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建筑学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道路)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使用)题目: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校级□横向□自选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结合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实际应用研究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2014.2.7 ~ 2014.6.6指导教师:职称:系分管主任:审核日期:说明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进度表由学生填写,至少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设计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进度表中的周次是指实际的毕业设计进程中的周次。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表层位结构层名称厚度(cm)高温抗压模量(Mpa)极限强度(Mpa)1 沥青混凝土7 1200 1.302 沥青碎石10 700 0.623 石灰土设计层500 0.254 级配砂砾15 160土路基35(干燥)、30(中湿)注:厚度可在许可范围内进行调整,不要所有人都一样。
二)桥梁、涵洞设计1、根据资料:对路线上的中小桥梁进行孔径、桥确定(水文计算从略)。
2、根据资料:自选一座主线桥梁进行桥梁设计,要求对墩台下部结构进行计算。
绘制“桥位平面图”、“上部一般构造图”、“下部一般构造图”、“主梁钢筋(或钢束)配置图(要求至少绘一张钢筋图)”;本图的工程数量表应绘制在设计图上,每座桥汇总的数量表应单独绘制,设于该桥设计图前。
3、根据资料提供的涵洞孔径和就近桩号的横断面确定涵洞底部标高和纵坡,计算涵长和工程数量。
选择一道圆管涵,一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绘制一般构造图。
4、编制“桥梁表”、“涵洞表”。
三)路线交叉设计1、根据平面图上与主线相交的公路、人行道路,确定被交道路在主线上应设置的跨线桥或下穿通道的桩号、与路线交角、跨线桥的跨度、通道孔径、采用的结构形式等。
2011级2013——2014第二学期建筑设计任务书2建筑系馆设计任务书一.教学要求:1.学习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学习较大体量的公共建筑空间与形体组合的方法2.学习并掌握公共类建筑的建筑设计规范。
3.学习系馆、教学楼等文化教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处理好文化建筑的形态与校园环境景观的关系。
二.设计任务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北京某大学拟为所属的建筑学院兴建建筑系馆。
集合先进的建筑教育理念,运用数字建筑设计技术和教学技术手段,例如信息网络、多媒体互动、虚拟现实、快速成型工艺等,打造数字教育建筑。
2.基地概况:基地位于北京市南郊高教园区,东、南临城市主要道路,北临土木工程学院,西临建筑展览馆和校园广场,用地面积15000平方米。
(见附图)3.交通体系:基地交通方便,邻近校区主入口和图书馆。
4.周边环境:基地西、南侧与工业开发区、其他学校隔路相望。
东南方向是滨河森林公园。
新校区内建筑整体风格简洁现代,教学楼主色调为暗灰色,图书馆为白色编织状外表皮,反映学校办学理念与建筑类学校的特点。
建筑造型新颖,校园整体环境和谐。
三.设计要求1.设计规模:本设计建筑面积规模控制在10000~12000平方米。
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
2.办学规模:建筑学院本科生教学人数1000人(5年制专业5个班,4年制专业2个班),硕博研究生教学人数600人,教师人数100人,职员20人。
3.具体功能及相应的房间面积分配可根据设计概念自行拟定,也可以根据设计概念加入其他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空间。
通常,建筑系馆包括教学、行政、实验、设计研究等功能空间,但随着数字技术在设计、教学等的多方面渗透,多媒体、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在教学、展示、交流、资料与档案管理等的高效利用,都使得建筑空间有了许多创新的可能。
常规的建筑设计实验,如建筑物理实验、建筑模型实验、建筑可视化实验等,在未来有哪些可能性,也需要参赛者大胆设想。
4.其他经济技术指标根据设计确定。
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是函授学员在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所学专业知识,使所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表现技法、建筑结构以及建筑设备等课程得到一次全面的总结和训练,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内容:按给定的设计题目及设计任务书完成前期工作、项目分析、总平面设计、建筑方案设计(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局部达到施工图深度,详见“毕业设计要求”及“任务书”)。
二、设计方式学员以毕业设计课题为单位划分设计小组,在毕业设计指导小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最后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三、时间安排本次面授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方案构思要点;学员利用在家时间进行方案草图设计,完成后返校给指导老师初审,修改完善后进行方案正图绘制及初步设计;第三次返校进行毕业设计答辨及毕业教育。
具体安排如下:1、准备工作阶段:收集、分析有关设计资料;2、方案构思、一草阶段:做1~2个方案草图,完成立意、环境、功能、流线分析等,并初步确定建设造型;3、二草阶段:由指导教师确定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各种分析图,详尽表达设计意图,初步敲定平面组合、立面及剖面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指标验算。
4、方案正图绘制阶段:以初步设计要求,完成各图纸的绘制,结合图表、文字详尽表达方案立意、环境设计、功能组织等;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完成总平面及建筑部分的施工图设计;5、答辨准备阶段:设计完成后结合自己的建筑方案独立写出总结性专业论文,阐述工作过程、内容及体会(2000字左右);整理有关方面资料,做好答辨准备。
.6、毕业设计答辨阶段:按设计小组进行毕业设计答辨。
要求语言简练,观点明确。
四、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总成绩分优(相当于90分以上)、良(75~89分之间),及格(60分~74分之间)、不及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设计基础Ⅱ·校园主题型休闲小筑设计(茶艺馆、咖啡吧、书吧设计)2015.5.28——2015.7.13 (13 - 20周)一、教学背景设计基础Ⅱ是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启蒙教育课,它是继设计基础Ⅰ之后,为后继的各门建筑设计课程做准备,并起过渡作用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步骤。
建立建筑空间概念,提高造型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解决建筑功能、空间、形式、场地以及建造等的基本问题。
2、初步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理论。
学习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融贯的整体化思维方法,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应的建筑方案设计技巧。
3、掌握准确、简明地表达建筑方案设计构思的表现技巧(包括草图、工作模型、正图、图解分析、鸟瞰透视和模型)。
4、培养严谨、有序、准确、求精的科学工作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媒体教室集中授课:设计基本原理,任务书讲解,优秀案例点评。
2、调研分析:勘察场地,观察基地的人车流、噪音、周边建筑、日照、风向、季节景观,记录校园生活的行为特点。
3、设计操作:要求绘制建筑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透视图,以及必要的说明、指标等。
强调分析力与概括力。
4、模型教学:要求能用简单易行的技法表现设计意图,制作建筑设计工作模型;学会应用一般材料表现设计方案。
5、草图与模型相结合,分组讨论与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辅导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1、基于场地环境的建筑设计观2、基于人的行为的建筑空间生成3、基于材料特性和建造逻辑的建筑形态生成4、建筑设计的表达五、任务设置•任务概要:拟在校园内兴建主题型休闲小筑一座,为学生、教职员工以及外部人员提供茶饮、快餐、会友、读书的场所,亦可作为社团活动、影展、研讨会等的多功能集会场所,可规划相应的读书角、展示、饮食、休憩、室外露台等空间场所。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最大客容量50人(包括室外临时茶座),层数自定。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教育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环节由毕业设计、毕业答辩、作品展、毕业实习三个部分组成。
是此前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扩展,是最后完成室内设计的基本训练、由学习阶段走向工作岗位、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与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过渡。
通过毕业设计进行的综合训练,要求达到:(一)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与专业知识,提高对装饰设计的全面认识及进行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二)通过调查研究,真正了解社会和群众的需要、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能够提供的改善生活环境的条件。
(三)通过设计实际工程项目,学习全面运用各种设计规范、定额、标准、参数等,提高全面处理室内空间功能、结构、经济、设备、构造及艺术风格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工作和多人协作的能力。
(四)通过实际工程设计严格的训练,进一步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程序,编制设计技术文件,达到独立完成工程方案表现及技术设计图纸的能力。
(五)通过制定比较符合实际的设计方案和文字论述,总结室内设计规律、进一步提高室内设计理论水平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六)通过毕业设计答辩这一检验设计的环节,培养介绍设计构思的语言思辩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与要求(一)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作为毕业环节的主要内容。
在于通过培养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根据所选课题的难易程度,要求毕业设计独立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以保证每人都能达到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毕业设计答辩毕业答辩是对毕业环节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表达及相互交流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全部设计工作及说明的编写以后,必须对毕业答辩进行充分的准备。
答辩时简明扼要地向答辩委员会介绍自己的设计的内容、特点和创作观点(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对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能清晰的阐述,正确回答。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毕业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学生姓名:高宏达学院名称:长春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建筑学班级名称:建筑0953班学号:指导教师:王丽颖教师职称: 教授学历:硕士2014 年3 月30 日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园规划方案及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园总体规划(二)建设单位长春工程学院(三)地理位置与自然情况1.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长春工程学院新校园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地处长春市西南方向、硅谷大街延长线附近,距长春市南湖广场约16公里,具体坐落于:长春市红梅大街以西,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规划丙七路以东,香樟路以南,规划丙四街以北。
北部和东部毗邻长春市朝阳区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开发区。
吉林省公主岭市为吉林省直管县级市,范家屯镇新区是长春市西南重要进出口,本着与长春市同城化的发展目标,公主岭范家屯镇新区一侧的所有主干路将与长春市一侧街路实现完全对接,路名相同。
2.气候条件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5.5℃,最大冻土深为1.55m,年降水量为625.1mm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4m/s。
3.地质条件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新区地处松辽平原中部,地形地貌为波状起伏台地,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北高南低,平均海拔高度220m。
区域内地下水水量充沛,水质较好。
二、设计目的与任务(一)设计目的满足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师生教学、科研、生活等需求,满足学校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校对新校园整体功能科学性、合理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二)设计任务主要包括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单体建筑方案设计、校区景观方案设计、管网设计等。
(三)设计依据1.国家建设部、计委、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征求意见稿)》(2008)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3.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吉教规划字〔2012〕60号)4.新校园征地范围地形图。
建筑学任务书模板任务介绍本任务旨在通过研究建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案例,探讨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通过完成该任务,学生应能够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
任务目标•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实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
任务要求1.分析和理解建筑学的定义、范畴和特点;2.研究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调查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案例;4.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符合规划要求和功能需求的建筑项目。
任务内容1. 建筑学的定义、范畴和特点在本部分,你需要对建筑学的定义、范畴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并揭示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你可以使用图表、案例等方式来说明你的观点。
2. 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本部分要求你研究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空间布局、造型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
你需要分析这些原则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 代表性建筑案例的调查和分析在本部分,你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代表性的建筑案例,并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
你可以选择国内外的建筑作品,分析其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结构特点等方面,并探讨其与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关系。
4. 建筑设计项目在本部分,你需要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项目中。
你可以选择一个小规模的建筑项目,如住宅、商业建筑等,按照规划要求和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并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和效果图。
研究方法与时间安排1.文献研究:阅读相关的建筑学教材、学术期刊和案例分析,以加深对建筑学的理解。
(预计耗时:1周)2.专题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研究成果,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预计耗时:3天)3.案例调查:选择代表性的建筑案例,并进行实地调查和详细分析。
(预计耗时:2周)4.建筑设计:按照规划要求和功能需求,进行建筑设计,并完成设计方案和效果图。
(预计耗时:4周)5.论文撰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并做好排版和修改工作。
年级:2014级建筑学
教师:王嘉慧、张驰、李小朋
黄淮学院建工学院规划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驻马店驿城区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熟悉居住小区及单体设计的相关知识,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现代居住文化”等观念,初步掌握居住区内用地结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住宅单体、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设计,了解小区与自然山水(山体、水体、绿化等)的关系,以及相关城市设计法规,初步掌握小区规划设计规律。
本课题强调对社会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关注,要求学生做一定理论上的研究。
培养学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完成课题的任务。
二、项目规划要求:
1、用地环境与现状
拟建居住小区位于驻马店市新城区,地块北邻开源路,东临薄山路,南侧为梅园路,西侧为金顶山路;东西宽约388米,南北宽处约263米,该地形共分为两个地块,其中地块DK-01占地83187平方米、地块GK-02占地19864平方米,基地地形基本平坦,详见地形图。
本小区地理位置较好,发展空间较大,根据《驻马店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地块用地性质为R2/B1,项目可行性研究已通过政府审核。
2、设计原则
(1)整体的原则:综合统筹,形成整合性空间,以风格统一的设计规范
整体环境。
(2)人性的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尺度适宜,创造轻
松、舒适、独特的景观界面。
(3)文化的原则:从整体到细部设计,体现居住文化特点,努力提高品
位,反映城市文化底蕴。
(4)地域的原则:因地制宜,保护自然景观,突出城市特点,符合地区
特色景观。
3、规划指标
(1)居住小区容积率:1.8—3.9
(2)居住小区建筑密度:不大于27.5%
(3)住宅户型建议:小户型每户建筑面积不得小于60㎡
大户型每户建筑面积不得大于160㎡
(4)住宅设计要求:明房、明厅、明厨、明厕。
(5)住宅日照标准:不低于大寒日日照3小时。
(6)绿地率不小于35%。
(7)平均每户人口按3.5人计。
(8)建筑控制线参照地形要求。
三、设计阶段及内容:
(一)调研阶段:小组合作,提交调研报告。
1、以组为单位(2-3人一组),实地调研。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要求每组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包括相应的文字说明及照片、手绘草图等。
2、调研报告主要含以下三大部分内容:
①理论研究:搜集、查阅参考文献,了解我国的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居住标准和居住理念发展。
②案例调研:参观调研1-2个已建成居住区,搜集相关资料,从宏观至微观进行总结和分析。
要求:交代清楚该居住区周围的环境以及与城市的联系,包括道路、公交车辆、植被、景观、各类公建及公共服务设施、其他建筑等;居住区的规模、定位及相关的商业运作;居住区的出入口及其模式;居住区内部的风格、轴线、公建、道路交通结构、消防安全、景观绿化、生态系统及各种设施等;公建服务半径、日常生活圈及网络体系等。
在此调研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可试拟一份调查问卷辅助了解居民对住区内部环境的认识,附在调研报告后。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规划阶段:提交小区规划图纸。
1、概念性规划阶段内容
(1)设计构思(设计主题、观点);
(2)总平面布局、组团关系:对各组团形式的特点进行比较,结合居民
的生活行为特征和居民心理特点、项目条件,探索总平面布局和组团形式;
(3)交通系统:分析比较各种交通系统的优缺点,并在道路类型、道路景观、道路功能(断面形式)、道路使用效率、道路铺地、道路与停车系统关系等各方面进行研究设计;
(4)绿化景观:景观轴线,绿化配置;
(5)分析图:规划结构、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系统;
2、详细规划设计阶段内容
(1)在概念性规划和住宅平面造型的基础上,深入和完善规划设计,重点研究总平面布局和群体空间形态;
(2)核算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土地平衡、建筑单体明细等;
3、住宅单体设计阶段
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
结合规划重点考虑住宅单体的拼接、围合对群体空间形态和室内功能、采光通风视线的影响。
户型面积建议为80、100、120、140平方米四种户型,比例不做要求,保证使用的合理性。
4、景观设计阶段
研究住区的环境设计,探索环境设计如何结合和深化规划设计的理念。
对景观型建筑、功能型建筑、公共建筑、私有环境等进行分类研究,并了解常见的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及其特性,了解环境处理的常见技术和方法。
(1)选取某一住宅组团或中心绿地进行环境设计。
(2)景观设计图纸可手绘(注意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纸张的统一)。
四、成果要求:
1、第二周周四提交调研报告
2、第三周周四提交概念性规划草图;第五周周四提交详细规划草图;第七周周四提交景观节点规划草图。
3、第八周提交所有规划成果:A3文本,包括:
(1)规划设计说明、依据及经济技术指标
(2)彩色总平面图
(3)总体鸟瞰图
(4)低点透视图(主要节点空间、组团,不少于3个)
(5)分析图(规划结构、交通系统、景观分析等)以及地下停车场布置图。
(6)住宅户型及单体设计图(至少提供三种户型,住宅单体表达包括平、立、剖面图)
(7)沿街立面分析图(不少于2个)
五、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编:《城市规划资料集/第7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年7月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2006)。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0-200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
8.《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朱家瑾主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