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案范文【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41.02 KB
- 文档页数:8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
案
教案名称:《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2.学会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示范种子的图片或实际的种子样本。
2.教师准备配套的教材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以问题的形式引入话题:“大家知道植物是怎么生长起来的吗?”
2.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呈现(10分钟)
1.教师出示种子的图片或实际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吗?种子是如何发芽生长的呢?”
2.教师讲解种子的作用以及种子发芽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理解。
三、探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思考和讨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与自己类比:“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我在地里会经历哪些情景呢?”
2.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彼此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四、拓展(10分钟)
1.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颗种子,能够“发芽”成为什么样的植物,以及需要什么条件才能顺利生长。
2.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和思考。
五、总结(5分钟)
1.让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种子的作用以及学生希望成长为什么样的植物。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和了解种子的作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但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创造性表达的机会,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过程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2.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一节1、学生齐声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这样红,作者借用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B、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C、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A、“贴”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B、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亮晶晶的?C、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第二节1、指名学生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借用了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B、作者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C、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是什么意思?(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光彩。
)在“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鹃花儿”比作了什么?(燃烧的火把。
)D、学生朗读体会。
第三节1、教师领读。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A、在这一节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发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情感。
B、“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意思是说使人沉醉的香味飘向很远很远。
C、“春光明媚”原指春天的风光绚丽多彩,鲜艳悦目。
在本课中,指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绚丽多彩,欣欣向荣。
D、“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意思是说作者将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读。
2、齐读,赛读。
3、自由读,练习背诵。
4、学生代表背诵课文,师生评价。
5、配乐背诵,集体欣赏。
课后习题《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n huái bào tiān yá yìng zhào róng rù()暖()()()()二、选字组词,在正确字的下面画“√”。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粒种子》。
这首似乎个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自由读课文,正音。
2、汇报交流。
3、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寸——衬雷——蕾然——燃央——映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崖——涯隔——融C、指导正确书写“藏”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
四、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几名同学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结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
第二节: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第三节:借用“一朵小花”,抒发了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理想和希望。
五、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对读,比赛读。
4、各小组推选代表诵读,师生评议。
5、评选最佳能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一节1、学生齐声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这样红,作者借用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B、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C、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A、“贴”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B、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亮晶晶的?C、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第二节1、指名学生朗读。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一粒种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子是什么吗?种子有什么作用呢?2.自读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讲解(1)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新课文的感受,你觉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4)学生回答,教师解释生字词。
(5)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注意讲述种子生长的过程。
(6)学生讲述,教师点评。
4.课堂活动(1)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想象一下,假如你们是一粒种子,你们会经历怎样的生长过程?(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师: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5.课堂小结(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种子生长的过程,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2)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生长的过程。
(3)写一篇关于种子生长的观察日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种子生长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五、板书设计课题:《假如我是一粒种子》生字词:种子、发芽、生长、结果课文内容:种子生长的过程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春天万物复苏、一切生物都需要种子生长的道理。
2.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写出自己的种子日记,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内容1.词语解释:春天、种子、发芽、生长、绿叶、枝干、空气、水分、光照、养分、生命。
2.课文阅读:《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教学步骤词语解释1.教师呈现词语,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解释词义。
2.针对不理解的词汇,老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并给予相关的例子。
课文阅读1.教师先进行课文的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们自行阅读课文,重点理解作家写下来的感受、如何用一个小种子发掘出生命的奥秘。
3.学生讲述自己心中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解释。
种子日记1.学生举手提问,解决问题,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写出怎样的种子日记。
2.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写种子日记,时间为10分钟。
3.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点评,获得教师的认可。
课后作业1.在家中继续写种子日记,并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种子生长图。
2.阅读有关于春天和生命的书籍,或者看一部关于植物生长的微电影,并在三年级下一次语文课上进行分享。
教学评估1.小组内互相阅读写出的种子日记,并进行点评。
2.教师提供部分论述或迷惑不解的句子,询问学生对于这些句子的理解如何。
对于不同的理解进行解释和探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春天和生命有了不同层面的理解,这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然而在时间分配上比较紧凑,略显仓促,可能会影响部分学生的理解和写作。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建议老师多花时间进行交流和探讨,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
如果我是一颗种子
如果我是一颗小种子,我会长出嫩绿的小芽,奉献我的一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如果我是一颗棉花种子,我会和勤劳的蜜蜂为友,和可亲可敬的农民伯伯为友。
我还会结出雪白而清香的小花,让勤劳的蜜蜂采花粉,酿蜂蜜,人们吃上甜甜的蜂蜜。
长大结出雪白的棉花,让农民伯伯织出棉袄,冬天就不怕刺骨的寒风,和如鹅毛般一样的大雪。
如果我是一颗小麦种,可以为夏天增添一份嫩绿的色彩。
秋天,我可以让农民伯伯吃上白面馒头,麦杆可以烧火来取暖。
看见农民伯伯开心地笑,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如果我是一颗树种,我可以长出粗壮的枝干。
为大自然增加一份色彩。
还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我还可以为大自然遮风挡雨,这样我们的周围就不会有台风、沙尘暴、龙卷风……这样的自然灾害。
我还会长的像巨人一样枝干,一手遮天为人们乘凉。
如果我是一颗喇叭花种子。
我会緾在木棍上,一直绕到房顶,每天早晨,人们一出来,我们就开出红的、蓝的、紫的、粉的喇叭花,让人们生活在像在仙境一样的环境,清香扑鼻。
如果我是一颗……的种子……我会为我们的世界增加上一份绿色的色彩!。
教案/热点专题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案范文【导语】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记叙了小作者梦想自己是一粒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希望种子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生根发芽、绿叶衬托万紫千红的百花、花儿永远开放清香飘向天涯。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想象,在体会、想象中提高朗读水平。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发现诗歌结构上和语言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水晶项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春天到了,我们来唱支春天的歌吧!齐唱《小雨沙沙》2、春雨姐姐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种子(出示词语卡片),读出上面的词语,你就能得到它。
谁来读?(指名读、抢读)3、现在,我们就是一颗颗种子,让我们一起种在泥土里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老师配乐朗读诗歌。
(点击课件右下角开始按钮)2、请打开书第50面,自由朗读诗歌,标出小节序号,想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3、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请三名同学合作朗读诗歌。
(指名轮读)4、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5、引导学习第一小节(点击课件种子按钮)★春天来了,小种子们,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会怎样做呢?(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诗歌里是怎样写的?找出诗句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第一节)★(课件出示句子)这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就在土壤里吸收养料。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就把心儿贴着土壤妈妈,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里吸收养料。
★小结:第二句话把土壤当作妈妈,把种子当作在妈妈怀里吮吸甘甜乳汁的小宝宝来写,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这是一个拟人句。
画上横线,在下面写下“拟人”二字。
我们写习作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法。
★请看屏幕,齐读这句话。
★(课件展示春雨)看,春雨下起来了。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1、活动目标:大胆想象,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
2、学会用身体学习,喜欢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不同类型的种子
活动环节:
一、导入
师:你们都知道哪些种子,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二、分享环节
幼儿结合自身的经验分享自己知道的种子
三、观察环节
幼儿观察小组内自己和好朋友收集的各类种子,发现它们的不同点。
四、讨论提纲
师:你认为哪些种子的样子很特别
师:加入你是一颗种子,你愿意做一颗什么样子的种子?
五、游戏环节
六、小结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特别独特的小种子,期待你们都能够发芽长大,变成你们想要的样子。
七、延伸学习
利用空余时间和家人一起收集不同的种子,制作成种子标本。
【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引导学生探寻自然奇妙。
2.让学生了解小小种子的力量,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爱护和探究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进而认识到自然的神奇和自然的规律。
2.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展开对自然界的探究。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心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种子生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合理的养护。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体验种子发芽的过程,领略自然奇妙。
【教学准备】图片、试管、水、小麦种子、挖土工具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我会有怎样的经历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种子,让学生一起猜测它会长成什么植物,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发芽的过程。
【探究实验】(20分钟)1. 拿出试管,倒入些水,放入小麦种子,让学生观察看看这颗种子需要什么,才能发芽并成长为一颗强健的植物。
2. 让学生尝试悉心地给种子种上土,浇水,特别强调有良好的光照和空气流通。
【观察实践】(20分钟)1.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养护一颗自己的种子,每天检查一下,并记录它的生长变化。
2. 在课堂上制作“种子日记”,记录自己种子的发芽过程,画图和文章都可以。
【小结】(10分钟)1.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种子日记,了解各自种子的成长过程。
2. 强调每一颗种子都是非常尊贵的生命,需要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
3. 辅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探究自然奇妙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展示】(15分钟)请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种子为主题展开自己的研究,并据以制作展板、PPT等形式,呈现学生在种子探究中的所见所闻。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种子发芽过程的认识,以及他们通过自我尝试的方式了解自然规律和环境的调节。
2. 评价学生对自然的探索能力和养成爱护自然的意识。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1教案语文A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粒种子》。
这首似乎个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自由读课文,正音。
2.汇报交流。
3.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寸——衬雷——蕾然——燃央——映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崖——涯隔——融C、指导正确书写“藏”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
四、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几名同学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结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
第二节: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第三节:借用“一朵小花”,抒发了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理想和希望。
五、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对读,比赛读。
4.各小组推选代表诵读,师生评议。
5.评选最佳能手。
第二课时一、复习。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一节1.学生齐声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这样红,作者借用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B、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C、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A、“贴”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B、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亮晶晶的?C、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第二节1.指名学生朗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原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就把心儿贴着土壤妈妈,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吸收养料。
迎着亮晶晶的雨点说话:“下吧,下吧!春雨姐姐,我要生根,我要发芽!”假如我是一片绿叶,就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
在明媚的阳光下起舞,衬托万紫千红的百花。
让幸福与甜蜜藏进苞蕾。
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
假如我是一朵小花,就将花瓣化作朝霞。
花儿带着理想和希望永远开放,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让阳光映照着我红扑扑的笑脸,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粒种子》。
这首似乎个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实行交流。
1、自由读课文,正音。
2、汇报交流。
3、交流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寸——衬雷——蕾然——燃央——映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崖——涯隔——融C、指导准确书写“藏”字。
三、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
四、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几名同学准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结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
第二节: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第三节:借用“一朵小花”,抒发了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理想和希望。
宙中,我们看见了好多的星球,有皎洁的月球,还有天蓝色地球、天王星、海王星、金星、火星等它星系。
还有一个很大很大、发光发热的火球,他就是我们在地球上说的像盘子那么大那么圆的太阳。
不过,在这里它是那么的壮观,迷人。
我听杨利伟叔叔说它能把钢铁化成汽,我听了,身体抖了一下。
在太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身体居然在半空中漂浮着。
从太空回来。
杨利伟叔叔一下子成了名人,好多媒体、记者都来采访他。
他好神气呀!“杨利伟〞的名字立刻家喻户晓,而且他也成为许多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
我们呢?也不例外,自从回来我们别他多快乐了,其他的种子都像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还挣着让我们签名呢。
从此,我们不仅成名了,而且我们还有很大的用途呢!我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的果实有得比篮球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由于宇宙的辐射,由于处在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所以我们种子内部的遗传基因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过,经过科学家们的四代培育,我们身上的营养成份更多了,只要是人体需要的,我们都能满足,所以小朋友们可要多吃我们,那样才会很高很胖哦假设我是一颗种子我会使劲向下长根,长出粗壮有力的根。
再冲破泥土长出纤细而有力的茎。
在阳光的呵护下,在雨露的浇淋下茁壮成长。
假设我是一颗种子。
我要在长大后,天天去看日出、日落。
看春天的美景、夏天的海滩、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雪景。
还要去体验以后的生活和各种各样的挫折、磨练,去经历风吹雨打。
假设我是一颗种子。
我不会像小孩一样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我要像蒲公英一样去探索、去发现、去探险。
这样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坚强。
才能去经历下次的考验。
假设我是一颗种子。
当我长成参天大树时,我要给人们遮阳,给他们阴凉。
我还要向人类发出警告:如果没有树他们是活不下去的,只有保护树木他们的生活才能得到保证。
嗨!大家好,我是神州五号上的太空黄瓜种子。
真是太不可思议,我经过一番太空旅行,结出的果实大不相同。
现在让我给你们讲讲我的太空之旅吧。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教案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通读课文。
2、在朗读中体会想象,在体会、想象中提高朗读水平。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与感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课件、种子、绿叶、小花的图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赋送小诗,谈话激发兴趣。
2、引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1、听录音朗读(出示课件)2、自读全诗。
3、汇报正音。
(相机贴图片)三、品读诗歌1、创设情景学习第一节师:在我们眼中诗人就像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在老师眼中,你们就是一颗颗种子,一片片绿叶,一朵朵小花,小种子们,你们躺在大地妈妈的怀里,有什么感觉,告诉妈妈。
学生想象说话(相机板书:生根发芽)指名说指名读重点句评价再指名读齐读指导朗读2、创设情景学习第二三节师生情景摸拟(课件flash辅助)师:孩子和妈妈一起努力,用力钻,再用点力,把身子挺一挺,终钻出来了,你看看自己长成什么样拉!想象谈话:小绿叶,你想做什么花朵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学习重点句,品读评价。
(相机板书:衬托百花,理想希望)指导全节诗歌的朗读。
四、朗读升华1、总结过渡:孩子们,你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诗人的情感,诗人的那种渴望与依念,那份甘当绿叶的奉献精神,还有那美好的理想和希望。
2、师配乐深情范读。
3、生分节全班合作读全诗。
五、拓展1、引路想象说话2、学生试写诗句巡视展示结束语激励:孩子们,多读课外书多练笔,希望下次有同学送我一首小诗,因为在老师心中,你们就是富有生机活力的种子,是充满希望的绿叶,是美丽的小花,在校园里、在祖国的怀抱里茁壮成长,灿烂开放吧!板书计划:假如我是一颗种子种子图片生根发芽绿叶图片衬托百花小花图片理想希望也不拖累别人。
)神态从内容体会思想。
语文教案三年级参考设计:课文:《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欣赏诗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演绎诗歌内容。
3.提高学生对于生命成长与理想追求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1.复印或投影幻灯片展示诗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的全文。
2.准备图片或资料展示种子、树叶和花朵等。
3.准备绘画纸、彩色笔、彩色纸、剪刀等美术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和预热(5分钟)-向学生展示诗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的全文,并简要介绍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如果你是一颗种子,你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花朵?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共同探究(15分钟)-分段解读诗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喻和比喻。
-利用图片或资料展示种子、树叶和花朵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意境。
-鼓励学生对于每个隐喻进行联想和想象,让他们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一颗种子、一片绿叶和一朵小花。
三:创意表达(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隐喻(种子、绿叶或小花)进行创意表达。
-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海报或画册,展示他们对于隐喻的理解和想象,可以绘画、剪纸、写字等方式。
-学生还可以编写简短的描述或小故事,表达他们对于成长和追求的理解。
四:分享和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创意作品,并解释他们的想法和意义。
-全班共同欣赏和讨论各组的作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借鉴和赞赏。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回顾整个活动,总结学生对于诗歌《假如我是一颗种子》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或故事,描述自己的成长与理想追求。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的方式演绎诗歌的情境和内涵。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他们阅读其他与成长和理想相关的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