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58.51 KB
- 文档页数:4
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背景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由于特定的原因,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不安全事件。
由于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及其影响的广泛性和严重性,项目组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彻底排查,制定了本报告表,标准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
目的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的目的是定义组织中的部门、人员和程序,以确保重要事故隐患被识别、处理和监测。
责任根据公司内部安全管理规定,各部门必须制定和执行内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方案,具体负责以下工作:1.进行内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扫描,确定构成重大隐患的安全问题;2.识别和评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在必要的情况下,派遣适当的专家进行技术评估;3.制定改进措施,改进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4.对已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行动计划和实施,并监督其有效性;5.在必要时报告安全事件。
流程1. 召集内部核查小组每个部门应该成立内部核查小组,由专业人员按照各自的专业进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并编写报告。
2. 确认危险源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环境损失的物质、设备、环境等因素。
内部核查小组需要仔细查看企业各环节,确认危险源。
3. 评估风险对识别的危险源,依据其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的损失风险程度,按照评价标准,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
4.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可能带来的风险,会议讨论和制定了各种端措施并规范了企业的管理规定,同时对员工进行了必要的培训。
5. 检查措施的有效性对能够制定的措施进行检查并证明其有效性,对无法制定的措施制定改进方案。
6. 整理报告表将核查小组的每项工作纪录,整理成本报告表,并进行文件审查。
总结生产安全事故排查是企业必须要完成的工作,这项工作可以使企业充分掌握自身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中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失误、设备设施的损坏、职工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
为了预防和减少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采用一份科学、权威的检查表,对隐患进行判定和监管。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
一、生产现场安全1.是否有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2.是否有生产场所物理隔离设施?3.现场是否设置防护设备?4.现场是否设置安全警示牌?5.场地、机器设备、电气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6.是否存在尘埃、噪音、震动等危害环境?7.是否进行了合理的通风、消除粉尘、降噪等技术措施?8.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危险物品?9.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及设备?二、设备安全1.机器安装、维护、保养是否规范?2.机器运转是否稳定?3.设备设施是否随时保持完好、正常?4.是否进行了定期保养和检修?5.是否存在设备操作有误、电气设施失效等情况?6.是否设置了设备安全保护装置?7.是否存在因使用设备导致的工伤事故?三、安全制度1.企业是否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2.职工是否对安全制度有充分的认知和理解?3.是否存在违规作业、违规行为?4.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机器开启、关闭等情况?5.是否存在无证上岗、不持证操作等人员?6.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改动设备设施、更换工艺流程等违规行为?四、事故预防1.企业是否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管理三级资质体系?2.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3.是否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机制?4.是否开展过员工安全培训?5.是否进行了内部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以上就是一份适用于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定期使用该检查表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为企业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检查表根据《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77号)及《山东省井工开采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认定办法(试行)》(鲁安监发[2006]84号),公司依据以下检查表对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检查时间:检查人员:序号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检查内容检查情况符合不符合1 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装置,仓库、罐区等储存设施,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区、厂外道路、相邻工矿企业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2 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设施、运输装卸设施、电力线路、办公生活区等,相互之间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3 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储存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或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4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和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内设置休息室和非生产直接需要的办公室的。
5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6 生产或使用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未按规定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未按规定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
7 易燃易爆和有毒作业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通风设施的;未按规定和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必要的自动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的。
8 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泄压面积、安全疏散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仓库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9 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不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等规定要求的10 甲、乙类液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要求设置防火堤,或防火堤的容量、高度、强度、以及与储罐的间距等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罐区布置(罐区总容量、罐间距、罐排数、罐区间距等)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罐区的专用泵(或泵房)布置在防火堤内,或专用泵(或泵房)和装卸设施与罐区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二、场地环境
1.企业区域内是否存在爆炸物品、易燃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
□是□否
2.危险物品是否得到妥善存储?
□是□否
3.场地内是否存在因地势较高者与低洼场地接触带来的险情?
□是□否
4.场地内是否存在湖泊、河流等自然水源?
□是□否
5.场地内是否存在可能造成污染的设施?
□是□否
1。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概述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旨在发现和消除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风险因素。
排查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排查范围和重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事故数据,确定排查的范围和重点领域,例如高危工艺、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等。
2. 制定排查计划: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包括排查时间、人员、设备、方法和步骤等。
3. 实施排查:按照排查计划进行现场检查、测试、检测等,记录排查结果,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评估。
4. 分析问题原因: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确定整改措施和责任人。
5. 制定整改方案:根据问题原因和整改措施,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包括整改目标、时间表、责任人等。
6. 跟踪整改情况:对整改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 总结评估:对整个排查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排查工作机制。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和团队的协作配合,同时也需要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通过排查工作的
有效开展,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重特大生产平安事故隐患检查表单位:类检查内容年月检查结果日备注别是否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装置,库房、罐区等储藏设备,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区、公司外道路、相邻工矿公司生产储藏设备的平安间距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重生产装置、储藏设备、协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设大施、运输装卸设备、电力线路、办公生活区等,相事互之间的平安间距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故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储藏库房与职工宿舍在同一隐座建筑物内,或与职工宿舍的平安距离不切合相关患标准、规定要求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公司房和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内设置歇息室和非生产直接需要的办公室使用国家明令裁减、严禁使用的危及生产平安的工艺、设备生产或使用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备的地区内,未按规定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备的地区内,未按规定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易燃易爆和有毒作业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通风设备的;未按规定和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必需的自动报警和平安联锁装置建修建物的耐火等级、泄压面积、平安分散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的;库房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平安分散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不切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公那么?〔GB15603〕等规定要求的。
包含:1、遇火、遇热、遇潮能惹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物件露天储存的;或在湿润、易积水的建筑物中储存的;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与爆炸物件、氧化剂、易燃物件、自燃物件、腐化性物件未隔绝储存的;3、易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的;4、助燃气体氧气与油脂类物质混淆储存的;5、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件、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混淆储存的;6、拥有复原性的氧化剂未单独存放的。
甲、乙类液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要求设置防火堤,或防火堤的容量、高度、强度、以及与储罐的间距等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的;罐区部署〔罐区总容量、罐间距、罐排数、罐区间距等〕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的;罐区的专用泵〔或泵房〕部署在防火堤内,或专用泵〔或泵房〕和装卸设备与罐区的平安间距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甲B、乙类液体固定顶罐未按要求设置阻火器和呼吸阀的;甲B、乙类液体为喷溅式卸车〔进液〕方式或进液管伸至罐底的距离缺乏液氨、液氯生产、储藏、装卸区无泄露后的汲取、损坏举措的;液氨、液氯储罐未按规定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和平安阀的;液氨、液氯储罐与罐车之间的装卸管线上未设置止回阀和紧迫迫断阀的;液氨、液氯的灌瓶及装车装置未按要求设置防超装装置的;液氨、液氯的装卸软管未按规定配置并按期检测和改换的;硫酸、硝酸等强腐化性介质储罐未按规定设置防范围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等特种设备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超期未检或未按查验要求检修〔停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的压力表、平安阀超期未检,防爆膜未按期改换使用非法制造的压力容器、锅炉等特种设备及平安附件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地区内的电力装置〔电机、灯具、开关等〕不防爆,或防爆等级〔类型、级别、组别〕及线路敷设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地区内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车间办公室、换衣室等生产协助房间的电气设备达不到防爆要求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区、仓储装卸区的公司房、库房、设备、设备未按规定设置防雷设备,或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并切合要求易燃易爆场所的设备、管线等设备未按规定设置静电接地设备;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未设置静电专用接地线,或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并切合要求未按规定设置水、泡沫、蒸汽等消防灭火系统的;未按标准规定配置消防双电源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路及消防栓的配置不切合规定要求生产装置区、储罐区、库房未按规定设置固定〔或半固定〕式水〔或泡沫〕喷淋灭火系统的,或未按规定设置小型灭火器械,或灭火器械的种类、数目及设置方式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公司区内的消防道路〔环行通道或回车场所、道路宽度、净空高度、转弯半径〕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存在其余可能致使重要事故的危险有害要素生产或使用光气、氰化氢等剧毒物质〔气态或蒸汽〕的生产装置,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场所、公司外主要道路的平安间距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特组成重要危险源的液氨、液氯等有毒物质罐区、液大化烃罐区、甲类易燃液体罐区,以及大于或等于事10Mpa的高压设备〔介质为易燃、易爆、有毒物故质〕,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场所、公司外主要隐道路的平安间距不切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患组成重要危险源的液氨、液氯、液化烃储罐,以及大于或等于10Mpa的高压设备〔介质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超期未检或查验不合格组成重要危险源的液氨、液氯等有毒物质罐区、液化烃罐区、甲类易燃液体罐区以及大于或等于10Mpa的高压设备〔介质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管道,未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备,或未按规定按期检测及检测不合格存在其余可能致使特大事故的危险有害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