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课题10: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两大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21
遗传与进化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人类遗传病●考纲解读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8.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8.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遗传图谱分析考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础知识自主疏理1.实验材料——豌豆(1)豌豆是的植物,而且是,在自然状态下能避开外来花粉的干扰,永远是纯种,所以用豌豆做实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
(2)豌豆的一些品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3)豌豆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2.科学的实验方法(1)符号系列:符号P×F1F2♀♂含义(2)概念系列①性状类: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的不同。
显性性状: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1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②交配类:杂交: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的类型。
自花受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测交:杂种F1和杂交的过程。
③基因类:基因:控制性状的因子称为基因。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紫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显性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代表紫花因子)。
隐性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代表紫花因子)。
④个体类: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表现型:在遗传学上,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在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其表现型有时还要受到的影响。
版本差异的内容3.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中国地图版1恰当的选择实验材料;材料的选择与研究目的相适应是成功的前提。
2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通过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通过对的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孟德尔成功的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生物的遗传问题,把遗传学研究从单纯的描述推进到定量的计算分析,开拓了遗传学研究的新途径。
生物高一必修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遗传的基本规律之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①基本定义: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一些基本规律。
通俗来讲,就是探究生物的性状(比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
②重要程度:在生物高一必修二中相当重要,是整个遗传学的基础。
可以说,如果没搞懂这个,后面的遗传知识就像没打地基的房子。
③前置知识:得对生物细胞基本结构、繁殖相关概念有点了解,比如说知道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大致是怎么回事,以及生物繁殖的时候精子和卵子之类的概念。
④应用价值:在农作物育种上非常有用。
例如,想要培育出高产抗倒伏的小麦品种,就得依据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去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是生物必修二遗传学板块的开篇内容,是理解整个遗传部分知识的基石。
后面很多遗传学知识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②关联知识:和后面将要学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等都有关系。
而且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关联。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中等偏上。
对于刚接触遗传学的高一学生来说,抽象的遗传因子概念理解起来有点费劲。
- 关键点:理解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还有相关的定律内容。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属于重点内容。
多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选择题可能直接考定律的内容,而简答题经常会让你通过分析杂交实验过程来确定亲本基因型或者计算后代某种性状出现的概率。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特征,像豌豆的颜色、形状这些特征都叫做性状。
-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像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就是一对相对性状。
-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里,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比如纯合高茎和纯合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是高茎,高茎就是显性性状,矮茎没表现出来就是隐性性状。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篇一:孟德尔教案】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1课时,从本章内容看,《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地讨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从整个《遗传与进化》模块看,本节内容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埋写了伏笔,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最重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再发现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呈现,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包括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明线──孟德尔是如何发现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一条暗线──假说演绎法的探究过程,科学方法的训练。
当然,这也将是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主线。
1.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可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2.1知识方面: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1.2.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1.2.3能力方面: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1.3教学重点、难点1.3.1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篇一:孟德尔教案】1 .教材分析1.1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 1 课时,从本章内容看,《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地讨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一-说演绎法的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从整个《遗传与进化》模块看,本节内容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埋写了伏笔,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最重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 1 课时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再发现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呈现,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包括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明线一一孟德尔是如何发现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一条暗线一一假说演绎法的探究过程,科学方法的训练。
当然,这也将是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主线。
1.2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可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2.1 知识方面: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1 .2.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1.2.3 能力方面: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1.3 教学重点、难点1 .3.1 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大全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学的必修2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下面是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的大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的保护和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质: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存在和功能。
4.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的储存。
二、细胞的代谢功能1.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3. 发酵作用: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建立并传递神经冲动的一套机制。
2. 激素系统:通过激素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和行为。
3. 生物节律:生物钟和周期性节律的存在和作用。
四、遗传与变异1. 遗传基础: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作用。
2. 遗传字符与遗传频率:基因型、表现型和遗传频率的概念。
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定律和遗传规律的探索。
4. 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的概念。
五、进化1. 进化的基础:突变和基因重组。
2.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胚胎发生等证据。
3. 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和基因流。
六、生物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基因工程:DNA的克隆和重组技术。
2. 生殖与发育技术:试管婴儿和克隆技术。
3. 生物制药和基因治疗:利用生物技术制备药物和治疗疾病。
七、生态环境保护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3. 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
以上就是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的大全。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生物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掌握好生物学这门科目。
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植物的研究,提出了两大遗传定律,即孟德尔遗传定律。
这两大遗传定律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也称为分离定律或纯合定律。
孟德尔通过对单一性状的观察发现,基因以一对的形式存在,而在生殖过程中,这对基因会分离,并独立地传递给后代。
这一定律说明了基因的分离和独立遗传的现象。
如果父代的两个基因是纯合的(相同),它们在子代中将会分离,每个子代只继承一个基因。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或配对组合定律。
孟德尔通过观察两个基因型的联合遗传,即同时考虑两个性状,发现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独立组合的。
这意味着基因对于不同的性状之间的组合是相互独立的。
这一定律支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各种基因型的产生。
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两大定律知识点以及遗传的基
本规律
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两大定律知识点是孟德尔的基因定律和配对定律。
1. 孟德尔的基因定律:
- 定律一:单性别定律(第一定律)- 每个个体的所有个体特征均由一对自我配对的基因决定,这些基因分离,同时传递给后代,但每个后代只能获得一对基因之一。
- 定律二:同等分割定律(第二定律)- 在基因自由组合的配子中,每个基因均以等概率分配给后代,且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2. 配对定律:
- 配对定律是指在有性繁殖中,父母所带的两对染色体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分开,并且配对的染色体按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个配子中。
- 配对定律的基本规律是随机分离和随机结合,即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的组合是随机的,结果是多样化的基因遗传组合。
基本规律包括:
- 显性和隐性遗传:某些基因表现出显性特征,而其他基因则以隐性方式表现,只有在两个隐性基因组合在一起时才会展现出来。
- 随机分离和独立性:在遗传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会以随机的方式分离,相互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 基因的独立性: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即一个基因的表达不会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
这些定律和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和基因传递方式。
第1讲遗传的基本规律考试要求一、基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说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解释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理解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分离现象的原因。
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阐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6.基因型和表现型。
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
7.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能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设计育种过程或分析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解释子二代出现的9∶3∶3∶1的表现型比。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理解孟德尔用测交法验证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原因。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能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知识处理生产实践中相关的问题。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列举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知识整理一、遗传定律中有关基本概念及符号1.杂交、自交、测交杂交;是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 的过程。
自交:指植物体 或单性花的同株受粉过程。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 与 杂交,用来测定 的基因组合。
2.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 性状的 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 和 的现象。
3.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的 上,能控制一对 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 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 性状的基因。
4.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由 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 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5.常见符号P: F: ×: × :♀: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 植物,而且是 ,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定律一般指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一、基本概念1.交配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2.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基因类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个体类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3)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4)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例如:AA aa5)杂合子: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例如:Aa二、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自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又称随机交配;而自交仅限于相同基因型相互交配。
三、纯合子(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
例如:Aa×Aa→AA、Aa(显性性状)、aa(隐性性状)AA×AA→AA(显性性状)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
例如:Aa×aa→Aa(显性性状)、aa(隐性性状) AA×aa→Aa(显性性状)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是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自交法较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