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省海洋资源利用情况-海洋渔业-养殖产业(万吨)
- 格式:docx
- 大小:375.43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渔业调研报告广东渔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东省渔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实地调研、采访渔民和渔业相关机构,收集到有关广东渔业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研、访谈和数据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广东省内的渔民和渔业相关单位,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二、渔业现状分析广东省具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渔业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渔业资源逐渐减少,渔业面临着许多问题。
1. 捕捞量下降: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广东省渔业资源逐渐减少,捕捞量明显下降。
这对渔民的收入和生计造成了很大影响。
2. 渔业无序发展:部分渔民过度使用渔网、电鱼等非法捕捞工具,破坏了渔业资源。
此外,一些渔船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渔业许可证办理,渔业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导致渔业无序发展。
3. 渔业环保问题: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广东省的渔业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一些渔业资源已经濒临灭绝,渔业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三、渔业发展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促进广东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1.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捕捞工具的使用,加强巡查和执法力度,确保渔业资源得到合理保护。
2. 完善渔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渔业管理体系,加强渔船登记和许可证管理,加强对渔船的检查和监管,保障渔业的有序发展。
3. 推行渔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广渔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渔民采用渔业资源保护技术,推广环保渔具和渔网,减少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4. 支持渔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渔业科技研发的支持,鼓励渔民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捕捞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推动渔业向高效、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四、渔业发展前景展望虽然广东省渔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渔民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渔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统计(附产业链、海洋渔业产量、海洋渔船数)海洋渔业是指从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生产事业。
海洋捕捞属采集性工业。
海水养殖分为鱼虾类养殖、贝类养殖和藻类养殖三大类。
海洋渔业因离海岸的远近不同,可分为近海、外海、远洋渔业。
我国海岸线长、大陆架面积大,沿海有暖、寒流交汇,沿岸岛屿星罗棋布,港湾较多,滩涂面积广阔,这些都是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积极发展海洋渔业,可为人民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质,为外贸提供重要商品,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对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
海洋渔业行业上游主要为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资料,包括水产饲料、渔船等。
海洋渔业行业下游包括流通行业和终端消费,主要以物流、电子商务、连锁商超、餐饮等行业为主。
我国海水养殖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从零开始快速发展,1992年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生产国,并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同时海水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沿海地区,海水养殖已经发展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渔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
整体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五次浪潮,主要是指以“鱼虾贝藻参”为代表的产业突破所带来的整个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浪潮。
‘2018年全国海洋机动生产渔船221070艘,相比2018年减少1.09万艘,处于持续下降趋势。
到2019年中国海洋机动生产渔船约为21.24万艘。
在海洋捕捞渔船领域,2018年国内海洋捕捞渔船15.6万艘,到2019年下降至14.81万艘,但是在渔船吨位和功率上,有小幅上涨,2018年,海洋捕捞渔船总吨位从782.01万吨上升至797.88万吨。
海洋捕捞渔船总功率从2018年的1370.15万千瓦上升至1385.77万千瓦。
平均单只海洋捕捞捕捞能力有明显提升。
在海洋机动养殖鱼船领域,2018年国内海洋机动养殖鱼船6.51万艘,到2019年降至约6.43万艘。
广东省海洋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结构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由这样一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
海洋经济可分海洋传统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产业三部分,海洋传统产业又可分为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设业、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及海洋盐业;海洋新兴产业可分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水利用业;海洋服务业可分为海洋交通运输业及海洋旅游业。
二、相关政策为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9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指导意见》中规定到2022年,在柘林湾区、汕头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湾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
通过示范区建设,整治修复岸线95公里、打造魅力沙滩10个、建设美丽海湾11个,确保滨海湿地面积不减少。
海岸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一线管控、两域对接、三生协调、生态优先、多规融合、湾区发展”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格局。
三、产值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不断上升,2018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83415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2019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89415亿元,较2018年增加6000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
广东是国家中心城市,广东省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
广东省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动物和植物,共有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416种、底栖生物828种、游泳生物1297种。
广东省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位于我国沿海城市前列。
近年来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也呈上升走势,2018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9315亿元,同比增长9%;2019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21059亿元,较2018年增加1744亿元,同比增长9%。
佛山渔业发展现状佛山位于广东省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东临南海,素有“海上明珠”之称。
由于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佛山的渔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佛山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南海和珠江口一带。
在南海,佛山拥有广阔的渔场,主要包括黄浦、龙江、咸水洲等渔场。
这些渔场水质优良,海域面积广阔,适宜各类鱼类及海产品生长,被誉为中国最重要的渔场之一。
此外,珠江口也是佛山渔业资源的重要来源,拥有丰富的河口湿地和渔场,孕育出大量的鱼类、虾蟹等海产品。
佛山渔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渔业产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佛山渔业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佛山渔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了1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渔业资源的丰富,使得渔业从业人员不断投入生产,渔业设施不断完善,从而推动了渔业发展。
其次,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渔业技术的进步,原来单一的捕捞渔业逐渐不再是主导,而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的渔业形态。
佛山的渔业发展中不仅有传统的捕捞养殖活动,还有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园区,通过引进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和设备,发展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提高渔业产能和产品质量。
再次,渔业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佛山的渔业加工业在渔业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品的保鲜周期,必须加强渔业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佛山的渔业加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例如运用低温技术进行冷冻和冷藏处理,将产品保鲜期延长到数月甚至几年,并能保持食品的原味和口感,这使得佛山的渔业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力,而且还能出口到海外市场。
最后,佛山的海洋渔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由于佛山地处南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风光明媚的海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海洋旅游的兴起为佛山的渔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一方面,渔民可以通过捕捞新鲜的海产品来满足游客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海鲜食材;另一方面,渔民还可以将自己的船只改造成观光游船,为游客提供海上观光和垂钓等服务,从而增加了收入来源。
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广东省是中国南方经济区域中水产养殖业发展较为突出的省份之一,其水产养殖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
本报告旨在对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品种规模,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为行业相关人士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建议。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进行概况和趋势分析,并就市场前景展望、经济效益和发展建议进行深入的讨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全文的概述、结构和目的,为后续内容的阅读提供了引导和背景信息。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对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进行概况介绍、发展趋势分析以及主要品种和规模的分析,为读者呈现出水产养殖市场的整体情况。
最后的结论部分将展望市场前景,分析经济效益,并给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为读者提供决策和思考的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系统地分析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的目的是对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品种规模,为相关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全面的市场情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对市场前景的展望和经济效益的分析,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本报告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规模庞大,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市场的需求也将持续扩大。
同时,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水产养殖业也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海水养殖业、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潮州市为例发布时间:2023-03-21T03:51:34.39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1月1期作者:黎素菊1,2,商春荣2,左两军2 [导读] 海水养殖业过快发展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洋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黎素菊1,2,商春荣2,左两军2(1.潮州市海洋预报预警中心广东潮州 521011,2.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0)摘要:海水养殖业过快发展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洋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在潮州市海水养殖业发展中,以贝类为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筏式和底播是贝类的两种养殖方式,2010-2019年潮州市贝类养殖出现筏式剧增而底播骤减,筏式养殖成为最大的养殖方式,环境友好型底播养殖被经济效益高而易爆发病害的筏式养殖所取代,大面积地单一养殖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生态不断恶化,特别是柘林湾海洋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基于此,需科学规划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优化海水养殖产业结构,积极推广现代化的海水养殖方式,促进潮州市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水养殖业;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海水产品的获得一般可通过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两种方式。
近年来,随着海洋捕捞量的持续增长,海洋渔业资源呈现衰退现象,海水产品的获得将更多依赖海水养殖。
据FAO专家预测,到2030年,海水养殖生产的鱼类将占全球食用鱼类的2/3,海水养殖生产在海洋渔业经济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海水养殖发达的国家,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广东2019年海水养殖产量329.1万吨,产值为621.9亿元,产值占全国海水养殖产值的17.39%。
广东渔业中,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产值占渔业经济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2.6%、43.5%,海水养殖是广东渔业经济半壁江山。
广东现代渔业经济的现状及困境分析吴锦辉(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摘要:广东是我国的渔业产业大省,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均居全国前列,为广东省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然而,在广东渔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里,现代渔业发展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等制约因素。
本文根据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渔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广东现代渔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要做强广东水产苗种,提高种业竞争力;完善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政策;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集群与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科技兴渔,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发掘产业价值,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发展现代渔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经济;水产品;现代渔业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广东是海洋渔业大省,也是水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省,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广东省政府“渔业强省”的战略规划引导下,广东渔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制定和完善符合实情的现代渔业政策,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加快渔业生产现代化。
2019年广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3623.94亿元)位居全国第2,仅次于山东;水产品总产量(866.4万t)位居全国第1,为广东省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然而,在广东渔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里,现代渔业发展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如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等,渔业产业发展中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
1广东渔业发展现状广东省海洋面积广阔,海岸线绵长,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渔业经济大省。
根据2016—2020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渔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渔业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通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大幅度扩大,各项指标保持增长趋势。
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二〇一八年六月依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的规定,现发布《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2018年6月目录概述01近岸海域环境状况032.1 海水042.2 沉积物14海洋生态状况153.1 海洋生物多样性163.2 海洋保护区状况183.3 海洋渔业资源状况25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274.1 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284.2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324.3 入海河流专项监测334.4 海洋垃圾35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375.1 海水增养殖区385.2 海水浴场415.3 滨海旅游度假区43海洋环境灾害状况456.1 赤潮466.2 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48海洋生态文明建设497.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517.2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527.3 美丽海湾建设537.4 海洋牧场建设与生态修复整治工程547.5 海洋保护区建设557.6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577.7 海洋环保执法581243567概述第一章2017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BULLETIN OF GUANGDONGMARINE ENVIRONMENTAL STATUS我省大陆海岸线长约4114公里,超过全国的五分之一,大小海湾510多个,沿海滩涂广布,海洋资源丰富。
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全省近岸海域面积63889平方公里。
近岸海域是陆地和海洋两大生态系统的交汇区域,其生态环境受海、陆因素的双重影响。
2017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开展了近岸海域环境状况、海洋生态状况、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海洋环境灾害等监测。
全省近岸海域共布设各类监测站位900余个,监测调查项目覆盖水文、气象、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共获取各类监测数据30余万个。
2017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年均水质优良面积比例(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为81.5%。
202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行业概述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是广东省重要的养殖业之一。
随着人们对水产产品需求的增加,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在近年来迅速发展。
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适宜的气候和水质条件,为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以养殖鱼类产品为主的市场规模最大,占据了水产养殖行业市场的主要份额。
此外,养殖虾蟹、贝类等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三、行业竞争格局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养殖企业,规模大小不一。
大型养殖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支持,能够更好地保证养殖水产的品质和数量。
同时,一些中小型养殖企业通过独特的养殖管理方式和优质的养殖基地,也能够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
四、市场需求分析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广东省本地居民对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他们喜欢新鲜、营养丰富的水产养殖产品。
另一方面,广东省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地区之一,水产养殖产品也面向国内外市场。
国际市场对广东省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五、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水产养殖行业将更好地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2. 品种更新:随着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多样化,养殖企业将会推出更多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健康安全:人们对水产品健康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养殖企业将加强水质管理和产品质量把关,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智能化养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提高养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力投入。
5. 资源保护:广东省将加大对水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发展建议为了保持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建议相关企业和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技术研发: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广东水产养殖情况广东位于中国的南方,拥有丰富的水源和海洋资源,因此具备良好的水产养殖条件。
广东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该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对广东水产养殖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广东的养殖品种非常丰富多样。
主要的养殖品种包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
其中,养殖鱼类的品种最为广泛,包括鲈鱼、鲈鱼、鲤鱼、鲂鱼、罗非鱼等。
广东的海鲜也是非常有名的,如鲍鱼、龙虾、海参等。
广东的水产养殖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也为广东的餐饮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其次,广东的水产养殖技术先进。
广东的水产养殖业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致力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广东的水产养殖场大多采用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如渔排、养殖池塘等。
此外,广东还积极引进国外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提高养殖水平。
例如,广东在龙虾养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国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之一再次,广东的水产养殖业规模庞大。
广东的水产养殖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呈现出发展势头良好的态势。
据统计,广东的水产养殖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年产量可达上百万吨。
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的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
此外,广东的水产养殖业在环保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由于广东的水产养殖场多位于农村地区,为了保护水源和水生态环境,广东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环保监管。
通过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合理的养殖管理,已经有效地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广东的水产养殖业在品种丰富、技术先进、规模庞大和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广东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仅为该省农业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广东的餐饮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水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相信广东的水产养殖业将继续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及制度安排摘要:海洋渔业对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部分地区和部分种群的渔业资源出现了开发过度、捕捞过度的现象,渔业资源与海洋经济的矛盾呈现在我们眼前。
那么,怎样去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才能使海洋渔业资源走上可持续利用之路?本文以可持续利用为指导,在分析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的对策。
abstract: marine fishe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s marine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exploitaitn and utiliz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overexploitation and overfishing appear in some regions and some species. the conflict between protecting fishery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marine economy arises. then,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guided by sustainabale utilizaiton concept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ng the fishery resources situation in guangdong,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contermeasures about sustainable utilizaiton of fishery resourses.关键词: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key words: guangdong;marine fishery resources;sustainable utilization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189-020 引言海洋渔业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东省渔业发展情况分析一、产值近年来,广东省渔业经济迅猛增长,渔业经济总量一直保持着全国领先的状态。
渔业经济在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014年广东省渔业产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2019年广东省渔业产值达到1524.78亿元,较2018年的1383.81亿元同比增长10.19%,2020年前三季度广东省渔业产值为1076.03亿元。
2019年汕头市渔业产值居全省首位,达到219.6亿元;其次为珠海市,产值为202.8亿元;肇庆市排名第三,产值为188亿元;广州及汕尾排名第四、第五,产值分别为137.6亿元、103.2亿元。
二、水产品产量广东省是中国的水产品生产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产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广东省水产品产量较为稳定,2020年广东省水产品产量为880.32万吨,较2019年的868.3万吨同比增长1.38%。
《2021-2027年中国渔业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海水水产品产量为453.29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51.5%;淡水水产品产量为427.02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48.5%。
三、渔船分布渔船是用以捕捞和采收水生动植物的船舶。
也包括现代捕捞生产的一些辅助船只,如进行水产品加工、运输、养殖、资源调查、渔业指导和训练以及执行渔政任务的船舶。
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广东省共有渔船39150艘,其中捕捞渔船数量为36516艘,占总数量的93.27%;非捕捞渔船数量为2634艘,占总数量的6.73%。
广东省渔船以海洋渔船为主,从2020年非捕捞渔船分布来看,海洋渔船共有2491艘,内陆渔船共有143艘;从捕捞渔船分布来看,海洋渔船共有26381艘,内陆渔船共有10135艘。
湛江市捕捞渔船居全省首位,2020年共有8402艘,其中国内海洋渔船共有8375艘,远洋渔船有27艘;汕尾市排名第二,2020年共有3865,均为国内海洋渔船。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转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转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的通知沿海各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渔业)主管部门:现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55号,以下简称《通知》)转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坚持疏近用远,持续优化养殖用海布局严格控制近海新增养殖项目用海审批。
除现有围海养殖项目补办用海手续外,暂停新增围海养殖项目用海审批。
除牡蛎礁和人工藻(草)礁外,在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近岸海域,暂停新增人工投礁式海洋牧场项目用海审批。
在10米等深线以浅的近岸海域,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网箱养殖用海,确需新增审批的,必须在近岸网箱养殖用海总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审慎论证、严格把关,避免造成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受损。
合理疏退近海养殖用海。
各地要按照依法依规、尊重历史、稳妥有序、维护稳定的原则,以2021年养殖用海调查成果为基础,逐步清退不符合“两证”(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养殖证,下同)核发条件的现有养殖用海,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且不符合管控政策,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外没有核发“两证”且不符合相关空间规划(包括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等,下同)的现有养殖用海的清退任务,2027年底前完成对没有核发“两证”养殖用海逐步有序退出,全面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秩序。
已核发“两证”但不符合相关管控政策的,批准时间到期后不再续期。
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
各地要以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为抓手,全力做好现代化海洋牧场用海服务支撑,重点发展抗风浪强的新型桁架类网箱、新型重力式深水网箱,探索建设大型养殖工船,确保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后半年内,完成现代化海洋牧场未来五年发展所需的规划用海前期手续。
2024年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水产养殖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报告对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市场现状和问题,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水产养殖场主和消费者,调查内容包括品种、规模、产量、销售渠道、价格等方面的信息。
实地访谈则针对养殖场主和市场经营者,探讨市场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情况。
3. 市场概况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规模庞大,涵盖了各类水产养殖品种。
常见的养殖品种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
市场以小规模家庭养殖和大型专业养殖两种模式为主。
养殖场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陆河流沿岸。
4. 市场问题与挑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养殖场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的情况,导致产量不稳定、品质不高。
其次,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者难以确保合理的利润水平。
此外,市场运营管理面临一定的困难,包括市场秩序维护、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
5. 市场发展机遇然而,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也面临着一些发展机遇。
首先,广东省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水产养殖发展。
其次,广东省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广东省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水产养殖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6. 建议与展望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支持农民参与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制定稳定的价格政策,保障养殖者的利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广东省水产养殖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广东地区水产养殖业调研报告摘要:“大势看供应、小势看需求”。
7-8月份广东地区进口菜籽(4138, 9.00, 0.22%)到港充足,油厂菜粕(2458, -54.00, -2.15%)大多已经预售,目前菜粕货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9月份没有菜籽到港,但企业有菜籽库存供压榨,10月以后的菜籽需求已有油厂通过采购澳大利亚菜籽“曲线救国”,整体菜粕供应还有货,且充足。
需求端,广东地区水产养殖同比持平略减,水产饲料产量增减对菜粕需求 ___已经小于配方调整 ___,目前水产料中的菜粕比例在10-15%的较低水平,主要因豆粕与菜粕的价差不足以刺激企业增加配方中的菜粕比例,而且后期进口菜粕陆续到港,受调研企业普遍认为9月菜粕逼仓已无基础。
xx年广州地区由于持续降雨,导致水产启动较往年推迟一个月,往年在3月份启动。
降雨还导致水产投料同比减少,但对运输装运没有影响。
广东地区主要饲养草鱼和罗非鱼,去年上半年由于陈塘鱼多,今年由于冻害导致陈塘鱼较少,1-4月需求不好,但5月份的提价促销刺激下游备货,1-6月份水产饲料消费跟去年比基本持平。
5月份受原料及饲料涨价 ___,饲料企业增加豆、菜粕库存,下游养殖户增加饲料库存,6月份水产料销量出现下滑。
广东地区每月菜粕消费需求在5万吨左右,主要依赖东莞富之源、湛江中纺供应,去年开始广西菜粕也有少量流入,今年福建菜粕价格相对较低,也一直想进入广东市场,湖北的青饼也有流入广东的可能。
目前湖北青饼报价2400元/吨,运费150元/吨,还有部分价格优势。
7月份广东地区饲料企业水产料中菜粕平均用量在12%,低于上月的15%,主要因菜粕价格坚挺,与豆粕相比缺乏竞争优势。
菜粕主要被DDGS替代,配方比例在12-15%,预计6月份广东到港DDGS约20万吨,7月到港18万吨,预计8月份增加至24万吨目前广东地区鸭料中基本不再添加菜粕,正常在2-3%,如果价格合适最高可达到6-7%。
当地部分企业鸭料配方调整非常频繁,有时一天调整2-3次,主要看性价比,特别是库存菜粕的性价比及数量。
202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一、引言水产养殖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广东省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报告对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据调查数据显示,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广东省水产养殖业主要以养殖淡水鱼、海水鱼和虾类为主,其中以虾类养殖发展最快,产值占据水产养殖总体的70%以上。
2.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增加,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也在逐渐向生态养殖、有机养殖和产业链延伸方向发展。
特别是有机养殖模式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市场前景被看好。
三、市场竞争状况1. 市场主要竞争者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大型养殖企业、个体养殖户和合作社等。
大型养殖企业由于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通过品牌、技术和市场渠道等优势占据市场份额。
2. 竞争优势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供应能力等方面。
由于广东省自身具有地理优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养殖行业在养殖环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大型养殖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也有较强的实力,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高质量的产品。
四、市场需求分析1. 消费需求广东省水产养殖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其中本地市场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消费者对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新鲜度、品质保障和价格合理等方面。
2. 消费趋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对有机和绿色养殖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五、市场机遇与挑战1. 市场机遇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范管理措施,为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湛江篇:2004年湛江海水养殖产量36.7万吨,海洋捕捞产量34.6万吨,淡水养殖产量7.6万吨,淡水捕捞产量0.6万吨,水产品总量达79.6万吨,居广东省第三位。
对虾:2004年全市对虾养殖面积达30万亩,总产量6.3万吨,约占全国的15%。
其中粗养面积约19万亩,半精养面积约4万亩,精养面积约7万亩。
2004年湛江海关虾类产品出口1.5亿美元,其中冻虾仁出口0.7亿美元,鲜冻对虾出口0.8亿美元。
2004年,全市投产的对虾种苗场约500家,共培苗370亿尾。
东海岛开发试验区是湛江市重要的育苗基地,该区共有对虾种苗场149家,年生产各种对虾种苗109亿尾,产值6500万元。
湛江现有对虾饲料企业11家,生产对虾饲料25万吨,占全市水产饲料31万吨的80%。
其中,恒兴、湛大、粤海被列为全国饲料百强企业,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2亿元、2.4亿元和1.8亿元(2004年)。
2004年湛江有加工企业达250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其中年加工能力超过1万吨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有8家。
麻章、官渡是湛江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
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市场,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700多个档位,2003年成交量20万吨,成交额超过50亿元。
海水鱼:2004年湛江海水鱼养殖面积10万亩,产量2.4万吨,其中海水网箱3.3万箱,产量0.79万吨。
湛江的深水网箱养殖目前只有一个地方,位于南三岛、特呈岛的外海,属于深圳华油公司,共有8组32口深水网箱。
珍珠:湛江是全国海水珍珠的主要产地,2004年全市珍珠养殖面积4.7万亩,珍珠产量20.8吨,约为全国产量的70%,几乎全部集中在雷州、徐闻两地。
雷州市流沙镇被誉为“中国珍珠第一村”。
顺德篇:2004年顺德区水产养殖总面积为26.8万亩,其中优质鱼养殖面积为14万亩,占全区养殖总面积的54%,四大家鱼12万亩,占46%。
鱼苗繁育场110多个,面积约0.8万亩,2004年水产销售总产值约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