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1、自来水:
自来水公司经过消毒、过滤的管道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
2、开水:
自来水经加热后生成,为软化水
3、纯净水:经过多次过滤,反渗透技术。
市面上常有卖的,据说长期饮用对人体没有好处,易造成矿物质缺失。
纯净水的生产不受地域和水源的限制。
再生水也可以加工成生产。
有些商家也会称做:健康水、天然水、山泉水等,混淆概念,迷惑消费者。
4、矿物质水:
市面上有卖,是纯净水中加入一些人体所需的矿化液。
人体不吸收,但是可以检测出来。
5、软化水:(蒸馏水):
有天然的和人工软化的,具体尚不清楚对人体是否有益。
没有任何有益物质,只能起到运输的作用。
6、天然矿泉水:
天然矿泉水是指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并赋存在特定地质构造岩层中的地下矿水,其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或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矿泉水的基本特征是:
a. 矿泉水是一种矿产资源,是来自地下深部循环的天然露头或经人工揭露的深部循环的地下水。
要有严格的水源地。
b. 以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或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为特征。
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份、流量、温度等动态应相对稳定。
c. 应在保证水源卫生细菌学指标安全的条件下开采和瓶装。
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特性和主要成份的条件下,允许暴气,倾析,过滤和除去超标而影响感观性能的铁和锰,或加入二氧化碳。
d. 禁止用容器将原水运至异地进行灌装。
特点:加热后会有少量矿物盐析出。
这些饮用水,我个人更倾向于天然矿泉水和白开水。
饮料通则对饮料的基本分类按照GBl0789 《饮料通则》的分类,我国饮料可分为:碳酸饮料(汽水)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以及其他饮料类十一大类。
碳酸饮料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包括:可乐型、果汁型、果味型以及苏打水、姜汁汽水等.果汁和蔬菜汁类是指用水果和(或)蔬菜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包括100%果汁(蔬菜汁)、果汁和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浆)及其饮料、果肉饮料、发酵型果蔬汁饮料等.其中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的果汁或蔬菜汁含量须在10%以上;水果饮料果汁含量须在5%以上。
蛋白饮料类是指以乳或乳制品、或含有一定蛋白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复合蛋白饮料。
其中,含乳饮料又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这两类含乳饮料中乳蛋白质含量须在 1%以上;含乳饮料也包括乳酸菌饮料,乳酸菌饮料乳蛋白质含量须在0.7%以上。
植物蛋白饮料包括了豆奶(浆)、豆奶饮料、椰子汁、杏仁露、核桃露、花生露等,其蛋白质含量须在0。
5%以上。
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容器中的可直接饮用的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其他天然饮用水、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及其他饮用水(如调味水)。
茶饮料类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等.其中调味茶又分为:果汁(味)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咖啡饮料类是指以咖啡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浓咖啡饮料、咖啡饮料、低咖啡因咖啡饮料。
植物饮料类是指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水果、蔬菜、茶、咖啡除外)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可可饮料、谷物饮料、凉茶饮料等。
风味饮料类是指以食用香精(料)、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的主要手段,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饮料、茶味饮料、咖啡味饮料等。
制药用水的分类全套《中国药典》将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1)饮用水(drinkingwater):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2)纯化水(purifiedwater):为饮用水经蒸馆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I可附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3)注射用水(waterforinjection):为纯化水经蒸憎所得的水。
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
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
(4)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waterforinjection):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
灭菌注射用水灌装规格应该适应临床需要,避免大规格、多次使用造成的污染。
2、制药用水的应用范围见表3-1表3-1制药用水的应用范围类别应用范围饮用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除水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中药注射剂、中药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
也可以作为非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纯化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水释。
注射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用水的精洗。
灭菌可作为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注射用水3、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水除一般蒸留水的检查项目如pH值、氨、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及重金属等均应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和无菌检查。
4、注射用水的收集和保存目前国内仍用蒸憎法制备注射用水,接收蒸馆水时,初情液应弃去一部分,检查合格后,方能收集,收集时应注意防止空气中灰尘及其他污物落入,最好采用带有无菌过滤装置的密闭收集系统。
注射用水一般需新鲜制备,在70。
C以上保温循环存放,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灭菌后贮放不宜超过24小时。
水质怎么分类水质是指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根据其所含有的物质成分和性质的不同,水质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
对水质进行分类对于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类型水质的特征。
一、基础分类1. 饮用水与非饮用水最基本的分类方式是将水分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
饮用水是指符合人体饮用要求的水,主要用于人类的饮用、煮食和日常生活用水。
非饮用水指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饮用或生活的水,包括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环境保护等用途的水。
2. 地下水与地表水另一个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将水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
地下水指位于地下岩体中的水,其主要来源是降雨和河水渗透进入岩体形成的水。
地表水则是指在地表上的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主要由降雨形成。
二、污染物分类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体中常常存在各种污染物。
根据污染物的不同,水质还可以进一步分类。
1. 有机物与无机物有机物主要包括溶解的有机质和悬浮物,如油、蛋白质、酒精、残留农药等。
它们往往来源于污水排放、工业废水等。
而无机物主要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和一些无机离子,如硫酸盐、氯离子、重金属离子等。
2. 重金属与非重金属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重金属是水质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而非重金属则是指相对密度和原子质量较小的金属元素,如钠、钾、钙等。
三、根据指标分类1. pH值pH值是描述水体酸碱度的指标,用于度量溶液中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浓度。
根据pH值的不同,水质可以被分为酸性水、中性水和碱性水。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也是衡量水体中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指标。
根据溶解氧的含量,水质可以被分为高氧水、中氧水和低氧水。
3. 总溶解固体总溶解固体是水中全部溶解态物质的总量。
根据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水质可以被分为轻度污染水、中度污染水和重度污染水。
四、附加分类1. 淡水与海水根据水中所含的盐分含量,水质可以被分为淡水和海水。
饮水实验分级一、引言饮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饮水质量对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国际社会普遍建立了一套饮用水质量分级标准。
本文将探讨饮水实验分级的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分类标准、实验方法及其意义。
二、分类标准饮水实验分级的分类标准是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对饮用水进行等级划分的依据。
区别于工业用水或农田用水,饮用水的分类标准更为严格,目的是确保水质符合人体的健康要求。
1. 国际标准在国际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饮水质量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根据不同的水质指标进行分类,如 pH 值、溶解氧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2. 国家标准每个国家都会依据国情和地理环境制定相应的饮水标准。
以中国为例,中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饮用水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
3. 地方标准除了国家标准,有些地方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地方标准。
这些标准往往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适应当地的饮用水需求。
三、实验方法饮水实验分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以确定饮用水的质量等级。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1. pH 值测定饮用水的 pH 值是测量其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可以使用 pH 试纸或 pH 仪器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将作为饮用水分级的依据之一。
2. 溶解氧测定溶解氧的含量对于判断水体的新鲜度和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可以采用溶解氧计等仪器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结果进行分类。
3. 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是一类有害物质,其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通过使用专业的重金属检测仪器,可以对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饮用水的质量等级。
4. 细菌培养试验细菌培养试验是评估饮水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将饮用水样品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从而判断水质是否合格。
四、分级意义饮水实验分级的意义在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
通过对饮用水质量进行分级,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饮用水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自身健康。
各种水的概念1 健康直饮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纯天然滤料过滤、调整水体中营养成分,再经过物理杀菌消毒等工序,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2 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者是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矿泉水是含有溶解的矿物质或较多气体的水,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锶,锌、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偏硅酸≥25,游离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总固体≥1000。
市场上大部分矿泉水属于锶(Sr)型和偏硅酸型,同时也有其他矿物质成份的矿泉水。
3 纯净水: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₂O,简称净水或纯水,是纯洁、干净,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如有机污染物、无机盐、任何添加剂和各类杂质,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
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可直接饮用。
市场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馏水均为纯净水。
4 矿物质水:所谓饮用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饮料通则》(GB10789-2007)中定义的六种包装饮用水之一。
一般以城市自来水等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水源为原料,再经过纯浄化加工,添加矿物质,杀菌处理后灌装而成。
上世纪末的矿物质水行业也有釆用纯浄水添加浓缩矿化液的方式制造产品。
其他饮料业大厂如可口可乐,娃哈哈,屈臣氐,乐百氏,统一等都有类似产品,所使用的矿物质食品添加剂种类大同小异。
纯净水、矿泉水、苏打水、白开水、运动饮料错误的方法以及正确的喝法带来的效果,首先我们要知道它们都是个什么。
纯净水纯净水一般是蒸馏水,不含任何矿物质,没有细菌,杂质。
纯净水只是水。
矿泉水矿泉水分为天然矿泉水和非天然,天然矿泉水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
自来水是平常生活中人们喝得最多的碱性水。
能量型运动饮料含有一定糖量、维生素、电解质等。
纯净水纯净水只是水,所以烧不烧开都是无所谓。
优点:短时间内能够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素,缺点:长期饮用时可能会导致体内铅的含量超标。
因为钙和铅在体中是竞争关系,一方增多,另一方就会减少,反之,一方减少,另一方就会增多,纯净水中没有钙,就会吸收大量的铅,从而导致体内含铅量超标。
并无科学依据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但过度饮水会流失体内矿物质也会导致水中毒(导致低钠血症)建议:每月可以定期喝几天纯净水清毒,但不可当成主要的饮用水。
矿泉水含微量元素优点:补充微量元素。
缺点:不能过量饮用,不可加热。
因矿泉水一般含钙、镁较多,有一定硬度,常温下钙、镁呈离子状态,极易被人体所吸收,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如若煮沸时钙、镁易与碳酸钙生成水垢析出,这样会丢失了钙、镁。
(因为兔兔不跟人一样会咕嘟咕嘟的一口气能喝掉一瓶以上的水所以就不写过量饮用的坏处了。
)建议:因为矿泉水含钙比较多,再加上苜蓿,会软便以及尿钙(只要不过分的补充钙过度,不会结石),所以不太推荐每日饮用矿泉水,可以定期几天饮用。
在兔兔啃食墙面或者异物的时候,一般都是体内缺失了微量元素,可以喝几天矿泉水补充。
白开水就是自开水烧开后晾凉的。
优点:我能不能不写。
反正好处多缺点:杜绝开水的重复利用,重复煮沸,有一定的几率会造成水中亚硝酸含量的超标。
建议:日常饮用(写白开水,我觉得自己特别弱智。
)碳水化合物(运动饮料)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葡萄糖能迅速被氧化并释放出能量。
它还是构成机体的成分并在多种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饮用水的分类开篇:“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
第一章《矿泉水》矿泉水:天然矿泉水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内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根据产品中二氧化碳含量分为:a )含气天然矿泉水:包装后,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可见同源二氧化碳自然释放起泡的天然矿泉水;b )充气天然矿泉水:按规定处理,充入二氧化碳而起泡的天然矿泉水;c )无气天然矿泉水:按规定处理,包装后,其游离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为保持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盐所必须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一种天然矿泉水d )脱气天然矿泉水:按规定处理,包装后的温度和压力下无可见的二氧化碳自然释放的一种天然矿泉水。
优质饮用水的6条标准是:1)优质水源,不受污染。
2)不含有害人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3)含有适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并呈离子状态的矿物质,低矿化度、低硬度;4)水的分子团小,溶解力和渗透力强;5)应呈现弱碱性;6)水中含有溶解氧(5mg/L左右),含有碳酸根离子;同时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家里的还是办公室里的饮水机要定期清洗,自来水一定要烧开喝,纯净水大家尽量少喝。
①矿化度<500mg/l为低矿化度,500-1500mg/l为中矿化度,>1500mg/l为高矿化度。
矿化度<1000mg/l 为淡矿泉水,>1000mg/l为盐类矿泉水。
贝弗利矿泉水矿化度160mg/L,为低矿化度矿泉水。
②硬度,矿泉水的硬度是以其矿物质含量来衡量的。
一般,把每升含矿物质50毫克以下的矿泉水称作“特低矿物质含量”;50~500毫克的为“低矿物质含量”,这种矿泉水口感较柔和,有一定的甘甜味;大多数的饮用矿泉水矿物质含量在500至1500毫克之间;每升含1500毫克以上的则被称作“高矿物质含量”矿泉水,多用于运动、桑拿等人体损失矿物质较多的情况下。
判断为几类水的标准
水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来源分类:
-自来水:经过水处理厂处理后供民众饮用的水。
-地下水:来自地下水层的水源。
-河水:来自江河湖泊的水源。
-海水:来自海洋的水源。
2. 按用途分类:
-饮用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工业用水:供工业生产、制造及其他工业用途的水。
-农业用水:用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水。
-生活用水:用于洗涤、清洁、洗衣、洗澡、冲厕等日常生活的水。
3. 按处理方式分类:
-生活饮用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纯净水: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去除杂质的水。
-矿泉水:来自天然矿泉的水,具有特定的矿物元素。
-洗净水/工业用水:经过简单处理用于洗涤、工业生产等目
的的水。
-废水:经过人工或工业排放后含有污染物的水。
4. 按水质分类:
-正常生活饮用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含矿物质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镁等。
-高盐水:含有较高盐分的水,如海水。
-洁净水:经过处理去除杂质的纯净水。
-污水/废水:含有污染物的水。
以上是水的一些常见分类标准,具体的分类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进行细分。
水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为了方便对水源进行管理和合理利用。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 月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2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
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3.2 潮汐河段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3.3 潜水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4 承压水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3.5 孔隙水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
3.6 裂隙水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HJ/T338—20073.7 岩溶水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地下水。
4 总则4.1 水源保护区的设置与划分4.1.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指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地表区域。
日常饮料的分类我们平时所说的饮料(饮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
饮料可分为: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茶、咖啡、植物(类)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以及其他类饮料。
(1)包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
包装饮用水可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类饮用水。
包装饮用水的原料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公共供水系统,二是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
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当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
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
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应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
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和矿物质水、富氧水、小分子水、弱碱性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
(2)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是以水果和(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
包括果蔬汁(原榨果汁、果汁或复原果汁、蔬菜汁、果浆、蔬菜浆、复合果蔬汁)、果蔬汁饮料、果肉饮料、复合果蔬汁饮料、发酵型果蔬汁饮料等。
我国《果蔬汁类及其饮料》(GB/T31121-2014)中规定,果蔬汁中的果蔬原料含量(质量分数)必须达到100%,包含未经浓缩的“原榨(非复原)果蔬汁”和向浓缩汁中加入其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等量水分后得到的“还原(复原)果蔬汁”。
纯果蔬汁中含有果蔬中所含的各种水溶性营养成分和果蔬的芳香成分,其营养成分含量及风味最接近果蔬原料本身。
6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6.1 水源地分类依据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湖泊、水库规模的大小,将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见表1。
表1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分类表水源地类型水源地类型小型,V<0.1亿m3小型,S<100km2中型,0.1亿m3≤V<1亿m3水库大型,V≥1亿m3湖泊大中型,S≥100km2注:V为水库总库容;S为湖泊水面面积。
6.2 一级保护区6.2.1 水域范围6.2.1.1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应将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一级保护区。
6.2.1.2 大中型湖泊、水库采用模型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范围。
6.2.1.2.1 当大、中型水库和湖泊的部分水域面积划定为一级保护区时,应对水域进行水动力(流动、扩散)特性和水质状况的分析、二维水质模型模拟计算,确定水源保护区水域面积,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浓度满足GB 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
6.2.1.2.2 一级保护区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源卫生防护3) 范围。
6.2.1.3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
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
6.2.1.3.1 小型湖泊、中型水库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
6.2.1.3.2 大型水库为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的区域。
6.2.1.3.3 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的区域。
6.2.2 陆域范围湖泊、水库沿岸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
6.2.2.1 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
6.2.2.2 大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6.2.2.3 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卫生部关于印发《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2011年版)》的通知卫监督发〔2011〕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监督管理,规范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分类和产品范围,我部组织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201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对列入《目录》的产品进行卫生行政许可。
对已受理,但未列入《目录》产品的卫生行政许可申请,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发放卫生行政许可批件,并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
已获得卫生行政许可批件,但未列入《目录》的产品可继续使用卫生行政许可批件,卫生行政许可批件到期后,原批准机关不再受理该产品的卫生行政许可延续申请,并注销卫生行政许可批件。
附件: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2011年版)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2011年版)一、输配水设备(一)管材、管件。
(二)蓄水容器。
(三)无负压供水设备。
(四)饮水机。
(五)密封、止水材料:密封胶条、密封圈。
二、防护材料(一)环氧树脂涂料。
(二)聚酯涂料(含醇酸树脂)。
(三)丙烯酸树脂涂料。
(四)聚氨酯涂料。
三、水处理材料活性炭、活性氧化铝、陶瓷、分子筛(沸石)、锰沙、熔喷聚丙烯(聚丙烯棉)、铜锌合金(KDF)、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碘树脂等及其组件。
四、化学处理剂(一)絮凝剂、助凝剂。
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羟基氯化铝)、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氯化铝、硫酸铝(明矾)、聚丙烯酰胺、硅酸钠(水玻璃)及其复配产品。
(二)阻垢剂。
磷酸盐类、硅酸盐类及其复配产品。
(三)消毒剂。
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
水的分类标准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态和状态。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水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水的分类标准。
一、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从化学性质的角度来看,水可以分为纯净水和混合水两种类型。
纯净水是指不含任何杂质的水,如蒸馏水、离子交换水等。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制药、电子等领域。
而混合水则是指含有各种溶解物质的水,如自来水、河水、湖水等。
这类水的化学成分复杂,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二、按照来源分类。
根据水的来源不同,可以将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
地表水是指来自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水资源,它受到降水、蒸发和地表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水质易受到外界污染的影响。
而地下水则是指存在于地下岩层中的水资源,它受到地下水文循环的影响,水质相对较稳定,受到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三、按照用途分类。
根据水的用途不同,可以将水分为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类型。
工业用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冷却、清洗、原料溶解等。
农业用水则主要用于灌溉、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中。
而生活用水则是指供人们日常生活饮用、洗浴、烹饪等所需的水资源。
四、按照处理方式分类。
根据水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水分为自然水和人工水两种类型。
自然水是指未经人工处理的天然水,如雨水、河水、湖水等。
它的水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而人工水则是指经过人工处理的水资源,如自来水厂处理的自来水、工业废水处理后的再生水等。
综上所述,水的分类标准可以从化学性质、来源、用途和处理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
不同类型的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我们在使用水资源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利用,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水的分类标准,为您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我国纯净水,自来水,矿物质水,矿泉水,山泉水的区别和联系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改善饮用水质量已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的迫切目标,尤其是近年来,饮用水消费已被许多市民所接受,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
要知道各类水都有它各自的特点。
该喝什么水,应该对各类的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自来水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
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自来水是通常接触最多的一种水,这类水最好不要直接饮用,因为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就是重金属污染以及还有其他很多小问题,这类水最好是日常生活使用,即使一定要喝,也要烧沸后才能饮用。
纯净水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加工制成的水。
根据加工工艺不同,饮用水纯净水也称为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纯净水虽然水质清澈、透明、口感好,但由于不含任何矿物质,水质偏酸,所以把纯净水作为生活中唯一的饮用水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专家争论的话题。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不把纯净水纳入饮用水范畴,更未见到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饮用纯净水国家标准。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曾正式发布消费警示,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不宜长期喝纯净水。
)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矿物质、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它含有较多的矿物质,某些特定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保健作用。
矿物质水针对纯净水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这一论断,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饮用水矿物质水。
注释:
Ⅰ:饮用水是指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供给人体饮用的水。
Ⅱ: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泉水;
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份、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Ⅲ:饮用纯净水是指对自来水深度处理后彻底去除了污染物,改善了感官指标,同时也基本去除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直接饮用的水。
Ⅳ: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
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Ⅵ: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2O。
Ⅶ:矿化水是以纯净水作为基水,添加了多种微元素和矿物质经矿化器过滤自动溶出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所得的富含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饮用水。
Ⅷ:山泉水是流经无污染之山区, 经过山体自净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饮用水。