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制作 主题20《包汤圆》【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制作 主题20《包汤圆》【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制作 主题20《包汤圆》【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制作 主题20《包汤圆》【教案】

包汤圆【教案】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流程】

三、【教后反思】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纵观这一次综合实践课的经历,静心反思,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悟:

(一)精心选题,体现活动的参与性。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我选择了包汤圆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学生兴趣很浓,主动参与性很强。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很有新鲜感,所以课堂上的气氛很好。

(二)巧用资源,体现主题的辐射性。

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了学生探究发展的广阔天地,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活动准备阶段,我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汤圆的文化,让本次活动成为以包汤圆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活动,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三)关注现实,体现活动的实践性。

有人曾说:“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难以忘怀。”可见,亲身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终身受用的。活动中,我让学生在家里请教家人汤圆的做法以及包汤圆时所需要的材料,学会如何使用电磁炉(或煤气灶),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注重做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做出来的,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经验重组的活动。本次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能力。活动设计尊重学生的兴趣,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特殊需求,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包汤圆时,大家互帮互助,有的男孩动手能力稍一些,汤圆的口总是收不好,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主动帮助他,体现小组的合作性。

(五)着眼指导,体现教师的引领性。

活动前,我利用业余时间把和面以及包汤圆的过程拍成录像制成课件,让学生见识一下从和面到吃汤圆的完整过程,看完后再让学生交流包汤圆的注意点,然后再在课堂上当场示范一下包汤圆的难点。这样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操作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总之,我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设计的《包汤圆》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了整堂课的设计中,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交流总结、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了包汤圆与煮汤圆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