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情况及发展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
缓控释肥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具有缓释和控释的特性,能够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效率,减少化肥的浪费。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缓控释肥市场逐渐壮大。
本报告将对缓控释肥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行业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等内容,旨在引导读者对整篇报告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缓控释肥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内容,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竞争格局的探讨,全面展现缓控释肥市场的情况。
结论部分则对市场前景展望,提出推荐策略,并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总结,为读者提供决策参考。
整篇报告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缓控释肥市场的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缓控释肥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全面剖析。
同时,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和推荐策略的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市场稳健增长。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为行业相关各方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推动整个缓控释肥市场的良性发展。
"}1.4 总结总结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缓控释肥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缓控释肥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品牌形象,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将成为推动缓控释肥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缓控释肥市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在面对市场变化时,企业需要灵活调整战略,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市场竞争,并且抓住机遇,持续发展壮大。
缓控释化肥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摘要:由于长期以来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对环境、健康以及自然资源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
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缓释控肥料的定义出发,综述了缓释控肥料的分类、作用机理,着重描述了我国缓释控肥料的进展。
关键词:缓释控肥料;作用机理;进展1.引言尽管化肥一直以来促进着农业的发展,但随着化肥行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对化肥的依赖性的增加,使其带来的副作用日益显著,因此不得不重视化肥大量使用带来的弊端。
据统计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20 %~50 %、磷肥为15 %~25 %、钾肥为30 %~35 % ,因肥料利用率低下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等[1]。
随着人类对环境、健康以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的关注的不断提高,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环肥的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是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经过研究发现化肥的过度利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合理的施肥引起的,因此为提高肥料利用率,20 世纪初人们就提出了缓释肥料的设想。
只有遵循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环境平衡规律,改进施肥技术和化肥工艺,研究高效长效化肥以及合理施肥才能实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缓释肥(Slow Release Fertilizers 缩写为SRF) 又称缓释肥料[1]、长效肥料、迟效肥料,通常由于肥料化学成分改变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而使其中的有效养分缓慢释放,来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因此避免了传统速溶肥料已流失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有效地减小了因过度施肥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减少农民的劳动成本。
因此缓控释肥是当今世界肥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继20世纪60年代开展大量农田实验以来,90 年代之后,新型缓释肥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一般来说,“缓释”是指化学养分的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肥料的转化释放效率。
美国TV A 的R·D Hauck 于1985 年将缓释肥料分为四类: (1) 微溶于水的合成有机氮化合物; (2) 微水溶性或柠檬酸溶性合成无机肥料; (3) 加工过的天然有机肥料; (4) 包膜(包裹) 型肥料。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缓释肥料是一种控制营养元素释放速度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1.缓释肥料的原理和分类:缓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肥料中肥料元素的溶解或扩散速率,使其逐渐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缓释肥料的释放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缓释肥料、化学缓释肥料和物理缓释肥料等。
2.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缓释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包膜技术、包埋技术、凝胶技术和复合技术等。
其中,包膜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
3.缓释肥料的应用领域:缓释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种植和庄稼植物等农业领域。
在农田中,缓释肥料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园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品质。
在花卉种植中,缓释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生长。
在庄稼植物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
4.缓释肥料的优势和局限性:缓释肥料具有调控养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
然而,缓释肥料也存在着制备成本高、释放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和植物对缓释肥料的适应性等局限性。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1.新型缓释肥料的开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缓释肥料,包括基于纳米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的缓释肥料等。
这些新型缓释肥料具有更高的控释效果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缓释肥料的施用与精准农业相结合。
这种精细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调整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
3.缓释肥料的环境效应研究:缓释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模拟模型,探究缓释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2015年化肥行业的发展趋势简析
一、产能规模迅速扩大,产销量增长较快 (2)
二、新型产品不断涌现,生产装备、技术工艺逐渐成熟 (2)
三、消费终端农民对于复合肥的认可度明显提高,化肥施肥复合化率迅速提高 (3)
四、品牌、信誉价值得到提升,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3)
一、产能规模迅速扩大,产销量增长较快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倾斜支持下,复合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进口量逐年减少,国内市场自给率明显上升,总产能已超过2亿吨。
但由于近七成复合肥企业属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复合肥小厂,基本处于关停状态,以及规模化企业往往在淡季出于资金、仓储压力以及防范价格波动的风险考虑,适当控制生产、库存规模,全年难以达到满负荷生产,故目前复合肥实际年产量5,000万吨(实物量)左右,折纯量约1,500万吨。
从产销布局来看,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湖北、安徽、贵州、云南等磷硫资源相对充足及临近消费市场的省份,销地主要集中在东北以及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广西、湖北、江西等华东、华中等区域农业大省。
经济条件较好、经济作物比重较大的省份,也是复合肥消费的主要地区。
二、新型产品不断涌现,生产装备、技术工艺逐渐成熟
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复合肥产品已从起初的两种养分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养分,从普通的氮磷钾复混肥到各类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微生物肥料、有机肥等。
技术研发基本能与发达国家同步进行,公共技术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生产工艺从简单的圆盘造粒、挤压造粒发展到转鼓造粒、喷浆造粒、高塔熔融造粒,复合肥颗粒更加规则光滑、养分更加均匀。
新产品开发能力和。
收稿日期:2009-01-20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2113)、辽宁省“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2006215005)和辽宁省高校科技攻关计划资助作者简介:刘宁(1979-),男,辽宁营口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施肥与环境保护研究。
E-mail :lnbrisk@ *通讯作者:E-mail:hanxiaori@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刘宁,孙振涛,韩晓日*,战秀梅,杨劲峰(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66)摘要:目前传统化学肥料因其养分流失快,利用率低,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型肥料。
在这种情况下,缓/控释肥料以养分缓慢释放,有效延长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成为21世纪化学肥料工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缓/控释肥料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阐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内涵及养分释放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缓/控释肥料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研究概况中图分类号:S1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0)04-1005-05Vol.41,No.4Aug.,2010土壤通报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第41卷第4期2010年8月化学肥料作为农业生产必需品,在农业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约占农业生产总支出的50%,而且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0%来自化肥的作用[1]。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约30%~35%、磷约10%~20%、钾约35%~50%,而国外氮肥利用率则为50%~55%,与发达国家相比,低十几个百分点[2]。
每年因肥料利用率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1],长期大量施用传统化学肥料导致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升高、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大气中N 2O 含量逐年增加,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挑战。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摘要:本文简要阐述我国氮、磷、钾肥高消费、低利用率的现状以及造成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出缓控释肥这种新型的肥料,并对缓控释肥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重点论述了应用缓控释肥的优点及国内缓控释肥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和方向。
关键词:缓释肥;控释肥;优点;前景和方向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一60%[1]。
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由于化学肥料本身性质和土壤环境条件及农业措施等综合影响,化学肥料利用率很低。
中国因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所造成的养分资源浪费是十分惊人的。
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施用的氮肥量(以纯氮计,下同)约为2千万t,其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50%,累计利用率为45%-60%,因氮肥利用率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达239.4亿元[2]。
如何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减小因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高效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缓释和控释肥(slow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SRFS和CRFS)的研制和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研制已经成为世界肥料研究的热点。
一、缓释/控释肥定义和分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委托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编写的《肥料手册》1980年版(1984年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为中文版),第21章为控制释放肥料。
内容包括:(1) 控制释放磷肥。
主要有磷矿粉、煅烧磷酸铝矿、碱性炉渣、脱氟磷肥、熔融钙镁磷肥、雷诺尼亚磷肥、骨粉、磷酸二钙、磷酸铵镁、偏磷酸钙和偏磷酸钾。
(2) 控制释放氮肥。
主要有:1.微溶物质:脲甲醛(UF)、异丁叉二脲(IBDU)、丁烯叉二脲(CDU)、草酰胺、磷酸铵镁(Mag Amp);2.水溶性缓释肥:脒基硫脲(GUS)、脒基磷脲(GUP);3.包涂层的可溶物质:包硫尿素(SCU)、聚合物包膜肥料;4.硝化抑制剂。
《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22号公告批准,已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具体标准如下:缓控释肥料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包装标明值的要求。
表1 缓控释肥料的要求项目指标高浓度中浓度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 ≥40.030.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质量分数/% ≥7050水分(H2O)的质量分数/% ≤ 2.0 2.5粒度(1.00mm-4.75mm或3.35mm-5.60mm)/ %,≥90养分释放期/月=标明值初期养分释放率/% ≤1528天累积养分释放率/% ≤75养分释放期的累积养分释放率/% ≥80中量元素单一养分的质量分数(以单质计)/%≥ 2.0微量元素单一养分的质量分数(以单质计) /%≥0.021.三元或二元缓控释肥料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
2.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肥并在包装袋上注明为“枸溶性磷”的产品、未标明磷含量的产品、缓控释氮肥以及缓控释钾肥,“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质量分数”这一指标不做检验和判定。
3.三元或二元缓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率用总氮释放率来表征;对于不含氮的二元缓控释肥料,其养分释放率用钾释放率来表征。
缓控释磷肥的养分释放率用磷释放率来表征。
4.应以单一数值标注养分释放期,其允许差为15%。
如标明值为6个月,累积养分释放率达到80%的时间允许范围为6个月±27天;如标明值为3个月,累积养分释放率达到80%是的时间允许范围为3个月±14天。
5.包装容器标明含有钙、镁、硫时检测中量元素指标。
6.包装容器标明含有铜、铁、锰、锌、硼、钼时检测微量元素指标。
7.除上述指标外,其他指标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如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料中的氯离子含量、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等。
部分缓控释肥料的缓控释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包装标明值和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
缓控释肥示范总结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调节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实现了肥料的缓慢释放,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缓控释肥进行总结。
一、缓控释肥技术的原理和作用缓控释肥技术是通过在肥料中添加控释剂,使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得到控制。
这些控释剂可以在肥料与土壤中形成一层膜状结构,从而减缓肥料的释放速度。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肥料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渐释放,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避免了仅一次性施肥导致的养分过剩和浪费。
二、缓控释肥技术的优点和应用1.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缓控释肥技术可以使肥料的养分逐渐释放,与作物的生长需求相匹配,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2. 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一次性施肥容易造成养分的过量和流失,而缓控释肥技术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 减少劳动和成本: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减少施肥的次数,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三、缓控释肥技术的应用案例1. 棉花种植:在棉花种植中,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根据棉花的生长需求,逐渐释放养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2. 果树栽培:在果树栽培中,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避免养分过量,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3. 蔬菜种植:在蔬菜种植中,使用缓控释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周期和需求,合理释放肥料,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四、缓控释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缓控释肥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发更高效的控释剂:目前的控释剂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未来需要研发更高效的控释剂,提高肥料的释放效果和控制精度。
2. 定制化施肥方案: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开展定制化施肥方案的研究,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3. 与智能农业技术的结合:将缓控释肥技术与智能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施肥和监测,提高施肥的准确性和效率。
文献著录格式%朱伟锋,陆若辉,孔海民,等.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情况及发展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〇17,(%(11): 1873-1875,1880.D O I:10. 16178/j.iss n.0528-9017. 20171101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情况及发展建议朱伟锋,陆若辉,孔海民,刘晓霞,陈一定(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015年浙江省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的施用作物种类,肥料用量,应用 面积等情况。
发现目前缓控释肥料种类较多,主要的类型有7种;用量少,缓控释肥料(折纯)使用量不足0.7 万7仅占当前浙江省化肥(折纯)使用量的0.7%;覆盖面积小,不足3万hm2。
指出缓控释肥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浙江;缓控释肥料;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8-9017(2017) 11-1873-03氮、磷、钾等矿质养分是农作物生长、获得高 产的基础,肥料的投人约占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
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化肥使用量(折纯)为87. 52万t,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359 k g.hm^2。
大量的速效化肥投人,一方面 导致利用率低,根据农业部公开发布的数据,我国 当前化肥氮肥的利用率约35%)磷肥为10%~ 20%)钾肥为35%~50%;另一方面过量化肥的投人也造成了土壤、大气、地下水污染以及湖泊富 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问题[1-]。
缓控释氮肥相比于传统化肥,具有节省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4_6]。
国家产业政策,尤其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研发新型环保型 肥料、缓控释肥料等列为优先发展主题,调动了科 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的研究热情,缓控释肥料自主创 新与产业化发展步伐渐次加速。
近年来,浙江省肥 料市场上缓控释肥也发展迅速,产品名称五花八门,因此迫切需要了解缓控释肥的使用现状,引导 缓控释肥料市场的正确发展。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 形式,调查了缓控释肥料的主要使用作物,肥料用 量,覆盖面积等情况,旨在分析缓控释肥料发展中 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1材料与方法制作“缓控释肥料使用情况调查表”,向浙江收稿日期%2017-09-12基金项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作者简介省的各县(市、区)土肥站发放表格72份,调查 研究各县(市、区)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情况。
表中将缓控释肥料分为包膜复合肥、包膜尿素、脲 甲醛类、脲酶抑制类、添加活性物质、硝化抑制类、脲铵等7类,各土肥站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调查 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填写表格。
回收72张,其中填 写内容的表格51张,未填写内容的表格21张,未 填写表示该县未使用缓控释肥料。
数据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软件上统计 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缓控释肥使用现状2. 1. 1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总体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缓控释肥料供肥企业 多,既有境内企业,也有境外企业。
2015年浙江 省有41家境内企业,12家境外企业参与了缓控释肥销售,数量为实物1518. 1t,折纯6 569. 9 t,覆 盖面积29 413. 3 hm2,其中水稻使用量为8 302. 8 t,折纯367. 7 t,配方29个,覆盖面积为27 1796. 1hm2,其他作物缓控释肥料使用量为6 882.3 t,折纯 2 898. 2 t,配方 48 个,覆盖面积 169 403.9 hm2。
2.1.2 不同缓控释肥料的使用数量从表1可以看出,在浙江省销售使用的缓控释 肥料品种多,包括包膜类、添加抑制剂类、化学改朱伟锋(1982—),男,浙江上虞人,农艺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U weifeng@zj .3性、添加活性物质类等,几乎囊括了目前常见的所 有缓控释肥料类型。
从推广实物数量来看,数量从 多到少依次为包膜复合肥、添加活性物质类、硝化 抑制类、包膜尿素、脲铵、脲甲醛类、脲酶抑制类。
数量最多的包膜复合肥共4 825. 7 t,添加活性 物质类为4 719.0 t,最少的脲酶抑制类为271. 7 7。
从推广的折纯量来看,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添加活 性物质类、包膜复合肥、硝化抑制类、包膜尿素、脲甲醛类、脲铵、脲酶抑制类。
数量最多为添加活 性物质类共2 186.8 t,包膜复合肥为2 026.6 t,最 少的脲酶抑制类仅为108. 1t。
从使用面积来看,排序基本与折纯数量排序一致,使用面积最大的为 添加活性物质类,覆盖面积14 295. 4 hm2,排第2 的包膜复合肥覆盖面积为5 021. 1hm2。
表1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肥料种类企业/配方施用料数量/t^覆盖面积/hm2境内数量/家数量/个作物实物折纯包膜复合肥境内外1111水稻1 496.3653.31 272.817其他 2 852.41 193.93 469.5境外81水稻10.0 4.616.78其他467.0174.8262.1包膜尿素境内31水稻960.0442.6 2 466.71其他500.0230.01 000.0脲甲醛类境内63水稻150.062.4220.06其他603.7257.7693.3添加活性物质境内143水稻3 984.01 851.011 488.71其他735.0335.8 2 806.7脲酶抑制类境内76水稻112.541.0220.03其他138.058.3188.7境外22其他21.28.833.3硝化抑制类境内63水稻750.0364.61 325.35其他170.069.3233.3境外45其他1 395.0569.6 2 606.7脲铵境内11水稻840.0252.21 109.52.1.3 不同缓控释肥的来源和在使用上的差异从肥料来源看,境内产品实物量8 292. 8 t,占总量的85. 3%,境外产品实物量1 426. 2 t,占总 量的14.7% .境内产品折纯量3 667. 1t,占总量 的86.3%,境外产品折纯量583.0 t,占总量的13.7%(表1)。
包膜尿素、脲甲醛类、添加活性 物质、脲铵均为境内企业生产,包膜复合肥、脲酶 抑制类、硝化抑制类除了境内企业生产外,还有一 部分来自境外,并且境外肥料主要使用在其他作物 上,境外的包膜复合肥总量为477.0 t,其中467.0 t 用在其他作物上,用在水稻上仅为10. 0t,境外的 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类肥料则全部使用在其他 作物上。
从缓控释肥料在水稻和其他作物上使用的比例来看,脲铵全部施用在水稻上,添加活性物质 类为84. 4%,包膜尿素为65. 7%,脲酶抑制类为41.4%,包膜复合肥为31.2%,脲甲醛类在水稻上使用比例最低,为19.9% (表2)。
表2 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情况肥料不同作物的肥料数量/t施用于水稻的种类水稻其他比例/%脲铵840.00100.0添加活性物质 3 984.0735.084.4包膜尿素960.0500.065. 8脲酶抑制类112. 5159.241.4硝化抑制类750.01 565.032.4包膜复合肥1 506.3 3 319.431. 2脲甲醛类150.0603.719.92.2缓控释肥实际应用推广中的问题2.2. 1推广缓慢,农民认识度不高调查结果,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实物量为1 518. 1t,折纯6 569. 9 t,与2015年浙江 省化肥使用折纯量87. 52万t相比,仅占0.7%。
虽然缓控释肥料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 民对这些新型肥料的认识还远远不足,无法区分缓 控释肥料和常规速效肥料的区别。
如何让农民快速 的认识、使用缓控释肥料成为缓控释肥料行业发展 的一大难题。
2.2.2 肥料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且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效果常受温度、水分、微生 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使用肥料的时候要考 虑到地域性[7_8]。
部分包膜缓控释肥料的包膜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很难降解,在田间施用后,往往 可以看到漂浮在水面的包膜材料,长期施用此类产 品就会引起2次污染[9]。
稳定性肥料中添加了脲酶 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抑制生物活性的材料,长期 使用是否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环境也值得关注[10]。
2.2.3 价格高,农户增产不增收缓控释肥料可以减少肥料投人,减少使用次数[11],但是一般农户,特别是普通农户,不愿意 采用缓控释肥料,主要原因就是缓控释肥料价格高,增收部分不足以覆盖肥料成本增加的部分。
以使用量最广的包膜复合肥为例,养分含量48%(= 24%,P205 12%,K20 12%)的控释 BB 肥,市场 价格约3 000元•t h1,与相同养分的常规速效肥料 相比,肥料成本约增加750元/hm_2,劳动成本的降低不足以填补肥料成本的增加。
在其他品种的朱伟锋,等: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情况及发展建议缓控释肥料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2.2.4 市场混乱,管理落后根据缓释肥料(GB/T 23348 —2009)的规定,缓控释肥料是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 其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着时间而缓慢释放的化学 肥料,对初期养分释放率、累积养分释放率都有明 确的规定。
当前市场上的缓控释肥料良莠不齐,部 分企业的产品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却打着缓 控释肥料的旗号大量推广销售,并且价格高,效果 差。
部分企业为了产品的销售,也在常规速效肥料 的包装袋上印上“缓释肥料”、“控释肥料”等字 样,严重干扰了缓控释肥料市场,挫伤正规企业的 积极性,影响农户选择真正的缓控释肥料,影响缓 控释肥料的推广和使用。
2.2.5研究不够深入,肥料推广体系相对落后从理论上来说以缓控释肥料代替常规速效化肥 可以减少肥料用量,减少施肥次数。
但是从缓控释 肥料的使用现状来看,缺少与不同品种缓控释肥料、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相匹配的施肥方案,广大的农民并没有真正掌握缓控释肥料的使用方法。
虽然大型的肥料企业因为实力雄厚,逐步建立 了全程农化服务体系,但是浙江省的肥料企业基本 都是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产品在浙江大多也采用 经销商销售的形式,而且浙江作物种类多,土壤类 型复杂,全程农化服务较难实现。
浙江省的土肥推 广体系力量相对薄弱,县级土肥部门人员少,任务 重,无力承担起缓控释肥料的推广任务。
3发展建议众多的研究表明,合理施用缓控释肥料有利于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对促进农业与 资源、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友好发展,促进粮食 安全、清洁生产,增加农民收人都有重要意义[11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