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原》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13.03 KB
- 文档页数:2
草原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草原》教学反思《草原》新学期伊始,第一篇课文就是《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感悟到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两节课时间的教学,既留下了不少精彩片段,也有几处遗憾。
1、成功的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刚从散漫的寒假中回到课堂学习中的孩子们学习兴趣很浓,对课堂的精彩期待值比较高,为了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找了大量的教学课件。
上课时,我首先以腾格尔的一首《我的天堂》导入,让学生产生疑问:腾格尔所指的天堂在哪里?为什么称之为天堂?学生在音乐中想像了草原的风光,我便自然地提出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
然后,演示了大量的蒙古草原风景图。
学生对这些图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都全神贯注地欣赏着。
虽然我们的学生没有机会去实地参观蒙古草原,但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茫茫草原之中了。
当学生陶醉于美景之中时,他们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钻研课文。
2、提纲挈领,品读感悟,熟读成诵。
我采用提纲挈领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一句话。
可当我巡视他们画出的答案时,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快地找到中心句,还有的学生找不正确,三分之一的学生画的是具体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
我有些纳闷,是问题太难?还是学生读不懂课文?甚至是不熟悉课文?在我的启发下,当学生把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找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碧千里&”这个词。
我问学生老舍是怎样写出草原的一碧千里的?&”学生思考片刻后对问题迅速做出了反应并准确地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做答。
讲解第一段的时候,我虽然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到位,但还有一点是比较满意的。
小学生草原的儿子读后感600字示例文章篇一:《读〈小学生草原的儿子〉有感》《小学生草原的儿子》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通往神秘草原世界的大门。
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着封面上那片绿油油的草原,还有一个小男孩骑着马在草原上飞奔的画面,心里就充满了好奇。
我想,这个小男孩在草原上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书里的小男孩叫巴图,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原儿子。
他的生活和我们在城市里的生活那可真是太不一样了。
我们每天早上被闹钟吵醒,然后匆匆忙忙吃个面包喝杯牛奶就去上学。
可巴图呢?他每天早上是被小羊羔“咩咩”的叫声唤醒的。
他一睁开眼,看到的就是蒙古包那圆圆的顶,闻到的是草原上清新的空气,混合着青草和奶香的味道。
他走出蒙古包,就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那草原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绿色毯子,一直铺到天边。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特别羡慕巴图,我心里想,我们这儿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哪有这样广阔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尽情奔跑呢?巴图在草原上有好多小伙伴,他们一起放羊。
那些羊儿就像一朵朵移动的白云,在草原上飘来飘去。
巴图和小伙伴们一边放羊,一边在草原上玩耍。
他们会玩一种特别的游戏,找一种特别的草,看谁找得又快又多。
我想,这要是我去玩的话,肯定找不过他们,他们对草原太熟悉了,就像我熟悉自己家的小区一样。
有一次,巴图的一只小羊走丢了,他可着急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在草原上到处找啊找,喊着小羊的名字。
他的小伙伴们也都来帮忙,大家把草原都翻了个遍。
最后在一个小土坡后面找到了小羊。
巴图高兴得跳了起来,就像中了大奖一样。
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在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忙。
巴图还会骑马呢。
他骑在马背上,那马跑得可快了,就像一阵风。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别人骑马,觉得特别帅气。
巴图骑马可不是为了耍帅,他要骑着马去赶牛群,去看望远处的亲戚。
他和马就像是最好的朋友,马能听懂他的话,他也知道马的想法。
我就想啊,要是我也能有一匹这样的马就好了。
我可以骑着它去好多好多地方,不用再挤那又闷又热的公交车。
阅读答案《草原》阅读答案(优秀7篇)《草原》阅读答案1草原的广阔无垠让人向往,漫步草原上,享受那空气中花草的清香,草原上散步吃草的牛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草原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草原阅读材料黄昏时分,我独自漫步在草原上,肌肤触摸着空气的温润和花草的清香,身体被视线牵动着转了一圈儿,然后便静静地立在了那里。
此刻,周围没有一个人。
任何肉眼可以捕捉到的活物都没有。
目光漫向天际。
天边,最后一抹玫瑰色云霞正在一点一点地淡下去,最后完全消失了。
夜,抖开黑色的大幕,开始收拢天地,月亮迫不及待地从草天连接处探出头来,像个童贞的小姑娘,越过地平线,渐渐地往上爬着,不一会儿,便明丽大方起来。
一个满月,圆润,恬静。
随后只见她轻轻地甩了一下衣袖,那月光便一泻千里,为草原铺上了一床银色的被子。
溶溶月色,从发梢到脚趾,柔和而均匀地抚摸着我身上的各个部位,同时也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带给我一种崇高而宁静的感觉。
我兴奋得简直不知所措。
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在草原上赏月,沉浸在无边的月色里,好像是吃了一个水蜜桃,甜蜜中透着一种舒坦和惬意。
草原上的月光,是由纯洁、希望和喜悦组成的,释放着一种特别的光明。
看不到一棵树。
只有洁白的蒙古包,像一朵朵白莲花似的散落在将要入睡的草原上。
脚下,毛茸茸的草地,一直绵延到天际。
月光无遮无拦,直射到地上,体贴而大方。
不象城市。
在那里,她不像路灯那么让人看重,只能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忽隐忽现,一波三折,让人觉得恍惚。
像是被包裹在润泽里的一只茧,我在明亮中享受着温暖;又像是置身在一个偌大的密封着的光圈中,只见光明,听不到一点声音。
驻守在耳边的,只是自己轻微的呼吸和坦荡的心音。
心田异常平静,一如晶莹的月光一样。
眼前亮亮的。
俯下身去摸一摸那些草尖。
草们齐刷刷地昂着头,挺起身子,透着一脸的光彩和兴奋,比白天里还要精神。
它们簇拥在一起,成就了一块天然的大草甸子,温暖,厚实,像一张睡床。
草原牧羊犬读后感受读后感一《读〈草原牧羊犬〉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特别好看的书,叫《草原牧羊犬》。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叫蒙克的草原牧羊犬的故事,它可勇敢、可聪明啦!蒙克在草原上保护着羊群,和那些想要偷吃羊的坏蛋们斗智斗勇。
有一次,一只大狼偷偷地靠近了羊群,蒙克一点儿也不害怕,它冲上去就和大狼打了起来,最后成功地把大狼赶跑了。
我觉得蒙克真的太厉害了,它是羊群的大英雄。
我也要像蒙克一样勇敢,遇到困难不退缩。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动物也是有感情、有智慧的。
我们要爱护它们,和它们做好朋友。
读后感二《〈草原牧羊犬〉读后感》《草原牧羊犬》这本书让我特别喜欢。
书里的蒙克特别忠诚,它一直守护着主人和羊群。
不管遇到多大的危险,它都不会离开。
记得有个情节,草原上下起了暴风雪,蒙克还是坚持在外面守护羊群,不让一只羊走丢。
它自己都快被雪埋住了,还在努力坚持。
我被蒙克的这种精神感动了。
以后我也要像蒙克一样,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忠诚,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本书真的很棒,让我学到了很多。
读后感三《读〈草原牧羊犬〉的感受》我读了《草原牧羊犬》这本书,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感受。
蒙克是一只特别棒的牧羊犬,它很勇敢,也很聪明。
有一回,来了一群坏人想要抢走羊群,蒙克想办法把坏人引到了陷阱里,保护了羊群。
它还很有耐心,教小羊们怎么躲避危险。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有时候做事情没有耐心,以后我要向蒙克学习。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勇气、有智慧、有耐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读后感四《〈草原牧羊犬〉让我懂得了……》读完《草原牧羊犬》,我懂得了好多好多。
蒙克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佩服。
就算受伤了,它还是会继续保护羊群。
还有它对主人的忠心,让我知道了要对身边的人好,要珍惜他们。
我要像蒙克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忠诚的人。
这本书真的是太好看啦,我推荐给我的小伙伴们,希望他们也能读一读。
读后感五《我喜欢〈草原牧羊犬〉》《草原牧羊犬》这本书太好看啦!我特别喜欢。
读《红花草原》有感 400字
读《红花草原》有感——史桐睿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红花草原》。
这本书主要写了小石羊多利、爸爸白羊大棉袄和妈妈多娜住在红花草原上,可是大黑羊们从黑羊村来到红花草原,他们爱吃红花草的根,把黑羊村的黑羊都带到红花草原上,吃掉了所有红花草的根,首领因为战斗而跳崖了。
大部分石羊在红花草原上变成了石头。
多利和爸爸妈妈逃了出来,可是没想到,收他们的人家把多利的爸爸和妈妈卖掉了,小石羊多莉只好跑到城里,为了逃命,他只好在公园里变成了石头,默默地站在那里。
三年后,方果子、蒲爷爷和英子婆婆经过了努力,总算找到了所有石羊和多利的爸爸妈妈,还从多利的皮毛里找到了红花草的种子,红花草原复活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精选19篇《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精选篇1最近我读了《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是美国劳拉·英格斯·怀德写的,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描写劳拉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驾着马车,经历了重重困难搬家到大草原的故事。
劳拉一家人是当时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缩影,他们一家人生活在风景如诗如画的大草原上,虽然衣食无忧,但也时时面临着危险与威胁。
他们勇敢而坚强,重建房子的辛苦他们不怕,被狼群包围威胁他们也不怕,熊熊的烈火他们更不怕……他们用智慧与行动克服了重重困难。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劳拉一家的坚强的意志与毅力。
他们经历的是常人没有经历的,他们在草原上受到过伤害,可他们没有哭泣、没有放弃,他们选择了坚强。
他们的日子虽然过得艰辛,但简陋的小木屋里却装满了爱,充满了幸福。
和他们相比我们更幸福,我从很小就有爷爷奶奶的照顾,爸爸妈妈的呵护,小狗陪伴我玩耍,还有一个又大又明亮的家,又有一个大大的卧室,还可以吃零食,但我们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缺少劳拉一家人的精神。
这本书让我知道,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爱,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到底的决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精选篇2在假期中,我看了一本“草被原上的小木屋”,深深地被作者罗兰的亲身经历感动。
她的家没有房子,从小跟家人过着四处前徙的生活,终于有一天,他们在草原上有了一间小木屋。
经过他们勤劳的奋斗,小木屋有了炉子,有了热水。
生活刚有好转,一场战争使她们离开了小木屋,但罗兰没有失去信心,仍然坚强,勇敢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物质优越的现代,应珍爱生活,学习她那种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勤劳,开朗的精神。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精选篇3《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和《草原上的小木屋》这两本书是姊妹篇,它们都是美国著名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的作品。
罗兰从65岁开始写作,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写了9本书,这套系列书都是根据罗兰早年的真实经历写的。
读《草原之王》有感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草原之王》,这是一本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喜爱得舍不得放手了。
书的主人公是一头勇敢且强大的驼鹿,在麻莫泽克尔荒原上,这里是驼鹿的天下,我们的主人公——麻莫泽可儿王就在一片圆丘上出生了,不过它的形象实在怪异,还不如小猪崽那样喜人,刚出生不久,小驼鹿就遭遇了熊的袭击,差点送命。
此后,他的内心总是非常恐惧,随时准备往前跳——因为它怕熊。
这是它唯一害怕的,但的确让他怕得要命。
不久,驼鹿王第一次长出了犄角,虽然分叉还不是太多,但也令它心花怒放。
在其后四年,驼鹿王生出许多亘古未有的犄角,它变得更加高大、冲动、专横,即使最勇敢的雄驼鹿只要听见那深沉的呼叫声,都会压住自己的怒火,也只能悄悄地离开。
驼鹿王愈长愈高,脑袋也愈来愈灵,他打败敌手,繁衍子孙,这些子嗣在它身后多年给它带来美誉。
可是,它的尊贵中一直有一样严重的遗憾,它怕熊,虽已是由来已久的事,但这仍使它感到羞辱,那怕只是一头半大的幼熊喷一下鼻子,都会使它吓得魂飞魄散。
当驼鹿王九岁时,它终于抹去了心中的恐惧,杀死了令它害怕的熊,成为了这片荒原上的王者。
读完这本书,的确让我受益匪浅,我突然想起了《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你害怕什么,不敢勇于面对,总是逃避,那么你终究只能一辈子活在恐惧里。
因此,其实最大的敌人不是危险、恐惧,而是不能克服、超越自己。
人生好似路,路上有坎坷曲折,人生也有困难险阻,只要你不畏惧,拥有一颗敢于面对困难的心,那么,困难也不过是你在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是让我们超越自己的一条成功之路!要知道,梅花之所以怒放于寒冬,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意志;松柏之所以四季常青,是因为坚忍不拔的毅力;荷花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洁身自好的品质,人生路上哪有什么捷径,只有经历过风雨,方能遇见彩虹。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生也没有一日成才的配方。
读《草原》有感
《草原》是老舍爷爷的著作,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还让我感受到蒙汉人民的情深·这篇课文讲了老舍爷爷一行人乘车去草原访问,一路的奇丽风光及蒙古族的民族风情他们难舍难分的故事。
读着这篇,心中充满憧憬和希望。
我遐想着如果我能在草原上借着东风放纸鸢,看它在蓝天之下翩翩起舞,自己在茫茫碧海之中奔跑,玩累了,躺在草地上,仿佛蓝天轻易地就能够摸一摸,看白羊嚼着青草,牛马摔跤,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到了正午,和蒙古族人民吃着美味佳肴,那热情的招待,那浓浓的情谊,使草原又多添了一种人情美。
这时候,我不得不想唱一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如此美的环境怎能不让人驻足长留。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汉两族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夕阳下,在草原上我们各自话别·这样的场景真是人激动不已。
但是,现如今的草原已失去了当初的辉煌,由于牧民不断开垦,牛羊不断增多,草原上已·已·唉!难道我们要让这样的事发生吗?不,绝不,一旦这样,我们未来会多么渺茫,必须要停止这类事情的发生,所以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