织的管理:介绍旅客运输组织的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包括票务管理、车场管理、安全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旅客运输组织中的应用等。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旅客运输组织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授来系统讲解旅客运输组织的相关知识。
讨论法: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旅客运输组织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法: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旅客运输组织实际工作,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则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特殊旅客运输》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教研室授课类型教材名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学课时教学用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特殊旅客的定义;2、熟知特殊旅客的承运范围与拒载旅客的范围;3、能区分特殊旅客的限制条件与票价情况;4、熟知常见特殊旅客的承运条件和服务要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对特殊旅客的定义、范围以及限制条件和服务要点有更多的认识与理解;2、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知识结果的成就感;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特殊旅客的承运范围;2、特殊旅客的一般承运条件及服务要点;3、特殊旅客的大致分类。
教学难点1、区分有无座位限制的特殊旅客;2、不同特殊旅客的服务要点;3、对病患旅客与残疾旅客的区分。
教学手段与方法1、以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为主,辅以讲授法,提问法,并借助练习法加深记忆;2、引导+启发式结合教学。
教师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备注1、1、案例导入1、关于王女士智障儿子被国航驱逐事件的声明2、问题思考:哪些旅客属于特殊旅客;为什么特殊旅客有一些限制条件?特殊旅客分为重要旅客、无成人陪伴儿童、孕妇、老年旅客、盲人/聋人旅客、病残旅客、轮椅旅客、担架旅客、遣返旅客、醉酒旅客、犯人等种类,对不同类型的特殊旅客有不同的运输规定。
由于特殊旅客需要特殊照顾和服务,可能会影响到对同一航班其他旅客的服务,因此每一航班对接受的各类特殊旅客(除重要旅客外)应有数量限制,对特殊旅客接受人数的控制由航班的控制部门负责。
1、案例讲述2、提出问题3、教师总结1、聆听事件过程2、思考回答问题8分钟2、2、特殊旅客3、定义义特殊旅客:是指承运人在接受和运输过程中,给予特别礼遇或给予特别照顾的,又或者需要符合承运人规定的运输条件方可承运的旅客。
课程名称:旅客运输课程类型:专业课程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基本知识。
3. 了解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旅客运输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3. 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1. 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2. 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适用场景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相关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料。
3. 学生分组,准备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旅客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旅客运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二、基本概念与分类1. 介绍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如客运、货运、行李运输等。
2. 讲解旅客运输的分类,如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航空客运、水路客运等。
3. 分析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三、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1. 介绍旅客运输的组织结构,如客运站、车辆、人员等。
2. 讲解旅客运输管理的流程,包括票务管理、运输组织、服务保障等。
3. 分析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 对比分析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航空客运、水路客运的优缺点。
2. 讨论不同旅客运输方式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五、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如高铁运营、公交优化等。
2. 分析案例中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以及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六、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旅客运输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七、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旅客运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旅客运输的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旅客运输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流程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