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管棚注浆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7
大管棚注浆技术在隧道突水涌泥段施工中的应用摘要: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3号勘探试验洞在施工至里程k26+760时,掌子面拱顶出现较大溃口,突水涌泥达150m3/h,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现场采取封闭掌子面,在隧道周边实施超前大管棚注浆对坍塌段堆积体进行固结处理和超前支护,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此进行总结。
关键词:海底隧道;风化花岗岩;土石交界面;注浆试验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3号试验洞主洞勘探试验段位于安康市宁陕县四亩地镇,线路全长3115.78m。
3号实验洞主洞勘探试验段围岩分为ⅲ类、ⅱ类,各种围岩类别衬砌类型长度数量及比例如下:主支洞交叉口30m,占0.96%;ⅲ类围岩加强段20m,占0.64%;ⅲ类1900m,占60.98%;ⅱ类1165.78m,占37.42%。
主洞内下游里程k26+180设有一处泵站,隧道坡度为1/2527。
2 问题的提出及方案确定2011年10月23日实验洞施工至里程k26+760时,掌子面拱顶位置突然出现突泥涌水,出水裂隙倾角∠30°~45°,裂隙宽度约为25cm,贯穿整个隧洞拱部偏右,范围拱顶30°。
自裂隙处涌出灰黑色、淡黄色石屑及伴随粒径大于50cm孤石,经估算突泥涌水量约100m3/h。
至15:00突泥涌水裂隙扩大至拱顶120°范围,涌泥涌水呈现间歇性突发,突水涌泥量已达约150m3/h。
自10月26日至10月31日间在清淤过程中共发生四次较大溃口突泥,持续时间在6~10分钟,涌出量都在100m3~120m3之间。
截止2011年10月31日掌子面涌出泥渣约1000m3。
遂封闭掌子面,并对掌子面剩余碴体不予扰动,隧道施工停止。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认为合理的施工方法是:先施作止浆墙封闭掌子面,待止浆墙封闭整个临坡面后开始对空腔体进行灌注混凝土,而后施做超前大管棚注浆对坍塌段堆积体进行固结处理和超前支护,最后进行开挖,可保证隧道开挖安全。
技术交底一、锚喷支护施工方法1、φ89超前注浆管棚(1)导向管施工要求测量对导向管进行定位,导向管使用φ120钢管,环向间距40cm,水平向上外插角1~3°,使用φ16的钢筋固定在钢筋网上。
(2)长管棚设计参数①长管棚规格:热轧无缝钢管,壁厚6mm,每节长度3、6米,每节之间采用丝接。
②距离:环向间距40cm③外插角:沿线路方向1~3°,长管棚投影线平行于中线。
④长管棚施工误差:径向大于20cm。
⑤沿隧道纵向同一横断面上相邻接头错开3.0m。
(3)钻孔前准备工作在预留核心土上,用方木或杆件搭设水平钻机工作平台,水平钻机定位反复调试,确保钻杆轴线与导向管轴线重合。
(4)钻孔水平钻机钻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钻进过程中根据地层不同及时调整操作参数。
根据地质情况,留下地质资料,为主洞开挖积累资料,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5)顶管施工管棚前端加工成10cm长锥形,便于顶进,距管棚后端10cm处加设φ8加劲箍。
管丝口接头预先用车床加工成粗丝口,管棚上钻φ6注浆孔,间距15mm,梅花型布置。
(6)清孔管棚顶进前,检查钻孔孔道是否干净,可用岩芯管再一次扫孔,同时用高压风清孔,清除孔道内岩渣、碎石等。
(7)顶进将钻机用两台5t的手拉葫轳拉紧固定在护拱上,通过钻机将管棚顶入孔内,钻机加压时不可过猛,发现顶进时阻力大时,可以旋转顶进,或者借冲洗液协助顶进。
(8)φ89管棚注浆①注浆浆液在灰浆搅拌桶内搅拌均匀,然后经滤网放入储浆桶,再由注浆泵经管路注入到钢管中,浆液按要求注完后,用30号水泥砂浆进行充填。
②注浆要求a、水泥浆水灰比为1:1,必要时掺加速凝剂。
b、注浆压力为:初压0.5~1Mpa终压2.0Mpa,注浆前应先进行注浆现场试验,注浆参数通过现场试验按实际情况确定。
c、管棚注浆按固结管棚周围有限范围内土体设计,注浆扩散半径不小于0.5m。
(9)管棚施工方法及布设方法2、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1)施工步骤画出孔位→②钻孔→③安装钢管→④孔口止浆塞→⑤喷砼形成止浆墙→⑥连接注浆管→⑦注浆→⑧注浆结束、拆除注浆系统(2)施工方法①按设计间距画出需布设的孔位,用YT28风钻钻孔,高压风水清孔;②直接用钻机利用杆尾连接套将钢管沿设计孔位和外插角打入围岩,孔口安装止浆塞,钢管应从紧靠开挖面的格栅拱架腹部穿过,尾部与格栅焊连;③喷砼封闭拱架及其周围开挖面作为止浆墙;④采用注浆泵定量注浆。
嵩山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设计方案一、全断面注浆方案设计根据地质综合分析,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该段预加固注浆设计如下:1、止浆墙施工止浆墙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厚,周边采用2排环向间距,排距 m,长2m的Φ25mm 砂浆锚杆,嵌入围岩1m.周边预埋长的Φ42mm导管,止浆墙浇注完成后,通过导管进行注浆对止浆墙与初支护间的裂隙进行封闭.止浆墙施工过程中,基础必须在基岩上,基底虚渣必须清理干净,防止虚土引起止浆墙下沉和注浆过程中漏浆.混凝土浇筑前对前方流水进行集中引排,防止流水对止浆墙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止浆墙混凝土浇筑前在空腔位置埋设2~3根混凝土输送管,便于止浆墙浇筑后对塌方体上方空腔进行泵送C15混凝土回填.见图2.2、径向注浆加固为了保证全断面注浆过程中后方初支安全,对止浆墙后方10m范围内上台阶初支采用小导管进行径向注浆加固.径向注浆加固见图3、图4、图5,加固参数见表1.图3 径向注浆加固断面图图5 径向注浆加固布孔示意图表1 径向注浆加固参数4、全断面注浆加固范围纵向长25m含止浆墙,径向加固范围上台阶开挖轮廓线外6m,下台阶开挖轮廓线外5m,仰拱底部开挖轮廓线外3m.浆液扩散半径上台阶,下台阶.开孔位置和终孔位置均按环形布孔方式,总共设计63个孔,上半断面35个空均下入玻璃纤维锚杆,以增强加固体的整体性.加固注浆设计图6、图7、图8、图9.图6 全断面注浆开孔布置图图7 全断面注浆A-A断面终孔布置图图8 全断面注浆B-B断面终孔布置图4、超前大管棚支护超前大管棚钢性支护长25m,开孔沿初支轮廓线内50cm,环向间距35cm,外插角5-7度,共布设45根,管棚孔可兼作周边上断面检查孔.大管棚采用外径Φ89mm,壁厚5mm热轧无缝钢管加工,每节长~,两端分别设7cm长的内外连接丝扣,前端加工成椎形尖端并封闭.管壁沿两条垂直直径布设四排Φ8~10mm对称溢浆孔,梅花形布设,孔间距40~50cm,每根管棚侵线部分采用推进器将管棚推入孔底,以便于开挖支护,管棚安设完成后进行全孔一次性管棚注浆,注浆参数同加固注浆.5、注浆参数和注浆材料注浆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表1 全断面注浆参数表注浆材料以普通水泥单液浆为主,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作为辅.施工过程根据地质情况及地层吸浆情况进行材料种类及配比选择调整,如表2所示.注浆材料参数表表26、注浆顺序1先施作B1、B3、B19、C3、C13、D1孔作为超前探孔,对坍方体情况进行判释,在这6个孔钻孔过程中如遇到较大空腔直接下入钢管泵送低标号砂浆对空洞进行回填.如遇泵送砂浆回填空洞的孔需要进行布孔注浆,确保注浆加固效果.2采取先外后内、由上到下、间隔跳孔的施工方式进行.7、该段设计注浆量约为1900m3,由于加固段处于坍塌体内,洞顶成在空腔,实际注浆量可根据现场注浆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做好记录.8、注浆效果检查注浆过程采取P-Q-t曲线分析、反算浆液充填率、堵水率及检查孔等方法对注浆效果进行评判.检查孔数量为帷幕注浆孔的10%,重点检查异常区域,检查孔无涌泥,不塌孔,涌水量小于2L/min·m.9、机械设备配置表3 机械设备配置表10、注浆材料计划消耗量表4 材料消耗表四、安全及质量保障措施1设置专职安全人员对现场安全监督负责.2加强孔内涌水量、水压力等变化监测工作,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或停止施工撤除洞内作业人员.3注浆前,掌子面后方初期支护、止浆墙等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并加强施工监测.4严格按照设计参数进行钻孔注浆施工,加强过程控制.五、本设计未尽处,请参考相关设计文件及规范、规定.。
注浆管棚法在隧道大坍方段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以木寨岭铁路隧道大坍方处理为例,介绍了长管棚在处理特大坍方时的应用技术。
文中首先论述了长管棚处理坍方段的技术特点,然后针对坍方碴体管棚施工卡钻与下管难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并强调了注浆管棚法在隧道坍方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管棚大坍方注浆1 工程概况与地质概况新建特长木寨岭隧道位于甘肃省定西市,起于漳县大草滩乡漳河西岸,止于岷县梅川镇素子沟内杨家台村,线路基本呈北向南走向。
木寨岭隧道设计为双洞单线分离式特长隧道,为全线第二长隧道,也是全线控制性重点工程之一。
该隧道地层条件复杂,按时代由新到老分别包括了第四系、第三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等不同时代的地层;特殊不良地质主要有湿陷性黄土、滑坡、泥石流及岩堆等;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多“X”型,特殊地质构造主要有11条断层破碎带(带宽均为200m~1000m)、3个背斜及2个向斜构造,属高地应力区;岩土主要有粘质黄土、砂质黄土、板岩、炭质板岩、灰岩、砂岩、泥岩、砾岩、断层角砾、断层压碎岩等。
当隧道开挖至DyK183+475遇到长达438m的大断层时,施工方法采取三台阶开挖,采用加强喷射混凝土和棚架强行通过的临时支护体系。
但在随后的施工中,原来由棚架支撑的岩体发生大坍方,后采取连续的清碴办法,但每次清碴至工作面后,又发生塌方,恢复原状,并且岩碴由原先的粉末状,变为间杂1m3~3m3的孤岩石,预计坍方高度大约27m,坍方段约长22m。
坍方体位于断层破碎带,断层产状与隧道轴线斜交,为大型压扭性大断层。
断层带岩性由灰色砂砾岩、断层泥及断层角砾岩组成,岩石呈角砾状松散结构,岩体整体性差,局部有渗水,易失稳,开挖后坍方频发。
所需处理的坍方段长度共计25m。
坍方岩体破碎,分布不均匀,局部有空洞。
2 坍方体处理施工技术方案2.1 施工方案与治理原则2.1.1 施工方案根据坍方体的地质特点,研究确定了在拱部范围内施作Φ89长管棚,管棚环向间距30cm,结合超前预注浆技术在开挖轮廓线外形成约4m厚的加固层,并在开挖时以小导管补强注浆加固技术为辅的施工方案。
xx隧道管棚施工方案1.工程规定及施工条件本工程是采用超前大管棚旳措施对万山隧道洞口段拱部进行预支护。
管棚长度 ( ) m,选用Φ108热轧无缝钢管、壁厚6mm。
钢管沿开挖轮廓线外放100mm,以外插角3度打设(未考虑线路纵坡)。
钢管内外注水泥浆,水灰比为1:1,注浆压力0.4~0.8Mpa。
2.施工难点及对应旳技术措施2.1管棚套拱长度为1米。
2.2 根据地质勘察汇报,管棚施工部位重要为拱部140°范围布设.2.3 假如地下水位高,也许在钻进时出现涌水导致孔壁坍塌,钻孔口需采用密封保压措施,并亲密监视出浆量;2.4可根据工程需要,在掌子面下部左右两侧各打设2~3个水平降水孔,让作业区内旳地下水自然流出,减少水位,以提高管棚打设及隧道开挖过程中旳施工安全度。
3.施工组织方案根据设计规定和现场特点,本次施工采用有线导向水平跟管钻进措施一次将钢管打进( )m,钢管用丝扣连接。
3.1 重要施工设备A.HTG-100型水平定向钻机1台。
全液压驱动,功率:55KW;顶进/回拖力:150KN;扭矩:6000NM。
B.SE-1型水平导向系统1套。
包括探头和监视器,导线连接。
可测钻头倾角及钻头斜面旳面向角,探头发射旳光束可监测左右偏斜。
C.泥浆系统。
包括BW-250型泥浆泵2台,泥浆搅拌器2台,2KW污水泵1台。
D.BX1-500型电焊机1台。
E.H-3移动式钻机工作台架1套。
3.2施工用材料A.Φ108x6无缝钢管;B.注浆用水泥;3.3施工条件规定A.施工场地应平整结实,高度适中(地平面往上距最低孔位80-100cm),无积水,无影响钻机正常运行旳障碍物,有工人进出场地旳安全通道,不得有威胁施工安全旳其他作业。
B.有设备及钢管水泥进出场地旳安全通道及合适旳吊装工具。
C.动力电100KW接至离掌子面30m以内。
D.水源接至掌子面30m以内。
E.有足够空间安装泥浆池。
3.4施工人员配置工班班长2人(白、夜班)钻工、机手、泵工、焊工10人含兼职,人数可适增长(白、夜班)合计21人正常钻进期间两班轮番作业。
隧道管棚施工工艺工法1 适用范围超前大管棚施工机理:洞口暗挖段考虑到埋深浅、易塌方,设计主要采用超前大管棚进行防护。
一般采用的进洞方法是:首先开挖明洞段拱部部分,并根据设计进行边、仰坡支护处理,再施做C20砼套拱,然后施作超前长管棚,最后在管棚支护下可以安全进洞。
本工艺工法适用于成渝客运专线CYSG-4标隧道工程。
2 作业准备施作管棚套拱先安装套拱内拱架和导向钢管,立模、浇筑套拱混凝土后再钻孔、顶管、注浆、封口,即完成管棚施工。
3 技术要求洞口土方开挖须避开雨季施工。
开挖前先施工截水沟、天沟等排水系统,后进行洞口开挖。
明挖段开挖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随开挖随喷混凝土进行边、仰坡防护。
至暗挖段拱顶开挖轮廓线高度时,垂直下挖至设定的上半断面底部,临时喷设混凝土封闭暗洞掌子面。
沿开挖轮廓线环向掏槽,安装2榀型钢钢架(型钢尺寸按设计文件),浇筑混凝土,为暗洞开挖作准备。
4、隧道管棚的工艺流程4.1 大管棚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台车就位台车固定测量布孔台车大臂娇正钻孔及接长钻杆钻杆接长准备钻杆分节退出卸下清孔图1 长管棚钻孔工艺流程图5、大管棚施工要求(1)为保证成孔质量,防止邻孔钻进时前面的成孔坍塌,钻孔间隔进行。
先钻奇数孔,后钻偶数孔,成孔直径为φ140mm,以便顺利安装φ108×6mm钢花管。
即采用大引导孔施工,最大程度上克服在顶管施工作业中送管难的情况发生。
(2)施作长管棚时(φ108×6mm),打孔角度洞口段为1°~3°,环向间距40cm,每根长40m(每节长9m,采用长89cm套管连接),施作时每段应交错搭接3m,钢管上按间距15cm梅花形钻10mm的小孔。
第一节钢管顶端做成锥型,以便顶进。
φ108×6mm钢管采用4.0m和6.0m 两种规格,奇数孔首根4.0m,偶数孔首根6.0m,其余的均为6.0m,以避免钢管接头在同一断面上。
钢管采用套管联接。
管棚注浆作业指导书
一、管棚注浆的意义
在隧道施工中,衬砌和开挖是两大主体工作,而开挖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又直接取决于支护工作的好坏,在浅埋、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土段、砂卵(砾)石层,自稳性差的软弱破碎地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和涌水地段进行施工时,都必须采取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超前支护或止水。
结合我队合同段隧道设计要求,要求对Ⅴ类围岩及洞口进洞地段进行超前管棚预注浆支护,使洞口进洞时安全得到保障,也使洞内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能顺利进行,确保人员、机械的安全,也使隧道开挖工作能顺利进行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管棚设计参数
施工时,应严格参照设计要求备料、施工,以保证注浆的质量。
设计参数为:
1、大管棚采用Φ108mm,壁厚6mm的热轧无缝钢管,长度为20m,堆积体范围内共3环大管棚,布置在拱顶180°范围内,管棚环向间距为30cm,距开挖轮廓线30cm,外插角3~5°。
钢管上钻注浆孔,孔径10mm,孔间距50cm,梅花形布置,尾部2m范围内不钻孔作为止浆段。
2、倾角:平行与路线纵坡,方向:平行与路线中线。
3、钢管施工误差:径向不大于20cm。
4、隧道纵向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错开1m。
三、注浆参数设计
1、注浆材料及配合比: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采用Ⅱ型水玻璃,体积质量为1.25g /cm3,水玻璃浓度为35Be°,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6:1~1:1,水泥与
水玻璃浆体积比为1:0.5;
2、注浆压力:0.5~1.2MPa;
3、浆液扩散半径:R=0.7×0.3=0.21m,取0.3m;
4、单根钢管注浆量
Q=π·r2·L+π·R2·L·η·α·β
式中:r—钢管半径,0.108/2=0.054m;
L—钢管长度,考虑与钻机连接,取24m;
R—浆液扩散半径,取0.3m;
η—地层孔隙率,堆积体经测试为11%;
α—浆液有效充填率,取0.9;
β—浆液损耗系数,取1.15。
经计算,单根钢管注浆量:Q=0.992m3。
5、注浆前应先进行现场注浆试验,参数通过试验后可适当调整。
6、技术措施
为加强管棚刚度,在钢管内放入钢筋笼。
四、施工方法
1、坡面处理
1)坡面如果能达到自稳要求,并且对下部施工不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尽量不刷坡,采用加固措施进行防护。
2)钻孔前将坡面杂草、危石清除干净。
3)按设计要求锚-网-喷护坡,喷砼厚度15cm,锚杆长度3.0m,间距 1.0×1.0m成梅花型布置;φ8mm钢筋网满铺坡面,网格间距20×20cm。
4)必要时在坡面设重型轨排防护,防止坡面局部危石失稳。
5)坡面有大孤石时,先在孤石周围注浆固结周边砂石,待注浆达到设计强度时再将孤石清除。
2、人员准备
1)管棚施作必须具备以下人员(按三班计算)
钻孔15人/台钻
钢筋笼制安3人
钢管加工3人
注浆工6人
搅拌浆液人员8人
修理工2人
电工3人
2)管棚施作需用机械设备(见表1)
表1、机械设备配备
3、管棚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孔位测定
钻孔前按五寸台画出管棚位置轮廓线(按开挖轮廓线放大30cm),按孔间距定出孔位,并能满足和设计要求,如开始位置在软弱带或夹泥砂带时,可适当变动孔位,但范围不能超过30cm;钻孔面必须按要求先喷一层素砼作为止浆墙,并确保钻孔面不出现坍塌。
六、钻孔
1、钻孔前先检查钻机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对非正常部位进行更换,检查水压能否达到施工要求;然后埋设钢拱架,并固定套管,将套管与钢拱架焊接在一起,套管固定前,先调整管位至正确位置。
安设钻机,顺序由两边至中间,钻机安设要牢固,防止摆动位移,倾斜和下沉,钻机距工作面的距离一般情况不小于2米。
2、钻孔时,为克服钻深后因钻具自重而产生的下垂现象,钻孔应与导向管一致,比线路中线上仰角1°,即外倾角1°,以确保钻进后管棚不侵入界限,钻孔定位可压罗盘、经纬仪、挂线相结合的方法,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开孔角度一致。
开钻时,先低速低压,待成孔几米后,再加速加压。
钻孔测斜用罗盘仪测方位角,控制水平偏差,成孔一半时,用Ф108mm套管测量控制上仰或下垂侧斜,确定偏斜情况。
3、钻孔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加泥浆或水泥浆钻进,当钻至砂层易坍孔时,应加泥浆护壁方可继续钻进;如坍孔较严重时,可加水泥浆或化学浆液护壁继续进行;如不能成孔时,可加套筒或将钻头直接焊在钢管前端钻进。
4、钻孔速度应保持匀速,特别是钻头遇到夹泥夹沙层时,控制钻进速度,避免夹钻现象。
5、为避免钻杆太长钻头因自重下垂或遇到孤石钻进方向不易控制等现象,开钻上挑角度就控制在3°~5°之间,并随时检查角度值和钻进方向。
6、钻孔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孔内的余渣即扫孔,用Ф108岩芯管扫孔,岩芯管长度一般为2.5m左右。
7、扫孔完毕后,即安装打入管棚、钢管。
七、安设管棚、钢筋笼
1、钻孔好后及时安设管棚钢管,避免出现坍孔。
2、管棚钢管采用Ф108mm孔径,节长3m、6m,壁厚6mm,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度不小于15cm,同一断面上的接头至少错开1m。
3、管棚施工时先打有孔钢花管,注浆后再打无孔钢管,无孔钢管可作为检查管,以检查注浆质量。
4、钢管安装困难时,可用卷扬机反压顶入或用其它方式将钢管顶至设计位置。
管棚钢管安装示意图
5、钢管和钢筋笼应在场外先行预制加工,到施工场地后再接长。
6、钢管逐节顶入,采用丝扣连接,保证钢管间的连接强度;钢管安装到位后,再将钢筋笼放入钢管内,钢筋笼采用焊接连接,焊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7、及时将钢管与钻孔壁间缝隙填塞密实,在钢管外露端焊上法兰盘,并检查焊接强度和密实度。
八、管棚注浆
1、注浆前先检查管路和机械状况,确认正常后做压浆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据以施工。
1)单液注浆配合比参数:
水泥:水:水玻璃1:1:0.5
C30砂浆:
水泥:水:沙1:0.4:0.4
2)双液注浆配合比参数:
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模数2.4—3.4。
2、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利用三通管同时注入,水泥浆必须拌制均匀,并按比例与水玻璃浆液注入。
三通管加工图
3、注浆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口、邻孔、河沟、覆盖较薄部位有无串浆现象,如发现串浆现象,立即停止注浆或采用间歇式注浆封堵串浆口,也可采用麻纱、木楔、快硬水泥砂浆或锚固剂封堵,直至不再串浆时再继续注浆。
4、单液注水泥浆压力突然升高,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双液注水泥与水玻璃浆如压力突然升高,则关停水玻璃泵,进行单液注浆或注清水,待泵压正常时,再进行双液注浆;水泥浆单液和水泥水泥与水玻璃双液注浆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结,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才能避免产生注浆不饱满;
5、注浆压力达到1.0Mpa,并持续稳定5min以上,可停止注浆,并及时封堵注浆口。
九、注浆效果检查
1、注浆终孔压力达到1.0Mpa,持续稳定5min以上,视为该注浆孔已满足要求。
2、注浆完毕用铁锤敲击钢管,如响声清脆,则说明浆液未填充满钢管,需采取补注或重注;如响声低哑,则说明浆液已填充满钢管,如未达到要求,应进行补孔注浆。
3、开挖后及时观察岩壁面,钢管周围20cm范围岩隙应被基本填密实,并作好记录。
十、安全措施
1、施工前需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2、施工时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料具,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3、施工作业平台必须搭设牢固,平整;
4、注浆作业人同必须按要求配带防护用品,不得直接接触浆液;
5、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
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6、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7、注浆后的废液必须妥善处理,不能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