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8.03 MB
- 文档页数:142
稳控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电网的容量也快速增长,电网的结构变得复杂,必须借助专门的安全自动化系统,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安全稳定控制措施,能够发挥显著作用。
关键词:稳控装置;电力系统;应用1 稳控装置在电力系统应用中的运行人员注意事项(1)运行人员必须定期检查稳控装置是否正常运行,压板投退是否正确,PT 空气开关有否跳开,当工作班组进行与稳控装置电流电压回路有关工作时,提醒和检查工作班组有否做好安全措施;(2)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稳控系统装置动作时,运行人员应迅速、准确、全面记录、打印装置动作信号及有关信息,到相关录波器打印录波图,立即向当值调度员汇报;(3)当稳控装置出现异常告警信号时,运行人员应马上打印自检报告,初步分析告警原因,向网调当值调度员汇报情况,通知专业班组进行处理;(4)当工作人员在稳控装置上进行试验工作需投入“XX站通道压板”并有可能发出跳闸命令时,运行人员必须联系调度,退出冯屯站下属各执行站的跳闸出口压板;(5)当稳控装置告警灯亮,并显示某接口告警,运行人员应马上查出告警接口所对应的通道,联系通讯公司,了解通道情况,如通道无问题,则联系继保班组进行处理;(6)稳控装置上工作需要把稳控装置退出运行时,必须把装置的“XX站通道压板”退出,把两套系统的允许数据交换压板退出;(7)稳控装置的通道设备的维护和调试均由通信人员负责。
2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应用的主要功能2.1 低频过频功能(1)装置正常运行时,向稳控主站发送我厂机组运行工况和出力情况,发送本装置及通信通道的正常、异常和故障情况等信息,发送本厂对切机命令的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以便稳控主站实施区域稳定控制。
(2)装置监测220KV徐岳Ⅰ线及徐岳Ⅱ线的母线运行情况,根据被监测母线的电压值,可实时计算出母线的频率,并以此判断出低频、过频事故。
(3)过频分两轮切机,每轮的频率值和时间定值均可以单独设定,即每轮都为单独轮。
常见的保护控制装置及其功能介绍保护控制装置是一种应用于各种工程和设备中的设备,用于对管理和控制系统进行保护和监控。
它们主要用于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以防止潜在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常见的保护控制装置包括断路器、继电器、保护继电器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常见的保护控制装置及其功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断路器。
断路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的开关装置,在电路超载、短路或地震等异常情况下可以自动切断电路,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断路器通过监测电流的大小,一旦电流超过额定值就会切断电路,并防止电流过大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断路器可分为空气断路器、液压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多种类型,具备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另一个常见的保护控制装置是继电器。
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路的绝缘隔离,同时通过控制一个电路的电气输出来实现电子操作。
继电器可实现各种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从而满足不同工程和设备的控制需求。
它们通常用于控制和保护电机、电动机、发电机等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保护继电器也是重要的保护控制装置之一。
保护继电器具备故障检测和处理能力,用于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保护继电器的主要功能包括电流和电压的监测、故障的检测和隔离以及发出告警信号等。
它们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保护参数,并在检测到故障时及时进行响应,以快速排除故障并防止进一步损坏。
还有一种常见的保护控制装置是接地故障指示装置。
接地故障指示装置可用于检测电气系统中的接地故障,并发出警报以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它通过监测电流的流动情况,一旦检测到地线电流超过额定值,便会触发电子装置并发出声光信号,提醒人员有接地故障的发生。
接地故障指示装置可避免因接地故障导致的电击风险和设备损坏,并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要提到的是安全门锁。
安全门锁是一种用于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装置。
它们通常用于机器和设备的进出口处,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近或操作。
安稳装置控制策略分析
安稳装置是一种保护设备,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有效地保护变电站和输电线路。
安稳装置控制策略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如何控制安稳装置的操作和执行方式,以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安稳装置的控制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频率响应控制策略:当电网故障或负荷变化导致系统频率偏离额定值时,安稳装置应能迅速响应并执行相应的控制。
此时,也应根据预先设定的频率变化率限制控制安稳装置的操作,以防止频率偏离过大而引发系统崩溃。
2. 电压响应控制策略:当电网负荷变化或其它因素导致系统电压偏离额定值时,安稳装置应能通过调整变压器、发电机等多维度参数来纠正电压偏差。
此时,还应通过控制安稳装置的操作时间和动作方式等,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3. 协调控制策略:在电网系统中,多个安稳装置通常需要同时操作才能实现整体系统控制。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协调控制策略,确保安稳装置之间的操作不会相互干扰,同时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运行。
4. 故障切除控制策略:一旦系统中出现故障,安稳装置应立即响应并将故障区域与其它区域分离,从而避免错误的控制信号对整个系统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此时,还应考虑如何对故障部件进行隔离和维修,以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在制定安稳装置控制策略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负荷、电力市场需求、储能装置、新能源资产等。
只有在综合考虑并做出有效控制安排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探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及应用发表时间:2019-04-03T09:54:25.0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周会峰贾树森[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但发展壮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也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国网山东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但发展壮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也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为提高运行效率,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我们应该优化我们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技术,因为它是我们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就针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应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多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改善。
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能够防止可能存在的电力安全事故,能够有效防止可能存在的经济损失,对于我国的长治久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作为现实社会最基本的能源输出机构,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密切关联。
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简述1.1电力系统稳定的相关概念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电压和频率稳定的电能。
它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所指的是符合要求长期运行的概率,它表示长期连续不断地为用户提供充足电力服务的能力。
安全性指电力系统承受可能发生的各种扰动而不对用户中断供电的风险程度。
稳定性是指经历扰动后电力系统保持完整运行的持续性。
1.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模式的分类按照信息采集和传递以及决策方式的不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就地控制模式。
在这种控制模式中,控制装置安装在各个厂站,彼此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只能根据各厂站就地信息进行切换和判断,解决本厂站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