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用例图
- 格式:vsd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
E-R图和用例图图1E-R图目录E-R图概念E-R方法概念E-R模型历史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作E-R图的步骤作E-R图举例设计分E-R图的步骤展开编辑本段E-R图概念E-R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编辑本段E-R方法概念E-R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的简称。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
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用矩形表示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用菱形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编辑本段E-R模型历史ER模型最早由Peter Chen于1976年提出,它在数据库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很少用作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即使对SXL-92数据库来说,设计好的数据库也是具有挑战性的。
它们可以在许多关于数据库设计的文献中找到,比如Toby Teorsey 的著作(1994 )。
大部分数据库设计产品使用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库设计。
ER数据库设计工具提供了一个“方框与箭头”的绘图工具,帮助用户建立ER 图来描绘数据。
实体联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或实体联系模式图(ERD)是由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山(Peter Chen)发明,是概念数据模型的高层描述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或模式图,它为表述这种实体联系模式图形式的数据模型提供了图形符号。
这种数据模型典型的用在信息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比如它们在需求分析阶段用来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类型。
但是数据建模技术可以用来描述特定论域(就是感兴趣的区域)的任何本体(就是对使用的术语和它们的联系的概述和分类)。
2.设计模式常⽤的UML图分析(⽤例图、类图与时序图)1-⽤例图概述1. 展现了⼀组⽤例、参与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 ⽤例图从⽤户⾓度描述系统的静态使⽤情况,⽤于建⽴需求模型。
⽤例特征保证⽤例能够正确捕捉功能性需求,判断⽤例是否准确的依据。
1. ⽤例是动宾短语2. ⽤例是相互独⽴的3. ⽤例是由⽤户参与者启动的4. ⽤例要有可观测的执⾏结果5. ⼀个⽤例是⼀个单元参与者 ActorUML中,参与者使⽤⼀个⼩⼈表⽰:1. 参与者为系统外部与系统直接交互的⼈或事务,于系统外部与系统发⽣交互作⽤2. 参与者是⾓⾊⽽不是具体的⼈3. 代表参与者在与系统打交道时所扮演的⾓⾊4. 系统实际运作中,⼀个实际⽤户可能对应系统的多个参与者。
不同⾓⾊也可以只对应⼀个参与者,从⽽代表同⼀参与者的不通实例⽤例 Use Case系统外部可见的⼀个系统功能单元。
系统的功能由系统单元所提供,并通过⼀系列系统单元与⼀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交换的消息所表达。
系统单元⽤椭圆表⽰,椭圆中的⽂字简述系统功能:关系 Relationship常见关系类型有关联、泛化、包含和扩展关联 Association表⽰参与者与⽤例之间的通信,任何⼀⽅都可发送或接受消息。
箭头指向:指向消息接收⽅:⼦系统 SubSystem⽤来展⽰系统的⼀部分功能(紧密联系)泛化 Inheritance继承关系,⼦⽤例和⽗⽤例相似,但表现出更特别的⾏为;⼦⽤例将继承⽗⽤例的所有结构、⾏为和关系。
⼦⽤例可以使⽤⽗⽤例的⼀段⾏为,也可以重载它。
⽗⽤例通常是抽象。
箭头指向:指向⽗⽤例2-类图描述系统中的类,以及各个类之间的关系的静态试图。
表⽰类、接⼝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于程序设计阶段。
注意:1. 抽象类或抽象⽅法⽤斜体表⽰2. 如果是接⼝,则在类名上⽅加 <<Interface>>3. 字段和⽅法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必需4. 静态类或静态⽅法加下划线类图实例:类图中的事务及解释如图,类图从上到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类名、属性和操作1. 属性:如果有属性,则每⼀个属性都必须有⼀个名字,另外还可以有其它的描述信息,如可见性、数据类型、缺省值等2. 操作:如果有操作,则每⼀个操作也都有⼀个名字,其它可选的信息包括可见性、参数的名字、参数类型、参数缺省值和操作的返回值的类型等类图中的六种关系1.实现关系 implements (类实现接⼝)⽤空⼼三⾓虚线表⽰2.泛化关系 extends (表⽰⼀般与特殊的关系) is-a⽤空⼼三⾓实线表⽰3.组合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ontains-a实⼼菱形实现表⽰eg.有头类、⾝体类与⼈类类三个类,则⼈类类中应包含头类及⾝体类这两个属性,则⼈类类与头类和⾝体的关系即为组合关系。
E-R图和⽤例图E-R图和⽤例图图1E-R 图⽬录E-R 图概念E-R ⽅法概念E-R 模型历史构成E-R 图的基本要素作E-R 图的步骤作E-R 图举例设计分E-R图的步骤展开编辑本段E-R图概念E-R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法,⽤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编辑本段E-R⽅法概念E-R⽅法是“实体-联系⽅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的简称。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法。
是表⽰概念模型的⼀种⽅式,⽤矩形表⽰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椭圆表⽰实体的属性,并⽤⽆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菱形表⽰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向边分别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编辑本段E-R模型历史ER模型最早由Peter Chen于1976年提出,它在数据库设计领域得到了⼴泛的认同,但很少⽤作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即使对SXL-92数据库来说,设计好的数据库也是具有挑战性的。
它们可以在许多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献中找到,⽐如Toby Teorsey 的著作(1994 )。
⼤部分数据库设计产品使⽤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帮助⽤户进⾏数据库设计。
ER数据库设计⼯具提供了⼀个“⽅框与箭头”的绘图⼯具,帮助⽤户建⽴ER 图来描绘数据。
实体联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或实体联系模式图(ERD)是由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Peter Chen)发明,是概念数据模型的⾼层描述所使⽤的数据模型或模式图,它为表述这种实体联系模式图形式的数据模型提供了图形符号。
这种数据模型典型的⽤在信息系统设计的第⼀阶段;⽐如它们在需求分析阶段⽤来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类型。
但是数据建模技术可以⽤来描述特定论域(就是感兴趣的区域)的任何本体(就是对使⽤的术语和它们的联系的概述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