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知识点
- 格式:ppt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35
哲学选择题中经常会考查到一些易错易混点点,命题人会挖一些小坑,考生如果审题不仔细就会掉进陷阱,下面按单元整理了必修四中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错误的:1、人人都有世界观,世界观是自觉形成的。
(自发不等于自觉,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2、世界观是做的,方法论是想的。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是做的。
方法论是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是想的)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理想信念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夸大意识作用)4、正确的世界观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5.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枯萎)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删去辩证)7.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8.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9.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之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是指它在自然观上是唯心的,历史观上坚持群众观。
(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历史观上是唯心的)10. 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
(不一定)11. 唯心主义都主张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客观唯心主义)12. 在本原问题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还存在着二元论这第三个基本派别。
(在本原问题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1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 ×)点拨: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点拨: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
( ×)点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 ×)点拨: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 ×)点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点拨: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 ×)点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8、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点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 ×)点拨: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2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高频易错点辨析易错1.哲学起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辨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易错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易错3.世界观就是哲学。
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上升为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易错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辨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简单相加,不能说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易错5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
辨析: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最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易错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辨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升华。
易错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易错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易错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辨析: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并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易错10意识是大脑的特有机能。
辨析: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易错11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辨析: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错误的、歪曲的反映。
易错12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辨析:意识有正误之分,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易错13有了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2020整理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双方就是对立和统一。
( ×)点拨:事物包含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称为矛盾。
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
2、差异就是矛盾。
( ×)点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差异,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3、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无条件的。
( ×)点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相互转化,没有条件无法相互转化。
4、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
( ×)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 ×)点拨: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只说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或只说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都是错误的。
5、事事有矛盾,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 ×)点拨:“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6、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或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
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8、“两点”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
( ×)点拨:“两点论”具有广泛的哲学意义,应根据不同的事物具体考察各自的“两点”是什么,两点是具体的、多样的。
9、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
( ×)点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10、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必修四的政治课本中,有很多复杂的原理知识概念,很多相似的知识点我们会经常弄错,你想知道都有哪些容易出错的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四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必修四政治易错知识1. 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2.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注意: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 哲学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注意: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5.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就是唯心主义。
(注意: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6.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7.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万事万物的抽象和概括,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9.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注意: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0.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也是主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的,意识的反映形式却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不能制约客观规律)11.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2. 读书也是获得认识的来源之一。
高二政治必修四易错点复习政治必修四知识点,高二学生要认真对待那些考试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易错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易错点(一)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整理积累知识,也就应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好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1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 × )点拨: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 )点拨: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
( × )点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 × )点拨: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 × )点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 )点拨: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 × )点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8、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 )点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整理归纳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整理1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 × )点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或者说实践)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2、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 × )点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3、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 × )点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精神力量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主观的。
( × )点拨: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 )点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错误的反映。
6、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 × )点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离不开物质。
7、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 )点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8、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 × )点拨:意识的反作用无法比较大小。
9、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 × )点拨:客观实际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四整理2求索真理的历程1、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 × )点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
2、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 × )点拨: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是一种主观活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实践虽然受主观意识的指导,但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都是客观的,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3、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篇: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的来源: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
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①本意角度:爱智慧。
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
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政治必修四第三课易错内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
2.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3.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4.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 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6. 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7.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 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并非十分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9. 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0. 美联储加息,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会流向收益高的地方,进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 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4.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5. 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6. 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 生产决定消费。
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
2.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3.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不含投资)的比例。
4.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点在高中政治必修四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不少知识存在着易混易错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点(一)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点(二)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中学政治必修四易错学问点总结中学政治必修四易错学问点总结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相识和改造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须以敬重客观规律为前提)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改造客观世界)4.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详细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5.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有条件的)6.哲学是详细科学的基础,详细科学指导哲学。
(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详细科学探讨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实践的)9、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此观点是正确的)10.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1.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12.全部正确的意识都是相同的;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闻是人创建出来的。
(相识角度、学问构成等差异确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13.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变更。
(人们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建条件建立新的联系)14.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四周的其他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15. 量变必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量变必需达到肯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16.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17.普遍性与特别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共性和特性)18.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冲突确定的。
(主要方面)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
(是否承认冲突,是否承认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人类社会的基本冲突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冲突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2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须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冲突。
高一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知识点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知识点1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于理论,于人们在理论中对世界的追问和考虑。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详细科学的根底。
(提醒:详细科学是哲学的根底。
哲学为详细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5.哲学与详细科学是整体与局部、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醒:哲学与详细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与唯心的根据。
(提醒:哲学根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是划分唯物和唯心的根据。
哲学根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根据。
)7.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
(提醒:应弄清唯物和唯心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和唯心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知识点21.规律是永久不变的、无条件的。
(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根底。
(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根底。
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打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4.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
高中政治必修4易错易混第一课1.哲学决定生活。
分析: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
2.哲学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哲学促进实践发展。
分析:分析关系要注意辩证,既要注意哲学产生于实践,又要看到哲学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一双向关系;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只有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哲学才能给人智慧,才能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分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分析: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分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分析:概括和总结不同于总和或相加。
要区别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分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不可颠倒。
8.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分析:不能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与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混淆。
第二课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分析: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源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基本问题的观点。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哲学基本问题之一)展开的。
4.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及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平等的。
分析: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