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钢筋植筋深度对照表
- 格式:docx
- 大小:14.17 KB
- 文档页数:1
植筋深度表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I级钢筋植筋深度20d 18d 16d 14dII级钢筋植筋深度22d 20d 18d 16d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合增添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余构造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构造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放线→资料准备→砼凿面→机械成孔→清孔→构造胶配制→注胶→固化→试验;植筋锚固施工是在按要求已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刚石钻机、电锤等机械设备,按选定的参数成孔,并对孔壁进行办理后,注入配制的构造胶,而后植入准备好的钢筋,固化后抵达植筋的要求。
1、资料准备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Φ14、Φ22和Φ25㎜的钢筋,应注意下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纳钢筋刷蘸5%浓度的盐酸除锈,而后用清水冲刷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
施工用的机械设施〔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2、凿面按设计要求的地点、宽度和高度,对梁侧面、顶面及板面进行砼凿面,要求凿面轻锤、凿毛,并去掉松懈颗粒,且凿面要用钢丝刷净,高压水冲冲洗洁净;以有益于新旧砼可以靠谱的连接,保证新旧构造的整体性和优秀的抗震性。
3、成孔对需要锚固钢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按已定孔位进行机械成孔;钻孔深度,依据施工参数确立,知足深度要求。
钻孔时,边钻边拿出砼,并用高压鼓风机将孔内粉尘清出孔外。
4、清孔对成孔进行高压风办理,将孔内灰渣吹净,用烤棒烤干,而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5、注胶植筋MLJ构造胶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值计量分配,搅拌时防备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分配时保证搅拌平均、颜色一致,胶灌入孔内后将经办理的钢筋插入孔内,按必定方向旋转频频,以使树脂与钢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结密实,并暂时固定,在常温下24h左右即可受力使用。
6、固化7d后构造胶完整固化,进行拉拔试验〔无损害查验〕,试验值抵达设计要求后卸荷。
植筋深度表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材料准备→砼凿面→机械成孔→清孔→结构胶配制→注胶→固化→试验;植筋锚固施工是在按要求已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刚石钻机、电锤等机械设备,按选定的参数成孔,并对孔壁进行处理后,注入配制的结构胶,然后植入准备好的钢筋,固化后达到植筋的要求。
1、材料准备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Φ14、Φ22和Φ25㎜的钢筋,应注意下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用钢筋刷蘸5%浓度的盐酸除锈,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2、凿面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宽度和高度,对梁侧面、顶面及板面进行砼凿面,要求凿面轻锤、凿毛,并去掉松散颗粒,且凿面要用钢丝刷净,高压水冲清洗干净;以有利于新旧砼能够可靠的连结,保证新旧结构的整体性和良好的抗震性。
3、成孔对需要锚固钢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按已定孔位进行机械成孔;钻孔深度,按照施工参数确定,满足深度要求。
钻孔时,边钻边取出砼,并用高压鼓风机将孔内粉尘清出孔外。
4、清孔对成孔进行高压风处理,将孔内灰渣吹净,用烤棒烤干,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5、注胶植筋MLJ结构胶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值计量调配,搅拌时避免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调配时确保搅拌均匀、颜色一致,胶灌入孔内后将经处理的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多次,以使树脂与钢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结密实,并临时固定,在常温下24h左右便可受力使用。
6、固化7d后结构胶完全固化,进行拉拔试验(无损伤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
植筋锚固深度速查表
砼强度
钢筋直径砼保护层厚度30~35㎜
C20 C25 C30 C35 C40
<25 32 d 27 d 22 d 19 d 18 d
25 33 d 28 d 22 d 20 d 19 d
28 34 d 31 d 24 d 21 d 20 d
32 35 d 32 d 25 d 23 d 21 d
※注:使用本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本表数值以保护层为30~35㎜时的锚固深度计算为准。
如保护层为25~30㎜时应乘以1.09的修正系数;保护层为35~40㎜时应乘以0.96的修正系数;保护层为>40㎜时应乘以0.91的修正系数。
2、本表数值以一般构件锚固深度的计算为准。
如植筋构件为重要或接长构件时应乘以1.15的修正系数;为悬挑构件时应乘以1.5的修正系数。
3、本表数值以钢筋等级为HRB335时锚固深度的计算为准。
如钢筋等级为HPB235时应乘以0.7的修正系数;为HRB400或RRB400时应乘以1.2的修正系数。
4、一般构件适用条件;1.一、二类环境;2.6、7度抗震设防;3.A、B胶;4.植筋间距S≥5d.植筋边距S2≥2.5d。
5、重要、接长构件适用条件;1.一、二类环境;2.
6、7度抗震设防;3.A、B胶;4.植筋间距S≥5d.植筋边距S2≥2.5d。
6、悬挑构件适用条件;1.一、二类环境;2.6、7度抗震设防;3.A、B胶;4.植筋间距S≥5d.植筋边距S2≥2.5d。
7、本表数值系根据GB50367—2006标准计算得出。
8、本表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否则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植筋深度表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材料准备→砼凿面→机械成孔→清孔→结构胶配制→注胶→固化→试验;植筋锚固施工是在按要求已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刚石钻机、电锤等机械设备,按选定的参数成孔,并对孔壁进行处理后,注入配制的结构胶,然后植入准备好的钢筋,固化后达到植筋的要求。
1、材料准备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Φ14、Φ22和Φ25㎜的钢筋,应注意下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用钢筋刷蘸5%浓度的盐酸除锈,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2、凿面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宽度和高度,对梁侧面、顶面及板面进行砼凿面,要求凿面轻锤、凿毛,并去掉松散颗粒,且凿面要用钢丝刷净,高压水冲清洗干净;以有利于新旧砼能够可靠的连结,保证新旧结构的整体性和良好的抗震性。
3、成孔对需要锚固钢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按已定孔位进行机械成孔;钻孔深度,按照施工参数确定,满足深度要求。
钻孔时,边钻边取出砼,并用高压鼓风机将孔内粉尘清出孔外。
4、清孔对成孔进行高压风处理,将孔内灰渣吹净,用烤棒烤干,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5、注胶植筋MLJ结构胶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值计量调配,搅拌时避免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调配时确保搅拌均匀、颜色一致,胶灌入孔内后将经处理的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多次,以使树脂与钢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结密实,并临时固定,在常温下24h左右便可受力使用。
6、固化7d后结构胶完全固化,进行拉拔试验(无损伤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
植筋深度表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I级钢筋植筋深度20d 18d 16d 14dII级钢筋植筋深度22d 20d 18d 16d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放线→材料准备→砼凿面→机械成孔→清孔→结构胶配制→注胶→固化→试验;植筋锚固施工是在按要求已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刚石钻机、电锤等机械设备,按选定的参数成孔,并对孔壁进行处理后,注入配制的结构胶,然后植入准备好的钢筋,固化后达到植筋的要求。
1、材料准备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Φ14、Φ22和Φ25㎜的钢筋,应注意下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用钢筋刷蘸5%浓度的盐酸除锈,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2、凿面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宽度和高度,对梁侧面、顶面及板面进行砼凿面,要求凿面轻锤、凿毛,并去掉松散颗粒,且凿面要用钢丝刷净,高压水冲清洗干净;以有利于新旧砼能够可靠的连结,保证新旧结构的整体性和良好的抗震性。
3、成孔对需要锚固钢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按已定孔位进行机械成孔;钻孔深度,按照施工参数确定,满足深度要求。
钻孔时,边钻边取出砼,并用高压鼓风机将孔内粉尘清出孔外。
4、清孔对成孔进行高压风处理,将孔内灰渣吹净,用烤棒烤干,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5、注胶植筋MLJ结构胶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值计量调配,搅拌时避免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调配时确保搅拌均匀、颜色一致,胶灌入孔内后将经处理的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多次,以使树脂与钢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结密实,并临时固定,在常温下24h左右便可受力使用。
6、固化7d后结构胶完全固化,进行拉拔试验(无损伤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
钢筋植筋深度对照表
钢筋植筋深度目前主要参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13》规范第15.2.3条相关要求。
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l a 应按下式确定: l a =0.2αspt df y /f bd
αspt ——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 d ——植筋的公称直径(mm )
f bd ——植筋用胶粘剂的粘接抗剪强度设计值(N/mm 2) f y ——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2)
考虑混凝土劈裂影响的计算系数αspt
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f bd
S 1为植筋间距;S 2为箍筋间距。
植筋用结构胶粘剂抗剪强度设计值f bd 按上表的规定值采用。
当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30,且采用快固型胶粘剂时,其粘接抗剪强度设计值f bd 应乘以调整系数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