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王思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4、引导学生从这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寓言内容,指导朗读。?

2、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一、导入新课?

1、根据学生对以前寓言故事的学习,归纳总结:什么是寓言?

2、师导: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再一起学习一则寓言《刻舟求剑》,看看这则寓言将会给大家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深刻道理?

4、自读《刻舟求剑》,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听朗读磁带读课文,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注意自己正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3、看图,结合文意,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

4、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理解、掌握重点字词。

2、宝剑坠入水后,剑客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体会剑客不着急的语气,并用多种形式朗读。?

(2)理解、掌握重点字词。?

3、请同学们猜猜:他能找到剑吗为什么?

5、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

四、明确寓意,谈受到的启发?

小组讨论:?

1.剑客错在哪里帮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

2.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五、熟读、复述寓言?

1.练习熟读,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意境。?

2.同桌互相练习讲故事。?

六、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文章通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道事物会变化的人。?

2.归纳学习方法,提出以后学习的希望。?

3.拓展延伸:生活中有“刻舟求剑”这样的人吗你想怎样提醒他呢?

我所执教的《刻舟求剑》是北师版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设计中,各环节安排很紧凑,有浅入深,层层递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发言踊跃,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和老师一起探讨,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平等的教学氛围,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设置关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起学生的兴趣。还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先熟读译文,感知故事内容,然后结合译文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再尝试理解句子意思,直到将整个故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多读少讲,精心组织学生导读达标。我呢,将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品读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在我这堂课中还存有不足之处,在“第四关——讲故事口头改编文言文”环节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完成,应拔高难度,课下想了想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结尾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寓言故事编成小品表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的思维飞的更高更远。还有在教学中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前面松,后面紧,使得拓展环节流于形式。

我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老师们的深入钻研下,在专家们的引领指导下,我们和孩子们一定会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篇二:刻舟求剑教学反思

《刻舟求剑》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而教材又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还是先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含义。我让学生尝试在不借助译文的情况下自己试着理解,若真的有哪个句子不明白的再参考一下译文。孩子们听后马上用手把下面的译文捂住,认真地思考起来,

不时有个别孩子读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偷偷地看了看译文。在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后,我再请学生把整则寓言故事完整地描述出来,大部分孩子能较具体地表达出来。

接着我再挑出文中个别难于理解的字词让孩子们挑战,他们一下子也解释了出来。我让孩子们带着理解有停顿、有感情、有味道地读课文,有些孩子们还拿着书,摇头晃脑有模有样地读了起来。看着他们那认真劲儿,我不禁笑了起来。

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后,故事的寓意也深入浅出了。从中孩子们明白了故事讽刺了那些头脑愚蠢,不懂得灵活变通的人。许多孩子表示今后千万不能做那样的人。

最后我利用那个人捞不到剑的有趣场面在孩子脑海里填补形象空白,我让学生讨论:船上岸后,那个人怎样跳下江去捞剑的怎样捞他没捞到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一填补,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含意的领悟,还训练了表达能力。

而这节课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有位学生提出了:如果这个人果真在掉剑后,马上跳入河中,他真能捞得到剑吗这个是课堂很好的生成点,但由于下课时间快到了,我只能匆匆结束,让学生课后再讨论。我想下节课一定腾出时间让大家畅所欲言,让孩子们独特的思维不断碰撞出奇异的火花来!

评《捞铁牛》

有幸能够听到徐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捞铁牛》一课,下面我就将这些不成熟的思考列出来:《捞铁牛》是一篇思维性极强的文章,而理解捞铁牛的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和捞的过程)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备课时,徐老师把教学目标设置为:重视听读,发展说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抓住关键词——动词,让学生品味,依靠多媒体的手段,播放捞铁牛准备过程的画面,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唤起学生联想:和尚准备捞铁牛时已想好了办法,而且考虑得十分周到。教学的效果很好,学生纷纷诉说自己的想像,有的学生一边说准备过程,一边演示过程,十分生动。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并不是各个单项能力的累加,而是综合地、整体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和推进,听读与说写不能分家,吸收与表达要同步进行。《捞铁牛》这个教学片断,以说促读,读中学说,说中练写。这里的说写决不仅仅为了读的目的,它既是促进阅读深化、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对阅读结果的有效检测,因此取得吸收与表达互动的效益。在教学中,学生毕竟的学生,老师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同时,要先进行方法的引导,这样才会收到更显着的效果。所以徐老师在教授《捞铁牛》中,利用课文中经典的词句,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提示学生说话要有序,如: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潜水拴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