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 格式:doc
- 大小:322.50 KB
- 文档页数:14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的热平衡度量,是区分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物理上,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一、温度的概念与热量的关系热量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热量的传递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达到平衡。
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值,高温物体的温度较高,低温物体的温度较低。
二、温度的测量方法1. 探温计探温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常用工具。
常见的探温计有普通电子探温计和红外线测温仪。
普通电子探温计通过物体的热传导使温度敏感元件温度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子元件的电阻变化来得知温度。
而红外线测温仪则是通过感应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根据其辐射特性计算温度。
2. 摄氏度和开尔文度量最常见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度的零点是冰点温度,即0℃,而100度则是水的沸点温度,即100℃。
开尔文(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温度单位,与摄氏度有着固定的换算关系:1K = 1℃ + 273.15。
三、温度的影响因素1. 电热效应电热效应指的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会不断碰撞产生热能,导致导体温度升高。
2. 摩擦发热摩擦发热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摩擦产生的热效应。
当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微观层面的不规则摩擦会导致能量的转化,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3. 放射和吸收物体的温度会影响其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
高温物体辐射的能量较高,能够辐射出更多的电磁波。
而物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程度也与其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吸收能力越强。
四、温度的传导方式热量的传导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1. 传导传导是指热量通过固体或液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的过程。
传导的速度与物体的导热性质有关,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可以更快地传导热量。
2. 对流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传递的过程。
当流体受热后,由于密度减小,上升并形成对流循环,这使热量能够更快地传递。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一、温度: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1、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2、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3、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5、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6、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7、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8、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解析说明:a点:室温,晶体处于固态ab段:晶体处于固态,吸热升温c点:晶体处于熔点温度,即将熔化bc段:晶体处于熔点温度,处于熔化过程,固液共存态,固态晶体越来越少,同温度液体越来越多。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课时新授课单位枣庄市第十七中学姓名杨敏使用日期: 2012 年 10 月 16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测量液体的温度【教学准备】学生: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每一组学生实验桌上使用的器材)演示器材:演示温度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将事先装有“冷水”(放入冰箱中冷藏)、温水、热水的烧杯发给学生。
1、让学生分别把手伸进冷水再伸进温水去体验“水中”的感觉。
2、让学生分别把手伸进热水再伸进温水去体验“水中”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直接的体验。
这个环节的设计最主要原因是引入课堂及显示温度计这个专用测量工具应用的必要性)。
教师导入: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温度》。
学生注意感受并分别回答.1、温水热2、温水冷在直观感受中,激起求知兴趣。
二、出示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目标,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过渡语】了解目标的同学请举手。
同学们都了解目标了,请结合老师出示的自学思考题认真的学习。
【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同一杯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过渡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并不可靠,要准确的判断温度的高低我们使用····【课件展示】自学指导一: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结构有哪些?种类有多少?学生了解目标,以标定学。
了解目标后举手。
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温度计了解自学指导(一)温度计种类、原理【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默读P47--P48内容,高效自主的学习。
时间2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带着问题,有目的去阅读,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2分钟时间过后。
【引导】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温度计,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实验:(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的器材,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液面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家中的电热水器,其中的奥秘,以后我们会详细的学习的,今天我们只是利用它来给瓶中的水加热。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停止加热,继续观察平时,你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吗?很好!这样的现象我们送它一个物理名称──热胀冷缩【归纳总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课件展示】玻璃电接点温度计寒暑表红外线温度计带着疑问自主学习。
液面上升了。
液面下降家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
学生记忆。
学生了解各类温度计工业双金属温度计园艺温度计光学温度计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用温度计引导学生比较总结:温度计的分类:液体温度计和固体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分: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
常用的有: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归纳总结】常用温度计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水银的。
按用途分为: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
【课件展示】【过渡语】在温度计的结构图上有字母“℃”,它表示什么意思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液体温度计的分类。
学生了解温度计的结构思考(二)摄氏温度(三)温度计的使用【课件展示】自学指导二:时间2分钟默读P48内容,完成下列题目,看谁做的最好。
(1)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
(2)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
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把它们之间分成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3)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带着问题,有目的去阅读,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2分钟时间过后。
让学生回答上述题目答案。
【归纳总结】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过渡语】我们知道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那么我们怎样使用温度计呢?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学生高效自主的学习完成题目摄氏0℃ 100℃1℃37℃37摄氏度回答记忆学生仔细观察生A: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
生B: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
生D: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
生E: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
生F: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师:非常的棒哦!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
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课件展示】A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
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B .分度值──一个最小格代表的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引导】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
A 与B 的读数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课件展示】【引导】生C 为什么读不出来呢? 回答的很好! 没有读出空气温度的同学可能有些气馁,没关系,请做下一个环节──测体温 请同学们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P 49-50“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生A :(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注意单位)。
生B :(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
生C:(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和A 不一样啊仔细观察生A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我读错了。
生回答: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仔细阅读【引导】 请大家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
手中拿体温计的同学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呢?这正是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
那么,如果另一个同学也想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能否马上就拿过来使用呢?对。
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
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
【过渡语】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我们一起来测量这杯热水的温度!教师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确定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操作能力的环节,我从暴露-修正-明确-尝试-修正的过程设计,尽可能让学生在反复尝试中提升操作能力。
在实际施教中,我让全体学生都手拿温度计站了起来,手把手地指导,以达到简单、亲近、有效的教学。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我的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下降)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我的体温是(注意单位)生C:我发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在弯管处的水银断开了。
生D:我在医院里看见医生测量体温之前要甩动体温计,所以我们也要甩一下再测量。
对比刻度尺使用确定实验步骤:1、估计水的温度;2、选取适当的温度计;3、让温度计的液泡与水充分接触。
4、使温度计和水接触一会使示数稳定;5、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读出;6、取出温度计;【归纳总结】【课件展示】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测液体温度的步骤: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选取适当的温度计;3、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4、使温度计和被测液体接触一会使示数稳定;5、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读出;6、取出温度计;【课件展示】强化训练:(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把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利于知识的记忆。
)1、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图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
按照确定的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理解记忆学生答题:BAFCDE学生思考学生根据题目快速的进行解答。
8℃9℃18℃-4℃五、课堂小结3.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
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要及时引导分析反馈纠正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
师引导学生总结。
A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B正确C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D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学生总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常用温度计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水银的。
按用途分为: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在学生生总结后【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结合目标二分钟时间记忆。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的回顾目标,了解自己本节课的完成情况,形成堂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测液体温度的步骤: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选取适当的温度计;3、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