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调查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2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的一群植物在确定地点生长的特定区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特征、植物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等,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将进行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一定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稀有种,以及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1.确定调查区域:选择一个相对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如一个森林、草原或湿地等。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可行性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时间、样方设置和数据收集等。
3.标定样方:在调查区域内确定若干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相同,并记录下样方的位置和编号,以便后续的调查。
4.进行调查: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的物种调查,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物种清单、标本采集或摄影等方式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调查方法:1.物种清单法:在样方内对所有出现的物种进行记录,包括植物名称、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直接观察、标本采集或图像比对等方式记录物种信息。
2.采样法:在样方内随机选择若干个固定面积的小区域进行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出现频率来了解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3.调查工具:可以使用手提式GPS仪、量角器、采样网、标本工具和数字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和记录。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显微镜、显微摄影仪和物种鉴定手册等。
结果分析: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指数,得出每个样方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2. 物种多样性: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而了解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一)近期,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校园植物的调查。
通过对校园各个角落的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我们对校园植物的了解与研究。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校园的树木。
树木是校园中最显眼的植物代表之一。
校园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树木,如榉树、槐树、松树等。
我们对这些树木的外貌、高度、树皮、叶子等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尤其注意了树木的生长状况。
我们发现,不同树木在生长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树木生长较为繁茂,枝繁叶茂,树形挺拔;而有些树木生长较为中庸,枝丫较疏,树形略显稀疏。
我们推测这与树木的生长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有关。
除了树木,我们还关注了校园中的花卉。
校园中有许多种类的花卉植物,如丁香花、玫瑰花、茉莉花等。
我们对这些花卉的花朵、叶子、花香等特点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花卉植物的生长状态与季节关系密切。
在春季,许多花卉植物开始开放花朵,为校园增添了一抹色彩。
而在夏季,一些耐热的花卉植物依然茂盛地生长着,而其他一些花卉则步入休眠期。
随着季节的转变,花卉植物也会有着不同的表现。
此外,我们还留意了校园中的草坪和灌木丛。
草坪是校园中广泛应用的绿化植物,它既美观又实用。
在调查中,我们对草坪的草皮厚度、颜色、生长状态等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我们发现,一些草坪随着秋季的来临,草皮开始枯黄,而其他一些草坪则保持翠绿、茂密的状态。
灌木丛也是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我们对灌木丛的形态、尺寸以及叶子的颜色和形状进行了观察。
调查中,我们还得知了一些灌木丛对校园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一些灌木丛能有效遮挡阳光,形成凉爽的校园空间,同时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处所。
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对校园中的植物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但看到了植物的美丽与生机,也更加明白了它们对校园环境的贡献。
通过保护和照顾这些植物,我们能够营造一个更加美丽、宜人的校园环境。
郑州高校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设计作者:尹娟来源:《中国城市林业》2016年第02期摘要:高校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作为城市文化环境中的一块净土其绿地植物群落组成结构、规划设计水平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目前,郑州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缺乏、形式简单、维护需求量大等问题尤为突出。
通过对郑州市建成区15个高校校区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文中分析具体群落结构内容,得出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郑州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生态设计,高校,郑州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构建彰显了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水平。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绿地植物是改善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的生态调节器,其降音减噪、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以及调节城市小气候等多元化功能为城市注入了更多绿色元素,成为城市景观,同时能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承载人们的感情寄托,努力为城市居民创造交流沟通机会。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内,合理构建植物群落使莘莘学子能够暂时远离喧嚣,沐浴植物群落散发的文化气息,实现情操陶冶与心灵净化。
由此可见,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即为植物群落,其对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获取起到决定性作用,有效应用植物群落可促进绿地景观丰富度的强化提升,通过修饰配置植物群落能够柔化建筑物刚硬线条,其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目前,郑州高校绿地植物群落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这主要是由于校园建设年代、绿地面积及规划设计理念造成的。
因此,研究高校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及生态设计就显得极具意义。
1 研究区概况郑州市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其对应特征为夏热多雨而冬寒晴燥,属于相对较为湿润且存在明显干旱期的气候类型。
木本植物通过落叶适应冬寒。
本文根据郑州高校分布的区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高校校区进行调查研究(表1)。
校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校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调查报告,我们来看看。
篇一:校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调查报告同学们,我们马振抚二初中校园内也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息息相关,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光添彩!20**年9月6日午饭后,我们在生物老师的统一安排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
我们小组选择的路线是:由学校大门前开始,经南绕过教师住宿楼,综合办公楼进入操场。
同学们边观察边记录;后又由操场绕行学校餐厅到池塘边,由综合楼花圃北边到教学楼前花圃、中心花坛,最后返回教室。
记录下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
以下是我沿途观察到的生物种类记录:它们是雪松、侧柏、龙柏、棕榈、刺柏、小叶黄杨、冬青、白杨树、香椿树、柳树、槐树、三叶草、太阳花、月季花、百日红、荷、铁树、仙人掌、蒲公英、车轮菜、狗尾草、杂草、等。
这些花草树木光照充足,大都生长旺盛,数量以太阳花最多。
沿途我们还留心观察到了大大小小的鸟类、昆虫等小生灵的栖息环境,如喜鹊把巢建在高高的白杨树上,荷塘边偶尔还有一两只白鹤腾空飞起,它们是在池塘里捉小鱼,受到惊吓而逃之夭夭!池塘里的小鱼儿还真不少,它们自由自在地游戏;几只小青蛙在池塘边欢蹦乱跳;草丛中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结伴捕食;原以为屋檐下很吵人的小麻雀,也在忙着捉虫子,它们还捕食讨厌的苍蝇及幼虫,充当校园义务清洁工,也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师生们的健康做贡献呢。
还有草丛中的蝗虫、蚱蜢、蛐蛐、蜜蜂、蝴蝶、蜘蛛或“唱歌”、“跳舞”,或“酿蜜”、“纺织”都在忘我地工作并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
大树下、花坛边还有数不清的小蚂蚁、小蜗牛、鼠妇、小壁虎等,它们也在为生存而忙碌着。
总之,通过这次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调查的方法,认识了许多生物,明白了小小校园就有如此众多而鲜活的生命。
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植物最全面介绍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植物最全面介绍——资料来自生物工程系来源: 赵金龙的日志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植物最全面介绍——来自生物工程系一、生物馆前杨属小叶黄杨(瓜子黄杨) Buxus microphylla 黄杨科黄主要分布在天健大道、厚德大道两侧绿化带及其他部分道旁树下。
常绿灌木或乔木。
茎和小枝四棱形,有短柔毛。
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有柔毛,背面无毛。
花簇生在叶腋或枝条顶端, 4 月开花,花淡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
果球形, 9——10 月成熟。
该属尚有雀舌黄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珍珠黄杨,常绿、灌木,叶形,有光泽。
以上两种树姿优美,均为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
毛梾(车梁木) Cornus walteri(Wanger.)Sojak 山茱萸科梾木属主要分布在春华路两侧;生物馆北侧落叶乔木,高达12M,树皮暗灰色,常纵裂成长条。
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长4-10CM,叶端渐尖,叶基广楔形,侧脉4-5对,叶表有贴伏柔毛,叶背面毛更密;叶柄长1-3CM。
(梾木属:6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22种,南北均产之,西南部尤盛,大部供观赏用,有些入药。
灌木或乔木;叶脱落,对生、稀互生或轮生;花小,两性,白色或白绿色,为顶生的伞形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下无总苞;萼4齿裂;花瓣4,镊合状排列;雄蕊4,花药长圆形;花盘垫状;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短圆柱伏,柱头头状;果为一核果,有种子2颗。
) 小叶女贞 Ligustrum quihoui Carr. 木犀科女贞属主要分布在天健大道、厚德大道路心花坛(M 低的,没型;而单株常分层)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枝条铺散,小枝具短柔毛。
叶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无毛,顶端钝,基部楔形,全缘,边缘略向外反卷;叶柄有短柔毛。
圆锥花絮;花白色,芳香,无梗,花冠裂片与筒部等长;花药超出花冠裂片。
核果椭圆--8月。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生态属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的一群植物个体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群体,是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的基本单位。
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相互关系,探索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问题。
以下是对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的一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其中一特定地域内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了解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并分析其生态系统的功能。
实验方法:1.确定研究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地点,可以是公园、林地、荒漠等。
2.设置样方:以100m×100m的固定面积为样方,在选定地点内随机放置5个样方。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内的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包括物种鉴定、数量统计和生长形态描述。
可以使用草地方块法或网格法进行样方划分。
4.数据分析: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功能指数,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物种组成:在5个样方内共记录到30种植物,包括10种乔木、8种灌木和12种草本植物。
2.种群结构:在各个样方内,乔木和灌木为主要层次,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草本植物在各个样方的地上层中比例较小。
3.物种丰富度:根据物种数量统计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等指标计算,每个样方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说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4. 物种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指标计算,每个样方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说明物种的多样性较大,植物群落平衡性较好。
5.生态系统功能:采用生物量积累和群落生产力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功能指数较高,说明该地域的植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对该地域内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域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且物种丰富度较高。
实验题目:实验2 、群落调查与分析一、实验内容群落调查取样方法、种群分布、群落种类组成分析、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分析。
二、目的要求:掌握种群和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群落结构分析方法、掌握群落物种多样性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三、主要仪器设备罗盘仪、GPS、皮尺、测绳、胸径围尺、记录夹等。
四、实验地点:嘉应学院情人山。
五、实验方法及原理:物种多样性代表了群落组织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它通常包涵两种涵义:(1)种的数目或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即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2)种的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or equitability),即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多样性指数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生态学考察中较多使用的多样性指数有辛普森指数(Simpson's index)、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衡度指数。
1.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该指数指数假设,对无限大的群落随机取样,样本中两个不同种个体相遇的几率可认为是一种多样性的测度。
用公式表示为: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设种i 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Pi,那么,随机取种i两个个体的联合概率就为Pi2,如果我们将群落中全部种的概率合起来,就可得到辛普森指数 D,即,式中,S 为物种数目。
2.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及均衡度:该指数假设在无限大的群落中对个体随机取样,而且样本包含了群落中所有的物种,个体出现的机会即为多样性指数。
种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也越大,因而多样性也就越高。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H为香农指数;E为香纳均衡度指数;Pi 为第i个种在全体物种中的重要性比例,如以个体数量而言,ni 为第i 个种的个体数量,N为总个体数量,则有Pi=ni/N;S 为物种数目。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目的意义: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
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校内外荒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调研,分析人为因素对于杂草生长的影响。
调查内容:调查的植物包括狗尾巴草(禾本科)、马唐(早熟禾科马唐属)、狗牙根草(禾本科狗牙根属)、灰枝笕、灰绿藜、葎草(桑科)、龙葵(茄科)、臭草(禾本科)、草熟禾、打破碗碗花等常见野生杂草。
一.基本概念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
在公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呈明显的反比关系。
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和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
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1.测量仪器:测绳。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
三.内容与方法(一)样地的设置1.取样数目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
2.取样技术样方法:在一块样地单位上选定样点,将仪器放在样点的中心,水平向正北0°,东北45°,正东90°引方向线,量取相应的长度。
校园植物多样性研究报告简介本研究报告旨在调查校园植物的多样性情况,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校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校园环境中的植物资源。
调查方法我们选取了校园内的不同区域进行植物调查,包括草地、花坛、树林等等。
在每个区域,我们随机选取了若干样本点,并记录下每个样本点的植物种类和个体数量。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校园植物种类丰富:我们发现校园内共有XX个不同的植物种类。
其中包括了花卉植物、树木、灌木等多种类型。
2. 主要分布区域:我们观察到不同植物种类在校园内的分布并进行了统计。
在草地区域,常见的植物有XX和XX;在花坛区域,常见的植物有XX和XX;在树林区域,常见的植物有XX和XX。
3. 季节变化:我们对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了观察。
在不同季节,不同的植物会出现或者消失,形成了校园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意义与建议校园内的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识到校园植物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基于研究结果,我们向学校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植物多样性: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应注重增加植物多样性,提供更丰富的植物资源。
2. 及时修剪与保护:对于树木和灌木等大型植物,应定期修剪和保护,以保持其健康状况。
3. 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在种植花坛等区域,应选择适应性强、易于管理的植物,以降低维护成本。
4. 考虑季节变化:在校园的植物规划中,应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合理安排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结论本研究报告对校园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但仍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我们希望通过该报告的结果和建议,能够引起社会对校园植物多样性的关注,并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调查方法:1.标准样方调查法:在研究区域中选择一定数量的标准样方,并记录每个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
可以通过设置样方网格或随机选择样方的方式进行调查。
2.线路调查法:沿着预定的调查线路进行调查,记录每个调查点的植物种类和数量。
线路调查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植物群落调查,可以反映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情况。
3.快速调查法:快速调查法适用于调查较大面积的植物群落多样性,通过对每个调查点进行快速采样和记录,可以快速获取植物群落的基本信息和多样性水平。
分析方法:1. 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分析:物种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样方内存在的植物物种数量,可以通过计算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或Margalef指数等来表征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多度是指不同物种在植物群落中的相对丰度,可以通过计算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 指数或Shannon-Wiener指数来表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度。
2. 物种组成分析:通过分析物种的组成和相对丰度,可以了解不同群落类型的区分特征。
可以通过非度量多样性指数(例如Jaccard指数、Bray-Curtis指数)或分类学多样性指数(例如Sørensen指数、Morisita-Horn指数)来比较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3.物种生态位分析: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生态位对物种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物种生态位重叠,可以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管理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和变化趋势,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开展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还可以为生态系统功能的评估和生境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因此,开展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实验项目名称班级与班级代码实验室名称专业任课教师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一、实验目的掌握群落物种多样性野外调查取样和计算的基本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及与群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关系。
加深物种多样性对群落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调查一个样地内,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群落各数量指标(2)对植物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三、实验设备测绳、皮尺、卷尺、胸径尺、测距仪四、实验步骤(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样地(2)根据植物群落类型设定样方(3)调查群落内各数量指标(4)根据拟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多样性分析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乔木层样方面积:5*5m2 总盖度:30% 调查人:李伟玮日期:2020/6/18 序号物种胸径高度枝下高郁闭度1 木棉树0.8m 6.5m 2m <0.12 垂榕树0.3m 3m 2.5m 0.13 蒲葵树0.2m 3.5m 0.7m <0.1(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选择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指数作为本调查的多样性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5P1=0.04 P2=0.13 P3=0.03 P4=0.15 P5=0.65 H=1.21 S=0.64 S=5P1=0.3P2=0.25P3=0.12P4=0.6P5=0.15H=6.27S=0.4606S=3P1=0.2P2=0.5P3=0.3H=1.029S=0.62六、结论与问题1.选择的样地的标准:①种类成分分布均匀;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③生境条件一致;④避免过渡地带;⑤明确观察范围2.确定样地后,要记录样地的基本情况,样地情况记录越详细,越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环境因子的分析3.设定样方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取样面积太大会耗费太多时间耗费人力;取样面积过小又不能完全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情况。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篇1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的校园是市级规范化校园,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
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
同时,作为北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
为此,我们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
(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xx年5月到xx年7月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六、指导老师:七、研究过程: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4、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
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5、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6、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生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7、制作标牌:将资料打印,制成小卡片。
校园生物调查报告校园生物调查报告引言:校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不仅有学生们的欢声笑语,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其中繁衍生息。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我们进行了一次生物调查。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植物调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我们发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
其中,常见的有树木、花草和草坪。
树木是校园的绿化主力军,它们不仅能提供阴凉和氧气,还是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
我们注意到,在校园的中央花坛上有一棵高大的榕树,树干上爬满了藤蔓植物。
这些藤蔓植物在榕树上形成了一个绿色的“毛毯”,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花草是校园的点缀,它们散发着芬芳的香气,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觉。
我们注意到,校园里的花草种类繁多,有玫瑰、向日葵、牵牛花等。
尤其是春天,花草盛开的季节,校园里充满了五彩斑斓的花海,吸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前来采蜜和觅食。
草坪是校园的绿色地毯,是学生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发现,草坪上的草丛密集,生长茂盛,给人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地方的草坪上有杂草和干枯的草叶,这可能是由于不适当的管理和缺乏养护所致。
二、昆虫调查:昆虫是校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校园中随处可见。
我们发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包括蝴蝶、蜜蜂、蚂蚁等。
尤其是在花坛和草坪附近,蝴蝶和蜜蜂成群结队地飞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在校园的角落里,有一种名为“蚂蚁兵团”的昆虫。
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分工明确,有工蚁、兵蚁和女王蚁等不同角色。
这些蚂蚁兵团在校园中忙碌地穿梭,为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校园的垃圾桶周围,有许多苍蝇和蚊子聚集,这可能是由于垃圾分类不当和环境卫生差所引起的。
这提醒我们要加强环境管理,保持校园的清洁和卫生。
三、鸟类调查:鸟类是校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代表,它们在校园中翱翔飞舞,给人一种自由和活力的感觉。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一、引言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好地方。
本次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对校园内各种植物的调查、观察和分析,了解我校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为保护校园植物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通过走访校园内各个区域,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的种类、分布、数量、生长状况等。
三、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校校园内主要分布有以下几类植物:1.乔木类植物:包括榉树、枫树、柳树等。
这些植物高大挺拔,树干粗壮,分布较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们在校园内形成了绿荫覆盖,为校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灌木类植物:包括丛梅、千层塔、紫藤等。
这些植物生长低矮,枝繁叶茂,花朵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们生长较快,可以修剪成各种形态,美化了校园的环境。
3.草本植物:包括樱草、香蒲、菊花等。
这些植物低矮而且茂密,适应能力强,能够生长在湿地、山地等不同环境。
它们在校园内广泛分布,为校园增添了丰富的植物群落。
四、分析与讨论1.校园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校园植物是校园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草本植物能够保持土壤固定,防止水土流失;灌木植物可以增加校园的美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校园植物的保护意义:校园植物在维持校园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校园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规划植物布局,禁止乱砍滥伐,防止植物生长环境的破坏。
3.校园植物的科普宣传:通过对校园植物的科普宣传,可以帮助学生和教职工更好地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和特性,增加他们的植物保护意识,形成保护植物、爱护校园环境的共识。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我校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校园植物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植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推广校园植物科普宣传,共同营造一个美丽、绿色、宜居的校园环境。
实训一植物群落的结构调查与分析一、引言植物群落是指由多个植物个体以特定的空间分布形成的生态单位,是研究植物种类丰富度和种群结构的重要对象。
本文将对植物群落的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揭示植物群落的组成特点和演替规律。
二、调查方法1.选择研究区域:选择具有典型植被类型的地区,如森林、草地等。
2.设计样方:按照均匀随机抽样的原则,在研究区域中设立若干样方,样方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
3.样方调查:在每个样方内进行详细的植被调查,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分布等信息。
4.数据分析:对所得的植物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等指标。
三、结果分析1.物种丰富度:通过物种丰富度指标可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程度,丰富度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
2.优势度分析:优势度反映了其中一或几个物种在植物群落中的占有优势程度,可以通过计算株数比例来进行分析。
3.分布格局:通过记录植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分析植物群落的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并了解其种间互作关系。
4.高度结构:记录植物的高度信息,可以了解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特点。
四、讨论1.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因素:植物群落的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人类活动等,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区域或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植物群落进行分析。
2.演替规律:通过对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可以揭示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和过程。
3.保护与恢复:通过对受到干扰或退化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可以为保护和恢复植物群落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论1.植物群落的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分布格局和高度结构等指标可以反映植物群落的组成特点。
2.演替规律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演替规律可以为植物群落的保护与恢复提供指导。
3.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与分析是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对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项目开始关注校园植物。
校园植物作为学习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学习积极性、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影响。
为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校园植物调查研究。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校园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探索植物与校园环境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校园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范围包括我校校园内的花坛、操场、道路两侧,以及教学楼和宿舍楼前后的绿化带。
我们使用人工抽样法,每个区域随机选择三处样本点,并对样本点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现了十八种校园植物,主要分布在花坛和绿化带中。
这些植物包括常见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玉簪花、昙花、铁线莲等观赏性植物,这些植物不仅美观,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此外,还有一些景观植物如百合、梅花等,与校园绿化风景相得益彰。
同时,我们还调查了校园植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花坛中的植物数量最多,平均每个花坛有五种不同的植物;而操场和道路两侧的植物数量相对较少,多以草本植物为主。
此外,教学楼和宿舍楼前后的绿化带植物数量相对较多,复杂度较高。
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还涉及到植物与校园环境的关系。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地调查发现,校园内的植物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绿化带和花坛周围。
同时,植物还能净化水质,保护土壤,增加校园景观的美感。
这些发现为今后的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对于今后的校园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二)在本次校园植物调查研究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校园植物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调查及物种多样性分析张龙冲;郭二辉;李永生;郭坤;王建圆;杨晓峰;毕会涛【摘要】对郑州市10所代表性高校校园进行了木本植物群落全面调查和定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高校共有木本植物191种,分别隶属60科、115属,单个校园物种较为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在2.307~3.702之间,Simpson指数在0.844~ 0.956之间,Pielou指数在0.660~ 0.830之间.但从整体分析来看,校园间木本群落相似性较高,Sφrensen相似性系数在0.5以上的占总数的比例高达46.7%,优势种较为传统单调,重点保护植物较少,仅有7种.最后对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构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包括进一步丰富物种多样性,避免集中过多应用几种常用绿化树种;增强木本植物群落除绿化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在林木建植上体现高校特色;多引种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增强校园木本植物在教学、科研和基因库方面的作用.【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28)006【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木本植物群落;郑州;高校校园;物种多样性指数【作者】张龙冲;郭二辉;李永生;郭坤;王建圆;杨晓峰;毕会涛【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15高校校园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种多样性的重要资源库。
高校植物群落的建设水平不仅影响着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而且作为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着校园环境的风格和特色。
木本植物因形体高大、形态多样、观赏期长、遮荫效果好、养护成本低而成为校园植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绝大部分属于人工森林群落,人为干扰大,较为脆弱。
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校园森林群落的树种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研究。
目前,关于城市其他公共绿地木本植物群落的相关研究较多[1-5],也有一些就某一高校[6-10]以及北京市高校森林群落特征方面的研究[11-13]。
针对郑州市而言,有一些关于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研究[14-16],而对于全市多数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选取郑州市9所典型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校园木本植物群落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郑州市高校校园森林群落特征的基础数据,并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同时对校园受保护木本植物物种进行了统计,旨在为当地高校绿化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森林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全区介于东经112°42′~114°13′和北纬34°16′~34°58′之间。
郑州市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
随着四季的明显交替,依次呈现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的基本气候特征。
郑州年平均气温14.4 ℃,1月平均气温0.4 ℃,最低温度可以达到-10 ℃;7月最热,平均气温27.4 ℃,最高气温能达到38 ℃。
年均降水量约640.9 mm,夏天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5%。
郑州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化,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异性特征,适合大多数木本植物生存。
2.1 群落调查方法在郑州市选取不同高校类型的典型代表,共计6大类9所高校10个校区(表1),进行校园木本植物群落资源调查和物种多样性研究。
目前,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群落中,普遍采用法瑞学派的Braun-Blanquet最小样地取样法,由于城市公共绿地是人工群落,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景观单元构成,形成具有多功能性的景观格局,因此套用上述经典的最小取样法,得出的数据结果往往分析意义不大,采用大面积取样会更科学[17]。
笔者对各个校区进行了整校园实地调查,记录其每个树种的物种名,统计其数量并逐一进行拍照,对于不认识的树种向后勤绿化处咨询或查阅工具书[18-21]进行物种鉴定,本次调查的对象为胸径在3 cm以上,冠幅在50 cm以上,树高1.5 m以上的植株。
考虑到工作量和调查人员较多,对各校园林木盖度的统计偏差较大,故没有采用这一指标。
2.2 数据分析2.2.1 各高校木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α多样性是反映群落内部物种数量变化以及物种相对多度的最常用方法。
本测度方法采用α多样性的2类指标从整个校园层面分析各校区的物种多样性变化:(1)物种丰富度,以种的数目和全部种的个体数来描述物种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考虑了群落内物种在多度和均匀度上的变化,在生态学上,常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计算公式为[5,16]:Shannon-Wiener指数PilnPi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上述公式中,S为群落内物种数;N为群落内所有物种个体总数;Pi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占所有物种个体总数之比。
2.2.2 各高校木本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群落间相似性分析是一切数量分类的基础。
群落间相似性系数是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相似程度的直接反映,本文选用在植物数量生态分类中使用相对较多的Sørensen相似性系数计算法[22]求算各高校间木本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其计算公式为:rmn=2c/a+b式中:c为共同出现于高校m与高校n的木本植物物种数;a为出现于高校木本植物群落m的所有物种数;b为出现于高校木本植物群落n的所有物种数。
2.2.3 郑州市高校主要优势种重要值计算通过对郑州市9所高校10校区木本植物群落的调查,结合树种出现频率和数量,统计出郑州市高校10大优势木本植物,笔者将10个校区作为10个大样地,并视为一个整体木本植物群落,以此为依据计算该优势树种的相对频度和相对多度,最后算出这10大优势树种的重要值,公式如下[23]:重要值:IV=(RD%+RF%)/2式中RD代表相对多度,RF代表相对频度。
3.1 各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种类组成通过对各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种类的调查与鉴定,可以确定9所高校10个校区内共有木本植物60科、115属、191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9种(郑万钧系统,1978年);被子植物54科、105属、172种(哈钦松系统,1976年);双子叶植物51科、102属、169种;单子叶植物3科、3属、3种。
其中常绿木本植物49种、落叶木本植物142种。
在郑州市一些高校校园内,常绿木本植物偏少,造成了冬季校园景观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科的统计上,根据每种科所含植物的种数,将其划分为多种科(≥10种科)、寡种科(2~9种科)、单种科(1种科)3种级别。
其中多种科所含种类65种,占所有种的34.0%,而科数只有4科,占所有科的6.7%;寡种科含木本植物93种,所含种数最多,占所有种的48.7%,所占科数23科,占所有科的38.3%;单种科含种数33种,占所有种的17.3%,所占科数33科,占所有科的55.0%。
这说明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在科的统计上以单种科数最多,寡种科所含种数最多,是校园木本植物的主要组成。
而对于所占科数最少的多种科,虽占总科数的比例较低,但所含种数较多,其中蔷薇科(Rosaceae)所占种数最多,有31种,其次是木犀科(Oleaceae),有14种,柏科(Leguminosae)和豆科(Leguminosae)各有10种,这与王鹏飞等[14]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这方面的调查结果相似。
在属的统计上,根据各属所含植物的种数,将其划分为多种属(≥5种属)、寡种属(2~4种属)、单种属(1种属)3种级别。
其中单种属有75属,含植物75种,所占比例分别占所有属的65.22%,占所有种的39.27%;寡种属有35属,占所有属的30.43%,含植物87种,占所有种的45.55%;多种属所含属数和种数都最少,有属数5属,占所有属的4.35%,种数29种,占所有种比例15.18%。
多种属包含蔷薇科李属(PrunusL.)8种,杨柳科柳属(Salix)6种,蔷薇科苹果属(MalusMill.)5种,柏科圆柏属(SabinaMill.)5种和槭树科槭属(AcerL.)5种。
由此可见,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区系在属的多样性上较为丰富,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所含种数最多,大属较少。
3.2 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城市森林植物多样性(包括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水平能反映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以及组织化水平,能比较系统和清晰地表现各群落的一个生态学特征,是衡量城市森林群落稳定性和健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物种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诸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等,9所高校10个校区的木本植物群落在物种多样性指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木本植物个体总株数方面,各校区差异较大,其总个体数在501~49535之间,可能与各校区的面积有关,处于前5位的校区依次为:郑州大学新校区、郑州师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老校区、河南农业大学;在各校区木本植物物种数比较中,各校区差距也较大,在29~123种之间,树种较多的校区依次为:郑州大学新校区、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
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来衡量各校区树种多样性,其数值在2.307~3.702之间,处于前5位的校区依次为:郑州大学新校区、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师范学院。
在各校区Simpson指数衡量中,其数值在0.844~0.956之间,差异较小,处于前5位的校区依次为: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新校区、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师范学院;在反映不同树种多度均匀程度的Pielou指数上,各校区数值在0.660~0.830间变动,处于前5位的校区依次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在上述分析中,各校区间在植株总个体数和物种数上差异较大,但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上整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各校区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水平[2]。
综合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发现,郑州大学新校区、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校区木本植物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处于前列,郑州大学老校区树种多样性水平较低;河南中医药大学尽管校园面积小,但在树种的个体数上差异较小,搭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