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第1讲 连连剪剪
- 格式:docx
- 大小:9.53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二年级上册奥数知识点精讲第1课《速算与巧算》练习及答案一、“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1)96+15(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解:(1)45-18+19=45+19-18=45+(19-18)=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2)45+18-19=45+(18-19)=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和=中间数x个数(1)计算:1+2+3+4+5+6+7+8+9=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2)计算:1+3+5+7+9=5×5 中间数是5=25 共有5个数(3)计算:2+4+6+8+10=6×5 中间数是6=30 共有5个数(4)计算:3+6+9+12+15=9×5 中间数是9=45 共有5个数(5)计算:4+8+12+16+20=12×5 中间数是12=60 共有5个数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和=(首数+末数)X个数的一般(1)计算:1+2+3+4+5+6+7+8+9+10=(1+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2)计算:3+5+7+9+11+13+15+17=(3+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3)计算:2+4+6+8+10+12+14+16+18+20=(2+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1)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2)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实际上就是把有的加数带有符号搬家)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习题一1.计算:(1)18+28+72(2)87+15+13(3)43+56+17+24(4)28+44+39+62+56+212.计算:(1)98+67(2)43+28(3)75+263.计算:(1)82-49+18(2)82-50+49(3)41-64+294.计算:(1)99+98+97+96+95(2)9+99+9995.计算:(1)5+6+7+8+9(2)5+10+15+20+25+30+35(3)9+18+27+36+45+54(4)12+14+16+18+20+22+24+266.计算:(1)53+49+51+48+52+50(2)87+74+85+83+75+77+80+78+81+847.计算:1+2+3+4+5+6+1+2+3+4+5+6+1+2+3+4+5+6+1+2+3+4+5二年级奥数上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解答。
二年级奥数连连剪剪(一)
例1:一根绳子长6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多少段?要剪多少次?
1.一段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要锯几次?
2.一根25厘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可以剪几段?要剪几次?
3.一根6米长的电线,电工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剪几次?
例2: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1.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2.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
3.一根20厘米长的绳子,剪了4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厘米?
例3: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后,平均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
1.一根绳子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
2.一根铁丝被剪了5次后,平均每段长6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重叠在一起,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2米,这两根绳子总长多少米?。
第六讲:应用题系列—连连剪剪【有话要说】最近的二年级数学报中,考到了一个根绳子剪4次被剪成5段,住7层楼要走6层楼梯......这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特殊的问题。
想做好这类题就要多动脑筋想想,多动笔画画,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经典例题】例1:一根绳子长8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多少段?要剪多少次?思维训练:(1)8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2米长,要求可以剪多少段,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8÷2=4(段),可以剪4段。
(2)要求剪几次,可以用线段图分析:2米8米从图中可以看出剪的次数比剪的段数少1。
即剪的次数=段数-1。
列式如下:8÷2=4(段)4-1=3(次)答:可剪4段,要剪3次。
练习1:一根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练习2:一根25厘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剪几次?练习3:一根6米长的电线,电工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剪几次?例2: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三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思维训练: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应该剪成了4段。
求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也就是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8÷4=2(米),因此平均每段长2米。
列式如下:3+1=4(段)8÷4=2(米)答:平均每段长2米。
练习1: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练习2: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练习3:一根20厘米长的绳子,剪了4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厘米?例3: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平均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思维训练:(一根绳子被剪4次,剪成了几段?)练习1:一根绳子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练习2:一根铁丝被剪了5次后,平均每段长6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练习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重叠在一起,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2米,这两根绳子总长多少米?例4:小明家住六楼,他从一楼走到二楼要用1分钟,那么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几分钟?思维训练:从一楼到二楼有一层楼梯,那么从一楼到六楼应该有6-1=5(层)楼梯。
专题三
姓名:_______________ 1、一根木料长18米,木工把它锯成3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
2、一根20厘米长的绳子,剪了4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厘米?
3、一根铁丝被剪了5次后,平均每段长6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4、两根同样长的绳子重叠在一起,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2米,这两根绳子总长多少米?
5、小红家住7楼,她从一楼走到三楼要用2分钟,那么她从一楼走到七楼要用几分钟?
6、王师傅家住六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7、二年一班第一队有28人,第二队有36人,怎样调整才能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
8、二年一班有60个小朋友排两队做操,从第一队调4人到第二队,两队人数同样多,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几人?
9、甲借给乙3本书后,两人书的本书同样多,这时乙有12本书,甲原来有几本书?
10、体育课上同学们排成两队,第一队26人,第二队20人,又来了8人,应该怎么样分,才能使两队的人数相等呢?
11、芳芳和南南有一些糖,芳芳给南南5块后,芳芳比南南还多2块。
原来芳芳比南南多几块糖?
12、妈妈今年30岁,女儿比妈妈小24岁。
3年后女儿几岁?3年前女儿几岁?
13、哥哥小明和弟弟小亮今年的年龄和是25岁,3年后他俩相差5岁。
哥哥小明和弟弟小亮今年各几岁?
14、姐姐今年10岁,姐姐3年前的年龄与妹妹2年后的年龄相等。
妹妹今年多少岁?
15、小丽今年3岁,小强今年9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0岁时,小丽和小强各是多少岁?。
小学二年级上册奥数知识点精讲第1课《速算与巧算》练习及答案一、“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1)96+15(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解:(1)45-18+19=45+19-18=45+(19-18)=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2)45+18-19=45+(18-19)=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 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和=中间数x 个数(1)计算:1+2+3+4+5+6+7+8+9=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2)计算:1+3+5+7+9=5×5 中间数是5=25 共有5个数(3)计算:2+4+6+8+10=6×5 中间数是6=30 共有5个数(4)计算:3+6+9+12+15=9×5 中间数是9=45 共有5个数(5)计算:4+8+12+16+20=12×5 中间数是12=60 共有5个数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和=(首数+末数)X个数的一般(1)计算:1+2+3+4+5+6+7+8+9+10=(1+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2)计算:3+5+7+9+11+13+15+17=(3+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3)计算:2+4+6+8+10+12+14+16+18+20=(2+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1)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2)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实际上就是把有的加数带有符号搬家)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习题一1.计算:(1)18+28+72(2)87+15+13(3)43+56+17+24(4)28+44+39+62+56+212.计算:(1)98+67(2)43+28(3)75+263.计算:(1)82-49+18(2)82-50+49(3)41-64+294.计算:(1)99+98+97+96+95(2)9+99+9995.计算:(1)5+6+7+8+9(2)5+10+15+20+25+30+35(3)9+18+27+36+45+54(4)12+14+16+18+20+22+24+266.计算:(1)53+49+51+48+52+50(2)87+74+85+83+75+77+80+78+81+847.计算:1+2+3+4+5+6+1+2+3+4+5+6+1+2+3+4+5+6+1+2+3+4+5二年级奥数上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解答。
一、本讲主要学习三大图形处理方法:(1)理解掌握图形的分割;(2)理解掌握图形的拼合;(3)理解图形的剪拼.本讲中很多类型的题目还要求同学们去动手尝试.通过本讲知识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图形的分割、拼合、剪拼的方法,锻炼同学们的平面想象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把一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要求分成几个图形,就叫做图形的分割.(2)反过来,按一定的要求也可以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完美的图形,就叫做图形的拼合.(3)将一个或者多个图形先分割开,再拼成一种指定的图形,则叫做图形的剪拼.我们在图形的分割、拼合和剪拼的过程中,都要结合所提供的图形特点来思考.(1)如果把一个图形分割成若干个大小、形状相等的部分,那么就要想办法找图形的对称点,把图形先分少,再分多.(2)图形中,如果有数量方面的要求,可以先从数量入手,找出平分后每块上所含数量的多少,再结合数量来分割图形.(3)如果是要把几个图形拼合成一个大图形,要特别注意每条边的长度,把相等的边长拼合在一起,先拼少的,再拼多的.(4)如果是剪拼图形,要抓住“剪、拼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这个关键,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特点,通过分析推理和必要的计算,确定剪拼的方法.二、解题关键:分割其实就是运用特殊的三角形(等角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正方形、等边图形的特殊性质进行分割而得,所以分割的关键是利用了特殊图形的关系解题。
三、解题思想:这其实就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思想,各位同学不仅要学会几何题中的这种方法,更要细细体味这种思想在解决各种问题中的妙用。
有一天,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做游戏.小狗齐齐看到一个图形,是一个正方形缺了一部分,齐齐想:这个图形如果剪一剪、拼一拼,成为一个正方形的框(中间含有一个正方形的空缺)就可以用来当野餐的餐桌了.可是该怎么剪、怎么拼才能符合要求呢?【法1】先把这个图形分成一样的8个小正方形,然后沿折线剪开,就可以拼成右边的图.【法2】先把这个图形分成一样的4个小长方形,然后沿折线剪开,就可以拼成右边的图形.方法1方法2知识分类一:图形的分割要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该怎样分?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2个图形,然后再把这两个图形继续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份.有些方法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分.本题有很多种解法,这里只列举最常用的几种:.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成7个长方形吗?动手画一画可以分成7块含有2个小方格的长方形,答案如下(答案不唯一):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成7个长方形,使每个长方形中包含相连的2个小方格吗?不能,因为如果可分的话,每块图形中一定是一个黑色、一个白色.那么黑白方格应分别有7个,但图中白色方格只有6个.你能将下面的图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吗?首先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12个小正方形,要把这个图形分成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那么每个小图形必须包含:12÷4=3个小方格,然后我们再来考虑分得的形状相同,通过尝试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在分割不规则图形时,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个图形分割成若干个规则图形,然后再来进一步思考.答案如图: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吗?【答案如下】下图是一个3×4的方格纸,请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将它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但要保持每个小方格的完整.【解析】分成的两块每块有12÷2=6(个)小格,并且这两块要关于中心点对称,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我们从对称线入手,介绍一种分割技巧——染色法,先选中一个小格,找它关于中心点或中心线的对称位置,标上相应的符号.当找它关于中心线的对称位置时是一种情况,关于中心点的对称位置是另一种情况,具体如下图所示.562311443265432611556234622655114334623455114325623411554326右图是一个4×4的方格纸,请用六种不同的方法将它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但要保持每个小方格的完整.【解析】因为要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块,即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方格纸一共有4×4=16(个)小格,所以分成的两块每块有16÷2=8(个)小格,并且这两块要关于中心点对称,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应用染色法,从中心点的一侧入手染色,逐步推进.(建议教师同时呈现六幅空的4×4格图,不同的变化在不同的图上同时呈现)如下图:晚饭后,平平和妈妈玩拼木板游戏.妈妈拿出5块木板(如下图),要求平平把这5块木板拼成一个正方形.聪明的平平很快就拼好了.小朋友,你知道她是怎样拼的吗?试一试.【解析】如果用2号、3号、4号、5号这四块木板,就可以拼成近似的正方形.现在加上1号这块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一定比四块拼成的大得多.妈妈买来了两张同样大小的方桌布,想把这两张方桌布裁剪一下,然后拼成一张大方桌布,该怎样裁剪?怎样拼呢?【解析】要想把两块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小正方形对折,然后剪出四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这四个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如下图:如下图所示,请将这个正方形分切成两块,使得两块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并且每一块都含有黄金屋数学五个字.【解答】请把下面这个长方形沿方格线剪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块,使每一块内都含有“奥数读本”这四个字中的一个,该怎么剪?【解答】图中“奥数”与“读本”中的两个字都是挨着的,所以肯定要在它们中间分割,因此,首先在他们中间划出分割线,因为要将这个长方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块,因为长方形是64 的,所以分割后的每一块都有6小块组成,可以考虑先把长方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再把每一部分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如下图所示.答案不唯一本读数奥本读数奥。
一、本讲主要学习三大图形处理方法:(1)理解掌握图形的分割;(2)理解掌握图形的拼合;(3)理解图形的剪拼.本讲中很多类型的题目还要求同学们去动手尝试.通过本讲知识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图形的分割、拼合、剪拼的方法,锻炼同学们的平面想象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把一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要求分成几个图形,就叫做图形的分割.(2)反过来,按一定的要求也可以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完美的图形,就叫做图形的拼合.(3)将一个或者多个图形先分割开,再拼成一种指定的图形,则叫做图形的剪拼.我们在图形的分割、拼合和剪拼的过程中,都要结合所提供的图形特点来思考.(1)如果把一个图形分割成若干个大小、形状相等的部分,那么就要想办法找图形的对称点,把图形先分少,再分多.(2)图形中,如果有数量方面的要求,可以先从数量入手,找出平分后每块上所含数量的多少,再结合数量来分割图形.(3)如果是要把几个图形拼合成一个大图形,要特别注意每条边的长度,把相等的边长拼合在一起,先拼少的,再拼多的.(4)如果是剪拼图形,要抓住“剪、拼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这个关键,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特点,通过分析推理和必要的计算,确定剪拼的方法.二、解题关键:分割其实就是运用特殊的三角形(等角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正方形、等边图形的特殊性质进行分割而得,所以分割的关键是利用了特殊图形的关系解题。
三、解题思想:这其实就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思想,各位同学不仅要学会几何题中的这种方法,更要细细体味这种思想在解决各种问题中的妙用。
有一天,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做游戏.小狗齐齐看到一个图形,是一个正方形缺了一部分,齐齐想:这个图形如果剪一剪、拼一拼,成为一个正方形的框(中间含有一个正方形的空缺)就可以用来当野餐的餐桌了.可是该怎么剪、怎么拼才能符合要求呢?【法1】先把这个图形分成一样的8个小正方形,然后沿折线剪开,就可以拼成右边的图.【法2】先把这个图形分成一样的4个小长方形,然后沿折线剪开,就可以拼成右边的图形.方法1方法2知识分类一:图形的分割要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该怎样分?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2个图形,然后再把这两个图形继续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份.有些方法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分.本题有很多种解法,这里只列举最常用的几种:.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成7个长方形吗?动手画一画可以分成7块含有2个小方格的长方形,答案如下(答案不唯一):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成7个长方形,使每个长方形中包含相连的2个小方格吗?不能,因为如果可分的话,每块图形中一定是一个黑色、一个白色.那么黑白方格应分别有7个,但图中白色方格只有6个.你能将下面的图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吗?首先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12个小正方形,要把这个图形分成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那么每个小图形必须包含:12÷4=3个小方格,然后我们再来考虑分得的形状相同,通过尝试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在分割不规则图形时,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个图形分割成若干个规则图形,然后再来进一步思考.答案如图: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吗?【答案如下】下图是一个3×4的方格纸,请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将它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但要保持每个小方格的完整.【解析】分成的两块每块有12÷2=6(个)小格,并且这两块要关于中心点对称,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我们从对称线入手,介绍一种分割技巧——染色法,先选中一个小格,找它关于中心点或中心线的对称位置,标上相应的符号.当找它关于中心线的对称位置时是一种情况,关于中心点的对称位置是另一种情况,具体如下图所示.562311443265432611556234622655114334623455114325623411554326右图是一个4×4的方格纸,请用六种不同的方法将它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但要保持每个小方格的完整.【解析】因为要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块,即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方格纸一共有4×4=16(个)小格,所以分成的两块每块有16÷2=8(个)小格,并且这两块要关于中心点对称,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应用染色法,从中心点的一侧入手染色,逐步推进.(建议教师同时呈现六幅空的4×4格图,不同的变化在不同的图上同时呈现)如下图:晚饭后,平平和妈妈玩拼木板游戏.妈妈拿出5块木板(如下图),要求平平把这5块木板拼成一个正方形.聪明的平平很快就拼好了.小朋友,你知道她是怎样拼的吗?试一试.【解析】如果用2号、3号、4号、5号这四块木板,就可以拼成近似的正方形.现在加上1号这块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一定比四块拼成的大得多.妈妈买来了两张同样大小的方桌布,想把这两张方桌布裁剪一下,然后拼成一张大方桌布,该怎样裁剪?怎样拼呢?【解析】要想把两块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小正方形对折,然后剪出四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这四个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如下图:如下图所示,请将这个正方形分切成两块,使得两块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并且每一块都含有黄金屋数学五个字.【解答】请把下面这个长方形沿方格线剪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块,使每一块内都含有“奥数读本”这四个字中的一个,该怎么剪?【解答】图中“奥数”与“读本”中的两个字都是挨着的,所以肯定要在它们中间分割,因此,首先在他们中间划出分割线,因为要将这个长方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块,因为长方形是64 的,所以分割后的每一块都有6小块组成,可以考虑先把长方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再把每一部分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如下图所示.答案不唯一本读数奥本读数奥。
二年级奥数连连剪剪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一讲连连剪剪王牌例题1一根绳子长8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多少段?要剪多少次?。
练习1:1.一根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2.一根长25厘米的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剪几次?王牌例题2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练习2:1.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2.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王牌例题3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后,平均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练习3:1、一根绳子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2、一根铁丝被剪5次后,平均每段长6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王牌例题4小明家住七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他从底楼走到六楼用几分钟?练习4:1.张亮家住四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需2分钟,那么他从底楼到四楼需要几分钟?2.李明家住5楼,他从四楼走到五楼需30秒,那么他从底楼走到五楼需要多少秒?王牌例题5荣荣住的这栋楼共七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你知道荣荣走多少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练习5:1.小东住在大夏11层,他数了10层到11层有21级台阶,你能算出从底楼到小东家有多少层台阶吗?2. 小明和小红同住一栋楼,小红住在三楼,小明住在六楼,小明说:我走的楼梯是小红的2倍。
你说对吗?为什么?3.王师傅家住六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2019年二年级数学暑假专题四之连一连剪一剪专题简析两根绳子连起来只要打一个结,两根绳子结成一个圆需要打两个结,一根绳子剪4次被剪成了5段等等,这是日常生活中的比较特殊的问题。
如果要想做好这类题要多动脑筋,多动笔画画,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这组练习都是有关绳子打结和剪绳子的事。
给绳子打结如果不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如果结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与绳子的根数同样多。
同样,如果剪绳子,剪成的段数比剪的次数多1。
掌握了这些内在的关系,解答这类问题就很方便了。
例题1一根绳子长8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多少段?要剪多少次?【思路导航】① 8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2米长,要求可以剪多少段,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8÷2 = 4(段),可以剪4段。
②要求剪几次,可以用线段图分析:(实心▲表示剪)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段剪一次,剪最后一次可以有2段,因此剪的次数比剪的段数少1。
即剪的次数 = 段数-1。
列式如下:8÷2 = 4(段)4-1 = 3(次)答:可以剪4段,要剪3次。
练习一1.一根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2.一根25厘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剪几次?3.把一根6米长的电线,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例题2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思路导航】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应该剪成了4段。
求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也就是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求8÷4 = 2(米),因此平均每段长2米。
列式如下:3+1 = 4(段)8÷4 = 2(米)答:平均每段长2米。
练习二1.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2.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3.一根绳子剪了2次后,平均每段长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例题3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后,平均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思路导航】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应该剪成了5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课《速算与巧算》试题附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课《速算与巧算》试题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课《速算与巧算》试题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课《速算与巧算》试题附答案一、“凑整"先算1。
计算:(1)24+44+56(2)53+36+472。
计算:(1)96+15(2)52+693。
计算:(1)63+18+19(2)28+28+28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 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和=中间数x个数(1)计算:1+2+3+4+5+6+7+8+9(2)计算:1+3+5+7+9(3)计算:2+4+6+8+10(4)计算:3+6+9+12+15(5)计算:4+8+12+16+20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和=(首数+末数)X个数的一般(1)计算:1+2+3+4+5+6+7+8+9+10(2)计算:3+5+7+9+11+13+15+17(3)计算:2+4+6+8+10+12+14+16+18+20四、基准数法(1)计算:23+20+19+22+18+21(2)计算:102+100+99+101+98习题一1。
第一讲连连剪剪
王牌例题1
一根绳子长8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多少段?要剪多少次?。
练习1:
1.一根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
2.一根长25厘米的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剪几次?王牌例题2
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练习2:
1.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2.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
王牌例题3
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后,平均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
练习3:
1、一根绳子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
2、一根铁丝被剪5次后,平均每段长6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王牌例题4
小明家住七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他从底楼走到六楼用几分钟?练习4:
1.张亮家住四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需2分钟,那么他从底楼到四楼需要几分
钟?
2.李明家住5楼,他从四楼走到五楼需30秒,那么他从底楼走到五楼需要多少秒?
王牌例题5
荣荣住的这栋楼共七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你知道荣荣走多少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练习5:
1.小东住在大夏11层,他数了10层到11层有21级台阶,你能算出从底楼到小东家有多少层台阶吗?
2. 小明和小红同住一栋楼,小红住在三楼,小明住在六楼,小明说:我走的楼梯是小红的2倍。
你说对吗?为什么?
3.王师傅家住六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
多少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