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提高版)
- 格式:docx
- 大小:129.64 KB
- 文档页数:16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O22-构成,而不是Na+和O2-;NaCl为离子化合物,只有离子没有分子;苯中不含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6)忽视电离、水解对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影响: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数目或浓度时常设置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
(7)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如2NO2N2O4、2SO2+O22SO3、合成氨反应等。
1,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个中子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 A个质子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该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全部为14N,则每个N2分子含有(14-7)×2=14个中子,1mol 该氮气含有14N A个中子,不是7N A,且构成该氮气的氮原子种类并不确定,故A错误;B.重水分子和水分子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含质子数相同,故B错误;C.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相当于12g碳原子,即=1mol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目为N A个,故C正确;D.1molNaCl中含有28N A个电子,但该溶液中除NaCl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C。
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数目为0.1N A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的中子数为3-2=1,则3g的中子数为=NA,A项正确;B. 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的磷酸钠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0.1mol/L×NA mol-1 =0.1NA,B项错误;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1mol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A mol-1 =6NA,C项正确;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正丁烷与10g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mol-1 =13NA,D项正确;答案选B。
知识拓展类选修第二讲:阿伏伽德罗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一 、计算物质中所含微粒的数目1.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 L 所含分子数为N A2.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相同3. 常温下,46 g NO 2和N 2O 4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4. 常温下,22.4L 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一定小于N A5. 标准状况下,N A 个水分子所占体积约为22.4L6. 若硫原子的质量为a g,12C 原子的质量为bg,则a g 硫原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6N A7. 1 L 1 mol/LHCl 溶液含有的HCl 分子数目为N A8. 1L 葡萄糖溶液若含有氢原子6N A ,则,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9. 1 L 1 mol/LC 6H 12O 6溶液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10.硫酸的摩尔质量与N A 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二、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可总结为“三同定一同”,适用对象是气体。
1.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总数B. 质子总数C. 分子总数D. 质量思考:把一氧化氮换成臭氧呢?2.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17∶14。
若乙气体是CO ,则甲气体可能是( )A .H 2SB .HClC .NH 3D .Cl 23.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 mL CH 4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 mL O 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 4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4B .1∶3C .1∶2D .1∶14.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 2、O 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2B .O 2比O 3的质量小C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 .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5.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p (Ne)>p (H 2)>p (O 2)B .p (O 2)>p (Ne)>p (H 2)C .p (H 2)>p (O 2)>p (Ne)D .p (H 2)>p (Ne)>p (O 2)综合应用: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A. 222222H S O H O S +=+B. 23222222H S O H O SO +=+C. C H O H O CO 24222322+=+D. C H O H O CO 48222644+=+(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ρ)和气体总压强(p )分别符合关系式ρρ前后=和p p 前后>的是___________;符合关系式ρρ前后=和p p 前后=的是______________(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一、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解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题目应在注意观察题干给出的条件: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涉及体积的看是否为标况2、物质的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用标况下非气态(水、三氧化硫、三氯甲烷、HF、苯、甲醇)物质,混合气体(反应或不反应)3、物质的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目时,涉及单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同位素中微粒4、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在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问题5、电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选修四讲)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 18.0 g重水(D2O) 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B. 室温下, 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C. 标准状况下, 22.4 L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D. 标准状况下, a L甲烷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2、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 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 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 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B. 78 g苯含有C C双键的数目为3NAC. 常温常压下, 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 标准状况下, 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2 NAB.常温下5.6 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C.将0.1mol氯化铝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Al3+数目为0.1NAD.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3NA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 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 常温常压下, 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C. 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 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mL水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B.1L 0.1mol/L硅酸钠溶液中含有0.1NA 个SiO32-C.标准状况下,11.2 LCO2和SO2混合气体中含NA个氧原子D.足量的铁粉与1mol Cl2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从近三年高考情况来看,本内容是高考中的选择题必考内容,这种题型的题干一般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然后选择“叙述正确”或者“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统计2023年高考卷中有关NA主要考查内容发现,一定考查各种微粒数(分子、原子、电子、中子、离子)和化学键数中的一种,结合各种守恒关系、平衡原理、化学反应考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及其广泛应用。
备考中需要关注物质的一个中心(物质的量),二个方向(结构方向、反应方向),多个角度求微粒数。
题型一、物质与结构陷阱1(2023·重庆阶段模拟)氟气氧化性强,遇水发生反应2F2+2H2O=4HF+O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断裂4molH-O键,生成O2的分子数为1N AB.1molH218O中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均为10N AC.标况下,22.4LHF所含分子数为1N AD.消耗38gF2,转移电子数为2N A【答案】C【解析】A.根据方程式2F2+2H2O=4HF+O2,消耗2mol水即断裂4molH-O键,生成1molO2即的分子数为1N A,故A正确;B.1个H218O含质子数、中子数分别为10、10,因此1mol H218O中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均为10N A,故B正确;C.标况下,HF是非气态物质,无法计算22.4L HF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根据方程式2F2+2H2O=4HF+O2,消耗2mol氟气转移4mol电子,则消耗38gF2(物质的量为1mol),转移电子数为2N A,故D正确。
2(近年高考试题选编)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重水比1mol水多N A个质子B.1L1mol·L-1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C.30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2N A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答案】D【解析】A.1个D2O和1个H2O的质子数都是1×2+8=10,它们是中子数不同,故A错。
一、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解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题目应在注意观察题干给出的条件: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涉及体积的看是否为标况2、物质的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用标况下非气态(水、三氧化硫、三氯甲烷、HF、苯、甲醇)物质,混合气体(反应或不反应)3、物质的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目时,涉及单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同位素中微粒4、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在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问题5、电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选修四讲)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 18.0 g重水(D2O) 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B. 室温下, 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C. 标准状况下, 22.4 L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D. 标准状况下, a L甲烷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2、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 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 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 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 78 g苯含有C C双键的数目为3N AC. 常温常压下, 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 标准状况下, 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2 N AB.常温下5.6 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 AC.将0.1mol氯化铝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Al3+数目为0.1N AD.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3N A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 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B. 常温常压下, 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C. 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 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mL水含有的电子数为0.1N AB.1L 0.1mol/L硅酸钠溶液中含有0.1N A个SiO32-C.标准状况下,11.2 LCO2和SO2混合气体中含N A个氧原子D.足量的铁粉与1mol Cl2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总结900字(优秀范文7篇)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总结,精选5篇优秀范文,字数为900字。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著作,这让我深受启发。
达尔的作品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来说,都充满了幽默、惊喜和智慧,让我对他的文学才华不由得佩服不已。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总结(优秀范文):1近日,我有幸阅读了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著作,这让我深受启发。
达尔的作品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来说,都充满了幽默、惊喜和智慧,让我对他的文学才华不由得佩服不已。
在达尔的作品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故事中刻画的独特性格和奇特事件。
无论是小男孩查理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的冒险经历,还是主人公马特尔达在《马特尔达的草矮人》中的奇特父母,这些角色都展现了达尔对人性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达尔的作品中融入了许多幽默和荒诞的元素,让人在阅读中捧腹大笑。
他运用恰到好处的对白和情节安排,使得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喜剧效果。
无论是面对可笑的情节还是荒谬的人物,达尔总能通过幽默的笔调让人忍俊不禁。
这让我认识到,在生活中,幽默和乐观的态度是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最好方式。
除了幽默和荒诞,达尔的作品也蕴含着一些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他在故事中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社会的不公平,同时也展现了友谊、勇气和善良的力量。
通过这些故事,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对他人保持宽容和善意,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达尔的作品为我敞开了一扇了解人性和社会的窗户,让我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阅读达尔的作品,除了带给我快乐和思考外,也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热情。
他的幽默和机智使我深深地着迷,让我渴望能够像他一样给读者带来笑声和思考。
达尔的作品让我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将思想和故事表达出来,更是一种与读者建立联系和分享情感的方式。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写作,给读者带来快乐和启发,成为像达尔一样受人喜爱的作家。
总的来说,罗尔德·达尔的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一、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1、定律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1)、适应范围:任何气体。
(2)、拓展:在定律中,可以“四同”中的任意“三同”为条件,均可导出“第四同”。
(3)、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际上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2、重要推论:( 1)、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之比。
V1:V2=n1:n2=N1:N 2。
( 2)、同温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p1: p2=n1:n2。
( 3)、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ρ:ρ =M: M1212(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m1: m2=ρ1:ρ2(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
V 1:V 2=M 2:M 1。
( 6)、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
p1: p2=M 2:M 1。
典型习题: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密度之比为16:11B 、密度之比为 11: 16C、体积之比为11: 16D、物质的量之比为 16: 112、在标况下,下列气体体积最大的是()A 、 14gCOB 、32gO 2C、 44gCO2D、 4gH23、在同温同压下, 1 摩尔氩气和 1 摩尔氟气具有相同的()A 、质子数B、质量C、原子数 D 、体积4、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 、 O2B 、N 2C、 Cl 2 D 、 CO25、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 、 10g O2B、 71g Cl 2C、 34g NH 3D、 1g H 26、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A 、 O2B 、N 2C、 Cl 2 D 、 CO27、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产生压强最大的是()A 、 O2B 、N 2C、 Cl 2 D 、 CO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如果 5.6L 氧气含有 n 个氧气分子,则 N A约为 4n;B 、常温常压下, 1 摩尔的甲烷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1 摩尔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 22.4L以任意比混合CO 和 CO2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 A。
高一化学学考复习——考点十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考查要点:1. 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浓度、微粒数之间的转化关系;2. 在方程式中对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换算。
二、知识梳理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
三、方法导读(1)能够转化为物质的量的数字第一时间转化为物质的量。
(2)过量、少量问题中,代入方程式计算时必须按少量的物质进行计算。
(3)混合物问题中,使用极限法取两个极值进行求解,再取其平均值。
例如:20g 1H218O和2H216O的混合物中,质子数为10N A解法:M(1H218O) = 1×2 + 18 = 20g·mol-1M(2H216O) = 2×2 +16 = 20g·mol-1极限为(1H218O):n(1H218O) = 20g/20g·mol-1 = 1mol;一个1H218O中有1×2+8=10个质子;故20g1H218O中质子数为10N A;极限为(2H216O):n(2H216O) = 20g/20g·mol-1 = 1mol;一个2H216O中有1×2+8=10个质子;故20g2H216O中质子数为10N A;两个极限数值相等,即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质子数一定为10N A。
(若两个极限数值不相等,则除两个极限取不到外,中间任意数值均有可能,即无法确定数值)。
(4)体积陷阱:当题目中出现与22.4L成倍数的数值时,找标况,看是否为气体(标况为0℃)。
例如:常温常压下,2.24LCH4中H原子数目为0.4N A(错误原因:标况下温度为0℃)(5)浓度陷阱:当题目中出现浓度时,必须找到溶液的体积才可换算为物质的量。
例如:0.5mol·L-1Na2SO4溶液中Na+数目为0.5N A(错误原因:体积并未说明,不可当作1L)(6)电离陷阱:遇到弱电解质电离时,需考虑到只有部分可以电离。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0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知识再复习——剖解重点难点备考·1.四个关键问题2.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大突破点 求算N (微粒数)的基本思路:突破点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1)角度:从V m =22.4 L ·mol -1的适用条件和物质的状态突破。
(2)突破方法: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0 ℃、101 kPa)”;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态(如CCl 4、CHCl 3、CH 2Cl 2、H 2O 、溴、SO 3、己烷、HF 、苯、乙醇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态)。
【突破点2】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物质所处状况扰正确判断。
(2)突破方法:排“干扰”,明确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物质所处状况无关,物质的量或质量确定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突破点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突破方法:①熟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常考查的特殊物质(如Ne 、D 2O 、18O 2、O 3、P 4、H 37Cl 、—OH 、OH -等)。
②记住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明确微粒数目特点(如NO 2和N 2O 4、乙烯和丙烯、O 2和O 3等)。
③记住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 硅中含Si —Si 键的数目为2N A,1 mol SiO 2中含Si —O 键的数目为4N A ,再如H 2O 2、C n H 2n +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 +1等)。
④记住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 2、CO 、C 2H 4等)。
【突破点4】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2)突破方法:细审题、抓“三看”:一看是否指明溶液的体积;二看是否有弱电解质或可水解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如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和1 L 0.1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含CH3COO-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N A;三看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 -1的Ba(OH)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2溶液中O原子数目。
题型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1.(2019·全国卷Ⅱ)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3-4数目为0.1N A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解析:选B A正确,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错误,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PO3-4会发生水解,所以所含PO3-4的数目小于0.1N A;C正确,Cr的化合价变化为6-3=3,1 mol K2Cr2O7含有2 mol Cr,所以转移电子数为6N A;D正确,58 g正丁烷、异丁烷的混合物为1 mol,烷烃(C n H2n+2)中总键数为3n+1,则该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8·全国卷Ⅰ)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解析:选B Fe(OH)3胶体粒子是若干个Fe(OH)3的集合体,A项错误;氩气是单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 L氩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B项正确;92.0 g甘油的物质的量为1 mol,每个甘油分子含有3个羟基,所以1 mol甘油含有的羟基数为3.0N A,C项错误;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除了CH3Cl以外,还有CH2Cl2、CHCl3和CCl4,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N A,D项错误。
3.(2018·全国卷Ⅱ)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提高版)一、单选题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质量分数为 46%C2H5OH溶液中所含O—H数目约为7N AB.质量为12g的12C含有的中子数为12N AC.将0.1mol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小于0.1N 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 A【答案】A【解析】【详解】A.乙醇溶液中,乙醇、水分子都含有O-H键,所以100g46%乙醇溶液含有乙醇46g,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O-H键,含有水54g,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O-H键6mol,所以共含O-H数目7N A,故A正确;B.12g的12C的物质的量为:1212/molgg=1mol,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6=6mol,含有的中子数为6N A ,故B错误;C.将0.1molCH3COONa 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n(CH3COO-)+n(OH-)=n(Na+)+n(H+),而由于溶液显中性,故n(OH-)=n(H+),则有n(CH3COO-)=n(Na+)=0.1mol,即醋酸根的个数为N A个,故C错误;D.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③注意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是否已知;④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⑤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⑥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有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 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 A 等。
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1L0.5mol/L盐酸溶液中通入NH3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此时NH4+个数为0.5N AB.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3N AC.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中含有4N A极性共价键D.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标况下,当阴极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答案】A【解析】【详解】A. 向1L0.5mol/L盐酸溶液中通入NH3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n(NH4+)= n(Cl-),所以NH4+个数为0.5N A,故A正确;B. 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氧化碘离子,没有FeI2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22.4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C错误;D.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先生成铜单质再生成氢气,标况下,当阴极生成22.4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大于2N A,故D错误。
答案选A。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B.常温下,1LpH=1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11N AC.273K、101kPa下,22.4L由NO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N A D.100g34%双氧水中含有H-O键的数目为2N A【答案】B【解析】【详解】A.Cl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这是一个歧化反应,每消耗0.1molCl2转移电子数为0.1mol,A项错误;B.碱溶液中的H+均是水电离产生的,pH等于11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1mol/L,故1L该溶液中H+的数目为10-11mol,B项正确;C.所给条件即为标准状况,首先发生反应:2NO+O2=2NO2,由于NO和O2的量未知,所以无法计算反应生成NO2的量,而且生成NO2以后,还存在2NO2N2O4的平衡,所以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明显不是N A,C项错误;D.100g34%双氧水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其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H-O键的数目为2mol,但考虑水中仍有大量的H-O键,所以D项错误;答案选择B项。
根据溶液的pH可以求出溶液中的c(H+)或c(OH-),计算微粒数时要根据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在计算双氧水中的H-O键数目时别忘了水中也有大量的H-O键。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14CD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11N A、9N A B.pH=1的H2S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1 mol 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3N AD.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为N A【答案】A【解析】【详解】A.一个14C中的中子数为8,一个D中的中子数为1,则1个甲基(—14CD3)所含的中子数为11,一个14C中的电子数为6,一个D中的电子数为1,则1个甲基(—14CD3)所含的电子数为9;则1 mol甲基(—14CD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11N A、9N A,故A 正确;B. pH=1的H2SO3溶液中,c(H+)为0.1mol/L,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根据公式n=cV 计算出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也无法计算氢离子的数目,故B错误;C.铁和稀硫酸反应变为+2价,和足量稀硝酸反应变为+3价,故1 mol 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依次为2mol、3mol,故C错误;D.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故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小于N A,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计算。
解题时注意C选项中铁和稀硫酸反应变为+2价,和足量稀硝酸反应变为+3价,故失电子数不同;D选项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彻底,故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不会完全水解。
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和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为2N AB.30 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4N AC.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2N AD.2.1 g DT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答案】D【详解】A、1 mol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转移了83mol电子,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转移了3mol电子,与S反应生成FeS,转移了2mol电子,故A错误;B、葡萄糖和冰醋酸最简式相同为CH2O,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含有原子团CH2O的物质的量=30g30g/mol=1mol,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故B错误;C、石墨烯中每一个六元环平均含有2个碳原子,故12g石墨烯即1mol石墨中含1molC 原子,含有0.5mol六元环,即0.5N A个六元环,故C错误;D.2.1gDTO的物质的量为2.1g21g/mol=0.1mol,而一个DTO中含10个质子,故0.1molDTO中含N A个质子,故D正确;答案选D。
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C.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答案】D【解析】【详解】A. 氯气和水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 A,故A错误;B. 标准状况下,6.72LN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可知,0.3mol二氧化氮完全反应生成0.1molNO,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故B错误;C. NaAlO2水溶液中,除了NaAlO2本身,水也含氧原子,故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大于2N A个,故C错误;D. 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428/gg mol=0.5mol,含有1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pH=1的H2S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2N AB.常温常压下,56g丙烯与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4N A个碳原子C.标准状况下,11.2LCHCl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5N AD.常温下,1mol浓硝酸与足量Al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氢离子数目,故A错误;B.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均为CH2,故56g混合物中含4molCH2原子团,故含4N A个碳原子,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CHCl3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D.常温下,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不能完全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常温下,铁、铝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反应会很快停止。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gCH4O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N AB.25℃时,100mLpH=8的氨水中NH4+的个数为9.9×10-8N AC.56gFe和64gCu分别与1mol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 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l2 溶于水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为0.2 N A【答案】B【解析】A、8g CH4O(即0.25mol甲醇),所含有的C-H 键数目为0.75N A,故A错误;B、25℃时,pH=8 的氨水中c(H+)水=1.0×10-8mol/L=c(OH-)水,由K w可求得溶液中的c(OH-)总=1.0×10-6mol/L,则由NH3·H2O电离出的c(OH-)一水合氨=c(OH-)总-c(OH-)水=1.0×10-6mol/L-1.0×10-8mol/L=9.9×10-7mol/L=c(NH4+),则NH4+的数目为9.9×10-7mol/L×0.1L×N A=9.9×10-8N A,所以B正确;C、由于S的氧化能力弱,所以铁和铜与S反应时都生成低价化合物,即铁显+2价,铜显+1价,所以56g Fe (即1mol)与1mol S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S,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64g Cu (即1mol)与1mol S 反应生成0.5molCu2S,S过量,则转移的电子数为N 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 LCl2(即0.1mol)溶于水后仍有部分以Cl2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则所得氯水中含氯的微粒总数小于0.2 N A,则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